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和田玉真的可以食用吗?

玉管家和田玉(yugjiaa)每天准点聊玉~

"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

千古之谜,和田玉真的可以食用吗?

千古之谜,和田玉真的可以食用吗?

籽料原石

《本草纲目》有所记载,说玉: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这里的玉其实就是指和田玉。

那么玉究竟食用之后有没有疗效呢?那些古代文献上所说的玉食用后的功效是不是真的呢?我们今天就和大家伙聊聊这个问题——玉能不能食用?

千古之谜,和田玉真的可以食用吗?

和田玉挂件

一、古人为什么要食玉?

与其说食玉,倒不如说崇玉。

古人对于玉石的推崇达到了极致,甚至上升到了宗教以及信仰的程度。他们认为食玉可以永生、修仙(修道)、辟邪。

战国末期,各帝王以食玉来追求永生。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其中的代表。

千古之谜,和田玉真的可以食用吗?

和田玉籽料原石

以汉武帝为例,《史记·封禅书》就记载:“于未央宫以铜作承露盘,仙人掌擎玉杯,以取云表之露,拟和玉屑,服以求仙。”

在古代,玉是神物,是可以通天的。而帝王之家为了求仙,不仅要佩玉,食玉也就在所难免了,食玉的文化由此而来。

千古之谜,和田玉真的可以食用吗?

二、古人认为食玉有哪些疗效?

除了修仙,玉似乎在古代还有一些药理。在古代的医学典籍中,宝石或贵金属总是占据着一席地位。玉石自然也不例外,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将玉石磨屑,送水服下。

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玉石可以“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止烦燥,安魂魄”。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记载:“玉亦仙药,但难得耳。玉经曰: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也。”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玉屑甘平、无毒”,主治“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

千古之谜,和田玉真的可以食用吗?

三、食玉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关于食玉的体验以及经历,古人亦有所记载。

《魏书·列传二十一》里,征西大将军李预就是食玉的爱好者:“每羡古人餐玉之法,乃采访蓝田,躬往攻掘,得若环璧杂器形者大小百余”。“预乃椎七十枚为屑,日服食之”“预服经年,云有效验”,“及疾笃”仍笃信“非药过也”。归因于自己“酒色不绝”,未遵食玉禁忌而“自致于死”。

千古之谜,和田玉真的可以食用吗?

《抱朴子》里同样也有案例:“有吴延稚者,志欲服玉,得玉经方不具了,不知其节度禁忌,乃招合得圭璋环璧及校剑所用甚多,欲饵治服之。后余为说此不中用,乃叹息。”

《抱朴子》:“所以为不及金者,令人数数发热,似寒食散状也。”意思就是服用玉石后会产生和服用五石散一样的症状。

千古之谜,和田玉真的可以食用吗?

长期的人体实验,造成的后果也使得古人们对食玉望而却步,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皇帝寿命大部分不长,很可能和食玉之风有关。隋唐过后,金逐渐取代了玉。在唐朝的文献中食玉文化几乎消失,玉石作药也只是作为炼丹的药引出现,逐渐地淡出了主流。

千古之谜,和田玉真的可以食用吗?

四、现代医学证明,玉不能吃!

玉石无论是直接食用或者是磨碎入药,所起到的作用和功效都是很有限的。而在科学以及医学发达的今天,玉早已被认定是不能吃,不可吃的,吃了会损害人体的健康。情况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所以,玉不是药,更不可吃!

其实想想也很简单,玉石玉石,如此坚硬的物质就算磨成粉,我们的肠胃也没办法吸收,古人为了长寿、成仙可也真是够拼的了!

千古之谜,和田玉真的可以食用吗?

玉管家科普:市场上羊脂玉的颜色分三种: 一是纯白羊脂玉;二是微粉羊脂玉,也就是所谓的孩儿脸;三是微黄羊脂玉。它们都具备云絮纹理,结构非常细腻,油性极大,润度极好,看上去白度高,又自然偏暖,像一块羊尾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