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大、最先進的絞吸挖泥船“天鯤”號在江蘇啟東上海振華重工造船廠下水。這艘造價達9億人民幣的巨輪為中國船舶工業708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廣州文衝船廠、招商局重工多家單位齊心協力花費近5年的時間研製。“天鯤號”絞吸船的下水標誌著我國掌握了自主設計巨型挖泥船技術。就在2002年,中國去荷蘭購買同類型船,當時負責購買的專家們竟然被荷蘭方拒絕登船!


亞洲最大、最先進的絞吸挖泥船“天鯤”號在江蘇啟東上海振華重工造船廠下水。這艘造價達9億人民幣的巨輪為中國船舶工業708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廣州文衝船廠、招商局重工多家單位齊心協力花費近5年的時間研製。“天鯤號”絞吸船的下水標誌著我國掌握了自主設計巨型挖泥船技術。就在2002年,中國去荷蘭購買同類型船,當時負責購買的專家們竟然被荷蘭方拒絕登船!

當時為了買同類型的船隻,在沒有充足外匯的時代,我們國家竟要支付4噸的黃金!沒了王屠夫,中國也不會吃帶毛豬,如今中國在該領域的巨大技術跨越徹底一雪前恥吐氣揚眉。“天鯤”號絞吸挖泥船在2011年10月開始設計,2015年底該船開始動工建造。

其船長140米,寬27.8米,最大挖深35米,其總裝機功率達2.5843萬千瓦。該船配備了柔性鋼樁臺車系統、三纜定位系統,其絞刀電機最大功率為7500千瓦,絞刀功率達6600千瓦。中國船舶工業708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稱該船作為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新一代重型自航挖泥船提升了我國疏浚工業的核心競爭力,歐洲四大疏浚公司對我國的技術封鎖也被打破。


“天鯤”號配備的大功率輸送系統、當前國際最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泥泵輸送功率達到17000千瓦。其使用的亞洲最強大的挖掘系統每小時能挖6000立方米的泥土,該系統遠程輸送能力最遠為15千米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該船進行吹填作業的能力輕鬆超越每小時挖泥4500立方米、輸送能力為6千米的“天鯨”號可因水面下不同的地質條件,使用通用、黏土、挖巖及重型挖巖4款絞刀,挖開單側抗壓強度50兆帕以內的岩石。

該船作為國內第一艘採用全電驅動的自航挖泥船完全符合保護環境以及節能減排的要求。“天鯤”號搭載的國內最新的智能集成控制系統能顯示疏浚三維土質、判明潮位,有了這套系統該船輕易實現了自動挖泥、監控及無人操控,其作業效率比採用國外鋼樁臺車系統的“天鯨”號有極大提升。中國四家研製單位攻克了橋樑耳軸對接的技術難關,1600多噸重的橋樑安裝對接精度達到了毫米級!

柔性鋼樁臺車定位技術的瓶頸也被突破,中國不必像此前“天鯨”號挖泥船那樣進口國外的子系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天津航道局技術中心丁副主任稱“天鯤”號配備了世界最大的波浪補償系統,可抵抗九級風浪。


現在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疏浚裝備在俄羅斯、烏克蘭及馬來西亞等地發揮重要作用,未來使用中國疏浚裝備的港口也會越來越多。中國海域上的潟湖會被建成面積大很多倍的人工島,中國在南海進行捕魚、巡航等活動也有了穩固的港口。

不但有了這艘世界前列的造島神器,中國還有各種相關的技術鞏固我們的海疆。例如最近中國的核電寶技術又有了明顯的突破,現今中國第一座海上浮動核反應堆即將建設完成,有了充沛的電力,不論是海水淨化還是通訊網絡,都不再成問題。

中國海工裝備比西方產品更具優勢,俄羅斯近日把首批貨物交給中石油就是為了答謝中國的關鍵性幫助。中國海軍888號補給艦作為第二代島礁補給艦能為守島官兵補充8000噸淡水、食品蔬菜及油料物資。近日為航母艦隊設計的965號補給艦滿載排水量4.8萬噸這一數據被公佈,相信更大的島嶼補給艦會更大更強。


除了穩定控制我國的海疆之外,我國對海洋資源的利用也不斷加強,2014年“海洋石油”981號作為我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的第六代深海鑽井平臺在南海北部深水區發現富油區這一成就令西方十分羨慕,該平臺還贏得了北極地區“亞馬爾”項目。該項目價值270億美元,是北極第一個液化LNG項目。有了這些不斷進步的裝備和技術,未來那些對中國海洋覬覦的非法之徒與不速之客必然會吃不了兜著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