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塔林老城風光

愛沙尼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Estonia),簡稱愛沙尼亞(Estonia),東波羅的海(Baltic Sea)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之一。位於波羅的海東岸,芬蘭灣(Finland Bay)南岸,西南瀕里加灣(Riga Bay)。東面和南面分別同俄羅斯和拉脫維亞接壤,邊界線長1,445千米;西南隔波羅的海與波蘭、德國相望;西隔波羅的海與瑞典相望;北隔芬蘭灣與芬蘭相望。國土總面積45,339平方千米,海岸線長3,794千米,是全世界空氣質量最優最舒適的國家,首都塔林(Tallinn,“洗肺聖地”,59°22’N,24°48’E)。時區:UTC/GMT +2。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愛沙尼亞位置圖(網絡圖片)

政治體制

憲法。憲法確定,愛沙尼亞是獨立主權的民主國家,國家最高權力屬於人民,獨立和主權至高無上、不可剝奪。愛沙尼亞實行三權分立的多黨議會民主制。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議會大廈

司法。愛沙尼亞法院分最高法院、上訴法院和城鄉地區法院三級。最高法院是愛沙尼亞終審法院,同時履行愛沙尼亞憲法法院職能;全國有上訴法院3個,法官48人;全國有城鄉地區法院4個,另在塔林市和塔爾圖市(Tartu)各設1個行政法院,共有法官120人。

政黨。改革黨(Estonian Reform Party),執政黨,屬右翼自由黨,成立於1994年;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ic Party),執政黨,原名為溫和黨(The Moderates),成立於1996年,2004年2月改為現名,2012年2月與俄羅斯黨(Estonian Russian Party)合併,屬中左傾向的政黨;祖國聯盟—共和國黨(Pro Patria and Res Publica Union),執政黨,2006年6月由祖國聯盟與共和國黨合併而成,屬極右翼政黨;中間黨(Estonian Center Party),在野黨,屬中左翼政黨,成立於1991年;保守人民黨(Estonian Conservative People's Party),由原人民聯盟和愛國運動黨於2012年5月合併而成;綠黨(Estonian Greens)、波羅的海俄族人黨(Russian Baltic Partyin Estonia);基督教人民黨(Estonian Christian People’s Party);社會民主勞工黨(Estonian Social-Democratic Labor Party);民主黨(Estonian Democratic Party);獨立黨(Estonian Lndependence Party);農民黨(The Farmers Party)和俄族人團結黨(Russian Unity Party),聯合左翼黨(Estonia United Left Party)等。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議會大廈

總統:克爾斯季•卡柳萊德(Kersti Kaljulaid),1969年出生於愛沙尼亞塔爾圖市,1992年畢業於塔爾圖大學生物系,2001年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6—2004年分別任職於愛沙尼亞電信公司、漢莎銀行、愛國家能源集團,曾擔任總理經濟顧問。2004—2016年期間擔任歐盟審計院委員。2001—2004年為祖國聯盟黨黨員。2016年10月10日在議會大廈宣誓就任愛沙尼亞總統,成為愛沙尼亞歷史上首位女總統。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總統克爾斯季•卡柳萊德(1969—,網絡圖片)

行政區劃

全國共分15個省(括弧外文為愛沙尼亞文):希尤省(Hiiumaa maakond)、哈留省(Harju maakond)、拉普拉省(Rapla maakond)、薩列省(Saaremaa maakond)、里亞內-維魯省(Laane-Viru maakond)、依達-維魯省(Ida –Viru maakond)、雅爾瓦省(Jarva maakond)、維爾楊迪省(Viljandi maakond)、耶蓋瓦省(Jogeva maakond)、塔爾圖省(Tartu maakond)、沃魯省(Vorumaa maakond)、瓦爾加省(Valga maakond)、貝爾瓦省(Belva maakond)、帕爾努省(Parnu maakond)和里亞內省(Laane maakond)。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1:7。旗面由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組成,自上而下分別為藍、黑、白三色。旗的正常大小為105×165 釐米。在愛沙尼亞語中,國旗通常叫做“sinimustvalge”(意思為“藍—黑—白”),是以色條的分佈從上往下稱呼的。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愛沙尼亞國旗(網絡圖片)

