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繼續死磕銀行!原來比特幣地下交易是這樣操作的(二)

導讀

一個本來做OTC業務的小公司華麗轉身要做交易所,還要在交易所內解決法幣兌換直接翹掉銀行,監管會怎麼看?

正文

一. 新加坡的加密幣線下怎麼交易?

加密貨幣場外交易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小筆走線上,中介、信譽評估等各類功能都已經很齊全。大筆走線下,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絕對保證隱私,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詐騙還有“黑吃黑”。

新加坡作為目前東南亞區塊鏈/加密幣的中心,上次我們就談了一下它的交易所買賣現狀(詳情請戳:【揭秘】 在新加坡賣個比特幣容易麼?(一)),場外OTC交易火熱程度又是怎樣的呢?

先來一張Localbitcoins截圖,還真有一種比特幣“搖一搖”的既視感。

「揭秘」繼續死磕銀行!原來比特幣地下交易是這樣操作的(二)

Localbitcoins(新加坡)

再來放兩張新加坡著名的初創企業、新加坡版閒魚Carousell的截圖。什麼時候比特幣、甚至幣安(Binance)帳號也成了二手商品?

「揭秘」繼續死磕銀行!原來比特幣地下交易是這樣操作的(二)

買比特幣跟逛淘寶一般

從新加坡本地各種群的活躍度來看,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瞭解關於加密幣交易的“知識點”。之前搭乘Uber的時候,小羅盤甚至還曾遇到過司機大叔(50歲+)談了一路家裡小兒子炒幣已獲得財富自由,自己不需要再給兒子生活費的 “勵志” 故事。

最近了解到一家2017年12月11日才正式註冊成立的新加坡初創公司,叫NuMoney,其主要業務就是提供OTC服務。如果單純只做OTC服務的新加坡本地初創公司,很多人應該不會感興趣,但是最近聽說這家成立才1個多月的OTC服務初創公司居然準備開交易所了。

二. 我們不是山寨皮包公司

其實說這是一家成立於2017年12月11日的公司並不準確。最初NuMoney主要在新加坡本地論壇Hardwarezone發帖留言和在東南亞 “閒魚”Carousell上開店,創始團隊公司早在2014年8月就已經註冊,當時註冊的名字為Nubela,主要業務為軟件開發,最初由幾個Geek程序猿朋友一起創立,做過很多項目,目前對外顯示的NuMoney只是其中一個。

「揭秘」繼續死磕銀行!原來比特幣地下交易是這樣操作的(二)

NuMoney提供的OTC服務現階段主要依託於線下實體店。為了方便用戶找到這家實體店的位置,團隊已經把怎麼一步一步走到店裡面路線圖在發在了網上。

「揭秘」繼續死磕銀行!原來比特幣地下交易是這樣操作的(二)

「揭秘」繼續死磕銀行!原來比特幣地下交易是這樣操作的(二)

一步步尋找NuMoney

NuMoney的辦公室設在新加坡的公寓裡(Jewel@Buangkok),這間辦公室兼任OTC “商鋪”,據說不久後還會在市中心開一家“旗艦店”用於方便OTC服務。

市場上比較熱的OTC服務目前只接受預約,由於生意火爆,最近的的預約已經排在了5天之後。NuMoney目前的售賣範圍包括比特幣、以太幣、萊特幣、瑞波幣等大部分加密貨幣,最低購買額度是500新幣(約2500rmb),既可以使用銀行轉賬也支持當場現金付款。對於超過5000新幣(約25000rmb)的訂單隻接受銀行轉賬。

「揭秘」繼續死磕銀行!原來比特幣地下交易是這樣操作的(二)

NuMoney支持多種加密貨幣

由於只接受預約,所以會要求買家現場驗證IC/護照,如果買家是純新人,他們還會幫助設置一個加密貨幣錢包,在當場現金或者驗證銀行轉賬付款之後就會把加密貨幣轉到買家相應的加密貨幣錢包中。

