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復一心想興復大燕,為什麼不學治國理政帶兵打仗,反而要成為一個江湖人士呢?

莫須有先生看電影之後

慕容復最大的悲哀是用一個遊俠之行為來承載復國之願望!

作為姑蘇慕容家的青年翹楚,慕容復的武功在青年一輩裡面是相當出色的,身具慕容家的獨門絕技“斗轉星移”,而且其他各門各派的各種武功都有涉獵,江湖人稱“南慕容”,而能與之齊名的就是“北喬峰”。但是慕容復家族世代“復國的夙願”壓在他的肩上,卻最終讓他承受不了而瘋掉!

慕容復的失敗是註定的,他沒有明確的方向,沒有明確的思路,雖然在江湖小有名氣,但這些名聲並不能轉化為他復國的力量!


他的父輩對他的培養註定是失敗的,畢竟他完全沒有學習治國安邦的方法,而更多的就是讓他學武!

第一,慕容博目光短淺!

雖說姑蘇慕在江湖上名聲大噪,但是畢竟不是政治世家,而是江湖草莽,這種身份更多的是在江湖上留下名聲,而在政治方面又多有不足,沒有影響力。而慕容博更多的是自己身體力行,從江湖上著手來找到切入點,像雁門關假傳信息導致蕭遠山一家被圍攻,這是不現實的,畢竟翻不起太大的浪!而他還把這種思路傳承給自己的兒子,實在不成章法!

第二,帶兵打仗不現實!

當然國泰民安,一片祥和,想要復國根本無從談起,而他身在江湖,根本不可能去招兵買馬,一旦引起朝廷的察覺,註定自身難保,肯定一敗塗地,只能暗中低調策劃,而不能光明正大的去行動!

第三,條件不成熟,學也沒用

國家穩定,天下太平,這種條件是不可能復國的,所以認為這種條件下必須先要把天下搞亂才有可乘之機,故而他認定學習理政兵法沒有多大的用處,而學武能夠防身在江湖上打下名聲,這更有利於自己去招兵買馬,但實際上也是行不通!


所以,慕容覆沒有去學習兵法,只是在江湖上游手好閒,把復國提在嘴邊,實際上愈行愈遠!



慕容復,他自身就不具備一個陰謀家的素養,而性格的缺陷讓他註定失敗!

第一,生性高傲!

確實,慕容復的武功在江湖上已是高手之列,在前期能夠與之相比的人甚少,所以他自視甚高,放不下自己的架子,一般人入不了他的法眼!初見段譽,只覺他是這痴呆的傻小子,不把他放在眼裡,而後知道他是大理世子,又另眼相看,但這種前倨後恭的態度已然失去了與之結交的最佳機會。

而後,對江湖上的小咖不屑一顧,而且江湖上層出不窮的各種案件,都指出與姑蘇慕容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是慕容復不但沒有擺平這些事情,反而以過高的姿態讓人感覺不屑一顧。所以姑蘇慕容在江湖上名氣最大,但是名氣並不好。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慕容復不會處理各種人際關係,他以一種高傲的姿態去面對,那隻能是適得其反。

第二,不會籠絡人心!

少林寺一戰,他不去結交“南院大王”蕭峰,不去結交大理鎮南王世子段譽,反而偏偏與星宿老仙和莊聚賢一起與之對抗,簡直是太沒眼光!

明明是想做政治家,偏偏逞英雄好漢,只能適得其反

“三十六洞,七十二島”反出縹緲峰,慕容複本可以助其一臂之力,而後雖然沒有成功,但他還是可以賣給他們面子,但是他又放不下自己的的身價,覺得自己吃力不討好,不願再去結交,又失去了一大批盟友!

所以導致自己身邊沒有一個盟友,好歹蕭峰還有兩兄弟!

第三,心有餘而力不足!

慕容複本身是一個很小家子氣的人,他沒有領導力,沒有得力的助手,只有四個三流家臣跟隨,在江湖上根本沒有朋友,這樣他做事情往往都是逆境,沒有任何幫手這是很可悲的!想當初,劉備還有關羽張飛趙雲,還有軍事諸葛亮的追隨,才成為一方霸主,而慕容復卻沒有任何的謀臣和得力干將,這樣要想完成復國大業簡直痴人說夢!



