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好問題:年輕人最好要接觸哪些東西?

知乎好问题:年轻人最好要接触哪些东西?

知乎好问题:年轻人最好要接触哪些东西?

人的一生不短,問題很多。面對自己、同事和家人,我們能隱隱感覺到問題的存在,卻又不知道找誰傾訴。

我們將試著給出一些溫暖的解釋,願你不再徘徊與迷茫。

知乎機構號:KnowYourself(2000+ 贊,心理學話題優秀回答者)

生活在這個信息爆炸時代的年輕人,有一樣東西越早接觸越好——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這個老生常談的詞我們可能已經聽過很多次,但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隨處可見的謠言,還是那些“為了批判而批判”的聲音,其實都與真正的批判性思維相去甚遠。大多數時候,我們都並不認為自己在面對繁雜信息和觀點時,是一味地全盤接受、囫圇吞棗。但是,多數人又似乎沒能做到有邏輯地、理智地思考並作出判斷。其實,這恰恰是由於我們在思考時陷入了一些自己都意識不到的邏輯誤區。

你陷入過這五種邏輯陷阱嗎?

1. 把“已知解釋”當做“唯一解釋”

在被告知了一個現象,或者得知一句斷言之後,只要不是完全不經思考就把它當作事實,我們就會想尋找原因——為什麼是你說的這樣呢?而此時持論者只要能夠提供一個看起來能夠說通,或者貌似十分合理的解釋,我們就會欣然接受,甚至深信不疑。

比如,一個朋友在你感冒時向你力薦一款感冒藥,他的理由是:“上次我感冒特別嚴重,吃了它就好轉了。”他的話聽起來沒毛病,似乎的確是吃了這個藥讓他的感冒好轉了。但其實,像類似普通感冒這樣的疾病,在最嚴重的階段之後,即使什麼也不做,也會稍微好轉,至少會回到病情的“平均水平”。這在統計學上被稱作“趨均數迴歸”(regression to the mean)。雖然不排除這位朋友的好轉真的是歸功於藥效的可能性,但後面這種情況也不失為一種合理的解釋。

其實,不僅是日常生活中,就連在科學研究裡,一個結果也往往會有除了中心結論以外的至少另一種替代解釋(alternative explanation)。通常情況下,替代解釋並不是顯而易見的,它需要更加深度的思考和分析。

而有時,也或許是因為斷言者已經提供了一種能夠很好地自圓其說的解釋,人們就不會想到,或者放棄問自己一句——這個現象還有別的可能的解釋嗎?

2. 把“相關關係”當作“因果關係”

“專家說,多吃燕窩讓人皮膚更好”,“專家證明,學心理學的人更聰明”,“專家說……”諸如此類的斷言,我們每天都可以看到。但,這裡面可能包含一個嚴重的邏輯錯誤,那就是混淆了相關關係與因果關係。通常,如果要研究兩個變量之間的關係,比如燕窩和皮膚好壞,那麼可能需要在一群人中挑出一組吃燕窩的和不吃燕窩的,然後對他們的皮膚質量進行一個評估。如果吃燕窩組平均皮膚質量高於不吃燕窩組,那麼可以總結:燕窩和皮膚好壞之間是正相關關係。

但,我們能夠因此總結因為吃燕窩,所以皮膚好嗎?答案是不能。因為,這兩組人之間除了吃不吃燕窩這一變量有差異,可能還存在其他的變量上的差異,這些變量可能與吃燕窩相關。比如,愛吃燕窩的人也許本來就更愛美,更注重皮膚的保養,於是他們也會做很多其他事情來保養皮膚,比如吃水果、護膚、早睡早起等等。那麼,可能是這些他們其他的某一個共同點讓他們皮膚比另一組人好,也可能是這些因素共同造成的結果。

而想要證明因果關係,就必須排除掉所有的隱含變量。

有很多我們可能意想不到的事之間都存在著相關關係,比如,全球氣候變暖與海盜減少。但是,你會說全球變暖是因為海盜變少了麼?

