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這些 才算過完了上海人的年

做完这些 才算过完了上海人的年

做完这些 才算过完了上海人的年

2018

看懂上海恭賀新春

做完这些 才算过完了上海人的年做完这些 才算过完了上海人的年

在習俗日漸簡化的今天,

你還記得小辰光的年味麼,

讓我們一起看看老上海的過年習俗,

數數還有多少保留下來。

送灶神

做完这些 才算过完了上海人的年

舊時從農曆廿三,又稱“小年”,拉開慶新年的序幕。這天晚上,家家戶戶要“送灶”、“祭灶”,貼上灶王像,供上好肉好酒,點上香燭,一派新年氛圍。

灶神上天是為了稟報人間好壞,為了讓他不說壞話,還要供上飴糖做的糖元寶等粘住他的牙!小辰光好羨慕灶王啊,有這麼多好吃的!

撣簷塵

做完这些 才算过完了上海人的年

記得小時候家裡的那個長長的雞毛撣子嗎?印象裡快過年的時候總有一場大掃除,現在才知道在臘月二十五都要撣塵,音同“撣陳”,寓意掃去晦氣,辭舊迎新。

備年貨

做完这些 才算过完了上海人的年

年前的兩週,往往是各大超市賣場最熱鬧的時候,是家裡大人最忙碌,也是小孩最開心的時候。各類堅果、糖果、飲料、零食禮包應有盡有,但是媽媽會讓你少吃,怕你吃完了就沒得招待客人哈哈。

添行頭

做完这些 才算过完了上海人的年

除了辦置各類年貨,還要買新衣、新鞋,到了新年一定要翻一身新“行頭”,精神、自信地去走親訪友。

貼春聯

做完这些 才算过完了上海人的年

春節期間,多數人家有貼春聯、貼年畫的習慣。不同的年畫代表著不同的寓意,比如:貼在水缸上,象徵年年有餘;貼在米囤上,象徵五穀豐登;客堂上懸掛福祿壽三星圖,象徵子孫滿堂、長命富貴。

做湯圓打年糕

做完这些 才算过完了上海人的年

有的家庭會磨粉包湯圓,有的家庭會摶粉打年糕,做好了一大家子一起吃,前者寓意團團圓圓,後者寓意高高興興。

年夜飯

做完这些 才算过完了上海人的年

除夕晚上,一家人齊聚一堂一起過年,同吃年夜飯,邊吃邊喝,說說笑笑。這也是春節一直以來最重要的習俗,為了團圓,在家人的陪伴下共同跨年。

看春晚

做完这些 才算过完了上海人的年

吃完年夜飯,一家人又會守候在電視機前,等待央視春晚的開播,全家人其樂融融地看節目,直到零點鐘聲的響起。現在,還有多少人在除夕夜陪家人看完節目的呢?

放炮仗

做完这些 才算过完了上海人的年

爆竹聲中一歲除,臨近12點的除夕夜格外熱鬧,室外響徹雲霄的鞭炮聲此起彼伏,也是小時候過年最期待的時刻了。

壓歲銅鈿

做完这些 才算过完了上海人的年

從正月初一開始,上海人就開始拜年啦,最開心的某過於孩子們,不但有紅包拿,還有各種好吃的停不下來!現在的我們都到了發紅包的年紀……

回孃家

做完这些 才算过完了上海人的年

正月初二大家開始走親戚,嫁出去的女兒帶著丈夫、兒女回孃家拜年。

迎財神

做完这些 才算过完了上海人的年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又要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

岳父請女婿

做完这些 才算过完了上海人的年

正月十一是岳父宴請子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孃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

元宵看燈

做完这些 才算过完了上海人的年

上海元宵最熱鬧的地方——城隍廟,夜晚燈市熱鬧繁華,男女老少齊觀燈、看西洋景、看戲……到這一天,過年算是真正結束啦。

小時候總覺得過年好開心,

現在卻越來越淡然,

但看到這些充滿回憶的畫面,

覺得應該將習俗延續下去,

不能讓它們只成為回憶。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做完这些 才算过完了上海人的年

看懂上海粉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群(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樣)。

等儂來吃一杯老上海的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