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印度電影《起跑線》?

手機用戶3643606857

一部發人深省的作品不僅可以引發公眾對現實的思考,甚至可以影響社會,比如韓國電影《熔爐》就促進了熔爐法的通過。


電影中,男主是一個出身下層的服裝店主,雖然有錢,卻沒有受到過很好的教育,連英語都說不好。女主一心想讓自己的女兒上優質學校,進入上流社會。為此他們不惜花重金買了高檔社區的學區房。但即便如此,他們也需要通過學校的各種審查。但是他們失敗了,原因是學校覺得他們兩人沒有受到過很好的教育。


為此,兩人被迫從高檔社區搬到貧民窟,通過假裝貧民的辦法來獲取政府劃撥給窮人的25%入學名額。在這裡他感受到了窮人的善良。


當他們最終讓自己的孩子進入他們心儀的小學之後,男主卻承受不了內心的煎熬。當他發現所謂的名校不過是一個生意後,毅然決定揭露這一切。


電影之所以引起這麼多中國觀眾的共鳴,是因為電影裡的情景與我們的生活太像了。學區房、擇校、託關係、抽籤入學、學校之間的巨大差別、有人的抗爭與多數人的沉默,哪一件事不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事呢?


在電影中,優質私立學校奢華的設施和公立學校破敗不堪的校舍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校長說:“我們這裡之所以這麼破,是因為沒有人願意來。沒有人願意來,學校也就越來越破。”


我曾經在一個論壇中看到一個北京霍營地區的家長近乎瘋狂的咆哮道:“我從四線城市通過讀書來到北京,花幾百萬買的房子,為什麼要我的孩子上這麼破爛的小學!這個小學甚至比不上我二十多年前四線城市的小學!”

是的,這就是現實。所有國家發展的過程中都存在城市化的過程。城市化就是資源向大城市集中。而在大城市中,各地區、各學校之間資源的分配也很不均勻。這種集中化不僅僅是校舍資金和設備, 更重要的是老師和學生群體的差別。


優質學校的教師職位被各大名校的畢業生追捧,鄉村中學無人問津。但凡有點教學成績的老師,也都希望向大城市、名校發展。誰不想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和更多地社會資源呢?曾經黃岡中學在中國教育界是神一樣的存在,但是由於經濟條件落後於武漢等大城市,現在連年走下坡路,如今已經不能排進中國的第一梯隊了。


家長們削尖腦袋往名校擠,不僅僅是因為名校能夠提供更優質的教育,同時也是為了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上流社會”的圈子裡。當你畢業時,會發現你的同學依然是各行各業的領導者。大家還記得前一段上海某小學競選家委會的事嗎?家長們在群裡曬自己的履歷,目的之一也是為了告知其他家長自己的上流社會身份,從而讓自己的孩子獲得其他孩子的認同。

在這樣的情況下,階級固化從小學時代就已經開始了。


窮人的孩子沒有錢上輔導班,沒有門路託人找關係,買不起學區房,只能上差小學。差小學無論校園、老師還是同學的學習風氣都不好,於是也考不上好的中學。有些人初中沒有畢業就出去打工賺錢,勉強讀完了中學的人,能上個大專已經是不錯的結果。他們的孩子又會繼續重複這一過程。他們安於現狀,或者無可奈何。


富人的孩子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進入相對較好的小學,他們不光可以在優質教師的帶領下學習書本知識,也可以通過參加各種活動增長見識:名校有各種社團、興趣小組、假期還有遊學活動,這些是鄉村小學想都不敢想的。小學畢業時,名校學生與鄉村小學畢業生的整體差距已經大到無法想象。由於小學培養的學習習慣和方法,他們在中學的學習會更加輕鬆。他們的煩惱在於自己為什麼沒能考上清華北大。大學畢業後,他們更會加倍教育自己的孩子,去實現自己目標。他們相信躋身上流社會並不是通過一代人的努力就能夠完成的。


在電影中學校面試家長時有個問題:“你如何向孩子解釋貧窮。”我們同樣要問,一個窮人如何向自己的孩子解釋為何別人代代都富裕,而自己代代都貧窮呢?


教育問題不是一個簡單問題,教育公平也不能通過粗暴的平均化手段。我們尊敬一輩子紮根大山的鄉村教師,但不能指責向大城市優質學校流動的教師。我們讚賞理性擇校的家長,但也要佩服為了一張報名表半夜去排隊的家長。只能期待國家對教育事業進行更多投入,尤其向教育落後地區和學校的傾斜,才能吸引更多的老師、家長來到這樣的學校,緩解中國的擇校難題。


讓我最有觸動的是電影的結尾,男主在家長會上爆料出自己假冒窮人騙取名額,並指出學校的各種問題時。除了自己的妻子,大部分人保持了沉默。悶聲發大財,槍打出頭鳥,我們這裡何嘗不是如此?