NuMoney目前對於單筆50000新幣(約25萬rmb)以上的訂單,要求買家提供資產來源證明,賣家提供加密貨幣來源憑證(挖礦、交易等)。

NuMoney的創始團隊來自於Nubela,創始人之一Steven Goh本科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NUS)計算機系,開發過超過100萬下載量的Javelin Browser、30萬活躍用戶的Gom VPN、11萬活躍用戶的Picturemate,而另一名則來自原Nubela團隊的Bach Le最初是做遊戲開發的,後來開始做網絡與分佈式系統搭建相關項目。

那麼成立一家業務量比較大的OTC企業,還需要什麼人才呢?除了上面提到的兩位創始人,團隊還有4名成員:Benjamen Lim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系,同時新加坡本地的一個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做投資分析; Julian Ong是馬來西亞人,常駐吉隆坡,從事加密貨幣投資,主要負責NuMoney在馬來西亞的業務擴展;Lee Zhu之前也參與過多個ICO項目投資,同時也擔任過多箇中型加密貨幣基金的顧問,目前主要負責幫忙管理OTC交易業務;團隊最後一名成員Lee Weiping在NuMoney主要負責處理日常運營,同時也參與加密貨幣投資。這麼看來,人並不算多。

從2017年11月正式開始,這個公司在2個月時間內OTC交易額達到了120萬新幣(約600萬rmb)。隨著交易額的上漲,他們也面臨了眾多交易所在新加坡遇到的問題:來自銀行方面的限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自己給出瞭解決方案 —— 成立一個 “不帶銀行玩” 的交易所。

理論上說,如果在交易所內解決法幣與加密貨幣的兌換問題,這樣就不需要受到銀行方面的制約。產品開發方面,NuMoney給出的預計流程如下:

「揭秘」繼續死磕銀行!原來比特幣地下交易是這樣操作的(二)

不同於以往的項目,NuMoney不會使用ICO募資,而是使用IEO(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IEO是什麼?敲個黑板:IEO與ICO的不同在於Token的預售直接在交易所發生,而不通過智能合約。

從融資情況來看,NuMoney在2017年12獲得了Golden Summit Capital的種子輪。計劃發放代號為NMX的代幣,總共1000萬個,每個1美金。計劃公開發售75%的代幣,團隊保留10%,市場營銷10%,剩餘5%用於激勵回饋等。其中包括地區擴張,在2018年3月開設馬來西亞實體店,5月進駐印尼雅加達,隨後擴張的可能目的地包括了泰國、臺灣、香港、越南、菲律賓、印度和澳大利亞。

在交易所的安全性上NuMoney並沒有給出特別的信息,目前公開的安全策略囊括了不存儲私匙、冷熱錢包存儲、2FA驗證、防DDOS等。而交易所的前期交易不收取手續費,後期交易手續費會參考幣安(Binance)的標準,可能會用NuMoney的代幣NMX支付交易手續費,但目前沒有對外公開更多信息。而團隊表示後續的盈利手段主要是線下實體OTC門店。

「揭秘」繼續死磕銀行!原來比特幣地下交易是這樣操作的(二)

三. 是爆發還是割韭菜?

加密貨幣交易所之前在新加坡目前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銀行不願意給開戶,尷尬的是新加坡央行表示這還不是官方干預,屬於銀行自己的決定,而暫時替代交易所對接銀行轉法幣的第三方Xfers之前也是折騰了好久。

2個月120萬新幣的交易量,說小不小但說大也不大。OTC本來小打小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MAS(新加坡央行)多半看不見的,但如果體量真正大起來,尤其還直接涉及到加密幣/法幣兌換,懸在頭上的監管利劍什麼時候會落下沒人知道。越來越多的人在進入,越來越多的資金想進入,市場確實是越來越火爆。泡沫在慢慢吹起的時候,各國監管也開始悄悄醞釀自己的手段,至於什麼時候出手、以什麼形式出手尚屬未知。

之前有預測2018年將是區塊鏈的爆發年,但面對即將在2018出現的各類ICO項目,各位船長老司機還是要擦亮火眼金睛。

對於新加坡本地NuMoney這個OTC+交易所,各位船長怎麼看?

【7點5度】長期觀察東南亞ICO與區塊鏈項目的最新情況,對整個項目落地流程有深入的瞭解,想獲取更多細節的船長們,請添加小羅盤為好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