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日月星辰风雨,子会生天,丑会生地,寅会生人!

话说自有天地以来,到得天地混沌时,叫作一元。

此处主要介绍了古代对于时间的算法,所以某些洪荒流小说动辄几亿光年,说实话真的挺违和的,光年是近代物理学产物,而且也不是用来形容时间的,而是用来形容距离的,还不如用元会,这个**是不是瞬间提升了不少。

一元有十二会,一会共有一万八百年。十二会,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是也。也就是十二地支

子会生天,丑会生地,寅会生人。天一地二人三,至戌会,天地之气渐渐消耗,人物渐闭,故不生而消灭。至亥会,则消天而消地,却不是混沌了。至亥末交子会,则又生出天来,而循环无穷矣。

定日月星辰风雨,子会生天,丑会生地,寅会生人!

此处我没太看明白,按着字面直译的意思,作者认为,天地是在不断开辟然后又逐渐消亡的,每十二个元会重新开辟一次,进入新的轮回,另外在这个地方说却不是混沌了,如果按着这个理解,天地从出生到灭亡的十二个元会,都属于混沌,而十二个元会以后的新天地就是另一个混沌了,也就是说混沌也是不断循环重复的,而且天地开辟以后混沌并没有消失,仍然存在,而且不仅存在,还包括天地人在内的所有一切,都属于混沌,如果按照这个理论,天地不止一次被开辟,人也不止一次被创造出来,这倒是比较符合现代部分洪荒流中无量量世界观,即洪荒只是混沌中一个位面世界。

定日月星辰风雨,子会生天,丑会生地,寅会生人!

自寅会算一度,至午会生一度,该是四万五干余年,正在唐尧起甲辰之时。自尧甲辰,至洪武六年戊申,三千七百二十四年。自古帝王,总在消息气数中。乘息而治,极息而天下乱。至消而乱,极消而天下治。虞舜六十一年,夏后氏四百五十八年。商元年,至于三百八十一年。这为前九百息数。商二百六十三年,周元年,至六百三十七年,这为后九百息数。消息之数,如何俱按九百?

定日月星辰风雨,子会生天,丑会生地,寅会生人!

以三百年为方息,三百年为中息,三百年为极息。消数亦然。今又以前后九百细分消息。虞方息,穷后息,商方消,此前九百之消息也。商方息,周中息,此后九百之消息也。周二百三十六年,秦四十三年,七年又在周,五年入在汉。两汉四百六十九年,两晋一百五十六年,十六国南北朝入南宋十年,为前九百息。前五代,宋五十,齐六十四,梁五十六,陈三十六,隋三十八,两唐二百八十九。后五代,粱十七,唐十三,晋十一,汉四,周九,宋三百二十八,元三十六,为后九百息。又以前后九百,细分消息。秦中息,汉中息,两晋中消,南宋消极,此前九百之消息也。前五代方息,两唐中息,后五代方消。两宋中消,元消极,此后九百之消息也。

定日月星辰风雨,子会生天,丑会生地,寅会生人!

这一段可以不用具体看,没啥好说的,反正就是古代人谶纬学说为了附会而衍生的数之学,大概就是想补充说明,十二元会天地循环开辟这个事情很正常,在我们人类的历史发展中也是一样的具有循环往复的情况,读到这里,我感觉作者其实是个佛教徒,或者说对佛教思想其实还挺有研究而且还对部分佛教的哲学思想挺认同的,因为最早的中国古人并没我轮回的概念,而且即便是后期道教在发展中吸收了佛教的轮回怀念以后,在道教思想中,贵生重于贵死,所以很少会描述神啊或者天地啊彻底毁灭的故事,大多都会有损坏但是结局都是再次趋于永恒,像这种连天地都会不断重复开辟毁灭的过程,很像是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兹传自盘古氏直演至于今,文通雅俗,事流今古,不比世之记传小说,无补世道人心者也。今且把古今帝王御世,万载相传,最先道出一个盘古氏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