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會限牌嗎?

俊臨天下666

個人感覺武漢限牌,這隻靴子落地的時間越來越近,理由有三:

1.地鐵骨幹網絡2018年底基本拉通,首先是解決了大光谷片區,陽邏片區,紙坊片區,漢陽,機場盤龍城和三大火車站,核心點片都已經完成串聯,公共交通替代自駕出行的負荷能力大幅度提升,基本具備一定程度限制牌照的基礎;

2.環線建設改造告一段落,ETC取消以後,加上武漢對外籍車輛幾乎沒有限制,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口級別和武漢相當的城市,武漢是為數不多的開放城市內核的城市。這很容易造成周期性擁堵,清明節馬上到了,你們試試就知道。

環線的改造,包括內環、二環出入口完善,以及各個環線之間快速通道的拉通,譬如CBD的高架聯通長豐高架,直接串連西部二環三環和外環。前幾年的歡樂大道拉通了東出口,G4E入城通道開通在即,南向通道不僅僅只有京港澳。北向岱黃改造完成,大廣高速以及長江新城拉動的配套建設,現在的武漢純環線的交通便利度大幅度改善。

最重要的是,四環線西段完成,南線2018年可以完成,武漢三環設計時避開湖區,在南線造成與二環,外環之間間隔太大,四環是很好的空白填補,很大程度緩解了外環南線的交通,行車從廣州方向過來的車流,有技術上可能,從西線經過四環,外環京港澳,以及東線的外環,福銀高速繞城北上。

總而言之一句話,武漢在2018年底,具備了把外籍車流剝離到三環以外的客觀條件。那麼,如果可以剝離,那麼從貨物轉運等方面考慮,市籍拍照需求量會短期激增,限牌就勢在必行。

3.到2017年底,武漢市保有量在230-240萬輛,如果估算那些長期在武漢市從事經營活動,或者居家實用的到準市籍車,這個數字輕鬆突破300萬是沒有問題的,甚至會更高。譬如在武漢市跨區營運的出租車,網約車,貨車等等。那麼如果不剝離這一部分準市籍車,不限制市籍車增長,那麼不出三五年,武漢補建、搶建、不惜滿城開挖修建的這些橋隧基礎設施將面臨更大負荷,使用壽命和翻修頻率將出現大問題。

我個人對於武漢市限牌的預測有三點考慮:

1.突然限牌的可能性不大,武漢市政府處置效率不能和深圳相比,深圳作為改革窗口,法制思維和整個城市居民素質都好於全國大多數城市,深圳是不可能實行逐步到位的方式,必須一刀切否則容易釀成更大持續爭論影響。武漢則不同,這城鄉兩元化,城建鋪大餅,企事業單位和地方政府關係錯中複雜的城市,只能給予寬限期,引導輿論和民情適應,然後管控起來;

2.關於限牌的方式,我的預測是“外籍車限時段駛入三環以內,仿照北京的做法。市籍車輛限制購買門檻,譬如居住年限、戶籍所在地、社保繳納、納稅、固定住宅等常見門檻,有可能配合人才引進會照顧到學歷、本地高校留漢、高端人才引進和高新技術企業等。不大可能實行搖號制度,因為武漢市籍居民,低收入家庭比較多,如果搖號就勢必催生地下交易黑市,反而達不到管控效果;

3.關於限牌的時間,我認為在2018年底可能會公開意向,因為沒打算一步到位卡死到購車搖號,那麼城市反應應該不至於過分激烈,正式實施的時間點我個人預測在2019年春節後,也即是3-4月。目前來看,武漢市已經在限制外籍人士購車落戶A牌,但通過辦理居住證則無礙。其實,已經在規避一部分務工人群購車落戶武漢A牌,對在武漢有產階級,有納稅記錄能正常辦理居住證的中高層收入群體,任何城市都希望他們定著下來,武漢不會例外。

總而言之,要想不在政策排外的範圍,還是先要活出個人樣,你對社會有價值能創造價值,那個城市都不會主動拋棄你,只有像北上廣那樣公共資源和人口負荷極度不對等,才會採用這種極端公平的方式,搖號對於當前中國社會,是窮人的福利和動了富人的蛋糕。


奔波兒爸28714181

截止到2018.01.14,武漢市政府依然沒有正式公佈說要限牌,網上謠傳武漢市即將進行機動車限牌,後來經市政府澄清為謠言,並且同時,武漢市政府做出承諾,如果要限牌,會第一時間公佈給廣大市民,並給予一定的過渡期,而不會一下子就限牌。 並且就在01.14今日,武漢市車輛達到275萬輛,武漢市政府依然沒有說要限牌,而是說要開通新的貫穿湖和江的線路和隧道,實行潮汐分流,用疏通來預防擁堵,而不是限牌!謝謝!


腹肌八塊

三年內限牌的可能性非常小,甚至五年內也不大。一則武漢的交通不是車多,而是道路條件太差 ,遠未配套;二是武漢有那麼多汽車廠商,武漢限牌,對車輛生產商不是個利好消息吧?三是武漢正在城市規模擴容中,人口量要擴容,車牌保有量更要擴容 ,這才能大幅拉動經濟,怎麼會反設障礙呢?


凡人點滴

應該不會,武漢城市大,車輛承受力還有很大空間,堵車排名年年都在下降,交通越來越完善,地鐵越來越多,加強一下交通管理,中心區域,部分地段提高停車費也比限牌好,個人意見,別噴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