看完電影之後,我對別人說,我應該對窮人的教育做點什麼。別人對我說:你還為窮人做事,你就是窮人!


是的,也許只有窮人,才會相互憐憫和同情。


李永樂老師

沒有經歷過影片中為了一個學位擠破腦袋的焦慮無助,生活沒有富至影片裡的拉吉一家因為城裡排名第一的德里文法學校只招住在其附近的學生而到瓦桑維哈買套新房,還開派對請所有人來玩,後來還資助了巴拉特納加爾公立學校的地步,也未曾感受貧民區骯髒蟲鼠遍及、缺水缺糧,甚至連糖都有配給限制的窘迫難熬。父母只順其自然地根據戶口所在地讓我入學到相應的學校,隨機地分到某個班級,從來不在意我考的名次;他們讓我有飯吃,有地方住,不至於因為寒酸受人欺負,但卡里的錢從來都只是剛好夠用而已。

電影常是社會的放大鏡:主要角色的階層差距、文化矛盾、良劣品德懸殊等等。而有意思的是,這個社會的大多數為普通人,他們在電影裡看到了各式各樣自己生活中未曾遇見的極端,又跟隨著不經意地從鄰里間、同學間、同事間、書上、網上、路上等等途徑入侵的思想搖搖晃晃。我的意思是,有時候大部分普通人對人待事的第一反應反而是來自外界的浸染。他們碰巧看到或聽到這樣的態度,就歪向這頭;如果看到或聽到的是另外一種想法,可能又會偏到那頭。但生活並不如念頭那般可以輕易地更來改去。

大多的平常家庭是無法做到像影片中的拉吉、米塔一家那樣有錢有閒地折騰生活的,因為他們已經被生活折騰得如履薄冰。於是,同樣在意自己子女入學問題的普通家庭父母的焦慮往往是再多一層的,關於教育,也關於生活:他們不至於因為貧窮完全放棄孩子的教育,可是又沒有足夠的錢與一些富裕家庭的教育做法齊頭,在偶爾被一些有錢人家的小孩的所謂超前所謂課外活動刺激下頻頻嘆息,以及有時看到仍有小孩接受的教育氛圍更加不盡人意而安慰自己應該知足的兩者中掙扎。

慶幸是我的父母自始至終的佛系,才有了我在成長中無憂的自然而然。我們應該為了站上更高的位置而努力,如果暫時不可以,應該在命運所給予我們的位置上活得自在。太多的人看到影片中皮婭在富人區的公園裡哭著說沒人跟她玩,而在貧民區裡玩得那麼開心。我卻是注意到了跟皮婭一起玩的那些貧民區的小孩們如莫漢笑得燦爛。



當然,並不是說普通人就該滿足於現狀,普通人家的孩子就應在普通院校裡好好讀書。而是說,我們其實可以不用過分在意起跑線的位置。我看電影時,觀眾席的好幾次笑聲來自米塔:她費盡心思要女兒皮婭就讀最好的學校的邏輯相當單薄牽強,甚至說有幾分杞人憂天,繞來繞去的中心點都是害怕皮婭會吸毒:

“在公立學校是什麼都學不到的,可憐的傢伙會害怕跟別人溝通。如果別人說英文,她就會惶恐。她會不適應社會,然後她會孤獨和沮喪。如果她開始吸毒,那怎麼辦?”

當入學顧問說,“如果皮婭進不了頂尖的學校,那她就進不了我國任何一家好的大學。如果她的履歷表上填的不是好的大學,那她就不可能進跨國公佈公司上班”,米塔接著順下去“沒有好的工作,她所有朋友就會超越她,而她會被落下單獨一人。如果她被落下單獨一人,她就會認為她是失敗者,她就會沮喪,如果她開始吸毒,那怎麼辦?”……

這恐怕是影片編劇的有意為之,事實上大概大多數父母都想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要擠破腦袋地去爭一條所謂教育的起跑線。如果要求他們好好地說出個理由一二,他們的邏輯也許同樣空洞、滑稽。