國徽:愛沙尼亞徽是根據原愛沙尼亞省和首都塔林的徽章制定的,

中心圖案是金地上的三頭藍色雄獅。這些雄獅可以追溯到13世紀丹麥統治時期。國徽基部是翠綠的北歐橡樹枝葉。愛沙尼亞的歷史是一部反抗異族征服的可歌可泣的鬥爭史,愛沙尼亞民族飽經滄桑,始終保持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習慣。愛沙尼亞徽就是愛沙尼亞歷史和文化的鮮明寫照。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國花:矢車菊。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國樹:橡樹。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國鳥:家燕。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網絡圖片)

國歌:《我的土地,我的歡愉》。

歌詞大意:萬歲卡萊瓦之子,光榮民族,我們祖國如磐石般屹立! 苦難未曾磨滅你的勇氣,你衝破了數世紀的束縛。社會主義祖國欣欣向榮,每天沐浴在和煦的陽光中。在麥田,鐮刀收穫飽滿金穗,在工廠,鐵錘錚錚汽笛喧騰。願蘇維埃的活力永遠旺盛,勤勞的園丁把幸福播撒!在我們聯盟的姐妹民族中,愛沙尼亞,你堅定地行進在前! 你高舉著列寧的光輝旗幟,勇往直前地走向共產主義。我們的黨會永遠伴隨你,引領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成長在她的堅強領導下,我們的家園公正和諧又美麗!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國慶日(獨立日):2月24日。

從1710年開始,愛沙尼亞受沙俄統治長達200多年。1918年2月24日宣佈獨立,成立愛沙尼亞共和國。

人口概況:132萬(2016年)。

愛沙尼亞統計局2014年1月公佈了獨立以來第二次人口普查統計數據:全國總人口131.2萬,其中,男性60萬人,佔比46.4%;女性69.4萬人,佔比53.6%。比2000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時下降5.5%。總人口中擁有愛沙尼亞籍人口為110萬。

民族構成:愛沙尼亞族佔68.7%,俄羅斯族佔24.8%,其他民族(烏克蘭族和白俄羅斯族等)佔4.9%,不明國籍人口占1.6%。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官方語言:愛沙尼亞語,屬於烏拉爾語系芬蘭—烏戈爾語族芬蘭語支,與芬蘭語很接近;俄語也是重要語言,多數俄羅斯族人也通愛沙尼亞語;英語亦被廣泛使用。

主要宗教:愛沙尼亞信教人口不足1/3,其中大多數為基督教路德宗教徒;俄羅斯人信奉東正教,源於古代拜物教的宗教傳統也有一定的保留。

貨幣:歐元。

GDP總計 231.37億美元(2016年,國際匯率)。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GDP人均 17,575美元(2016年,國際匯率)。

人類發展指數:0.840,世界第33(極高)。

教育:實行9年制義務教育。

民生:2014年人均月工資為1,005歐元。月均養老金為345歐元。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主要城市(全國大小城鎮共有254個):

塔林,位於愛沙尼亞西北部,瀕臨波羅的海,歷史上曾一度是連接中東歐和南北歐的交通要衝,被譽為“歐洲的十字路口”,始建於1248年丹麥王國統治時期。1991年恢復獨立後,成為愛沙尼亞共和國的首都。城市總面積為158.3平方千米,共分8區,人口為47.2萬(2015)。塔林港是愛沙尼亞最大的港口。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塔爾圖(Tartu),臨埃邁厄吉河,5世紀建要塞,13~16世紀曾加入漢薩同盟,河港、鐵路樞紐,是愛沙尼亞的第二大城市,也是重要的大學城(愛沙尼亞最古老和最著名的大學塔爾圖大學即位於該市)。人口101,297(2004年)。

納爾瓦(Narva),愛沙尼亞東北部城市,在納爾瓦河左岸,距河口14千米,是波羅的海的門戶。13世紀初為市鎮,19世紀成為紡織工業中心。城內有13~17世紀古蹟、歷史博物館等。人口7.9萬(1985)。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

科赫特拉—耶爾韋,位於愛沙尼亞東北部,1924年建城,1946年設市,是一座工業城市,是愛沙尼亞的第四大城市,共分為6個行政區。有近40個民族在這裡居住,愛沙尼亞人只佔當地人口的21%。

派爾努(Paumlrnu),愛沙尼亞西南部城市。在里加灣東北部,派爾努河口附近。14世紀闢為海港,曾加入漢薩同盟。19世紀末成為療養區。愛沙尼亞重要的交通和文化中心,濱海療養勝地。人口5.3萬(1985)。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

