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什麼書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維邏輯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我要像夢一樣自由2

在日常交流或者寫作時常常會感到詞窮,說出的話對方不甚理解,甚至自己有時候都感覺自己說的是廢話。想要提高文字表達能力,需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來講一下你關心的書籍,讀書確實可以提高表達能力。

1、先學邏輯

《金字塔原理》本書是一本講解寫作邏輯與思維邏輯的讀物,全文共4篇。第一篇介紹了金字塔的基本原理和如何搭建金字塔結構;第二篇介紹瞭如何把握思維的邏輯;第三篇提供了一些寫作方法;第四篇展示了演示方法。

2、知識類

建構自己的邏輯體系之後需要補充知識,肚子有貨還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各個類型的書籍都應該有所涉獵。不要只看那些搞笑、情感的小說,讀起來乏味又生澀的書籍其實最有營養。比如《心理學與生活》、《稀缺》、《百年孤獨》等。

其次,光看書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你需要朗讀和背誦。

我們會發現將書看完一遍之後就像失憶了一樣,什麼都不記得,不知道書裡講了什麼,不知道作者是誰,書名都不記得。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你可以邊看邊讀,看完之後還可以摘取你認為好的地方細細品味,甚至背誦。只有記在腦海裡的是自己的,否則說看過這本書自己都不信吧。

最後,我們可以將記住的東西以講故事的形式自己複述一遍。

複述的過程是一個內化的過程,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變化,這樣我們才真的算是把知識吸收進去了,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他們。

總結一下,提高文字表達的三個步驟:

①涉獵各個類型的書籍,建立自己的邏輯體系

②朗讀和背誦,摘取重要內容

③用自己的話複述內容,內化知識


你有什麼提高文字表達能力的方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關於如何提高自己的思維邏輯能力,有書君會給大家介紹《思考的藝術》和《福爾摩斯探案集》這兩本書;關於如何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書君會給大家介紹《告別演講恐懼》和《TED演講的八個技巧》這兩本書。

一、提高思維邏輯能力的《思考的藝術》和《福爾摩斯探案集》


從小到大,老師和家長教會我們很多東西,但是好像從來沒有教過我們怎麼去思考。上學的時候老師倒是告訴我們,遇到什麼樣的題目,應該從哪些方面去考慮,但是這和思考本身相去甚遠。要想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首先要完善一個人思考的方式和深度,由文特森—賴安—拉吉羅所寫的《思考的藝術》,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我們現在看來一些最基本的技能,在未接觸之前,都是經過很長時間的學習才掌握的,比如走路、看書和說話。但是有一項技能極其重要,但是卻被我們忽略了,那就是思考。我們可以回顧一下,時至今日,有關於思考,你學習過麼?你有沒有花費時間去學習什麼是思考以及怎樣思考之類的問題?


沒有,我們都一樣,都沒有。如果我們都沒有了解什麼是思考以及如何思考這類基礎的問題,那麼我們又怎麼能提高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呢?拉吉羅就告訴我們,思考這項技能是需要後天學習的,不是一種天賦。並且告訴我們思考不是漫無目的地白日做夢,而是有一定的方式方法的,它是一門需要學習並且可以學成的一門藝術。


除了有關思考本身的問題,在每一章的後面,作者還為我們準備了一些習題,以供我們邊學邊練。只有通過大量的、反覆的練習,才有可能儘快地提高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有書君推薦大家看《福爾摩斯探案集》的主要原因是偵探類小說本身就有很強的邏輯性和推理性,當你深入其中時,會不自覺地進行邏輯推理,潛移默化地提高你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這類小說又充滿了趣味性,又可以讓大家放鬆一下。



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告別演講恐懼》和《TED演講的八個技巧》


有書君推薦的《思維的藝術》這本書的最後一章講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問題,只不過不夠系統和全面。所以,為了更有效的幫助大家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有書君再向大家推薦《告別演講恐懼》和《TED演講的八個技巧》這兩本書。



在上司面前有時不知道說些什麼,或者在開會時口不擇言說錯了話,這種事情在職場小白的身上很常見。語言表達能力弱,演講時不清不楚,有時並不是自己真正缺乏相關的能力,而是源於對演講的恐懼。張萌女士的《告別演講恐懼》就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幫助我們認識演講恐懼的深層次原因,並且還在書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措施來幫助大家克服演講恐懼。


