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哲學——見縫插針,匡救一簣!

見縫插針,匡救一簣

成功哲學——見縫插針,匡救一簣!

成功之道在於善於見縫插針,匡救一簣。

拿破崙·希爾指出,機會到處都有,就看你是否抓得住。許多人抱怨沒有機

會,他們說:他們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沒有機會。機會無處不在,就看你是否抓

得住。那麼如何抓住機會呢?

拿破崙·希爾認為,抓住機會即見縫插針,匡救一簣。

“見縫插針”的實質就是抓住時機,儘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採

取行動,達到預期的目的。如果把“縫”看作是一種機遇的話,“見縫”則

是要善於發現機遇,捕捉機遇,然後不失時機地“插針”,充分利用機遇,

實施自己的宏偉藍圖。在商業領域裡“見縫插針”一直是許多精明人的信奉

的生意經。

“匡救一簣”的意思是,探求別人功虧之因,尋求“一簣”,深入開掘,

鍥而不捨,進而獲得九仞之效。“為山九仞,功虧一簣。”九仞高的山,就

差那麼一筐土而不能完成,不能不令人深感遺憾。企業家在縱橫交錯的生產

經營活動中,由於人力或物力上的種種原因,而這“一簣”之虧,往往又會

給智者帶來一簣之計,就是匡正和挽救他人的失誤,而獲得創造性機會的謀

略。

成功哲學——見縫插針,匡救一簣!

阿曼德·哈默的成功之道即“見縫插針”,“匡救一簣”。

阿曼德·哈默於1898 年5 月21 日生於美國紐約的布朗克斯,他的祖上

是俄國猶太人,曾以造船為生,後因經濟拮据,大約於1875 年移居美國。他

的父親是個醫生,兼做醫藥買賣。哈默是三個兄弟中最不聽話但又最富於創

造精神的一個。就在哈默16 歲的那年,他看中了一輛正在拍賣的雙座敞蓬舊

車,但標價卻高達185 美元,這個數字對哈默來說是驚人的。儘管如此,他

仍然抓住機遇不放,還是向在藥店售貨的哥哥哈里借款,買下了這輛車,並

用它為一家商店運送糖果。兩週以後,哈默不僅按時如數還清了哥哥的錢,

自己還剩下了一輛車。哈默的這第一筆交易與後來相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

但當時對他來說卻屬“鉅額交易”,在這筆交易中,哈默考察了自己的競爭

能力和獨開創賺錢途徑的本領。

1921 年8 月,阿曼德·哈默在經過漫長旅途之後,風塵僕僕地抵達莫斯

科。哈默在蘇聯的考察中發現,這個國家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但人們卻餓

著肚子,為什麼不出口各種礦產品去換回糧食呢?哈默直接向列寧提出建

議,並很快得到了列寧肯定的答覆,於是哈默取得了在西伯利亞地區開採石

棉礦的許可證,從而成為布爾什維克蘇聯第一個取得礦山開採權的外國人,

美蘇之間的易貨貿易也由此開始。哈默通過他後來在莫斯科建立的美國聯合

公司溝通著30 多家美國公司同蘇聯做生意。一個偶然的發現,使哈默又萌生

在蘇聯辦鉛筆廠的念頭。有一天,他順便走進一家文具店想買支鉛筆,但商

店裡只有每支鉛筆售價高達26 美分的德國貨,而且存貨有限。哈默清楚地知

道同樣的鉛筆在美國只需3 美分。於是他拿著鉛筆去見蘇聯主管工業的人民

委員克拉辛說:“您的政府已經制訂了政策要求每個公民都得會讀書和寫字,

而沒有鉛筆怎麼辦呢?我想獲得生產鉛筆執照。”克拉辛答應了他的要求。

於是他以高薪從德國聘來技術人員,從荷蘭引進機器設備,在莫斯科辦起了

鉛筆廠。到1926 年,他生產的鉛筆不僅滿足了蘇聯全國的需要,而且出口到

土耳其、英國、中國等十幾個國家,哈默從中獲得了百萬美元以上的利潤。

30 年代哈默從蘇返美時,美國正處在經濟蕭條時期,所有企業家都在為

保存自己而努力,而哈默卻在尋找新的機會和市場。那時羅斯福正在競選總

統,他聽說只要羅斯福登上總統寶座,1919 年通過的禁酒令就會被廢除,以

緩解全國對啤酒和威士忌的渴望。隨著產酒高潮的到來,酒桶的需求量將會

空前增加,而市場卻沒有酒桶。於是他不失時機地從蘇聯訂購了幾船桶板木,

在新澤西州建了一座現代化的酒桶廠。當禁酒令廢除之日,他的酒桶正從生

產線上滾滾而出,被各酒廠高價搶購一空。繼而他又幹上釀酒生意,他生產

的丹特牌威士忌酒以其物美價廉而享譽美國。

成功哲學——見縫插針,匡救一簣!

