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村落」——靈沼街辦阿底村

「長安村落」——靈沼街辦阿底村

位於靈沼街辦東南2公里,西周文王靈臺北400米,灃河西岸。南與戶縣秦渡鎮接壤,北鄰上南豐村,西鄰小豐村。730戶,2985人,耕地2800餘畝。地勢平坦,土質肥沃,主產小麥、玉米。

因地處西周文王靈臺底下灃水拐彎處而得名——阿底村。村民大多為童姓,少數他姓也都與童姓沾親帶故。

「長安村落」——靈沼街辦阿底村

相傳明洪武移民,一位名童鼎的尊長攜夫人至此,生育三子,即村中最早的童姓先民。後來繁衍為東村的長門、二門和三門;西村的東股、中股和西股。目前村中有保存完好的童門老墳《墓誌之碣》御施龍帽石碑,立於明正德元年(1506)八月二十五日,距今505年。碑文詳實記敘了大名進士、順天府通

州寶坻知縣童鉞、秉虔先祖五代的生平軼事。從碑文中可窺探出宋末、明時的科舉狀況。

「長安村落」——靈沼街辦阿底村

村中有名的西庵廟碑石,距今509年,由童鉞纂文,其內容是為其叔父童德安(法名)出家修道學有所成,建寺廟的緣由經過,寺廟由臨潼、涇陽、周至、戶縣及20多個道觀、門人及童族修建。

童姓家族現保存有清光緒年間牌匾六個,銘志明清兩代童氏先輩、教書育人、修河治水、築城防匪的成就。

2007年時值清明,村中童姓和栗子新村童姓族人近萬人緬懷先祖,在文王靈臺童氏祖墳前舉行聲勢浩大的祭祀活動。並商定今後每隔五年一小祀、十年一大祀。

「長安村落」——靈沼街辦阿底村

村周邊景點有周文王靈臺,位於村正南1.5公里處,有水泥路直通,交通便捷。為3000年前西周文王所建,臺高27米,南北長12米,東西長12.1米,是我國最早的國立周易學校和觀測天象所在地。

村東北100米處有西安良家灘國際商務社區,是一個集動漫、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居住新區。

1997年至2013年,全村累計投資350萬元,硬化全村東西八條、南北四條,共計6500平方米的街道路面。硬化通往小豐、上南、平等寺三條道路,並完善街道主幹道兩側的路燈照明及綠化美化工程。2010年投資27萬元,建設六間兩層340平方米的村辦公樓,黨員電教室、衛生室、農家書屋、便民服務站、安全監控室等一應俱全。同年為群眾通上自來水。2011年到2013年,先後投資70萬元建設村民健身娛樂廣場,各項健身器材齊備。在2013年長安區廣場舞比賽中該村代表隊取得一等獎。

「長安村落」——靈沼街辦阿底村

清同治元年(1862)有48名童姓村民在回民起義戰事中犧牲,《咸寧長安兩縣續志》第十節《忠節傳》有記。自此童姓後裔習武之風盛行,相傳至今。

童武濤,全國出租車行業見義勇為十佳青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受到中央領導人接見和嘉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