經濟概況

工業。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製造、木材加工、建材、電子、紡織和食品加工業。2006年,製造業產值24.09億美元、交通、通訊和倉儲業產值17.36億美元。主要工業產品:油頁岩1,410萬噸,水泥84.89萬噸,木材172.55萬立方米,棉紡織品5,800萬平方米。

農業。農業以畜牧業為主,主要飼養奶牛、肉牛和豬。農業用地143.31萬公頃,可耕地111.98萬公頃。主要農作物有:小麥、黑麥、馬鈴薯、蔬菜、玉米、亞麻和飼料作物。2006年主要農產品產量分別為:小麥21.44萬噸,黑麥1.79萬噸,大麥29.47萬噸。肉類9.99萬噸,牛奶69.03萬噸,雞蛋1.79億個。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塔林風光

服務業。2006年旅館、酒店銷售額2.35億美元,同比增長20.4%。房地產、租賃服務28.11億美元,同比增長22.8%。服務業從業人員36.29萬人。2006年旅館入住人數為225.95萬人次,同比增長9%,其中63%為外國遊客。2009年,旅遊收入10億歐元,佔GDP的 7.4%。旅遊業創造了兩萬多個就業崗位,在愛沙尼亞民經濟中也佔有重要的位置。

對外貿易。據愛沙尼亞統計局統計,2006年對外貿易總額225.63億美元,同比增長24.8%。其中,進口129.86億美元,出口95.7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6.3%和22.8%。與歐盟國家(芬蘭、俄羅斯、瑞典、德國、拉脫維亞等)貿易仍處於主導地位,佔愛沙尼亞進出口貿易額70%以上。

主要進口商品類別依次為:機械設備、電子產品及其零部件等佔25.6%,礦產品佔14.9%,車輛、航空及船舶佔12.2%,五金及其製品佔9.7%,化工或相關產業產品佔6.7%等。主要出口商品類別依次為:機械設備、電子產品及其零部件等佔23.9%,礦產品佔16.2%,木材及木製品佔9.3%,五金及其製品佔9.3%,車輛、航空及船舶佔6.8%等。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風景名勝

文化古城塔爾圖。塔爾圖的起源可追溯到13世紀,條頓騎士團的一個十字軍騎士發現這個城堡的那一刻,而後這裡發展成為漢薩同盟的主要中心。它最引以自豪的是展現給人們的絢麗多彩的公共建築,特別是那些教堂,以及商店的室內結構,雖然遭受火與戰爭的劫掠,卻仍保持了它們的風采。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塔林風光

世界文化遺產:

塔林歷史中心(老城),英文:Historic Centre(Old Town)of Tallinn(1997);斯特魯維地理探測弧線,英文:Struve Geodetic Arc(2005,與白俄羅斯、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俄羅斯、瑞典、烏克蘭共有)。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

託姆比亞城堡

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

愛沙尼亞民族形成於12~13世紀。曾先後被普魯士、丹麥、瑞典、波蘭、德國等佔領和統治。

從1710年開始,愛沙尼亞受沙俄統治長達200多年。1918年2月24日宣佈獨立,成立愛沙尼亞共和國。次日,德軍佔領塔林。同年11月,蘇維埃俄國宣佈對愛沙尼亞擁有主權。

第一次獨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的1918年2月25日,愛沙尼亞的德裔居民在德林斯漢森男爵領導下發動暴動,請求德國軍隊進入愛沙尼亞。根據1918年3月3日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蘇俄)與德意志帝國簽訂的《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簡稱佈列斯特合約),蘇俄將芬蘭、愛沙尼亞斯特蘭(愛沙尼亞)、裡夫蘭(拉脫維亞)、立陶宛和烏克蘭地區割讓給德國,蘇俄軍隊和俄國赤衛隊從這些領土上撤出。之後德國曾試圖在被蘇俄割讓的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地區建立一個從屬於德意志帝國的波羅的海聯合公國,以梅克倫堡的阿道夫•弗里德里希公爵為元首。

1918年11月,德國爆發十一月革命,隨後於11月11日宣佈投降。蘇俄藉機宣佈廢除《佈列斯特和約》,試圖收回割讓給德國的領土。在這種情況下,愛沙尼亞於1918年11月28日宣佈獨立,國內的德裔居民組建了志願軍團,和新組建的愛沙尼亞軍隊一道抵抗蘇俄紅軍和赤衛隊的進攻。