如果你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因為自己緊張和害怕,而是自己確確實實缺乏相關的技巧和能力,那麼有書君建議你看看《TED演講的八個技巧》。眾所周知,TED是世界上著名的智慧傳播組織,裡面群英薈萃,藏龍臥虎。這本書就蒐集了TED大會的很多實例來進行解讀,傳授全球最佳的演講技巧和方法。

八個技巧,包括演講者內在的熱情、講述有趣的故事、用幽默帶動全場、提供新鮮有趣的知識、自然地表達自己、調動多重感官給聽者前所未有的視聽體驗、設計令人稱奇的橋段和高效表達。全書慢慢地乾貨,目的只有一個,教你如何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成為一個演講高手。


有書快看

無病呻吟,說教,連圖書館都不多。現在都是手機,遊戲,聊天,購物,打死工死工資。偽學者張口閉口就是人口紅利,就是他們說讀書無用論,為就業,讓人上職業,斷人大學夢想。分數至上,考試過關,培養考試精英分子,這就是專業人才。從小學到中學,再到高中,都是基礎知識,到了大學,有適應期,過了適應期,就到了大二,大二就忙著就業,我們學了多少專業知識呢?好似美國總統,退休建圖書館,我們少的是圖書館,無論中小學,還是小縣城,圖書館少得可憐,紙製書少得可憐,人普遍精神世界,都是貧瘠的。除了上學,很多人接觸,紙製書不多。文化發展,大國崛起,文化崛起,大國,崛起!好似以前崇拜蘇聯文化,英雄主義情結,那時多少人喜歡讀蘇聯小說呀?那時蘇聯文化熱,個個都想當兵,穿軍裝,上戰場,人的精神世界多好,多純潔。改革開放後,迎接西方文化,有點崇洋媚外,一邊倒,就是西方好,什麼都拿西方比!方方面面都是,拿西方標尺量,按西方套路來衡量發展方向。文化不能一邊倒,讓世界最優秀文化來為我們所用,走出自己特色文化道路。不然變成,外國中國文化熱,內部外國文化熱。拋棄自己意識形態,價值觀,迎接西方文化,人就產生質變,不懂國情,不瞭解國情,變得不愛國,無時代責任。讀書為了什麼,就是為了時代責任,有擔當。維護自己價值觀,民族氣節,完全人格,健康精神。讀書能帶來生活動力,人生感悟,為自己理想堅定步伐走下去,迎接人生盛宴!懂感恩,回報社會。人是平行的,不能同時跑,但通過讀書改變人生,命運,國家,民族未來,遲早回跟上來的。能同行,人不無聊,希然幫不到你,但於你相伴同行,見證你喜怒哀樂,成功與失敗,同你一同渡過。使你人生不再缺失,不再遺恨了。有一天他跟上來幫到你,所以不要小看一個人,乞丐有三年運行。在工業,信息,智能時代三疊加下,讀好書,用好書,用書本來武裝人頭腦,讓知識資本,頭腦資本更多,發揮出自己潛能,改變自己,改變人生,人生不在胡起點,只要達到人生理想終點,享受人生盛宴!信息時代與智能時代,希望翻譯世界先進文化更多些,文化不用一邊倒,獨尊一面。特別人人離不開手機,複製更多紙製書本變成電子書本,讓更多人享受知識盛宴!免費書籍更多一些,很多時,看到一半就要買了。讓慈善參於進來,讓國人享受免費閱讀,增強國人文化知識,與文化素質,提高國人,人文精神。不要讓人通過生活受苦受累去頓悟。而是通過讀書與知識去頓悟,少走彎路!少些說教,請人吃魚,授之於漁!希望個個成為行業專才,精英!不是萬能天才!


鳳凰231960427

邏輯和表達能力,是指一個人的理性思維的表達能力。也就是說,有目的的去說話,你才能使自己的說話思維變得結構清楚,表達有力。


閱讀什麼書,能快速的提高邏輯(理性)思維能力呢?


