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表現極端叛逆,家長不能袖手旁觀,否則,傷害孩子一生!

每個孩子都會有叛逆期,但是每個孩子的表現又各不相同,今天給各位分享的是針對青春期的叛逆期,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其實家長需要明白一點,處於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他自己是非常痛苦的。

孩子的表現極端叛逆,家長不能袖手旁觀,否則,傷害孩子一生!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主要的表現是和家人頂嘴、愛發脾氣、不服管、故意和家人作對、不聽從家長的意見、做出格的事(像奇裝異服、染髮燙髮、紋身、離家出走、早戀甚至自殺等等)。

家長其實很不希望看到孩子這樣,但是又不知道怎麼辦,有的家長會大發雷霆,對孩子非打即罵,企圖用自己所謂的威勢嚇倒孩子,可結果往往是適得其反,孩子更會“反其道而行之”,甚至做出更出格的事,讓家長措手不及。

還有的家長認為,青春期叛逆既然每個人都會經歷,誰的青春不迷茫呢?於是聽之任之,完全放手,認為孩子總有一天會“改邪歸正”、步入正軌的。

這兩種方式都是走入了教育孩子的誤區,只會讓孩子的叛逆期持續很長世間,甚至留下心理上的陰影。

雖然青春期叛逆在心理學上屬於正常心理,但是當孩子叛逆的時候,他的心理是反常的,持續越久,孩子越痛苦。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叛逆期,家長可以這麼做,讓孩子儘早結束叛逆期,讓生活充滿陽光,家裡一片祥和。

孩子的表現極端叛逆,家長不能袖手旁觀,否則,傷害孩子一生!

一 尊重孩子

孩子為什麼會叛逆,有時候他是想被人注意到他的存在,向大人們宣告自己長大了,不是小孩子了,他渴望被認可,被尊重,可是有的家長就喜歡說:“你小孩子家懂 什麼?沒你什麼事,好好學習就行了。”孩子聽了就會很煩,他會說:“就知道學習學習。”他會厭惡學習,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孩子小學時候成績優異,到了中學時期一點也不學了,成績一落千丈,等他上了個高中想再次發奮的時候,卻發現,已經晚了,很多知識自己已經跟不上了。

家長要尊重孩子,給孩子發表意見的機會,家裡的事情,讓孩子參與進來,平等地對待孩子,不要總說孩子是孩子,而應該說你已經長大了,可以參與一些事情了,孩子被認可、被尊重會感到 很幸福,那麼,也就沒有叛逆的必要了。

二 相信孩子,多給孩子機會

要多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要總是從成人的角度看待孩子,孩子的能力,有的時候是超乎大人的想象的,甚至比大人還有能力,有想法,比如:曹衝稱象、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都告訴我們,小孩子是有智慧的、有勇氣 ,有膽識、有想法的。他們能做的可能有些成年人都做不到。

學習的事情,不要總是催促、逼迫,因為好多家長都只是嘴上勤快,把“好好學習”四個字掛在嘴邊,真的是讓人聽到厭煩的地步了,其實你不用天天說,你只需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孩子會看到的,會以你為榮的,會崇拜你,模仿你的。

孩子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貶低,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分析考不好的原因,然後鼓勵孩子繼續努力就可以了。

孩子的表現極端叛逆,家長不能袖手旁觀,否則,傷害孩子一生!

三 和孩子平等對話、友好溝通

孩子無論生活上、交友上、學習上出了問題 ,家長都可以和孩子聊一聊,幫孩子打開心結 ,站在孩子的角度多理解,平等地交流,讓孩子感到我們不僅是他的家長,更是他們的人生導師、是他們的學習榜樣、是他們的摯友、是他們最信任的人。

如果我們能夠和孩子平等地對話,友好地溝通,那麼我們就可以成為孩子最信任的人。反之,如果孩子出了問題,家長不問來龍去脈,不管青紅皂白,對孩子又是語言暴力,又是身體傷害,那麼孩子的心理會留下揮之不去的 陰影,可能孩 真的成年之後,他都忘不了家人對他造成的傷害。

曾經看過一檔節目,諜戰劇作家麥家曾說,他雖已人到中年,但是因為青春期父親對他不管不問,他有十多年都沒有叫過一聲父親,即便出門在外,給家人寫信的時候,只稱呼母親,而不會稱呼父親。所以,他對自己的兒子就非常的關心,因為他說,很多年,因為和父親的冷戰,他的心裡其實是很痛苦的。

所以,家長和孩子之間一定要多溝通,“父愛無言”其實並不值得提倡。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讓孩子少走彎路,對孩子不能一概不管,也不能管得太多,把握好“度”,該管的管,不該管的不管,給孩子話語權、隱私權、支配權,給孩子自由,讓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

做孩子的朋友比做孩子的家長更有成就感哦~~

敬請關注,歡迎留言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