該片的其中一張海報設計也耐人尋味,米塔拉吉初到貧民區的裝扮與其剛開始時要把所有名牌都穿在身上的扮相分列左右,唯獨不見女兒皮婭。不禁讓人讀出有的父母為了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花樣百出的時候,大概也不曾問過孩子的意向。這就有些諷刺了,一切為了孩子,可孩子卻不瞭解這一切,也沒能對著這一切提出看法和意見,只隨著父母的折騰被放在某個自己家庭所力所能及的起點,然後在不停地焦慮催促聲中趕超這個,又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與前面那個的差距甚遠。在這一整個過程裡,誠然家長一切為了孩子,而孩子一切為了父母只怕兼而有之。



於是,影片中那麼從車窗外探出去的鏡頭,媽媽米塔和女兒皮婭共同被鎖在了公園的圍欄之間恐怕也是大部分家庭的現狀:初心想要為孩子爭取更大的發展,而實質上生活卻是被教育問題牽扯得寸步難行。

但作為旁觀者也確實沒有資格對願意為了一條起跑線而費盡心思的家庭諸多評價,所有的經歷都是獨立個性的選擇。這大概也是影片並沒有設計拉吉在德里文法學校新生大會上那番關於教育的理論後所有人都起立認同,並眾口吐槽揭示校長的裝模作樣、唯利是圖,讓其下臺的那種大快人心的結尾的原因。

但影片中的幾處處理,顯然是對所有觀者都給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思考:

有錢人的孩子帕斯會用西班牙語、法語、德語說“早上好”,巴拉特納加爾公立學校的拉朱同樣能夠用英語、法語、中文問“我能帶你到處看看嗎?”

還有公立學校校長的那句臺詞意味著的: 公立學校狀況不佳,那是因為沒人想送他們的孩子去那。



以及在新生入學典禮上,一度讓德里文法學校的全體家長和老師們鼓掌的巴拉特納加爾公立學校的精彩表演裡,那位戴眼鏡的女生唱的歌曲裡有幾句這樣的歌詞:

我們會像太陽一樣

發出耀眼的光芒

我們夢想碰觸天空

我們會 一點一滴地匯聚

隨海而流

我們此刻在這

可我們還想超越

別認為我們做不到

我們下定決心了

也一門心思了

大聲說出來

我只有一生

可我有一百個夢想

我會逐個逐個地實現我的夢想

……

現在沒人能阻止我們了

看似小小的車道

也將在某天成為

大大的城市

終有一天

我們會在這個季節

像花一樣散發芬芳

.......

那麼,就像一部分家長也會感嘆的:不大好的學校裡依然有尖子生,很好的學校裡也不免有落後的個體。在米塔對拉吉說大自然學校在城裡排名第二時,鏡頭掃過一個學生的寫生,顏色線條恐怕只能說是在亂塗亂畫。



事實上,所謂起跑線從來都不該是存在於外界,而是內心願意為了某個自己歡喜的正確的目標而加快腳下奔跑的速度的那一刻。這一點不分貧富,無關年齡。


兔U兔U

起跑線這三個字,瞬間戳疼了中國人的心。可見地無分南北,人無分黑白,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永遠的痛點。

在女主角,也就是孩兒媽的邏輯裡,孩子去不了好學校就會去條件差的公立學校,去了公立學校就會學壞,學壞後就考不上好大學,考不上好大學就去不了外企工作,去不了外企就會懷疑自己,進而自暴自棄,最後吸毒。

不管這個邏輯線怎麼變,孩子媽的邏輯終點都是孩子吸毒。

真的有那麼糟嗎?上不了好學校人生就沒了希望?

如果瞭解印度,或者認真思考了電影,就會發現答案是讓人絕望的。電影裡的公立學校,校舍破敗,孩子沒有教材,所有的條件都是最差的。

校長說捐錢就可以讓孩子的環境變得更好,但這根本不是捐錢的事,那些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差的並不僅僅是校舍,而是師資力量。有錢就有強大的師資,這是真理。

有人問公立學校不是印度政府的嗎?政府單位怎麼會那麼差?這就要說到印度另外一個特質。

窮。

印度的社會形態是細腰金字塔形,有錢人在塔尖,窮人在最底下,中間中產階級很少。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整體國家很窮,同時存在巨大的貧富差距,無法打破,社會越是發展,富人越富,窮人也越窮。

電影裡花了很長時間描寫貧民窟的生活,在那裡,米麵糧油要定量配給,水要定時供應。底層人民艱難討生活,然而貧困生指標還被富人搶走。

這就是印度,國家窮困才導致有那麼多窮人。而那麼窮的國家,是沒能力搞教育的。公立學校能有個破爛校舍,已經是很好的環境裡。

印度人的擇校痛,跟中國的還是不一樣。中國的國力,足以讓國民接受平等的基礎教育。印度不行,所以電影主人公才會那麼想要讓孩子去私立學校。

電影結尾,主人公把孩子送到了公立學校,這一點並沒有感動其他家長,更沒有感動影院裡的觀眾。

為什麼?

