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寶寶吃奶有沒有吃飽?這五招教你科學判斷,寶媽趕快收藏

新手爸媽們沒有育兒經驗,寶寶又不會自己說話,爸媽總是會擔心寶寶沒有吃飽。聽到寶寶哭了就以為餓了,剛喂完沒一會又哭了,媽媽會擔心是不是自己奶水不夠,或者擔心會把寶寶給喂撐了。那麼該如何判斷奶水充不充足,寶寶有沒有吃飽呢?下面給寶媽們提供幾條科學依據。

如何判斷寶寶吃奶有沒有吃飽?這五招教你科學判斷,寶媽趕快收藏

一、看吃奶時間

寶寶在出生後頭1—2個月每天需要吃8—10次奶,3個月齡時間每天至少要吃8次奶。正常情況下,寶寶在吃奶的時候,每一個乳房都會吃15分鐘以上,如果寶寶吃一會就放棄了,表示乳房奶水不充足。寶寶吃飽之後,大概可以睡2-3個小時,如果寶寶睡著的時間短,且睡醒就要吃奶,說明寶寶之前沒有吃飽。

二、聽吃奶聲音

寶寶在吃母乳的時候,會發出有節律的吸吮聲,平均每吸吮2~3次可聽得到咕咚下嚥的聲音。如果媽媽母乳充足,寶寶吮吸15~30分鐘就會放開乳頭。吃飽後寶寶會有一種滿足感,有的寶寶會對著媽媽笑,或者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有的寶寶喂完奶後會馬上安靜入睡,並且2~3個小時不醒,醒後也會表現出精神愉快,這說明寶寶已經吃飽了。

如何判斷寶寶吃奶有沒有吃飽?這五招教你科學判斷,寶媽趕快收藏

三、數大小便次數

初生的寶寶排尿特別頻繁,這個時候一天大概要換10次尿片。如果自己的寶寶出生前幾天,每天換尿片的次數低於6次,說明寶寶的尿量偏少,吃到的奶水太少了,也說明母乳不夠。

寶寶從出生後第3天開始,排便次數應該在1~2次,如果排便次數過少,就說明吃得不夠。如果寶寶吃奶粉大便乾燥,一天一次也屬正常。

四、乳房是否脹痛

在哺乳前,媽媽的乳房會有飽脹感,乳房表面靜脈顯露,用手按乳房很容易擠出乳汁。寶寶吃完母乳後,媽媽會感到乳房已排空,乳房鬆軟,輕微下垂。

如何判斷寶寶吃奶有沒有吃飽?這五招教你科學判斷,寶媽趕快收藏

五、測量奶水量

如果奶水不夠,怎麼樣才能知道母乳缺多少呢?最佳的辦法是把奶水擠到奶瓶裡面,正常一天寶媽的奶水可以有750ml,剛生完寶寶的那幾天,寶媽的奶水有300ml也算正常,寶媽可以自己根據這個數據進行測量。

另外,寶寶的身高、體重也是判斷母乳的依據,寶媽可以上網找一下世界衛生組織的寶寶發育標準表格,和自己孩子對比一下,就知道寶寶有沒有吃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