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立德人物|书法宗师启功,在苦难中铸就辉煌

中国文化史酷爱一类人:他们在某一领域具有极高的造诣,获得了广泛认可,在专业之外,拥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们最好经历曲折,情路坎坷,能够让群众在茶余饭后有丰富的谈论素材。这种人无疑是稀少的,正因为稀少,才更加珍贵。

所幸的是,从陶渊明到李白,从苏轼到曹雪芹,灿烂的中国文化史从来不曾变得贫瘠。他们就像是耀眼的星辰,始终光芒万丈地照耀,始终坚定不移地指引,让中华文明的坐标深刻铭记在东方广袤的土地里。

LEAD立德人物|书法宗师启功,在苦难中铸就辉煌

距我们最近的一颗“星辰”是启功。他被誉为“书法文化现象的象征性人物”,是“中国当代书法的大师”。在书法之外,启功还具有其他身份。他既是鉴定家,也是诗词家,既在学术上建树非凡,又在教育上耕耘多年。

LEAD立德人物|书法宗师启功,在苦难中铸就辉煌

世事艰难多折磨

众所周知,启功是帝胄之后,身世显赫。但“爱新觉罗”的响亮名头并没有使启功倍感荣耀,相反为他带来了数之不尽的麻烦。

1912年7月26日,启功诞生于北京市东城什锦花园胡同21号。这里曾是他的曾祖溥良的宅第。启功出生时,已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正从帝制走向共和。国家的动荡和家族的衰败几乎同时在考验着启功。

1913年,启功的父亲恒同因肺病去世,启功刚满一周岁。父亲去世后,家里接连发生了一些怪异的事,一种恐怖的气氛迅速弥漫在宅子里。为求心安,启功的母亲带着家人搬出了原来住的东院,还把启功送入了雍和宫。启功按照严格的仪式磕头接受灌顶礼,正式皈依喇嘛教,成了一个记名的小喇嘛。

LEAD立德人物|书法宗师启功,在苦难中铸就辉煌

启功十岁那年,家里接二连三遭受重创。启功的曾祖父、祖父在这年去世。为了办丧事、还债,启功不得已变卖了什锦花园的祖宅以及家藏的图书和字画,搬到了安定门内的方家胡同。雪上加霜的是,曾祖死后,启功的六叔祖找到启功的祖父,说曾祖父值钱的东西都已经被变卖归了大房,闹着要分财产。

一段时间内,启功母子没有任何依靠,就连基本的衣食需求都难以满足。还是启功祖父的两位门生施以援手,带头募捐,帮助“孤儿寡母”度过艰难的时日。

也正是在困苦窘迫的环境下,启功的性子变得异常坚韧。世道家境的急剧变化让他洞悉了人情冷暖。他明白很多东西都是身外之物、过眼烟云。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因为频繁遭受的打击而变得堕落消沉,而是以他的醇厚刚强抵御着生活一次又一次的“玩笑”。

LEAD立德人物|书法宗师启功,在苦难中铸就辉煌

学习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

作为皇族后裔,启功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他十二岁入正规小学前,家庭教育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启功的启蒙老师是他的祖父和二姑。二姑把常用字写在了方寸大的纸片上,一个个教启功读写。二姑还特别注重侄儿的道德修养,要求他谦恭有礼,做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君子。

祖父对音韵颇有研究,曾无数次在他耳边吟诵苏东坡的诗歌。诗歌一经祖父吟咏,刻板单调的书本黑字仿佛就变成了悠扬美妙的音乐,让启功陶醉不已。在这样的熏陶下,启功从小就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日后的诗词创作以及诗文声律研究均肇始于此。

LEAD立德人物|书法宗师启功,在苦难中铸就辉煌

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刻,启功都不忘坚持用功学习。祖父过世后,启功曾把自己刚写的一首七律呈给祖父的门生邵从熜(cong 一声)。邵老先生看过后感动得边哭边说:“没想到你小小的年龄就能写出这样有感情的好诗,你祖父的在天之灵也会高兴的。”

之后,启功向多位名家拜师学艺。1927年,启功正式拜贾羲民为师学习绘画。不久又拜在戴姜福门下学习古文,他还曾跟随溥心畲(she 一声)、溥雪斋、齐白石等人学习。启功学习上的较真和努力让老师们感到欣慰,而他卓越的艺术天赋和不断精进的艺术造诣也时常令人惊喜。转益多师的经历开拓了启功的眼界,也使他得以集众家之所长,在多个领域里有所创新,有所成就。

启功每每回忆起自己的求学生涯都感慨万千。他认为自己是幸运的,能够遇见这么多良师益友,而学习本身给他带来的快乐更是无与伦比的。后来启功成为了一名教授,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他希望能够分享、传递学习的乐趣。

LEAD立德人物|书法宗师启功,在苦难中铸就辉煌

自成一脉的书法大师

启功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的书法。就这一领域而言,他的贡献具有里程碑意义。启功终身临池,笔耕不缀,融古通今,勇于突破,终成一代大家。很多专家认为,他的成就、影响、地位在当代书坛可以位列鼎甲,即便在整个书史也可以超越明清诸家,直追元代的赵孟頫(fu三声)。

许多人把启功的字称为“启体”。“启体”迥异于其他字体,蕴含着启功对书法的理解。一般人学书法将字的重心放在方格中心,但启功却发现,字的重心不在传统的米字格的中心点,而是在距离中心不远的四角处。他还推算出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正符合所谓的“黄金分割率”。

这种首创于启功的独特字体娟秀隽永,外柔内刚,流利自然,结字端庄力求超逸,点画信手流畅自然,书风挺拔妩媚,既充满了自然的活力与生机,又洋溢着浓厚的书卷气、文人气。

启功的书法俘获了各个阶层的欢心。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欢启功写的字,以至于一时间仿者甚众,假货横行。但是启功毫不在意,他以仁爱宽容的态度面对这一现象。

LEAD立德人物|书法宗师启功,在苦难中铸就辉煌

有传闻说,启功曾在琉璃厂逛街,有顾客正在旁边的店铺购买他的字画,看见老先生,赶紧过来问他是不是他亲手所写。他看了看,笑着说道:“写得比我好。”这一回答既告诉了顾客字的真伪,也为店家留了情面。店家事后一直夸赞启功的为人:“他真是一个好老头。”

启功毫不吝惜自己的书法作品,朋友求字从不拒绝。他曾将举办义展所得和作品酬金全部捐献给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奖学金。当学校建议奖学金以他的名字命名时,他再三推辞,坚持以恩师陈垣励耘书屋的“励耘”二字命名。在启功看来,再高的赞誉都不如帮助困难的学生来得实在。

2005年6月30日,启功病逝于北京。有人说,启功先生的逝世无异于一场地震,是中华文化的巨大损失。的确,启功的离去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不过令人庆幸的是,我们曾和他共处过一段悠悠岁月,哪怕我们彼此不相识。

对于启功先生,再多的溢美之词也不为过。在众多的评价中间,有一则最为醒目,那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挽联。挽联上这样写:

评书画 论诗文 一代宗师 承于古 创于今 永垂鸿业标青史

从辅仁 到师大 两朝元老 学为师 行为范 不息青衿仰令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