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黨管數據”?人民網總裁葉蓁蓁最新解讀!

如何理解“黨管數據”?人民網總裁葉蓁蓁最新解讀!

人民網總裁葉蓁蓁

1月24日,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網主辦,主題為“中國經濟新時代”的第二屆“人民財經高峰論壇”在人民日報社舉行。人民網總裁葉蓁蓁在主旨發言中進一步闡釋了“黨管數據”的觀點。

中央政治局為何集體學習“大數據”?

2017年1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了中央政治局的集體學習,學習的主題是“大數據”。

葉蓁蓁這樣理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大數據技術產業創新發展,要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要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要運用大數據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切實保障國家數據安全。

這樣一個最高領導層的戰略部署,我們如果把它放在一個更大的國際背景下,放在一個更長的時間維度當中去考察,你會發現這個戰略部署背後更深遠的意義。

中國正在踏上新徵途

路透社作為新聞通訊社,它的收入只佔到整個路透集團的5%。路透集團95%的收入來自於它的財經資訊服務板塊。

而彭博,則是在美國成為世界最強大的經濟體後,替代路透社作為全球財經領域最重要的資訊服務商。

葉蓁蓁這樣理解:

一個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或者說最強大的國家,它的標配不僅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最強大的GDP、最強大的科研和創新的能力,還有一個標配,那就是最強大的金融資訊服務商。因為它能夠定義金融行業、定義你的經濟掌控能力。

葉蓁蓁預測:

中國將會產生一家最強大的財經資訊服務商,勢必超越彭博和路透等老牌勁旅。

用什麼超越彭博、路透?

傳統的GDP、PPI和CPI數據已無法滿足財經資訊服務商的需求。

葉蓁蓁這樣理解:

大數據中體現數據價值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叫維度,所以中央部署大數據要實現國家大數據開放共享平臺。開放共享是發展大數據的必然基礎,因為只有開放共享,各行各業的數據彙集到一起才能保證數據維度的豐富性;只有通過隨時記錄維度的豐富,才能實現價值的放大。

葉蓁蓁預測:

人民日報社應該是未來最有機會成為這樣的財經資訊服務商的機構。

從“黨管媒體”到“黨管數據”

為什麼要黨管媒體?毛主席說過,我黨的革命勝利靠兩杆子:槍桿子和筆桿子。因為這兩杆子是一個執政黨執政的最重要的資源和手段。

葉蓁蓁這樣理解:

進入移動互聯網、智能互聯網時代,數據無處不在。在大數據時代,個人、企業、政府的決策不斷由經驗驅動轉換到數據驅動,這是一場革命。數據不僅成了生產要素、重要稟賦,並且已經和“槍桿子”“筆桿子”一樣,成了重要的執政資源。黨管數據既是趨勢也是必須。

人民日報和人民網應抓住歷史性機遇,打通各個部委、各個大型的互聯網巨頭之間的數據壁壘,實現有效的共享和發展。

第一、黨管數據首先是管發展,媒體具有血緣優勢。

黨管數據是“管”和“促”,不是簡單的“控制”。舉例來說,開放共享是發展大數據的必然基礎。目前,大數據剛剛興起,信息壁壘、數據孤島卻已經大量存在。雖然大家都知道,捂著自己那一點點可憐的數據,其實沒有多少價值,但是,沒有“黨管數據”的強力介入、沒有行政力量強制打通數據壁壘,要想形成數據開放共享的大平臺,是不可能的。所以,黨管數據,已是數據行業發展的迫切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已經明確要求:"打通信息壁壘,形成覆蓋全國、統籌利用、統一接入的數據共享大平臺,構建全國信息資源共享體系,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這對於發展大數據是重大利好!

作為黨和政府連接群眾的重要紐帶,媒體既可以與各種互聯網政務平臺、民生平臺深度融合,成為統一的公共服務平臺的運營方,也可以代表黨和政府獲取、監督各類商業互聯網數據,從而成為黨管數據的重要抓手。

第二、黨管數據是管規則,媒體具有溝通優勢。

哪些數據具有私人性,哪些數據具有公共性;再比如,有的數據產生於平臺但是否屬於平臺?平臺有多大權限可以分析運用這些數據?數據時代,需要不同於以往的治理模式和規則,需要建立起符合互聯網發展規律、適應大數據發展趨勢的法律和規則體系。立法、立規、行業自律、企業自律,都必須依靠“黨管數據”來指導、來監督、來實現。

總書記要求,要加強政策、監管、法律的統籌協調,加快法規制度建設;要制定數據資源確權、開放、流通、交易相關制度,完善數據產權保護制度;要加強國際數據治理政策儲備和治理規則研究,提出中國方案。

各類媒體都有溝通各類經濟主體、治理主體和用戶主體的獨特優勢。發揮所長,參與規則制訂,對於黨媒深度融合,從黨管媒體邁向黨管數據,是一次重大機遇。

第三、黨管數據是管安全,媒體具有監督優勢。

安全是一種基礎的公共產品,數據安全只能依靠黨和政府來保障。這種安全既包括涉及個人利益的數據安全,也包括與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相關的數據安全。

媒體的輿論監督、政策建議職能,對於黨和政府有效管好數據安全,具有特殊意義。

黨管數據剛剛破題,還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黨管數據,需要一支高素質的人才、幹部隊伍,各級黨委和政府需要造就一批大數據領軍企業,打造多層次、多類型的大數據人才隊伍。善於獲取數據、分析數據、運用數據,已經被習近平總書記定義為“領導幹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葉蓁蓁預測:

黨管數據,既是趨勢也是必須。

人民網:中國輿情數據領跑者

葉蓁蓁這樣理解:

十多年來,人民網一直是中國輿情數據的領跑者。在此基礎上,通過內容共享、資源共用、渠道共建和數據共通等形式,在不久的將來,大數據能力和服務能力都會全面升級。

具備多種數據優勢和金融機構數據連接的人民網能創造性地為大眾同時提供新聞資訊、深層財經大數據和宏微觀經濟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