基礎來講,是《說話就是生產力》這本書,他告訴你從說話的基本講述開始,再到使用撲克牌練即興演講,讓你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


提高的話,就是看《金字塔原理》 這本書,這本書主要是讓你說話結論先行,使你的表達結構清楚,更有條理。


高級的話,那就是看哲學類的書了,會促進你的對人生的思考。幫助你能想好了再說。這樣就使你說話的目的性更強,順便提高了邏輯能力和表達能力。


這三步,是由易到難,你再根據自己的情況做了選擇吧。

私信回覆“學習”,就可以免費下載這三本書。大家可以先看看。



三維樹

提高自己的思維邏輯能力跟語言表達能力是個漸進持續的過程。另外思維邏輯能力跟語言表達能力不是一回事,需要分開闡述的。邏輯思維能力是自身思考的有序性,語言表達能力是口才的範疇。要有良好的口才必須具有邏輯思考能力,但具有邏輯思考能力不一定就有良好的口才。思維邏輯能力是語言表達能力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因此如果你想培養這兩項能力,必須先從培養思維邏輯能力開始著手。如果直接從口才入手,那就‘麻繩提豆腐,別提了’,因為這樣很難做到話語的條理性。

培養思維邏輯能力分兩個層次,如果是想短期內思維邏輯能力有個小幅提高,那麼深研兩本書就夠了。這兩本書就是《學會提問》跟《簡單的邏輯學》。


但如果你想把邏輯能力融進血液,變成你思想的一部分。深研這兩本書是遠遠不夠的。那麼你還需要怎麼做呢?至少還需要做到下面三點:一是形成系統性的主題閱讀,以我上面提到的兩本書為根基,閱讀其他邏輯類書籍。比如《金字塔原理》、《批判性思維》《思考的藝術》等等,還有其他同類書籍,一般到了這一步,你就已經學會甄別此類書籍的優劣了。

二是閱讀往邏輯學的上游延伸,邏輯學最早是哲學的一部分,你想培養高屋建瓴的思維,想培養嚴謹的邏輯,那就離不開哲學的研究。如何通過哲學學習培養思維邏輯呢?現在的哲學簡單來說可以分為四個大類,儒釋道以及西方哲學。你需要了解儒釋道三家的觀點,閱讀三家代表性的典籍。而西方哲學的發展呢,本來就是邏輯推動思想的演化史。你首先需要了解這個思想的演化過程,然後閱讀一些西方哲學史上較重要的哲學家的著作。相信到了這一步,你已經停不下來了,會每天費心費力找不同的哲學家的書籍來讀。

三是閱讀往邏輯學的下游延伸。我所推薦的這個邏輯學下游就是博弈論範疇。前面提到的是邏輯學理論的學習,而博弈論領域是邏輯學在社會學方面的實際應用。對博弈論的學習會更加深刻理解思維邏輯的內涵。博弈論的經典書籍也不少,關於這一領域的學習可以從《策略思維》跟《博弈與社會》開始入手。


做到上面這些,你已經具有了良好的思維羅輯能力了。同時也要恭喜你,因為具有了思維邏輯能力的堅實基礎,因此你的語言跟表達能力會很容易得到大幅度提高。那麼如何在這個基礎之上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呢?你需要做的就是學會一些語言技巧。比如卡耐基口才類書籍,《溝通藝術》《說話就是生產力》等等。

當你具備了一定的思維邏輯能力跟語言口才能力後,另外有一個技能能力的學習會對這兩點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那就是寫作能力。寫作的過程就是邏輯梳理跟語言口才落到紙上的一個過程。如何寫作有序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明白,如何表達更能吸引讀者,都是思維邏輯跟口才的紙質表達。因此學習寫作與研究寫作會對思維邏輯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都有促進與提高。

囉囉嗦嗦說了這麼多,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及幫助!


東方來客2018

真正的問題就在於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先分析自己是什麼類型的人。

之前讀過一本《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相信會幫助你的忙。


書中把思維方式分為四種類型:分析型、理想型、現實型、綜合型。瞭解自己的思維方式,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有針對提高自己。我們表達上的混亂,是因為我們不懂得論述。論述是指由有論據支撐的觀點。學習一些基本的論證結構,有助於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會讓你的邏輯更清晰。


《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其中有個章節就提到如何進行論述分析。裡面詳細幫你知道,在說一句話時,不但我們要知道論點、論據,還要知道話中所含的關鍵假設是什麼?這種假設不明顯,你所說的這種表達不出來,就是因為關鍵假設它是一個過程,它很難清晰地寫出來,在你說的時候,他往往在你的腦子裡。


書裡面有介紹很多顯而易見的邏輯法則,深入淺出。作者布蘭登羅伊爾,本身就潛心研究邏輯推理學,總結了這本全球邏輯推理領域的標杆之作。書中還有很多實際操作的邏輯練兵題目,你會感受到深思熟慮的魅力。正如克雷洛夫所說“

偉大不只在事業上驚天動地,他時常不聲不響地深思熟慮”。相信,讀了這本書後你用思想把糠和麥子分開


林小白筆記

我認為培養邏輯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應該放在具體的情境下去培養,那種說一大堆理論,但是沒有實際應用場合的的書,還是不建議浪費時間。

