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哲正:從小穩紮穩打的信奧選手 世界第三的美國隊長

羅哲正:從小穩紮穩打的信奧選手 世界第三的美國隊長

信奧傳奇——羅哲正

他小學四年級從 LOGO 程序語言起步,初中、高中一路穩紮穩打拿下一個個NOI的獎牌,進入國家隊最終答辯。高三時因故代表美國隊出戰,以全球第三名成績拿下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金牌。他曾幾度起伏,但從未改變的是他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他就是我們今天信奧傳奇的主人公——羅哲正。

文科生家庭的理科小能手

很多人覺得理科生家庭才會培育出優秀的信息學選手,但是羅哲正卻是來自於一個父母都是文科專業出身的“文科生家庭”。

雖然自己的爸爸媽媽都是文科生,羅哲正對理科卻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字還沒認全的時候,羅哲正就已經因為興趣開始啃起了複雜的科學書籍,霍金寫的《時間簡史》、愛因斯坦寫的《相對論》都是他書架上的讀物。

在記著和他談及到家庭背景時,羅哲正常常打趣道:“兩個文科生必然會有一個喜愛理科的孩子,正所謂’負負得正’。”

在羅哲正讀四、五年級的時候,在學校裡面學習了 LOGO 語言程序設計,進入了程序設計的大門。小學五年級時,市裡首次組建代表隊參加小學組的信息學競賽,羅哲正就入隊成為了當時市隊裡面唯一的非六年級選手。這次的比賽讓他的父母發現了他的在信息學方面的潛力,也促使他們決定無條件支持他繼續在信息學方面深入發展。

從小學習信息學 紮實走好每一步

在父母的支持下,羅哲正從五年級往後一直持續參加信息學相關競賽,並且因為信息學特長從利民路小學直升至蕪湖市二十七中電腦班。

上初一後,他拿下了 NOIP 普及組的一等獎,初二時再次獲得普及組一等獎。2014,進入初三年級的羅哲正開始參加提高組競賽,並且直接拿下了提高組一等獎的好成績。不久後,經過選拔,他順利進入安徽省省隊,代表安徽省出戰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NOI)並獲銀牌。

羅哲正:從小穩紮穩打的信奧選手 世界第三的美國隊長

參加 NOI 的羅哲正(左二)

此後,羅哲正因為突出的信息學特長又被直升至安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理科實驗班。

進入高中後,羅哲正成績的進步像是“開了掛”。2014年、2015年在 NOIP 提高組中分別獲得了 600 分(滿分)、595 分(離滿分差 5 分)的優異成績。對應的,在 2015 年、2016 年兩年的 NOI 中,他都順利獲得金牌,並兩度入選國家集訓隊,獲得保送清華大學的資格。

羅哲正:從小穩紮穩打的信奧選手 世界第三的美國隊長

羅哲正穩步提高的成績

在 2016 年的中國國家隊選拔比賽中,羅哲正獲得了第 6 名的好成績。此後,經過多輪選拔和考核,羅哲正最終走到了大多數人都羨慕的國家隊候選答辯環節。

在光鮮成績的背後,是很多同齡人所沒有的獨特經歷。當不少同學還依偎在父母身邊時,羅哲正早已需要習慣獨自外出。為了參加在各地舉辦的比賽和經驗分享,羅哲正需要經常一個人自己飛來飛去。羅哲正至今都清楚地記得初次出門不懂運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尷尬,也記得迷路時的恐慌,更記得幾個小時無人說話的孤獨。

羅哲正:從小穩紮穩打的信奧選手 世界第三的美國隊長

外出參加比賽時的羅哲正

不過相比於困難,羅哲正更享受學習信息學時登峰造極的感受:“很多人說,編程很苦,編程男生活乏味,可我不覺得。可能有時候我們需要在電腦前苦思冥想三四個小時才能解決一道難題,但是,那種登臨險峰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是常人體味不到的。”

登頂國際比賽 一人拿下最佳團體獎

2016-2017 學年,羅哲正參與了 AFS 國際文化交流項目,前往美國麻塞諸塞州紀念碑山地區學校(The Monument Mountain Regional High School)交換學習。

由於這一交換學習項目的要求,在美學習的羅哲正無法頻繁地往返於中美之間。這一限制給羅哲正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在準備請假回中國報名參賽,爭取衝擊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以下簡稱:IOI)機會時,他因簽證限制遭到了拒絕。