舞臺上那些表演的孩子,用的是破桶、自行車輪等等東西演奏,曲子也讓人振奮。但為什麼千百年來,無論貧富,人們演奏樂曲都在用那些正統樂器?

因為時間驗證,那些是最好的。他們能發出最正的音色,能準確表達音律,所以他們才會經久流傳。而那些破桶,只不過是無奈的湊合。

教育也是一樣,有最好的,家長就不會選差的。所以主人公的結局,只能是一個人的自嗨。

無論中國還是印度,甚至其他國家,都會跟其他家長一樣,坐在椅子裡,看著他離去。


林二走江湖

看了印度電影《起跑線》,喜劇風格的電影裡,歡樂中裹挾著淚水。


窮人希亞姆的善良、無私深深的打動著我,平實的記錄手法深刻表現了當代父母對於孩子是否贏在起跑線上的一種焦慮,影片彷彿也是幫中國類似的教育問題搬上屏幕,讓中國的觀眾感同身受,引起了共鳴,這是最成功的地方。

影片中,拉吉夫婦為了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擠身上流社會的圈子,將女兒皮婭的教育問題異常的重視。拉吉夫婦不惜花重金買下了學區房,然後開派對與附近的人結交,只為女兒融入上層社會的圈子,不被排擠。

拉吉早起排隊給孩子拿學校的申請表格時才發現,為了爭奪優質的教育資源,比他拼的人多了去了,有人半夜就來排隊了,甚至連尿尿都捨不得走開,直接用水瓶接。

當四大名校有三所學校皮婭被沒有錄取,做父母的開始急了,開始找熟人,找路子,最後發現,他們只有通過速成培訓的方式讓孩子學習各種語種,各種才藝,甚至父母也要一同接受培訓,因為他們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了,他們要追趕,因為別人的孩子還在肚子裡就已經開始學習,接受教育了。

可是,拉吉夫婦雖然通了種種努力卻依然沒有讓孩子入選,最後沒有辦法決定通過黃牛的幫助偽裝成窮人,以窮人的身份來爭取名校為窮人預留的25%的名額。最終,拉吉的女兒皮婭被選中,由於在貧民窟接受了善良的希亞姆無私的幫助,卻偷走了真正窮人希亞姆小孩的名額,當一切謊言被揭穿,拉吉羞愧難當,最終決定將黑幕公開,還教育一片淨土。

故事結束了,雖然教育制度沒有因此改變甚至是撼動,但是作為父母,拉吉的榜樣作用,已經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贏在了起跑線,他們親自教會了孩子是非、感恩、誠信、助人等等。

什麼是起跑線?讀書。不,人生有無數起跑點,教育只是人生的眾多起跑點之一。在這個拼財力,拼資源的社會,即便你一樣也拼不過,也不要恐慌、焦慮。真正的教育不全在課堂上,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也一樣影響深遠。


影士禾木兄

影片中最震撼我的一句臺詞是希亞姆說的:“窮人就是這樣,沒資格大喜大悲。


當時他在他妻兒和皮婭一家面前,失控流淚後立刻收住情緒這樣說,彷彿一貧如洗的他,片刻的悲傷都是不可原諒的錯。生活真的太艱難了。

然而諷刺的是,從來都喝不起瓶裝礦泉水的他,卻有著腰纏萬貫的人都比不上的珍貴的心。


起初看片名叫《起跑線》,以為講的是鋪天蓋地的補習班和小朋友相關的表現,但是印度電影仿若大師歐·亨利,往往喜歡出人意料。


前半部分敘事有點緩慢,但是作為喜劇電影,恰如其分的點綴了很多笑料,尤其從前到後米塔擔心皮婭長大會變壞的包袱,簡直屢試不爽。另外,拉吉的“毛腿”,可謂是全片笑料的制高點,電影院中一大片人笑得前仰後合。



不僅搞笑完全不尷尬,難得的是,煽情的時候也收穫了眾多觀眾的淚水。比如拉吉那句:“他們不錄取你,不是你的損失,而是學校的損失。”出其不意的轉折也是影片很大的亮點,當希亞姆把錢交個拉吉的時候,觀眾的心和拉吉一起碎了。


