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打了除草劑,好多天後雜草也沒死,這是什麼原因呢?

如果種植過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的朋友(以上都種植過),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水稻田的雜草比其他農作物的都要難防除,我是深有體會的,水稻田的除草劑也貴,但是,隨著這麼多年抗性的加大,常用的一些除草劑,效果是一年不如一年。


水稻田常見的雜草有很多,比如禾本科的稗草、馬唐、千金子、雙穗雀稗、稻李氏禾等,常見又不好防除,闊葉雜草如鴨舌草、節菜、水花生、水竹葉等,再加上莎草,我看到後就感到頭疼。結合目前水稻除草劑實際遇到的問題,小幫手說說哪些因素能導致效果不好的情況。

水稻田打了除草劑,好多天後雜草也沒死,這是什麼原因呢?

1、除草劑質量問題

目前市面上的水稻除草劑,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一個廠家能生產出好幾個產品名字,有些經過幾年實驗的還好說,有些小作坊,看到水稻除草劑市場比較大,未經大田實驗就去生產。舉個小例子,以氰氟草酯來說,一些廠家的氰氟草酯,可能用起來效果比較好,因為它裡面加的還有其他隱性成分,因為沒有證,包裝上面不能寫,而一些小作坊,僅僅看到了氰氟草酯,隱性成分是看不到的,然後也去生產,只用了氰氟草酯,除草效果可想而知。還有一些生產企業,含量未放夠,這都會導致打不死草的情況。

2、打藥時期不對

在打除草劑時,時機把握不好,等於白費功夫,假如雜草較小或者還未出齊就去打藥,雖然看著出來的死掉了,但後續會繼續長出雜草(秧苗也有可能被打死),而雜草過大時施藥,一方面是抗性增大,藥效上面會受影響,二是需要加大用藥量,不僅金錢上花費會增加,其次,大劑量下,水稻也易發生藥害情況。所以正確把握水稻除草劑用藥時機是很關鍵的,由於除草劑的特性不同,會有一些差別,大家在購買時一定要詳細諮詢,一般情況下,是水稻2葉一心時開始用藥。


水稻田打了除草劑,好多天後雜草也沒死,這是什麼原因呢?

3、溫度原因

溫度在除草劑藥效發揮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經常聽別人說,溫度越高,除草效果越好,這句話聽起來沒錯,但是溫度過高,也不行,以雙草醚為例,如果打藥時溫度低於15度或者是高於35度,就有可能引發藥害,而且在溫度過高時,打出去的除草劑,容易被蒸發一部分,特別是那些易揮發的除草劑,除草效果影響很大,而種植一季稻或者中稻的朋友,剛好是在夏天這兩三月期間用藥,這時候,建議打藥時間在上午10點前以及下午15點後在進行施藥,如果當天特別炎熱的,可適當提前或延後進行。

4、打藥方法不對

在打除草劑時的注意要點還是很多的,簡單說幾個,一是配藥時要注意二次稀釋,避免造成藥液不均勻的情況,二是不要重噴和漏噴,除草劑和其他農藥不太一樣,重噴的區域,藥害可能性加大,漏噴的區域,草不死,三是除草劑之間儘量不要混用,特別是相互有拮抗的除草劑,比如有人發現氰氟草酯和滅草松混用時,對千金子的防效就會降低。

水稻田打了除草劑,好多天後雜草也沒死,這是什麼原因呢?

以上4點,是常見的導致除草劑效果不好的情況,希望大家在用藥時,多加註意,當然,除了以上所說的,還有其他情況,比如田間溼度、風的影響等等,這裡就不再詳細說明,有興趣的朋友,可在評論中留言。

最後問下大家,你往年打的水稻除草劑效果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