3. 訴諸人身謬誤(ad hominem fallacy)- 因為一個人的個人品質、興趣愛好或者過往經歷而攻擊 Ta 的觀點。比如,“那個科學家被證實過曾經虐待動物,所以他說的肯定是假的。”但其實,持論者的個人品質與其論證的質量並無關係。

4. 因人納言謬誤(positive ad hominem fallacy)- 對一個人或某個組織的積極評價直接轉移到對 Ta 觀點和論證的評價上。比如:“我愛豆這麼好,他說得肯定都是對的。” “我愛豆這麼努力這麼優秀,這件事 ta 站 xx 那麼 xx 一定好。”

5. 訴諸公眾謬誤(appeal to popularity fallacy)- “共識”,“大多數人”這樣的字眼也常常出現在斷言和論證中。但其實,認為多數人支持或者相信的觀點就是正確的,本身就是一個錯誤假設。這就像一個謠言可以被廣泛傳播,並讓大多數人都信以為真,但並不代表它就是真的。

那麼,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

開頭我們就提到了,帶著偏見、“為了批判而批判”的思維並不是我們所要強調的批判性思維,美國專門教授和研究邏輯與批判性思維的學者 Brooke Noel Moore 和 Richard Parker 將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定義為一種謹慎地運用推理,去斷定一個斷言是否為真的能力。比起“批評、評判別人”,批判思維更多指的是保持思考的自主性和邏輯的嚴密性,不被動地全盤接受。

在批判性思維者身上,被動接受外部信息的海綿式思維,與謹慎分析過濾泥沙的淘金式思維方式常常是並存的,因為即使是“淘金”,也需要盤裡已經具有一定程度的信息量或知識儲備才行,而海綿式思維的確是一個可以在前期收集大量信息和知識的方式。如果你想習得批判性思維,你首先還是需要大量吸取知識和信息,作為你的基礎,這樣你才有可能,獲得辨識好壞的能力。

所以我們要如何訓練自己的批判性思維?

首先,Browne 和 Keeley 提出的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學會提問。當人們只是被動接受觀點時,很容易就會被持論者的思路所影響,失去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此時,作為讀者和聽眾,最好的保持專注和理智的方法就是不斷對內容提出批判性的問題——為什麼作者下了這個定論?有什麼證據支撐嗎?證據來源是什麼?證據本身可靠嗎?

除了不斷提問之外,還需要學著質疑“想當然”的假設(assumption)。我們基於自己或他人的經驗,對於一些習以為常的既定“事實”大都不會費力氣思考,也鮮少存疑。比如,晚上應該睡夠 8 小時,女生比男生更多愁善感,一天要喝 X 升水……但這些想當然被當作事實已久的假設,並不一定是真的。從這些“想當然”已久的假設開始深思,能幫助我們養成在日常生活中理性思考的習慣。

此外,在練習理性思考之前,我們也要認識到自己目前思維邏輯上的誤區和偏見。

很多時候,我們在打開一篇文章以前就已經帶著可能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偏見了,我們甚至還會帶著偏見去尋找斷言。

比如,一個人有著迫切的想要減肥的願望,Ta 看上了一款瘦身食譜,於是在網上開始蒐羅關於這個食譜的反饋和意見。如果這個人心裡已經對這個食譜抱有很高的期待,躍躍欲試,那麼 Ta 可能在查資料的時候就會有意無意地,更關注那些正面的信息或觀點,而刻意忽略、或是更挑剔地看待那些負面的觀點。而為了幫助自己避免在做決策時被這樣的偏見和誤區影響,並理智地分析現有的信息和觀點,最重要的就是先意識到自己可能會有認知偏差的存在。

批判性思維看起來不難,但在實際生活中,去應用和思考卻是很難的,希望未來我們在聽到他人或自己論證某些問題時,都能夠跳脫出來想一想,有沒有出現邏輯上的陷阱?希望你能不被任何“權威”或者“主流”的聲音裹挾,永遠自己判斷,因為只有你能對你的生活負責,也只有你為你的生活承擔後果。要記得,沒有人值得你交付出自我判斷的權利。

知友熱評

不要認為對待世界的解釋只有那蒼白無力的幾種,不要自覺規避其他可能性

皮皮佳

知乎好问题:年轻人最好要接触哪些东西?

ID:quanshangcn

知乎好问题:年轻人最好要接触哪些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