富人的虛偽冷漠,窮人的淳樸熱情,形成鮮明的對比。貧民的配給掌握在公務員手裡,富人仍然想盡辦法搶奪他們的資源。即便是出身女僕家庭的校長,和培訓班的工作人員對待不同階層的態度也是霄壤之別。



從結尾看,禮堂那一幕喚醒的只是少部分富人,甚至那少部分人事後仍然如故,校長也毫髮無傷。導演沒有刻意的賞善罰惡,這樣反而更加逼近殘酷的現實。久經商場的拉吉當然也能預料到這樣的結果,但是他仍然堅持那樣做了,是因為他知道,這樣做是對的。


就如捷克首位民選總統哈維爾所說:“我們堅持一件事情,並不是因為這樣做了會有效果,而是堅信,這樣做是對的。


這部電影適合所有人看,尤其是家長。


藍鯨孤島

又一部很有價值的印度電影!

即使語言、環境、文化都有著很大的不同,觀眾還是能夠從印度電影《起跑線》裡找到共鳴。

尤其對於已經為人父母的觀眾而言,《起跑線》裡所探討的主題,有著直擊人心的力量。

因為它不像《摔跤吧!爸爸》那樣聚焦熱血運動並表達父愛,也不像《神秘巨星》那樣聚焦女性權益並傳遞母愛,而是把目光鎖定在印度教育這個嚴肅的社會命題之上。

比起前面兩部在國內大熱的印度電影,《起跑線》沒有過多的在孩子身上製造溫情,而是透過一對父母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的所做所思,勾勒出一幅幅具有諷刺意味的現實圖景,折射出一個個發人深省的現實問題,從而引發觀眾對自我的審視與思考。

片名《起跑線》其實就可以很形象地概括影片的故事: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一對名為拉吉(伊爾凡·可汗飾)和米塔(薩巴·卡瑪爾飾)的印度夫妻,在印度德里一年一度的“最盛大比賽”——校園招生——開始前,絞盡腦汁地試圖通過躋身上流社會、託關係走後門、專業培訓、獲得神明保佑甚至“扮窮”等等一系列方式,去爭取一個學校的名額。

在這個過程中,這對為孩子考慮的父母想盡辦法地做各種嘗試,無非就是想讓孩子能夠在“起跑線”上有一個不錯的開始。儘管整部電影描述的都是發生在印度的故事,但這種父母為了孩子“起跑線”而想方設法做爭取的現象,是在印度之外的多個地方都存在的,幾乎大多數人都可以從中找到共鳴。

尤其對於越來越重視教育問題的中國家長而言,片中這種為了孩子教育方面的“起跑線”而費盡心思的體驗、心境,大概很多觀眾都深有體會。

是的,在《起跑線》裡,我們可以看到父母為孩子教育問題而奔波所折射出來的多種社會問題。影片最有價值的地方,便是它以“孩子擇校受教育”為切口,反映、諷刺以及探討了印度的教育現狀、貧富差距、階級分層、不公待遇等社會現實問題。

影片的主題是偏嚴肅的,甚至折射出來的現實問題是偏沉重的。但有意思的是,這樣一部嚴肅而沉重的電影,卻能讓觀眾在看的時候多次笑出聲!因為它的表現手法卻是幽默的、反諷的——它通過製造一系列看似平常,實則荒誕的細節,製造著令人忍俊不禁的笑點。

他們為了拿到一個學校名額,做著不屬於自身身份所熟悉的事情,這中間出現的矛盾、衝突或者窘迫,有著濃烈的荒誕感,有著強烈的反諷味道,所以很可笑。這種喜感仍然不同於那些搞笑段子或搞笑行為,它們更多還是通過身份的錯位以及做事情的目的上的可笑,來製造具有諷刺意味的笑點。

該片值得一看。


木易電影

昨天看了印度電影《起跑線》後,我特別感動,心裡冒出來一句話“父母的努力程度,決定了孩子的起點”。

不談電影中的政治和教育,就談談這對印度中產階級父母拉吉與米塔對女兒的無私付出。為了讓女兒皮婭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們先是搬到富人學區房,在幼兒園入學面試失敗後,又千方百計搬到窮人區,忍受各種不習慣,最後終於把女兒送進了理想的幼兒園。

看到拉吉和米塔為了讓皮婭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所做出的努力與付出,我想起自己,為了以後讓女兒在城市裡上幼兒園,接受更好的教育,去年十月我和老公決定買房,就算錢不夠,借錢也要買房。

