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軋淘”

上海人“轧淘”

長悠麼跟大家聊聊上海人的文化了,去年我們聊過上海人的“吃頭勢”,大家看了儕覺得老噱額。實際上,上海人“軋”頭勢也老結棍的,伐相信儂跟我扳扳手指頭:

談朋友伐叫,叫“軋朋友”,軋了朋友就要“軋馬路”;走伐動,擠公交,叫“軋電車”;做錯事體,“吃軋頭”;沒事體,最好覅“軋鬧猛”;兩頭不討好麼,“軋扁頭”;多點忒多,少點忒少,正正好好,上海人叫“軋進軋出”……

.

儂看看,上海人“軋頭勢”結棍伐?!

今朝阿拉就要專門來講講,上海人家裡,從小到大最看重的一樣“軋”:軋淘。

“軋淘”,還是“軋道”?

“軋淘”,吳語,指的是“跟人來往、交際;交朋友”。上海和江浙一帶家裡長大的小孩子,從小到達儕會被灌輸的一句“情商要義”就是:“要軋好淘,覅軋壞淘”。而在寧波話中,甚至還有這麼一段順口溜:

朋友一隻缸,敲開嘸商量。

樹直用場多,人直朋友多。

吃肉要吃前夾心,聚頭要聚老成人。

斬肉要斬前夾心,軋隊要軋衣冠整。

臭蚶搭臭醋,門框對抱柱。

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老虎學咬人。

朋友朋友盆裡有。

朋友朋友,碰著就有。

朋友湊頭明吃虧(湊頭:相處)。

朋友熱絡,脫到赤膊。

三更莫軋道,軋道命難保。

軋隊嘸好伴,敲碎鐵飯碗。

老湊老,講講有味道。

一回生,兩回熟,三回團團圓圓坐一桌。

三人對面,六眼無私。

豬頭是個禮,菜頭也是禮。

哎,儂肯定要問我了,為啥一歇歇是“軋淘”,一歇歇是“軋道”呢?

熟悉張愛玲小說的朋友,儕會記得裡面寫出來的,濃濃的上海閒話。在《秧歌》第八章中,就有這樣一句話:

在這種時候,永遠是“男軋男淘,女軋女淘,”就是到了會場裡,雖然並沒有明文規定,也仍舊是男女各站在一邊。

上海人“轧淘”

在這裡,“淘”實際上是“淘伴”的簡稱——在上海話中,指的是志趣、或者特徵相同的一類人;而“軋”,又有了英文中“get”的意思,意指交往。

既然來自“淘伴”,那麼,自然應寫為“軋淘”,當然,大家現在寫習慣了“軋道”,只要看得懂,倒也不必在意太多。倒是前陣子淘寶出了一款應用,名字就叫“淘伴”,看到之後,我就忍不住發笑——全國人民一不小心都在用“最討厭”的上海閒話。

“軋淘”規矩從小做

關於“軋淘”,全世界都有很多傳統的說法,外國諺語裡就有:“告訴我你和誰交朋友,我就知道你是誰”;又比如中國話中,也有“交友不慎”之說;最有名的要屬“孟母三遷”的故事了——可見,“軋淘”真的很重要。

上海人家“軋淘”的規矩從小做起,教的是什麼?其實是“尋淘伴”的本事,分辨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當然咯,屋裡廂的長輩,總歸會幫儂把把關的。

上海人“轧淘”

比如,讀書的時候,姆媽開好家長會,總會回來數落幾句:

“XXX又被老師批評了,成績一直倒數,儂注意點,覅跟伊軋淘”——這“傳統”一直有,好像在家長的心目中,這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軋淘要軋好的,不要跟比自己差的同學軋淘”。

又比如,要離家外出讀書、或者工作了,開始獨立生活之前,姆媽又會關照一句:

“乃朝後一個人啦外頭讀書,軋淘一定要軋好淘,弗要交弗二弗三格朋友。”“軋淘”引申出去,本地人還有一個說法,“軋淘軋堆”,啥意思?拉幫結派,通常指的就是小年青,結交一些不太正派的朋友。如:“事體弗想做,一日到夜軋淘軋堆。”

“軋淘”規矩,從小做起,這是有道理的——這種自由自在的幸福,對現在這些整日關在高樓大廈內的小囡來說,是天方夜譚。搿辰光,爺孃們自然最關心“儂跟啥人一道白相?”,畢竟軋著好淘,就是良師益友;軋了壞淘,就有可能是狐朋狗友,坑子!

“朋友道里”

上海人“軋淘”和北方人不大一樣,即便再要好的朋友,也會適當保持一定的距離,所以很多北方人初到上海會有這樣的印象:“和上海人交朋友難,和上海人共事倒是很容易”。從現代商業角度來說,這是個優點。因為這在保護了他自己利益的同時,也保證了別人的權益;在維護自己人格獨立的同時,也尊重了別人的獨立人格。

上海人“轧淘”

從小一道白相、一同長大的“淘伴”,北方人叫“發小”,上海人則把這樣的朋友叫“出窠兄弟”——還是相當生動的一個用詞,從一隻窠裡孵出來的、情同手足的朋友,當然可以拜為兄弟。上海人還有一種說法,“赤屁股兄弟”,意思和這個“出窠兄弟”也差不多。

走上社會之後軋到的“淘伴”,上海人又改了一種稱謂,叫“朋友道里”。

上海人“轧淘”

一個人的一生,會有交交關關的朋友,有人總結過,數量最多、關係最鐵的無非四種:“一淘同窗、一淘扛槍、一淘分贓、一淘嫖娼”——這種說法雖然江湖氣重了點,但是,還是有點道理。而“朋友道里”多指同一單位裡的同事,其中,關係最好的朋友道里,肯定是同過患難,甚至共過生死的了。

有句歌詞“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軋淘”實際上也是如此,人生中的風雨、磨難,實際上也是考驗自己和考驗周圍朋友的最好機會,要是一生太平,無慮無愁,有一群出窠兄弟,有一堆朋友道里,當然就是福氣十足了。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上海人“轧淘”

看懂上海粉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群(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樣)。

等儂來吃一杯老上海的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