足球為什麼沒有花錢買其他俱樂部的教練一說?

鄧高生

沒有嗎?足球界其實還是有花錢買其他俱樂部的教練一說。舉個例子吧,2010年,穆里尼奧指揮國際米蘭拿下聯賽,歐冠和杯賽的“三冠王”以後,希望能夠迎接新的挑戰,所以拒絕了國際米蘭老闆莫拉蒂的續約要求。



而在此之前一年,皇馬已經開始重啟“金元政策”,因為首賽季四大皆空,主帥佩萊格里尼必然下課,皇馬老闆弗洛倫蒂諾認為穆里尼奧將是銀河戰艦二期的最佳掌舵人。按照足球界的“江湖行規”,弗洛倫蒂諾還是得跟國際米蘭方面打聲招呼。於是“解約金”的說法也就應運而生。從最開始皇馬即將花費1600萬歐元引進新教練穆里尼奧的說法開始,雙方几度談判。



最終是雙方願意各讓一步,皇馬先向國米支付違約金條款的一半,即800萬歐元,以引進穆里尼奧。也有個說法是,皇馬支付的是1000萬歐元,剩下的600萬未來當作皇馬購買國米球員時支付轉會費用——實際上兩個球隊在轉會方面來往頻繁,無論是從皇馬出走國際米蘭的坎比亞索,菲戈,索拉里和斯內德,或是從國際米蘭出走皇馬的羅納爾多,雙方的交易都較為乾脆。



這個也讓皇馬花錢買進前國際米蘭主教練穆里尼奧的進度大大加快。對於足球界花錢買其他俱樂部的教練的例子,你還有哪些印象?歡迎補充。



綠茵守望者

在足球領域,其實是存在花錢買其他俱樂部教練的情況的,而且這種現象相比而言還是不少的。較為著名的一個例子恐怕就是穆里尼奧從意甲豪門國際米蘭轉投西甲豪門皇家馬德里了。

在率領國際米蘭實現史無前例的三冠王后,皇家馬德里與穆里尼奧就個人待遇達成一致,向國際米蘭支付了穆里尼奧的違約金,將魔力鳥帶到了伯納烏球場。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皇家馬德里就是花錢從別的俱樂部買來了教練,和球員買賣的性質其實是差不多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例子,我們身邊的中超聯賽就有不少。比如說廣州恆大從天津權健引進了卡納瓦羅、上海上港從廣州富力引進了埃裡克松。這些都是直接花錢從別的俱樂部買教練的情況。

因此,花錢從別的俱樂部買教練的情況是存在的,而且還很多。畢竟,歸根結底,教練就是一份工作,跳槽很正常。


釣夢灣體育

準確說還是有,比如切爾西就強行付違約金把博阿斯挖來當教練,只是因為教練相比球員數量較少,再而教練需要足夠的時間打磨球隊,打造體系,不像球員換了很快就能很快出效果,所以頻繁的換教練不能解決球隊成績問題,可以參考球隊換教練大戲之切爾西。同時。知名的教練就這麼多,教練本身也不希望頻繁的更換指教球隊,因為教練自己的執教理念也同樣需要足夠的時間去貫徹。所以,花錢也不一定能買來教練,教練們都需要穩定的長時間執教才能體現自己的能力。數量少,時間長,導致教練買賣少,大部分都是合同到期,或者被解僱才走向下一家。很少出現強行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