開始看樓盤,看了好幾個樓盤,衡量了很久,終於看中了一套心儀的房子,為了湊首付,又開始四處求人借錢,最後錢依然不夠,只好刷了信用卡。通過買房,我和老公深知自身能力不足,二線城市賺錢難,於是不斷充電,今年年初,老公辭職一頭奔向了北京,又要背井離鄉,又要和家人分開,但是想到為了女兒以後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們覺得再苦再難也甘之如飴。

雖然沒有辦法像億萬富翁那樣,給孩子提供富足優越的生活,讓孩子可以更加全面的發展,但是為人父母的我們,也想盡自己最大努力,讓孩子在起跑線上不要跟其他孩子差得太遠。

曾看過一個國外的視頻短片,短片中一群大學新生,站在草坪的跑道上準備一場比賽。比賽的主持老師對著這群參賽者說:這場比賽的勝利者,將得到100美元的獎勵。

但我說開始前,有幾個條件要說。如果你符合這些條件,就向前邁兩步。如果不符合,就原地不動。

然後主持老師說了第一個條件:“如果你們父母的婚姻持續到了現在,向前兩步。大部分的人都向前邁了兩步,接著主持老師說出第二個條件:“如果你成長中有父親形象,向前兩步。”又有一部分人往前邁了兩步。主持老師又開始說出之後的條件:“如果你有機會接受私人教育,向前兩步。”“如果你請過家教,向前兩步。如果你從來不用擔心手機欠費,向前兩步。”“如果你從不用幫爸媽一起擔心賬單,向前兩步。”

上面條件說完後,原地不動的人越來越多,只有少數人還在往前邁步。

主持老師又繼續說條件:“如果你不是因為體育成績優秀,才免交學費的,向前兩步。如果你從不擔心下一頓飯,向前兩步。“

所有條件都說完之後,有人在起跑線上一步沒動,也有人離終點已經相差無幾。

這就是差距,在起跑線上已經輸掉的差距,我想拉吉和米塔正是深知這種在起跑線上的差距,對孩子的一生影響有多麼大,所以才費盡心思把女兒送進名校。

這也是中國學區房為什麼一直火爆的原因?因為有太多從底層千辛萬苦爬到中產的80後父母們,他們太知道輸在起跑線的痛苦,所以到了自己兒女身上,才會不惜一切代價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名校,讓他們的起跑線跟那些天生優越的孩子不要差太遠。

我們不是馬雲,不是王健林,也沒敢奢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王思聰,可是為人父母的我們依然不斷努力,就是為了縮小我們孩子跟王思聰們的差距。

電影裡面拉吉和米塔為了讓女兒獲得入學名額,搬到了疾病肆虐、缺水缺電的窮人區,習慣舒適生活的他們種種不適應,一直溫溫柔柔的米塔學會了潑婦罵街,一直當老闆不出力的拉吉去工廠做苦工,他們做了以前自己從沒做過的事,但無論遇到什麼,只要想到女兒的入學名額,他們都會一一忍受。

在我們中國,有很多父母為了學區房,會賣掉自己的大房子,全家老小一起擠到一套小小的學區房。甚至有父母會為了學區房去辦理假離婚。

《虎媽貓爸》中的虎媽趙薇為了女兒茜茜能上第一小學,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賣了寬敞的現有住房,搬入破舊的學區房(9萬元一平方米)。為此奶奶上交了家裡的財政大權,姑姑投入了自己的教育股份,全家人都過上了艱難拮据的日子。有人覺得電視劇情誇張,但現實生活遠比電視劇殘酷,孩子們所面臨的處境也更殘忍。

有些人會說,沒有必要為孩子這麼拼,讓他們自己順其自然發展吧。話是這樣說,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自然是想讓孩子的未來走的可以更輕鬆自如些,才會如此拼命。

前些年網上有一篇很火的文章《我奮鬥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作者在文中說:“來到上海這個大都市,我發現與我的同學相比我真是土得掉渣。我不會作畫,不會演奏樂器,不認識港臺明星,沒看過武俠小說,不知道什麼是walkman,為了弄明白營銷管理課上講的”倉儲式超市”的概念,我在麥德隆好奇地看了一天,我從來沒見過如此豐富的商品。

我沒摸過計算機,為此我花了半年時間泡在學校機房裡學習你在中學裡就學會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我的英語是聾子英語、啞巴英語,我的發音中國人和外國人都聽不懂,這也不能怪我,我們家鄉沒有外教,老師自己都讀不準,怎麼可能教會學生如何正確發音?基礎沒打好,我只能再花一年時間矯正我的發音。“

