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越南一年多,告訴你投資這裡的兩個坑

先承認東南亞值得投資

不然沒必要考慮它有沒有坑

在瞭解投資一個市場存在什麼問題之前,要先肯定它的確是一個機會。

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出海投資,東南亞是其中最受關注的地區之一。然而有人卻吐槽這是在“騎馬找驢”,國內有那麼大的市場和人才儲備,各種一夜爆火的玩法層出不窮,卻偏偏要出海折騰折騰,這不是騎著汗血寶馬找小毛驢嗎?

然而,跑了越南一年多後,綽號“光頭”的某國內風投機構合夥人卻無法認同這樣的觀點,他表示投資東南亞雖然有很多坑和“想當然”,但是出海戰略的出發點卻沒有太大的問題,“驢”未必就一定比“馬”差,全部人都去養馬,最後肯定要爭個你死我活。

為什麼投資越南有機會?先說說兩點原則。

從商業的原則來看,如果做貿易,賺的是信息不對稱的錢,信息不對稱的差有多少就決定利潤空間有多少。

跑了越南一年多,告訴你投資這裡的兩個坑

但大部分出海的投資,特別是往東南亞印度南美去的,而不是往歐美國家去的,骨子裡面的想法是,他們賺的不是信息不對稱的錢,而是理念不對稱的錢。

理念的不對稱是長時間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所以大方向比較容易把握,曾經在中國發生過的故事和我們曾經有過的經歷配合上東南亞總體經濟高速發展,才是現在多數投資人的心態。這個恰恰是大部分投資的原則,跟做貿易關心的短時間信息不對稱操作不一樣。

比如說我們知道商業模式創新可以說是讓人又愛又恨,但是人的習慣是一股腦創新下去,最後出來的結果是好是壞,基本是事後才能總結,風險非常大。

但如果在兩個存在“理念差”的地方,曾經失敗過的創新就可以避免,如今中國創業者投資人基本上是帶著已經被中國市場驗證過的商業模式出海,雖然用“降維打擊”來形容不是非常準確,但這的確已經發生在東南亞的創投市場上。

不過,如果抱有這樣的心態,請千萬要小心。

哪些行業模式適合搬到越南?

很多失敗的投資,就是因為對“理念不對稱”的優勢過分自信。

從宏觀來說,越南經濟向上發展是板上釘釘的,增長的速度可以打個問號,但是趨勢就在那,沒有太大懸念。不過什麼都拿中國的過去發展的進程套用到東南亞任何一個國家,幾乎就是在賭博。

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觀,如果用沸騰的熱水來形容中國的發展,那麼越南目前的發展只能用一鍋“溫水”來形容,而溫水是很容易將“青蛙”悶死的。

跑了越南一年多,告訴你投資這裡的兩個坑

如果將百團大戰,共享經濟和視頻直播等賽道,在中國是100米短跑,幾個月後誰穿著泳褲誰在裸泳可以看個一清二楚;而在東南亞就很可能是42.195公里的馬拉松,不放長線根本看不懂。

所以千萬不要隨便就撒錢去Copy from China。那麼,具體有哪些坑需要避開呢?

下面看看有哪些風騷的走位:

a.P2P借貸平臺目前比較難成氣候,但是現金貸卻有戲

越南一部分人擁有絕大部分的社會財富,貧富差距相當大。比如最近越南政府在強力打壓的線上賭博行業,其中最大的一宗就是前任公安部主管網絡罪案的負責人Nguyen Thanh Hoa在幕後背書的。

這種線上賭博一般對接海外美元帳戶,據說有個平臺付費用戶只有4千多人,但是兩年多的總流水卻可達4億美元,可見這些人花錢如流水。但他們會將錢投入到P2P平臺做理財嗎?目前越南做得最大的P2P平臺的借款人數不過是10萬級別,放在9600萬人口的越南里實在有點低,所以市場還有待教育。

而另一方面,越南人的收入普遍不高,但是生活成本卻一點也不低,普通公寓的租售比在2017年大概為6%,而在河內更是誇張到7.4%,達到中國一線城市的2-3倍左右。沒房的人幾乎就等著發薪日來還房租。但是越南很多工廠發工資的方式是一個月發兩次,第一次相當於向老闆“借款”補貼日常開銷,所以借款的習慣和動機的確是有的。

b.平臺類電商基本沒有機會,垂直電商或 “拼多多” 模式卻可以考慮

越南大的平臺類電商就有不下10個,機會基本上被堵得死死的。但是專業類垂直電商應該還能找到土壤。

跑了越南一年多,告訴你投資這裡的兩個坑

不是所有賣同類商品的電商都叫做垂直電商,比如“三隻松鼠”的壁壘多來自供應鏈的能力,但在越南有更大機會的卻是以體驗和專業服務為賣點的垂直類。

像國內賣專業攝影器材的銳意,在垂直領域做到頂尖之後,最終可以跟京東、天貓達成合作,而不是被抹殺。垂直電商裡,複雜的產品更有機會,壁壘不僅是供應鏈,更重要的是專業化的服務,這些是很多本地平臺類還沒有做到的。等它們想到了,最優解其實是和此類發展成熟的垂直電商合作,越南的女士化妝品垂直電商Sheis.vn實際上就是走的這條路線。

除了專業類垂直電商,還有一種就是“拼多多”的模式。

跑了越南一年多,告訴你投資這裡的兩個坑

越南的社交網絡社交和電商都被Facebook壟斷太久了,如果問越南年輕人,他們其中的一部分人會告訴你他開始使用Zalo的原因是因為2017年11月前Facebook的Messenger 不能發高清原圖,但是Zalo填補了這個小痛點。

因此,短期內,“拼多多”模式在越南,基於Facebook比基於Zalo更有希望。

新舊勢力博弈是阻礙發展的根源

前面提到投資越南很可能要面臨“溫水煮青蛙”的窘況,最大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越南基礎設施有多麼跟不上,更重要原因其實是人們根深蒂固的習慣。

COD(貨到付款)在Facebook電商時代就已經被愉快地接受了,路徑依賴形成了太久,再推出一個 “支付寶” ,要求買家先打款,誰能欣然接受?而如果Zalo沒能繼續找到Facebook的痛點,也沒有辦法完成逆襲。

又比如說互聯網金融,P2P在越南太早,其實也不完全是支付工具還是其他基礎設施的原因,也不是沒有要理財的人,而是線上投資的意識還不到位。

意識不到位,這才是最強舊勢力的所在。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