最近看了一本《極簡思考》,講的就是如何用高效的方式去彙報工作,讓領導聽懂你在說什麼,並且引導他們認同你的觀點。這本書既有理論指導,也有實際的應用場景,我覺得你可以看看。



先和你分享一下我認為對我在職場溝通中改變最大的一點——轉變從數據、案例中找結論的思維,而是運用假設的思維去提高工作和溝通的效率。


你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情況:拿到提案時,第一件事就是去收集關於提案的數據和案例,再從中找到解決方案。

這是一種看似縝密的邏輯方式,但卻是最低效的一種。因為你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信息,所以會不斷地去收集,被一些看似重要實際上對項目毫無幫助的信息困擾。 \t

所以要想有更簡潔、高效的方法,你應該從“事實-結論”轉變成“假設-事實-結論”的思維。

也就是,在拿到一個問題時,不急著去收集資料,而是先假設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再去收集資料來驗證或者推翻我們的假設。

比如在研究“如何增加100萬利潤”時,我們可以先提出“開拓歐洲市場可以給我們帶來100萬利潤“的假設,再通過數據來驗證歐洲是否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市場。

如果是,我們就可以繼續推進我們的建議,如果不是,我們就去尋找另一個假設,再重複驗證。 \t很多人會疑惑,如果我每一個假設都是錯的,一直在被推翻重來,那效率不是更低嗎? \t

沒錯,這是最壞的情況,為此你不敢輕易選擇一個假設去驗證,害怕無用功。但其實這樣做效率並不會更低。

還是上面“如何增加100萬利潤“的案例,你和團隊可能會提出”拓展歐洲市場“、”研發新產品“、”減少人力成本“的假設,你不確定哪個是最有效的,於是你對這三個假設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每個假設分析花費了你10個小時,最終你用了30個小時找到了你認為最有把握的假設。 \t

但如果你用連續式的結構化思維來考慮,你先選擇一個你認為最有把握的假設,進行深入分析,也許分析了2個小時你就發現這個假設不是那麼有價值,於是花了10個小時深入研究了另一個假設,並找到了有價值的建議。

這時候你用12個小時代替了原本30個小時的工作,即使是最壞的情況,你也只不過是花了同樣的時間而已,並沒有導致效率變低。 \t所以假設式思維最大的好處是,讓你快速找到答案,並且減少無用信息對你的干擾。

記住,你埋頭分析的時候,並不能創造任何價值。

這是我在閱讀這本書時在邏輯思維上最大的收穫,如果你有其他的疑惑也可以在留言區和我討論~


衚衕主兒

這個沒有確切的答案。依以往經驗:散文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小說可以複雜人的頭腦;詩可以使人多情。果真要問出個一二三,我倒建議多看雜文;每每看完,粗略一想,理出個頭緒一一因為它屬於羅輯思維範疇。平日對鏡多朗誦一些詩詞或精典段落(當然是你喜歡的)一一主要是煅練語氣和豐富表情。講話的目的在於表明意思,傳達立場,(更要)有人情味(這樣別人才聽得進去,才會反思,才有行動)。講前先在心裡列出個大致方向,再醞釀出個一二三來。內容當然要結合實際和個人想法。講話中要:一簡單,二明白,三有意義。記得第一次作為參賽選手突然被推薦到眾人面前代表選手們講話,人緊張的手心都出了汗。私下詢問上級領導,依然不得要領。忐忑不安中,一塊參賽同事倒是提醒了我:簡單。儘管一上臺面對大區老總、經理、主管、同仁,極力振定的自已還是表情僵硬、臉色蒼白嚴肅;面對攝像頭,右手還是不由自主豎起了三個手指頭(緊張的怕給忘了。笑):"我只說三點:首先,祝賀這次大賽勝利召開;第二,感謝XXX能給各位這麼一個展示自已實力的機會一一包括我自已〈已手捂胸口。笑);最後,祝大家一一在一一比賽中一一發揮的一一(我想了想,一扭頭,輕終於從嘴角擠出一個字:)好!"然後一下如釋重伏,在大家的掌聲中……自主歸隊。前面所說的看書,煅練只是打底子。要想建立自已的語言體系,就得醞釀思想一一它是迷人的核心。修辭手法只是裝飾而已。講好話的捷徑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中鎖定某個最優秀,時常又能見到聽到又有魅力的人做為心目楷模。一看,二聽,三揣摩,然後時常模仿,演練。時機成熟,再潛移默化悄悄熔入自已的思想,一旦形"成自已的風格,你就離"成功〈講話)不遠了…以上都是一些個人親身感悟。就說這到這兒吧。