這個作者寫得並不誇張,事實就是如此,大城市孩子習以為常的,在農村孩子眼裡卻是天書一般的存在。因為現在很多中產階級的父母都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所以才會絞盡腦汁,費盡心思,讓自己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往前邁兩步。

我小學在農村上的學,普通話說不好,也不會收拾自己,初中因為爸爸的原因,去了縣城裡面上初中,雖然是縣城,但是也看出了自己與大家的差距,說話的口音跟別人不一樣,雖然沒人笑話我,但是我自己卻覺得很自卑,穿衣打扮也不如城市裡的孩子,別人不說自己心裡也是自卑的。

連一向引以為傲的學習,也不如城市的孩子。在農村的小學,學習數一數二的我,到了縣城的初中,學習成績卻被拉到了十多名,無論怎麼努力都趕不上那些城市的孩子,他們家裡有錢,穿的也好,學習也好,有的還會唱歌跳舞畫畫,還有的長得也特別漂亮。所以那時候我總覺得自己無比卑微,什麼都比不上人家,什麼都不如人家。

因而,我深刻知道,農村和城市教育環境和質量的差距,以及環境對人的影響,所以才會千方百計的趕在女兒上幼兒園之前,在城市裡買房。

我也知道,就算讓孩子在起跑線上往前邁兩步,他們以後也未必真的會功成名就,但是能讓他們在人生路上走的更輕鬆自如點,這就足夠了。

我們誰也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暴富(除非中了五百萬)或者改變階層,但是為人父母的我們卻不能鬆懈努力,畢竟,父母的努力程度,決定了孩子的起點。



我們的聊齋

沒隔幾日,印度電影又叕登錄國內院線,不過這次不是印度三汗天王(阿米爾·汗、沙魯克·汗、薩爾曼·汗),而是出演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等佳作的伊爾凡.可汗。



豆瓣評分8.3,我們熟知的許多印度電影不僅有好的觀賞性,也笑中帶淚的闡述社會問題,我們看到了印度電影人滿滿的誠意拷問現實的精神,所以有些人還是不要用阿三來不自量力的嘲諷這個國家。

電影的主題這一次直接踩到國內家長的命門上,教育

有點錢的小老闆和太太,為了讓女兒上到好的學校,原本以為給錢就可以搞定,結果學校不僅考核孩子的學習能力,還有一堆嚴苛的指標是針對父母。買了學區房,打扮成上流社會的模樣,說著蹩腳的英語,依然不能通過!原因是小老闆不屬於上流階級!這和我們何其相似,知名學校看的不僅僅是你的錢!


當聽說還有一些窮人指標可以操作時,男主夫婦又搬進窮人街區,裝成窮人終於如願以償。

這期間笑料百出,笑過之後想想是多麼痛的領悟,

半夜起來排起長長的隊伍,是不是很有感觸

雖然影片的最後男主在揭露自己作假的同時,也痛斥了教育的種種弊端,臺下卻響應者寥寥,導演也無法給出答案。

但至少通過電影對於印度教育的弊端做了諷刺與描述, 電影的作用不僅僅是一種娛樂媒介,它本身傳承著對過去、當下、未來的種種批判與反思,通過電影傳遞那些能夠發聲群體的社會主張與思考,它讓我們知道社會是有希望的改進的可能。

韓國電影《熔爐》直接促進政府出臺性暴力犯罪的熔爐法案。 《深喉》《楚門的世界》《飛躍瘋人院》《竊聽風暴》《辯護人》…… 都深深的影響了許多觀眾。

反觀我們,通過種種手段得到好的教育資源是一種能力與財富的體現,還假惺惺的罵一番國內教育的不是,更像是一種自我的誇耀! 影視作品都歌舞昇平的洋溢著生活富足,紙醉金迷的精英生活,連普通的年輕人都看不到一點照進現實的真實困惑與生活本質,有的也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虛情假意。連一絲要批評下的姿態都沒有,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那些老氣橫秋,不可一世的成名導演忙著在情懷與女人的懷抱裡尋找青春。

為富不仁不僅僅體現在通過非正當手段的獲取,而是這種手段被推崇和讚美,爬上去的人不僅抹去和隱謐自己曾經的階級標識,還要回頭狠狠踩上一腳,所謂的教育公平更像是一種撫慰窮人的口號,教育資源的不平衡通過其它行政與地方保護更加變本加厲。