忠肝義膽嶽老三

你這個問題有點意思,我以前也想過這個問題,後來我懂了,我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從小說的角度來講,慕容復這個人是一個虛偽“政客”的形象設計,燕國太子如此虛偽,不如草莽英雄,雖有一身武功,江湖也有名號,但是因為為人不夠正派,賠了夫人又折兵,最後落魄收場,這個角色的形象設計是為了突出小說的主題,與男人公段譽形成“感情態度上”鮮明的對比,同時與真正的大英雄喬峰形成“英雄人物態度”的對比,與虛竹形成“武功修煉”上的對比,慕容復是個悲情角色,過氣貴族尋找草莽英雄,因為“德不配位”最後雞飛蛋打。

說起這個角色,我想起現在社會上其實有很多類似慕容復這樣的人,題主既然提出這個問題,可能也是希望引發這樣的一些議論,來印證自己的看法:

1、英雄不問出處,但英雄必有“基礎”;

現在商業社會,很多人都以個人財富的多少論成敗,論英雄,有人家底殷實,生意曾經風光無限,但最終功敗垂成,這個東西怎麼講?很多人最終都輸在“厚德載物”上面,因為出發點不對,最終沒有成功,這個世界有很多人成功後,被人“不齒”,這種“不齒”一部分可能確有其事,一部分可能是假的也未可知,改革開放幾十年,多少英雄最終走下了神壇,原因其實很簡單,英雄也是人,不是神,與普通人相比,犯錯的殺傷力更大,走錯路帶來的影響力更大,尤其是現在商業社會,各種槓桿的使用,一旦本身“基礎”不紮實,做的越大死得越快。


2、“英雄”不在一時,而在長久:

慕容復的出場是“驚豔”的,皇室子弟,美女傾心,武功高強,可以說是典型“高富帥”啊,但是隨著一切在時間面前慢慢展開,其“敗絮其中”的特質就開始顯露出來,英雄不在一時,而在長久,喬峰曾經多麼風光,中途遭人陷害,最終洗刷冤屈,重新復位,真英雄就總是英雄,假英雄必不長久。

3、至於題主說的學習治國帶兵和江湖人士,我認為並不衝突:

英雄出身草莽,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歷史上的開國皇帝都並非王侯將相,很多人也都跟江湖人士扯不清楚,比如劉邦、朱元璋等等,我還是那個看法,一個人要有一番成就,首先是思維,然後是圈子,有了這些東西,很多困難都可以克服。

其實我是來做推廣的

走出債務泥潭 就上陽光叢生網


(陽光叢生網面向全國各城市招募城市服務中心運營商,有興趣的朋友私信我,免費索取詳細資料)


老宋聊人生

慕容復一心學武學卻不願意學習治國帶兵打戰,其實這一點來說我覺得是有一些不對的,慕容復

帶兵打戰應該是可以的。當然他更加側重的是武學,希望能夠利用武林的力量復國。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他為什麼要靠武學的力量來複國。

1武學力量驚人

在一個武林世界之中,江湖人士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所謂千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絕對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特別是強的武功秘籍,威力更加驚人。就像

喬峰,千軍之中要取遼國國主的頭顱輕而易舉,但是最後還是沒有出手。

這一點作為江湖中人是知道的,所以慕容復才希望能夠通過武林的力量,成為武林一方霸主,從而復國。武林力量的強大完全可以巔峰一個朝代

2學習帶兵打戰容易受到掣肘

如果帶兵打戰,自然是成為軍人。而這個是需要受到掣肘的,特別是當政的人不可能把大權交給他。特別是他的身份,亡國之後,當政的人不可能放心這樣的事情發生。

就算是他要從軍也要隱姓埋名

這種掣肘是致命的,對於他來說不太可能選擇這種方式。

3通過武林力量去復國是一個捷徑

對於慕容復來說,

最快的捷徑就是通過武林力量來複國。只要武功足夠強大,就像天山童姥,完全可以控制一大批勢力為他辦事。而這一點也是慕容世家的專長,因為前面幾代已經創下諾大的家業,他完全可以憑藉家族的威望,在武林的勢力來達到復國的目的。


玄幻小子

因為這是武俠小說。

別說我無厘頭,這就是一個捕風捉影的事。

按小說裡面說的,慕容復想要興復的大燕,該是六七百年前的事情了。所謂“大燕”,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一系列國號叫“燕”的政權,有“前燕”、“後燕”、“南燕”、“西燕”,都是鮮卑慕容氏一系,被稱為“慕容氏諸燕”(其實還有個“北燕”,但國主不是慕容氏)。

《天龍八部》書中的年代是北宋神宗、哲宗時期,距離這一系列的燕國已經六七百年的時間了,“大燕”這樣的旗號,都不是殭屍、幽靈的問題了,完全就是一個沒影子的事。

何況你看“燕”這個國號,取自慕容氏起家的燕地,延續自周朝時的燕國故地,地域在北方,在《天龍八部》的書中,更是遼國治下。可是書中慕容氏的“復興基地”,卻是在宋朝治下的姑蘇燕子塢。這算怎麼回事呢?