1919年2月1日,曾經率兵參加芬蘭內戰的德國將軍戈爾茨(Rüdiger von der Goltz)率領由德國軍人組成的“自由軍團”(Freikorps)前往愛沙尼亞援戰,最終令蘇俄政府在1920年2月2日與愛沙尼亞簽署《塔爾圖和約》,蘇俄“無保留地承認愛沙尼亞的獨立,並自動地永遠放棄俄國……對愛沙尼亞人民和領土所持有的主權權利”。

1920年2月,蘇維埃俄國承認愛沙尼亞獨立。1939年8月,蘇德簽訂秘密條約,將愛沙尼亞劃入蘇勢力範圍。

被蘇聯吞併

1939年8月23日,納粹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和蘇聯外長莫洛托夫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根據這一秘密附件,蘇聯於9月25日與愛沙尼亞開始談判,9月28日與其簽訂條約,取得了在戰爭期間佔領某些港口和軍事設施、並在有關地區駐軍的權利。

1940年6月16日,蘇聯向愛沙尼亞提出所謂“保證實施互助條約和防止反蘇挑釁行為”的要求,隨後出兵佔領了愛沙尼亞全境,逮捕其政府官員,廢除憲法,建立了共產黨政府。同年7月成立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8月1日,愛沙尼亞經過“公民投票”被併入蘇聯,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蘇聯的佔領和吞併沒有得到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承認,美國還凍結了愛沙尼亞國家銀行存放在美國的黃金。

1941年6月22日德國軍隊入侵蘇聯,3個星期後德國軍隊佔領了愛沙尼亞全境。愛沙尼亞人視德國軍隊為“解放者”,並與其展開合作,在武裝黨衛軍中還成立了一個愛沙尼亞師。1944年9月德軍從愛沙尼亞撤退時,原愛沙尼亞共和國總理約裡•烏爾洛特斯宣佈成為總統(原總統康斯坦丁•帕茨已於1940年被蘇聯逮捕),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組建了流亡政府,該政府一直延續到199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愛沙尼亞損失了22萬人,相當於戰前人口的1/5,有8萬人流亡到西方。

由於愛沙尼亞人與德國合作,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遭到蘇聯的嚴厲懲罰。蘇聯紅軍轟炸了塔林和納爾瓦等城市,造成大量平民傷亡。蘇聯重新佔領愛沙尼亞後還進行了大規模的逮捕和處決。反抗蘇聯佔領的愛沙尼亞游擊隊“森林兄弟”一直戰鬥到1948年(立陶宛、西烏克蘭的類似游擊隊戰鬥至20世紀50年代),最後一名游擊隊員在1978年才被逮捕。為了懲罰愛沙尼亞人的合作,蘇聯還調整了該加盟共和國的邊界,把一部分領土轉給了俄羅斯。

從1949年5月起,蘇聯開始向西伯利亞流放愛沙尼亞人,並遷入俄羅斯人,以改變該共和國的人口構成。至1952年,愛沙尼亞人在該共和國內的比例已從1941年的90%下降至48%。

斯大林去世後,蘇聯對愛沙尼亞的控制有所放鬆。從1950年代後期開始,愛沙尼亞人被允許與外國聯繫,1960年開通了塔林至赫爾辛基的輪渡。在愛沙尼亞可以自由收看芬蘭的電視節目。戈爾巴喬夫時代,對愛沙尼亞的控制進一步放鬆,該國開始出現持不同政見的政治團體及政黨,例如愛沙尼亞人民陣線、綠黨、愛沙尼亞民族獨立黨等。

第二次獨立

1990年2月24日,愛沙尼亞公民經選舉產生了成員為464人(包括1940年後被流放的愛沙尼亞人代表35人)組成的愛沙尼亞會。同年3月選舉產生的新一屆愛沙尼亞最高蘇維埃宣佈恢復愛沙尼亞主權,並進入獨立前的“過渡時期”。該年5月,最高蘇維埃宣佈恢復“愛沙尼亞共和國”的國名,並且規定只有經該蘇維埃批准通過的法律才可在愛沙尼亞施行。

1991年8月20日,愛沙尼亞脫離蘇聯,宣佈恢復獨立。9月17日,聯合國宣佈接納愛沙尼亞為成員國。

愛沙尼亞領土上的俄羅斯軍隊於1994年全部撤出,愛沙尼亞於2004年加入了歐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2007年12月21日成為申根公約會員國。

(文+圖:王永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