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生前給劉禪留下六個字,可讓蜀國不至滅亡,但劉禪也弄反了

在東漢末年的時候天下紛爭,群雄逐鹿,三國鼎立。而這三國就是在這天下大亂的戰局中脫穎而出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政權,這三國便是曹魏、蜀漢和孫吳。這三國國家中就屬蜀漢最為易守難攻,但偏偏又是蜀漢所存在的時間最短,僅僅只有四十二年就被滅國。按理說不應該是這樣才對,但是為什麼就這樣發生了呢?

諸葛亮生前給劉禪留下六個字,可讓蜀國不至滅亡,但劉禪也弄反了

關於蜀漢的滅亡,一直都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和觀點,其實每個人的觀點也都有一定的道理。就比如說有的人就認為讓蜀漢那麼早被滅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蜀漢的創始人劉備,劉備在當年的夷陵之戰中消耗過大,連老本都耗光 ,因此給後期的蜀國埋下了不小的隱患。也有人認為是姜武的北伐所致,連年的征戰太過消耗國力動搖了國本。還有其他的一些言論,總之都是有一定道理的,蜀國的滅亡也不可能是單一的原因就導致滅國的。但這些原因中有一項是絕對不可忽略的。

諸葛亮生前給劉禪留下六個字,可讓蜀國不至滅亡,但劉禪也弄反了

這便是當年諸葛亮給劉禪所留下來的六字治國真言,牢記這六字便可保蜀漢不至滅國。但是偏偏就這六個字劉禪還給弄反了,其實劉禪也並不是一開始就弄反了要不早就滅國了。諸葛亮給劉禪的這六個字便是親賢臣,遠小人。這六字不單是蜀漢,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適用,但卻更適用於蜀漢,因為蜀漢易守難攻。再無能的君王只要能做到這六個字守住這塊地應該沒問題。

諸葛亮生前給劉禪留下六個字,可讓蜀國不至滅亡,但劉禪也弄反了

當然諸葛亮也並不是只留給了劉禪這六個字,他還給劉禪舉薦了許多賢臣。在最初的時候劉禪也並沒有記反了,而是真的做到了親賢臣,遠小人。最初劉禪一直都在重用諸葛亮舉薦的那些賢臣,而且自己也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治國想法。這些賢臣剛開始的時候也是盡心盡力,也不避諱劉禪的喜好,有時候直言反對劉禪的一些做法。雖然但是劉禪的心裡也是很不爽的,但是也並沒有跟這些賢臣計較那麼多。因此雖然那些年蜀漢的國力並沒有達到多麼興旺的程度,但至少也在這些年中得到了一些恢復。

諸葛亮生前給劉禪留下六個字,可讓蜀國不至滅亡,但劉禪也弄反了

但是到了後期劉禪似乎記反了這六個字,首先便是換下了董允,接著又跟黃皓玩弄權勢,結果導致黃皓得勢開始干涉朝政。而諸葛亮舉薦的那些賢臣則被逐個打壓。親賢臣遠小人變成了遠小人親賢臣,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後來魏軍打過來是劉禪卻聽信了黃皓的讒言說魏軍區區數千人根本打不到成都。所以劉禪當時並沒有令在外的兵馬回援成都,結果就是這區區的幾千兵馬就瓦解了整個蜀漢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