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是贵人,平常是高人

无事是贵人,平常是高人

近代名士于右任,胡子很漂亮,长髯飘飘,儒雅飘逸。别人夸赞,他也自得,这样过了很多年,他与他的胡子相安无事。后来有一天,忽然有个孩子问他:老爷爷你的胡子这么漂亮,晚上睡觉是放在被子里呢,还是放在被子外呢?于右任一笑置之。可晚上睡觉时坏了,他一眼看到自己的胡子,然后想起白天孩子的话:这么漂亮的胡子应该好好呵护才是,放被子外怎么行,可要是放被子里,又怕压着,到底应该怎么放呢?就这么琢磨来琢磨去,结果一晚上没睡着。

从前西藏边境有个老太太,丈夫儿子都死了,独居在一个小茅棚里。有一天,一位很有修行的喇嘛晚上路经此地,老远就看见老太太居住的小茅棚四周大放光明,知道里面肯定住着一位有道高人,于是特来参访。结果发现就是位普通老太太,觉得很奇怪,问起来老太太才告诉他,自己持诵“嗡嘛呢叭咪牛”的六字大明咒已经三十多年了。喇嘛一听就说你念错了,六字大明咒是“嗡嘛呢叭咪吽(hōng)”,不是“嗡嘛呢叭咪牛”。老太太一听很懊悔,三十多年的工夫算是白修了,于是改正读音,重新开始修。喇嘛告辞离开走了一阵后,回头一看发现小茅棚四周的光明没有了,马上意识到是自己错了,害了这位老太太。于是重新折返,告诉老太太最后一个字就是念牛,自己只是考验下她的诚心。老太太很高兴,改回了自己的错误读音。喇嘛再次告辞后回头再看时,小茅棚四周再次大放光明。

明代高僧紫柏真可禅师,和另一位高僧憨山德清大师是好朋友。有一天,紫柏禅师聚精会神地读经,不知不觉太阳已经下山,屋里黑了下来。但紫柏禅师依然手不释卷,书上的字仍然清清楚楚。就在这时,憨山大师来了,看到紫柏禅师在昏暗中读书,惊讶地问天都黑了你怎么还看书,还看得见吗?紫柏禅师这才发现真是如此,低头再看书,已经完全看不清了。

人心本来有个本来面目,自然无事,至诚至灵。可一旦起了美丑、对错、黑白等思量分别,一切便都失去了。

所以临济义玄禅师说:“无事是贵人。但莫造作,只是平常。”禅宗的一切,都浓缩在了这一句里,但能参透,禅在汝边。禅宗五家七宗,影响最大、传承最久的,就是临济宗;临济宗的祖师,就是临济义玄禅师;最成熟和极致的禅法,就在记载临济祖师公案语录的《临济录》里。

何为无事?临济又云:“求心歇处即无事”、“佛与祖师,是无事人”、“你若能歇得念念驰求心,便与祖师不别”。说到禅宗,很多人都觉得高深超妙、隐没云霄,禅宗祖师们却一再告诉徒众:“无一法与人”。这是实语,因实相只是个了无可得,最终只是个本来无事。禅宗有的只是方法和手段,机锋棒喝无非如此。一切手段,则都是叫你休歇。休歇的什么?有求;有求里是什么?妄想。所以佛陀成道,第一句话就是:“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故,不能证得。”

求功名利禄是妄想,分是非正邪是妄想,欲成佛见性也是妄想。因都是以为有所得、有所是,道却是无所得、无所是。张拙秀才悟道偈所以说“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永嘉玄觉大师《证道歌》所以说“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所以禅宗祖师们又一再主张“无修无证”“任运自在”,其实关乎的根本不是修与不修,而只是不妄想。离于妄想才是真修,离妄想后才正好修,临济云“佛法无用功处,只是无常无事”,无用功处即用功无处。这时你才有资格直面习气、谈论工夫,临济所谓“随缘消旧业,任运着衣裳”,马祖所谓“随时着衣吃饭,长养圣胎”。然后你才有机会发现,所有烦恼习气都是妙用,你从前只是为烦恼习气所用,一切本来如如无碍,《圆觉经》所谓“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一切烦恼毕竟解脱”,临济所谓“你且随处作主,立处皆真境,来回换不得。纵有从来习风,五无间业,自为解脱大海”。禅宗古德说“悟了同未悟”,悟了和没悟是一样的,差别只在你做不做得了自己的主。

这是不修之修、无工夫的工夫。工夫下手处,就是临济所说“已起者莫续,未起者不要放起”,已起者就是妄想,未起者就是心境的当下真实,也即六祖说“即心是佛”时所说“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靠的则是香严智闲禅师所说“暂借回光”,一念回光觉知妄想,然后妄想与回光同息,念念回光便是真工夫。

莫于教你休歇处,更往思量窥视上走,便是参禅枢机。《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无事的真意,就在无妄想。有妄想的是忙人,无事的才是闲人,闲人是天下第一的贵人。“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赵朴初颂赵州和尚云:“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临济亦说:“山僧无一法与人,只是治病解缚。尔取山僧口里语,不如休歇无事去。”无事便是平常,无妄最是高明,所以平常人才是天下第一的高人。对这平常,临济云:“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临济祖师说:“你且识取弄光影的人,是诸佛之本源,一切处是道流归舍处。”世人皆是光影中人,高人只是识得弄光影的那个人。

所谓光影,真觉如光,万相如影。同归于幻,历历而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