而的確,題目中質疑得很有道理,按照鐵心復國的邏輯來說,“大燕遺族”最應該做的,難道不是聚民斂財,研習治國理政、帶兵打仗嗎?武功技擊,頂多算是單兵作戰能力,在興亡繼絕的數百年大計面前,只能算是其中的一個比較重要的環節。

這樣看來,“姑蘇慕容”以一個江湖門派的身份示人,背地裡實際做的卻是復辟的事業,這實在有些南轅北轍。

而讓這一切看上去合理化的理由,就是,這出現在一部武俠小說裡。

在小說中加入家國天下的元素,是武俠小說,尤其是金庸小說管用的手法。在《天龍八部》這樣一部震動天下格局的小說中(小說中涉及了大理、北宋、遼、西夏、吐蕃這互相對峙的全部五大政權),再加入慕容氏這樣一股一心復國的神秘勢力,更加增添了小說的趣味性和不確定性。

而為什麼會選擇早已經滅國數百年的慕容氏的“大燕”呢?多半是因為武俠小說傾向性更強的另一個趣味了,那就是複姓。

中國人有複姓,但是數量並不多,人數也並不多。但是在武俠小說中,複姓出現的幾率卻是出奇地高。哪部武俠小說中要是沒有出現幾個複姓,都不好意思叫武俠小說。什麼諸葛、上官、歐陽、公孫、東方、南宮、獨孤、令狐,這都是武俠小說中大俠的標配,而“慕容”也是備受青睞的一個複姓,比如這部《天龍八部》。

所以,別扯那些江湖人士的復辟大業,也不用幫書中人物完成他們動機和行為的合理化。這只是小說中的趣味,想想,一樂,也就夠了。真要分析,也應該反過來分析:在這樣一部武俠小說中,作者為什麼要加上這麼一個一心復國的家族,而這個家族又選中了早已滅國數百年的慕容氏。

這聽上去好像很無趣,但是,從小說創作的角度來說,不也是另外一種樂趣嗎?

以上。


軒轅十四Rex

這個人物是金庸的敗筆!

金庸於武俠小說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人無完人,即便是像金庸這樣一個武俠大師也會犯錯。

其中《天龍八部》中的慕容復就是一個例子。眾所周知,驅使這個人物向前推進的原動力就是他心中光復大燕國的目標。


以前少不更事的時候還覺得燕子塢(暗含大燕國)、參合山莊(暗示慕容垂參合坡慘敗)這些個名字起得真好,金庸老爺子真是匠心獨運啊!

不過,隨著年歲漸長,粗讀了幾篇文史才發現慕容復這個人物的設定有點不靠譜!

為什麼這麼說呢?

慕容復是鮮卑慕容氏,祖祖輩輩一直唸叨著想光復大燕國。

那咱們看看他口中的“大燕國”是那個朝代的事?那還是西晉末年五胡入侵的事了,慕容氏先後建立了前、後、南、西諸燕,最後一個被滅的南燕(劉裕滅之),時間是公元410年,那慕容復是那個時代的人呢?

按照“南慕容北喬峰”的說法,喬峰和慕容復應該是同齡人(慕容復肯定比蕭峰小),而蕭峰和阿骨打年齡相仿,所以姑且算慕容復也是1068年生人吧。


你看看410年到1068年,中間隔了658年,658年什麼概念,(看多了玄幻小說的同學估計會說眼睛一睜一閉就過去了!)

那就再具體點,看看這658年中間經歷了什麼,北魏統一北方,北魏分裂成東西魏,西魏被關隴集團宇文氏取代,建立北周;北周被楊堅取代,建立隋朝,隋平定陳朝,統一天下,然後同樣出身關隴集團的李氏建立唐朝,開啟了近300年的李氏天下;然後就是五代梁唐晉漢周,最後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開創了大宋朝……



按二十年一代人算的話,都繁衍了三十多代人了!(古人結婚早,只能更多!)

這不是祖宗十九代,這是祖宗二十九代,甚至三十九代!