心似一片海4

正在看一本叫做《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裡面是關於邏輯的一些入門知識,可以幫助你理清思路,解決問題,裡面寫了50個邏輯推理法則,還有40道邏輯訓練題,很適合邏輯入門的人看看,希望對你有幫助,這是我寫的關於這本書的書評,你看一下,適不適合,再決定看不看這本書。


邏輯不行,吵架都吵不贏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因為一件事和別人爭論甚至起衝突,當時氣得什麼話都說不出來,但是過了好久再想這件事,就有一種他這樣說不對啊,我要是這樣回他就好了,腦子太笨了!其實不是你的腦子笨,是你的邏輯推理能力不好,邏輯推理能力好的人,不僅能充分收集信息,作出正確的決定有理有據的說服別人贊同自己的觀點,而邏輯能力稍微差的人則會跟著而別人的思維走,陷入別人設置的邏輯陷阱,沒有反駁之力。所以邏輯推理能力是很重要的,我們生活的社會每天都需要和別人不斷溝通交流甚至是談判講條件,良好的邏輯推理能力能讓你迅速提出問題,收集信息,找出對方的漏洞,讓事情按照你的意願進行,當然如果你的邏輯推理能力不好,也不用著急,因為邏輯推理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掌握的,而這本《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就是學習邏輯思維能力的入門書,可以讓你學習掌握邏輯推理能力。


《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作者是加拿大布蘭登,羅伊爾,他畢業於哈佛大學,然後在美國的一家很有名的培訓機構Kaplan擔任主管,他的作品先後五次榮獲了國際圖書獎,五次榮獲總統圖書獎金獎,在2011年的時候,甚至獲得了年度教育圖書獎,他的專業是英文寫作語法和邏輯推理教學,他總結了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自創了獨特的教學體系,他比較有名的三本書其實是一個系列,上次我們說到的《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是講寫作的,這次的《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是講邏輯的,還有是一本是《一本小小的金色語法書》主要講的是英文語法的。在我們中國的話,這個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和藍色邏輯書還是比較出名的,他的名字就很很簡單,很粗暴,紅色的寫著書它就是紅色的,藍色的邏輯書名就是藍色的,也許在作者看來,藍色代表著冷靜沉著,邏輯需要科學的推理和縝密的分析所以將書的封面弄成了藍色吧,這兩本書都被列為了美國常春藤名校入學考試必備的讀物,這本邏輯的入門書講了50個邏輯推理的法則,裡邊還有40道邏輯推理的練習題的,涵蓋做決定、表達、分析、寫作、溝通、找出對方邏輯漏洞等幾個方面,今天我們就跟著作者布蘭登.羅伊爾去學習邏輯的入門,讓我們在溝通中改變被動的局面,以理服人,也可以找出對方的邏輯漏洞,不隨波逐流。


一:利用邏輯讓你的選擇不再感性


我們每天都在做選擇,早上選擇以什麼方式去上班吃什麼早飯,當然這些選擇是日常化的,選錯了對我們也沒有多大的影響,但是有些選擇是至關重要的,最近在流行的一句話:選擇大於努力,雖然有誇張的成分,但是不可否認一些選擇是影響我們一生的,比如選擇讀什麼大學的什麼專業,選擇怎樣的一份工作,選擇和誰共度一生等等,但是面對如此重要的選擇,我們大多數的人會跟著感覺走,感性大於理性,結果很多時候我們就錯失了很多改變的機會,那麼如何利用邏輯推理能力讓我們科學的做決策,用理性而不是感性支持我們的選擇呢?

在《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如何做決策這一章裡,作者講到了做決策的時候用到的9種邏輯推理法,很多都是我們熟悉的,比如利弊分析法、矩陣分析法等等,其實是用表格或者數據的方式將思考可視化,理清頭腦中的思路,讓我們很好的作出選擇,還有沉沒成本,那些為沒有意義的事情付出的代價不應該成為我們做選擇的理由,因為一旦繼續,我們會損失的更多,雖然道理都很懂,但是現實中的我們往往在做選擇的時候,因為心疼自己已經付出的代價而不管結果如何繼續付出,結果導致更大的代價,及時止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雖然這看起來很難。


選擇工作的時候除了利用利弊、矩陣分析法,作者還說到了效用分析法,所謂的效用分析法是說在面對不同工作的時候,利用一個公式幫你選擇更適合你的工作,這個公式是每份工作的期望值=得到這份工作你的期望值乘以這份工作的概率,所謂這份工作的概率是因為只要是工作就必須掌握一個技能,而這個技能不一定是你掌握的。

做決策的時候儘量使用科學的推理方法,圖表數據或者公式,可以讓我們避免因為感性作出不理智的行為,讓我們的決策更科學;更規範。

二:說服別人的時候如何有理有據?


