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之鄉” 綻芳華

張曉芳

她是一位80後女鄉鎮黨委書記,從大學畢業考取選調生至今,已在鄉鎮工作了十幾個年頭,她所管轄的鄉村在全國有名。

在工作中,她是公認的“拼命三郎”“女漢子”;在父母和孩子眼中,她卻是不稱職的女兒和母親;而在全鄉1.6萬百姓眼中,她又是響噹噹的“當家人”、好公僕。

她,就是涉縣“新愚公精神”發源地——關防鄉黨委書記康彥雲。

“愚公之乡” 绽芳华

洪災期間,康彥雲(左二)在村中巡查危房

洪魔肆虐時,她和鄉親勠力同心保家園

2016年7月19日,涉縣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關防鄉16個村滿目瘡痍,一片澤國。

災難面前顯擔當。洪災當天,預計到降雨量大,康彥雲再次涉險到4個地質災害重點村巡查。走到前巖村時發現河水已經上漲,堆在河道旁邊的工程物料嚴重影響了河道洩洪,她果斷協調挖掘機對建築物料進行清理,延緩了河水上漲速度,為群眾轉移財物贏得了時間。她置個人安危於不顧,冒雨指揮河道沿線5個村的群眾轉移。在護送一位老太太時,老人拉著她的手說:“閨女,太危險了,趕緊跑吧!”但康彥雲把老人送到安全地帶,又返回一線巡查。在把沿河群眾全部轉移後,部分道路已經被沖毀,她和幾名同事從前巖山上拽著荊棘繞回劉西路,途中幾次遇到道路坍塌和山體滑石,冒著生命危險才趕到鄉政府所在地關防村。在她和全鄉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洪災期間關防鄉無一人員傷亡。

洪災過後,關防鄉道路被沖毀,電力通訊中斷。康彥雲徒步往返於各村之間,組織發動幹部群眾積極開展生產自救。7月22日,康彥雲在步行15公里趕赴前池村時,因高溫酷暑體力不支幾近暈倒,但擔心修路進度的她,喝下兩瓶藿香正氣水後繼續前進。在她的全力協調督導下,全鄉16個村的道路於7月26日全線搶通。

殫精竭慮,幹群攜手誓將後池變“金池”

“中國好人榜”“燕趙楷模”“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2013-2016年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全國文明鄉村”……一項項榮譽的背後凝結著無數個日夜的奮戰,一個個“金字招牌”見證了“誓將後池變金池”的錚錚諾言。

短短兩年時間,關防鄉轄區內的一個山溝小村,迅速成為聞名燕趙、聲揚全國的知名村莊。而這裡幾乎凝聚了鄉黨委書記康彥雲的全部心血。

2015年12月,涉縣關防鄉後池村百餘位老人為改變家鄉貧窮落後面貌,釺鑿錘擊義務修築了6000米的出村路,他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被譽為“新時代愚公精神”。春節過後,邯鄲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掀起“學後池、轉作風”主題教育活動,後池精神一時傳唱燕趙大地。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2015年底調到關防鄉後,針對後池村的現狀,康彥雲經過深入調研,提出了“生態優先、產業帶動、景區發展”的總體思路,並積極向縣林業局和水利局爭取太行山綠化和節水灌溉項目。從2016年10月開始,她起早貪黑,冒著嚴寒帶領群眾在荒山、梯田、道旁、村巷大力開展植樹造林。一個冬季下來,關防鄉共栽植各類綠化樹種120餘萬株,面積達13000多畝。一座座荒山披上了綠裝,一道道山樑日漸蔥鬱,尤其是後池村70多萬個魚鱗坑滿山遍野,更成為一道令人震撼的獨特景觀。

為打造後池優質採摘園,康彥雲多方籌措資金,並帶頭捐款2萬元,親自帶隊到山西、滄州、石家莊等地挑選優質樹苗,建成了全邯鄲市面積最大、品種最全的果蔬採摘園。

綠起來,美起來,也讓群眾富了起來。在她的精心謀劃和實地推動下,原本閉塞落後的後池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獨樹一幟的新愚公精神學習教育基地和我省黨員幹部先進性教育的重要基地,後池桃花山景區也成為知名景區,帶動了當地群眾經濟收入的持續提高。

脫貧攻堅,她讓鄉親的日子過得更紅火

任黨委書記以來,康彥雲精準施策、身體力行、強力推動關防鄉16個村持續掀起改變落後面貌、建設美好家園的熱潮。2017年,關防鄉結合災後重建和美麗鄉村建設,高標準重建道路60餘公里。三條溝16個村全部通上了寬闊平坦的柏油路,太行山高速、244省道穿鄉而過,千里旅遊通道井關線建成通車,四通八達的路網打開了關防發展的新天地。

“真沒想到關防變化會這麼大!去年過年回來走的還是坑窪小道,如今平坦的柏油路通到了家門口。村裡也這麼幹淨、這麼美,還安上了太陽能路燈,一撥一撥的遊客到我們村裡來參觀,真是做夢也沒想到,我們這窮鄉僻壤還能成為旅遊景區!”2017年春節,在新疆打工的後池村村民劉李平回到家後十分感慨,並決定回鄉發展。

“一個村富不叫富,讓大家的腰包都鼓了才叫真富!”康彥雲充分利用後池新愚公品牌效應和關防生態旅遊資源優勢,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經過積極爭跑,2017年12月,“新愚公產業城”“市民農莊”兩個總投資超50億元的項目落戶關防鄉,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隨著生態旅遊的興起和“新愚公產業城”“市民農莊”兩個項目的落地,愚公山莊、垂釣中心、農貿市場、小雜糧加工、雲霧山接待中心等一批集體經濟項目破殼而出。與此同時,景區建設和生態旅遊的起步極大激發了關防鄉的經濟活力,2017年,僅太行山高速、244省道、新愚公路、西溝井關線等基礎性建設就帶動本地就業達2300餘人。新的發展機遇,帶動了關防群眾返鄉創業的熱潮,許多返鄉青年在村裡辦起了農家樂、民宿、商超等……綠水青山正在一步步變成金山銀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