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美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吃牛肉的人

越來越多,優質牛肉在市場上很難見到,哈默又是“見縫插針”,迅速籌資

在自己的莊園“幻影島”上辦起了一個養牛場,他用了10 萬美元的高價買下

了本世紀最好的一頭公牛“埃裡克王子”,“埃裡克王子”像棵搖錢樹,為

哈默賺了幾百萬美元,而哈默也從此由門外漢變為牧場行業公認的領袖人

物。

哈默自從1956 年接管了經營不善、當時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加里福尼

亞的西方石油公司之後,開始熱衷於石油開發事業。石油業和風險相當大,

到哪裡去才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氣呢?哈默的訣竅不同常人,甚至有些怪僻,

他專門在別人認為找不到油的地方去找油。

當時,有一家叫德士古的石油公司,曾在舊金山以東的河谷裡尋找過天

然氣,鑽頭一直鑽到5600 英尺,仍然見不到天然氣的蹤影。這個公司的決策

者認為耗資太多,如果再深鑽下去很可能是徒勞無功,難以自拔,便匆匆鳴

金收兵,並宣判了此井的“死刑”。哈默得知這一消息後,便立即有關專家

進行實地考察,經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哈默以30%的風險係數, 70%的成

功概率,帶著妻子和公司的董事們來到這裡,在“死刑”的枯井上又架起了

鑽機。繼續深探,結果在原有基礎上,又鑽進3000 英尺時,果然天然氣噴薄

而出。這就是見縫插針,匡救一簣的威力。

後來,哈默又成功地運用了這個威力無窮的原理,他聽說舉世聞名的埃

索石油公司和殼牌石油公司,在非洲的利比亞由於探油未成功而扔下不少廢

井,便帶領大隊人馬開往非洲,以“願意從利潤中抽出5%供利比亞發展農

業和在國王的家鄉(沙漠地帶)尋找水源”的投資條件,租借了兩塊別人拋

棄的土地,很快又打出了九口自噴油井。

西方石油公司在哈默的領導下,經過二十幾年的努力,已經成為一個業

務遍及世界各大洲的多種經營的跨國公司,哈默本人也成為享譽全球的企業

鉅子。

由此可見,運用“見縫插針”之計的關鍵在於“縫”,也就是機遇。然

而機遇並不是單純的幸運,它往往潛藏於平凡的現象背後,被表面現象所掩

蓋,具有隱藏性。所以,一般人難以覺察到機遇的存在。只有精明的人才能

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抓住被人們忽略了的潛在機遇,在人們忽視的“縫隙”

中穿插自如。

機遇的另一個特性是具有明顯的瞬時性。機遇一旦出現,“縫隙”一旦

露出,就萬萬不能延遲,不能觀望,不能猶豫,必須當機立斷,否則就會失

之交臂。常言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見縫插針”作為經商謀利的一條妙計,它的運用是與機遇的探求、

獲得和採取行動是分不開的。

首先,要善於發現和識別機遇。任何機遇都來自環境的變化,隱藏於現

象的背後,並具有偶然、瞬時的色彩。要想發現它、認識它,就需要經營者

具有靈活的頭腦和敏銳的觀察力。所以經營者要時時注意到自己周圍和社會

環境的變化,細心觀察市場動向,認真思考政治動盪帶給經濟的巨大影響,

其目的就是尋找機遇,找到“縫”之所在。

其次,要善於“插針”。一旦發現機遇,就必須抓緊時間,馬上採取行

動,把“針”插到“縫”裡去,才不至於貽誤時機。如果猶豫、觀望,機遇

就會悄然流逝,後悔莫及。

再次,要見機行事,隨機應變。“見縫插針”之計的成敗關鍵在於施計

者能否做到這一點。當好機會出現在眼前時,要敢於扭轉航向,見風使舵。

當壞的消息傳到時,要敢於甩手拋棄,舍末逐本,分清主次。無論辦什麼事,

不靈活、墨守陳規,或隨波逐流,肯定不會有大的成就。

運用“匡救一簣”之計的關鍵,是要把握別人的失敗中有無“一簣”可

取。倘無“一簣”之隱,而又盲目為之,勢必會重蹈覆轍,徒勞無益。錯誤

和失敗都是多種複雜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要從中“匡救一簣”,首先就要

對他人的失敗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篩選,找尋“一簣”的可能性。總的來說,

失敗中所孕育著的“一簣”大體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有人對某事已有探索,

因無效果而停止,此事仍處在無結論之中;二是客觀條件的制約,無法繼續

深入進行,只好就此罷手;三是超過預定的目標和常規的可能,無法深入進

行;四是認識上的偏差導致錯誤的結果。

成功哲學——見縫插針,匡救一簣!

因此,對於企業家來說,成功的過程當然允許失敗。失敗乃成功之母,

從這種意義上說,失敗與成功同樣有價值。而善於在別人失敗的基礎上獲得

成功,更是智者之智。“功虧一簣”往往出自毅力不足,心理承受力超過限

度,思維角度偏移,產生了錯誤的判斷,或者因外部環境的急劇惡化等。只

要能夠準確地把握他人失敗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施之科學的“一簣”,事半

功倍的“九仞”之效就一定會幸運地降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