六七百年,一個後代想恢復你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榮耀,這事聽起來就很荒謬,就好比現在一個姓趙的小夥子告訴你,幾百年前這天下姓趙,所以我要恢復祖先昔日的榮光。

何其可笑!

這個人物傾注了金庸老爺子對權力和民族的思考,可是不一定非要隔那麼老遠寫前前前前朝的事,你可以寫後唐李姓後人(人是沙陀族,也符合這個要求)

有人說猶太人亡國二百年還能復國,為什麼慕容復不行?

這裡面的原因太複雜了,只能簡單說一下猶太人能復國是因為整個歐洲歧視猶太人,讓猶太人客觀上自動報團,從而形成了一個穩固的共同體。(到我大中華的猶太人就直接被同化了,壯哉,我中華文明!)

可慕容復不一樣,可沒人把他當異族看待,就像書裡掃地神僧說的一樣:“慕容老居士原來是鮮卑族人,居士文采風流,武功蓋世。皆為當世不二的人選。老僧本以為居士僑居江南數代,沾到南朝的文流風采。”


可想而知,慕容氏不但在宋朝活了下來,而且在當地有一定的聲望!

憑我大中華的同化能力六百年沒有同化他?

至於慕容復為什麼只醉心武學,那是因為這部小說是武俠小說,他若是去學治國理政,那豈不成了《雍正王朝》!


四哥貪墨

武俠小說被稱為“成年人的童話”,故事情節曲折離奇,場景豐富而壯觀,人物性格鮮明而生動,甚至會有一些精靈古怪、純真和刁鑽融為一體的人物性格出現。武俠小說給讀者營造了一個超脫塵俗、放飛自我的精神世界,武俠世界的羅輯,也無法用生活中的經驗去衡量。

在《天龍八部》中,當蕭峰面對整個江湖的誤解和敵視的時候,他採取的是昂然面對,正面回擊的態度--他敢於一個人與無數武功高超、術數多端的江湖豪傑正面對抗,靠的不僅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膽量和豪氣,還有拔山倒海、力舉千鈞的武功和力量。雖然蕭峰抱著必死的決心,發起自殺式的攻擊,最終身負重傷,但也殺得各路英雄屍橫遍地,血肉紛飛,心膽俱裂⋯。武功高強的大俠們面對頂尖高手的交鋒時都遭受了死傷慘重的損失,平常人來上千萬又能怎樣?


當遼國皇帝率領軍隊追趕中原俠客們的隊伍,在邊境對峙時,段譽和虛竹同時衝進遼軍陣營,一個如飛鳥之捷,一個如游魚之滑,視遼軍的堂堂之陣如無人之境,易如反掌地擒獲了遼國皇帝。在這種情形下,千萬普通人在俠客的眼中如同草芥,要他們有什麼用?

就像《西遊記》中神通廣大的妖怪想要控制一個國家,他不需要廢盡心機去考慮如何去分配利益、平衡各派力量、建構組織、宣揚意識形態,他靠的是法寶、法力和法術,只需要改變容顏、攝取魂魄、挪移乾坤,就能夠達到目的。

金庸大俠的世界,是我們這些凡人所不能理解的,俠客們因為有常人所萬不能企及的能力,所以也就不必走尋常路來達成目標。


孚比斯

從小就看各種天空龍八部的電視和電影,小說也看過幾次。這個問題我也有想過。

姑蘇慕容為何不學治國理政,反而要在江湖行走。咱們來談談興復大燕必要的條件。

1、大燕已經滅國200年,宋、夏、遼、吐蕃、大理,幾個國家雖然有戰爭,但是相對穩定,沒有誰能暫時滅掉別人。此時若不引起大的社會動亂,大燕無法興起。治國這些屬於天下安穩之時用的,慕容復要的是亂世之策。

2、姑蘇一家雖然有財力,可是卻無人力。縱觀每位朝代的開創者,身邊都有一堆能文能武的人士追隨,姑蘇家只有幾個家丁,雖然有一定的能力,但是卻不能輔助他建國,江湖人才輩出,卻是他可以招攬的。因此他積極在江湖行走,招攬人才為他所用。而慕容蘇本人孤傲,對江湖人士存在著利用的心理,並不能為真正的江湖人士才容納。

3、慕容復此人愛武,不愛文。在天龍八部中有講到,很多武學上的地方需要表妹王語嫣去閱讀,參悟,去指導他。

4、姑蘇慕容從小的理念就是興復大燕,但是隨著年紀的增大,越發感覺困難,他因此越走越偏激。在少林大會上失敗以後,就動起了娶西夏公主的念頭。在次又失敗後,又走上了絕境,與四大惡人之一段延慶合作。在此次事情失敗後,發瘋了。