這裡的說服包括溝通和寫作,無論是做什麼,只要是和別人溝通,想讓別人認同你的觀點,那麼你的推理過程要有邏輯,有理有據,別人才找不出你的邏輯漏洞,更加信服你的觀點。

一般來說,說服別人的過程是驗證自己論點的而過程,而論點=論據+關鍵假設

一般關鍵假設是溝通的時候隱藏在論點、論據後面的,是把論點和論據聯繫在一起的東西,你想要說服別人,就必須提出支持你觀點的論據,論據要充分鮮明,論證的過程要科學嚴謹。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指責員工工作不認真,你的論據是一份500字的報告,有10出錯誤,這就是一個有理有據的“推斷”,而隱藏的關鍵假設就是錯誤太多是因為不認真,用具體的數字或者事例作為你的論據會讓你的論點更有說服性。

此外,在即將進行談判的時候,你可以使用魔鬼代言人的方式增加你談判的成功性,所謂的魔鬼代言人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對自己的觀點和論據不斷反駁,提出對自己不利的證據,可以迫使你從對方的角度分析雙方的優劣勢,提前準備對方可能提出的論點和論據,預想對方的思路,會增加你談判成功的可能性。

三:避免讓別人牽著鼻子走的邏輯法

有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聽信別人的觀點,買了不需要的東西,做了不想做的事情,甚至在吵架的時候被對方說的面紅耳赤卻無力反駁,不是因為我們笨、軟弱,而是因為我們一時疏忽,掉進了別人給我們設置的邏輯陷阱裡,其實反駁別人,有兩種方式:質疑對方的論據,或者論述的過程。


作者布蘭登.羅伊爾列了5種常見的邏輯推理漏洞,我們分別來看一下,但下次別人在企圖說服我們的時候,我們可以從這五面看一看別人時候給我們設置了邏輯陷阱。


這五個推理漏洞分別是:比較和類比假設漏洞、代表性假設漏洞、好證據假設漏洞,因果假設漏洞、實施假設漏洞。當別人把A和B類比的時候,你要問一下這兩個事物是一樣的嗎,你只要找出兩個事物的不同就可以弱化對方的類比,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邏輯陷阱,代表性假設漏洞就是往往以偏概全,用小概率事件代表整體事件;而好證據假設漏洞,是人們在說一件事的時候,總是隻看那些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而忽視那些不利於自己的證據,而如果你想要儘量的客觀,就要列出與這件事所有相關的證據,去駁斥對方的好證據假設;因果假設漏洞,往往是弄錯了因果關係,或者是因果倒置,把兩個本來沒有關係的事情弄成了因果關係,書中講了關於因果關係的6種情況,可以說是很全面的了;最後一個是實施假設漏洞,這個漏洞在於想當然,想和行動是兩回事,我們往往在沒有行動之前,就會預想各種可能實現的情況,而這種預想的因為沒有真正的實現其實都是很片面,沒有辦法站住腳的。


所以當別人在說服你的時候,你要想想他站的角度和立場是什麼,他的論據和推論的過程中有沒有犯以上的錯誤,其實只要你留心,利用上面的邏輯反覆驗證幾次,你就會在心裡種下了邏輯的種子,在以後與人溝通或者辯駁爭論的時候,你也就會知道了如何有理有據的說服別人,又如何科學理性的找出別人邏輯的漏洞,發現對方的問題,從而維護自己的觀點和立意。


《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雖然都是邏輯的入門基礎知識,但是裡面關於邏輯的50個推理法則和練習題,足以讓我們應對生活中大部分的邏輯問題,作出正確選擇,高效說服別人,避免陷入別人的邏輯圈套中去了,通俗易懂,如果你正在學習寫作,這也是一本不錯的書,會讓你的寫作更加科學嚴謹,增加說服性。


希望上面的解答會對你有幫助,如果有什麼其他問題也可以在評論下方說出,歡迎一起溝通學習


苑燕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