光影豆瓣醬

最近很迷印度這個國家,印度的電影幾乎每部都會捧場,包括以前大火的《三傻大鬧寶萊塢》、《額滴個神啊》、《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近期的《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還有就是現在熱播的《起跑線》。


說實話,同歐美電影相比,我個人覺得,印度電影似乎更能引發中國觀眾的情感共鳴。這大概源於兩國相似的歷史和國家際遇:後發展國家、人口眾多、傳統的因襲過重、現代化過程中國家和社會的轉型困境……

就近期熱播的幾部印度電影而言,小人物的故事和命運大多與宏觀層面國家、社會、文化的更深關切交織在一起,故事切口雖小但立意很高。而在故事的講述方式上,輕鬆詼諧又載歌載舞。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也就是說,印度電影幾乎能讓每個階層、不同知識層次的人都能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起跑線》同樣也是這樣一部電影。


《起跑線》中描述的現象同樣讓國人倍感熟悉和親切:階層固化、中產焦慮、擇校熱,片中的中產父母為了讓女兒能夠鞏固延續既有的階層地位,不輸在起跑線上,為取得私立貴族校的一張通行證無所不用其極。而在這一奮鬥的過程中,充斥著萬花筒似的人生、社會百態的描述和揭露:階層藩籬、教育造假、上層社會的虛偽和道貌岸然、底層社會的墮落和不堪、人性的考驗和掙扎、“平等”的道德倫理反思和拷問……


唯其真實,才更顯可貴。我覺得在社會的介入、批判、反思力度上,印度電影明顯要優於中國電影。從這點而言,印度這個國家足夠值得我們尊重。


孫衛華

《起跑線》

132分鐘 / 劇情 / 喜劇.教育 / 薩基特·喬杜裡(導演) / 伊爾凡·可汗 / 薩巴·卡瑪爾 / 內哈·迪胡皮阿 / 2017-05-19(印度) 上映


拉吉和米塔夫婦是印度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女兒皮雅的前途,米塔一心想讓女兒上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而就像中國一樣,優秀學校的入學條件總是苛刻,他們離開家鄉買了學區房,面對其他優秀的孩子的競爭不得不參加學前培訓,為了報名拉吉不得不深夜排隊,可即使如此他們的女兒仍然沒有被錄取。拉吉意外機會得知學校RTE(貧困生招收指標),拉吉無奈花錢買了這個指標,正當認為一切已經大功告成時,買賣指標的事情意外爆出,拉吉夫婦為了不被調查出來不得不扮做窮人。他們不得不面對無處不在的老鼠、繁重的工作、政府人員的欺負壓、還有載客450 人的交……期間他們遇到了善良希亞姆夫婦,希亞姆夫婦教會了他們學會面對這些困難。最終他們通過了調查,女兒成功入學,進入名校,但夫婦兩良心的不安使事情遠沒有結束……




品評

《起跑線》是又一部題材大膽、極具現實意義的印度神劇。其以兒童教育為主線,描繪了印度中產階級乃至整個印度社會對於兒女教育的焦慮。並以此帶出了印度貧富差距巨大、階級固化、教育商業化、腐敗盛行等一系列印度固疾。不僅道出了印度教育的現實,也讓我們廣大國人產生深深的共鳴與沉思。



影片中家長以孩子學校劃分為一個個團體,彼此間充斥著各種的隔閡。而學校更加冷血的只招收學習三公里範圍內的學生,教育的天平不可避免的向富人傾斜。看似正直的校長露出邪惡尾巴的瞬間,更是讓人不寒而慄。教育的起跑線,似乎從來就沒有公平過。



拉吉夫婦假扮窮人的情節,則毫無遮擋的將印度底層群眾的生活擺在銀幕上。我們只能在新聞中看到的露天廁所、乘坐450人的公交全部擺在了我們面前。希亞姆為了兩個孩子的學費碰瓷的片段令人震撼,而當他知道拉吉的真相時因為皮雅天真的笑容而放棄告發時又讓人倍覺心酸。當他說出:“貧窮就是這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他的背後,有流過多少心酸的淚水。



影片很好的詮釋了新時代下教育的怪圈及人們對於子女教育的焦慮。為了讓孩子有個好前程,必須讓他們接受好的教育,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上一個好的學校。這種浪潮下只能導致教育優質資源的過度集中,不僅使窮人的孩子更難得到好的教育,更使得每個家庭揹負起教育的負擔。這是一個無解的死衚衕,這也是我們現在國人一樣焦慮與無奈、卻又只能默默承受的事實。影片給出了很好的解決方法,加大普通學校的投入,弱化精英學校的優勢,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