極度熱愛計算機,在信息學上投入了這麼多年的羅哲正並不願意就此認命。在國內母校老師的幫助下,羅哲正最終被允許以美國學校在校生的身份參與美國的 USACO 比賽,爭取通過美國隊的名額進而參加 IOI。

雖然與國內的選拔制度有很大差異,但羅哲正的實力並沒有收到影響。在 USACO 2016-2017 全賽季的選拔中,他用它的成績震驚了美國的其他選手。在四場線上選拔賽中,羅哲正均獲得滿分;而後的六場線下選拔中,他更是以五場滿分的成績位列全美第一進入 IOI 2017 美國國家隊。

羅哲正:從小穩紮穩打的信奧選手 世界第三的美國隊長

入選美國國家隊的羅哲正(左二)

不知是不是造化弄人,由於 IOI 2017 的主辦國伊朗與美國微妙的關係問題,伊朗未能為美國隊領隊和隨隊人員提供簽證。這樣的情況下,美國隊的美籍隊員無法在無監護的情況下參賽,經而過協調後的羅哲正則輾轉回國並跟隨中國隊的領隊一起前往了伊朗參加比賽。


在賽場上,羅哲正再度展現了自己的風采,最終以第三名的好成績奪金。而因故只有一名隊員的美國隊,也因為羅哲正的成績達成了團體平均成績最高分而超越日本、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拿到了“最佳團體獎”。

優秀的學習者 放棄清華去MIT

與很多人心目中的理科生形象不同,羅哲正給人更多的是開朗活潑又興趣廣的感覺。他熱愛運動、靜心閱讀、享受旅行,羅哲正編程之外的生活一樣豐富多彩。

時不時的,羅哲正會擇一個空閒午後,慢跑一小時,或抽出一本自己想讀又沒時間閱讀的書,隨意消磨,讓身心放鬆。

對於學習,他也有著出色的安排。在專心於編程比賽時,羅哲正從來沒有放鬆過對文化課的要求。鑑於比賽期間時間緊張,羅哲正就提前完成課業學習內容,前期主攻學業,後面全力以赴應對比賽。作為理科生的他也一直沒有放下文科課程的學習,在他看來“文科有利於塑造思維,提高思想高度,與理科同等重要”。

羅哲正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很強。在高三去美國交換期間,面臨語言不通、飲食不適、教育方式差異大等問題時,他也做到了快速適應。一開始稍有些靦腆的他,很快就主動參與起學校的活動,口語能力快速提升。而在這過程中,他也在西式教育與中式教育的碰撞中形成新的一套思維方式。

羅哲正:從小穩紮穩打的信奧選手 世界第三的美國隊長

上大學後生活中的羅哲正(左三)

因為優異的成績,高三畢業前,羅哲正手裡已經握有清華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錄取通知書。最終,他選擇了麻省理工學院。


對於未來會去工業界還是學術界,他還沒有完全決定,他期望自己可以“先分別體驗公司、實驗室不同之處,然後再選擇是進行理論深造還是學習技術。”

結語

從一顆小學時候種下的興趣種子,到高中畢業時贏得一枚國際金牌,羅哲正擇興趣處深造,終於在樂趣間成功。而現在,他正努力將興趣變成未來的職業,帶著好奇心,認真學好專業基礎課,努力向著人工智能等最為火熱和前沿的方向邁進。

而關於學有所成後是否會回國,羅哲正說:“未來回國是當然的,理由很簡單,除了是中國人,還因為現在的中國是一片熱土,與世界接軌的中國也會有更多的機遇。”

對於信息學學習的後來者們,羅哲正也留下了不少自己的建議:

  • 對算法和結構的熟練程度基本上解決辦法只有多寫,固定的結構有自己固定的寫法…… 平時有時間不要複製模板,都打一遍,寫多了就熟悉了。

  • 平時要強迫自己寫之前想清楚,不要邊寫邊想,從實現的角度來說,邊寫邊想一來讓程序容易失去結構性不利於調試,而且不容易發現各個地方寫法可能造成的衝突。寫之前想好程序分成哪些部分,先處理什麼後處理什麼,寫的各個部分之間有什麼聯繫,有什麼可能發生的衝突,有什麼特殊情況和細節情況需要考慮與如何處理。

  • 平時就要訓練自己盡力一次寫對,寫不對的地方要格外注意下次寫的時候要先思考這個地方怎麼寫不會發生同樣的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