個人認為治國理政帶兵也事可以幫助大燕興起的,只不過時間比較長。而在江湖逐利,可謂是一種比較快的方法,只可惜多種原因下未能如願。


歷史愛八卦

其實我也沒搞懂他拉攏江湖人士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他想復國不去招兵買馬,也不結交軍政要人,看看雁門關外那些江湖人士遇到大遼軍隊時的狀態,看看張無忌率領江湖群雄遇到蒙古軍隊時的狀態,指望江湖人士復國簡直痴人說夢!

天龍三主角明顯達官貴人,少室山一戰慕容復竟然站在對立面,情商與智商如此低,還妄想復國,他老爹都知道結交蕭峰,犧牲自己都在所不惜,而他慕容復卻不懂得!

性格也決定了他的命運,比武失敗就想自殺。如此胸襟,註定了他的失敗!想想漢祖劉邦,被項羽碾壓打了一輩子,如果都像慕容復這般小娘們性格,早就玩完了。


脆兒脆

慕容復同志明顯沒有意識到革命的真諦。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哪怕你再江湖上有再大的名頭,哪怕你知己好友遍佈五湖四海,但是你一旦打出革命的大旗,哪些朋友就會煙消雲算。革命要有堅定的盟友,簡言之就是與宋朝統治階級存在矛盾的那些人。可是你看莫容復結交的江湖人士,要麼是為大宋出生如此的大俠,要麼是想要在朝廷某個一官半職的投機客,沒有那個真正與宋朝統治階級不共戴天。沒有足夠的群眾基礎,怎麼去鬧革命。

革命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這裡的物質基礎不是金錢啥的,而是地盤,也就是根據地。沒有根據地你那什麼招兵買馬。沒有革命之前你可以拿錢買糧食,但是革命後誰還會買個你糧食。沒有根據地革命就是無根之木,活不了多久。

革命要有一定的指導思想。身為革命領導者要讓你的追隨者明白為什麼革命、為誰革命、革命成功後會怎樣。這些慕容復都沒有,只是乾巴巴的以燕國後人自居,且不論燕國只是一個盤踞山東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就是大漢後人、大唐後人也不可能憑一個名號就鬧革命啊。慕容復的口號還不如“闖王來了不納糧”呢。

綜上,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慕容復不會成功。


巖上無心雲相逐

嘿,我是開心的阿城。

在天龍八部中,慕容復年少有為,學武有成,在江湖上闖出一番名頭,“南慕容”與“北喬峰”並稱中原武林兩大高手。慕容復為了達成祖訓的興復大業,廣習各路各派的武功,與姑蘇慕容的歷代高手一樣,慕容復也以武功博學而著稱於世,更號稱“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慕容復為鮮卑人的後代,自稱根據“大燕皇帝世系譜表”,十六國時的前燕、後燕、南燕等國的諸位慕容氏人都是他的祖先。其名字中的“復”字就是要時時提醒他要復國稱帝。




而慕容復的老爹慕容博涉身江湖,並和王家結成親家,王家有大量武林秘籍,放在琅嬛福地,而慕容復從小便學習這些武功,使得慕容復會百家武功,江湖也說慕容家“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要說慕容復為什麼不學治國理政,帶兵打仗,其實太冤枉他了,他每天的時間安排都很緊,除了學習武功還學習治國理政這些,並不是說他沒學習。慕容復為什麼不帶兵打仗呢?帶兵打仗首先要有人跟著,光靠慕容復的家臣肯定完全不夠的。慕容復的生活背景是在北宋,而當時的北宋可以說是國泰民安,有誰沒事做想著跟著慕容復起事。

慕容復也一直想招攬武林人士為他效力,他也一直在努力著,本來有望招攬到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為他效力的,可惜碰到虛竹,而空手而歸。而在少林寺又是想招攬中原武林人士,選擇與喬峰為敵,最終結果是失敗,喬峰也與中原武林人士化解了矛盾。最後更是神智不清,想認段延慶為義父,以希望做到大理國王子,從而達到他的復國夢,只可惜,被段譽所打跑。

這些原因歸結起來就是,慕容復為了日後招兵買馬,從而先在江湖打下名聲;而當時是國泰民安,一片祥和,軍民不想打仗,慕容覆沒兵;一入了江湖便脫不了,一入江湖歲月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