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隱秘的朱序,淝水之戰的暗哨

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我們讀歷史,看風景,與古人做交流,與天地相往來,如果能細品出其中的情懷來,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比如,今天古古閣要推薦的襄陽夫人城,1600年了,它為什麼能傳承至今?因為母愛動人!

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1

一段傳奇的古城牆

襄陽,是湖北一座美麗的城市,規模僅次於武漢,長江支流漢水穿城而過,使這裡靈動而充滿秀色。因為三面環水,易守難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故有“鐵打的襄陽”“華廈第一城池”等稱謂。

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在中國文化古城中,襄陽很有地位,三國時,隆中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西晉時,名將羊祜鎮守襄陽十年,廉潔為民,他死後,老百姓為他建祠立碑,讀碑而思念落淚,故存墮淚碑,後人有很多詠歎。唐朝孟浩然到這裡旅遊登山,寫道: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大詩人李白也為這裡寫過最有名的醉詩《襄陽歌》: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醱醅……

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今天要說的,是襄陽一段有傳奇色彩的古城牆。

襄陽城西北角,有座子城,謂之夫人城,一段長長的古城牆,已闢為旅遊景點。登臨夫人城,放眼遠眺,視線極為流暢,漢水東流,長橋臥波,羊祜山和真武山聳立,美不勝收。

史料記載,東晉名將朱序鎮守襄陽時,前秦軍隊來攻,序母韓氏,得知全城最薄弱處屬於西北角,遂在此帶人斜築新城一段。後來,正是因了這段新築城牆,保護了城池,擊退了來犯之敵。人們為了紀念韓夫人之功,便把此段城牆稱為“夫人城”。

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2

朱序的故事

人們都知道,謝安指揮的淝水之戰,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是為經典。謝安致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間諜戰上勝了一籌。

故事主角朱序,就是謝安佈局在前秦軍隊中的暗哨,他為淝水戰爭的勝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78年四月,前秦苻堅派出步騎十多萬,兵分數路,大舉侵晉,合圍要地襄陽。當時,東晉雍州刺史朱序在此鎮守。

朱序是名將出身,祖上都是能征善戰之輩,因此未免侵敵。襄陽雄踞漢江中游,秦軍要攻襄陽,必渡漢水。朱序以為,秦軍沒有船隻,難渡漢水,所以疏於防備。誰知,秦軍竟然率領騎兵五千,浮渡漢水,直逼襄陽。

朱序得報,倉促應戰。手忙腳亂中,只佈置好了中城守兵,外城還來不及嚴防,前秦軍隊就已攻進來了,奪走了晉軍的百多艘戰船,藉此把其餘軍隊全部渡過漢水。

朱序的母親韓夫人,非等閒女流,聰明之致,早年隨夫朱燾征戰,頗知軍事。襄陽被圍時,她登城察看,巡視城防。在西北角,她看到城牆不夠堅固,需增強防禦能力,就親率家婢,並招募城中婦女,一日一夜,竟在旁邊增築一道內城。

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工程完工不久,秦軍果然從西北角發起猛攻,並很快攻陷,湧進城來。幸有新城兀立,阻擋秦軍,晉軍堅守,得以擊退苻丕。至此,襄陽人才知道序母見識不凡。後人為了紀念韓夫人築城抗敵之功,稱此段城牆為夫人城。

就這樣,雙方打打殺殺,相持了數月,到了暮冬時節。苻堅耐心不足了,遣使給任前軍統率的弟弟苻融下了最後通牒,來春不捷的話,苻融就請自裁謝罪。苻融於是開始瘋狂進攻,朱序固守,殺傷秦兵無數,丕引退數里。朱序以為敵軍剛退,不會馬上再來攻,就放鬆了守備。誰知只過了幾天,秦軍突然而至。朱序手下都護李伯護已與敵私通,拔劍傷了朱序的馬,朱序墜地被擒。朱序的母親,甚是智勇,亂戰中竟帶著數百人脫離險境,逃出襄陽,不知所終。

後來,苻堅殺了李伯護,認為他叛主不忠。苻堅稱讚朱序有氣節,封他為尚書。

383年,苻堅以投鞭斷流之勢,率大軍南侵,企圖一舉滅晉。這個時候,判斷失誤,以為朱序在秦多年,已為己所用,遂派朱序去勸降東晉都督謝石,展示秦兵軍威。誰知,朱序內心向晉,暗中對謝石獻策說:“秦兵不下百萬,如果同時並至,東晉肯定打不過。現在要趁他們兵力沒有集齊,快速攻擊,破其前鋒,就可挫前銳氣,接下來也許就不戰自潰了。”

晉軍採納了朱序的建議,選出精銳將士,先在洛澗破了前秦的先頭部隊,然後在淝水與秦軍隔河對峙。這樣布好局之後,謝安心裡有了底,就到東山下棋去了。

晉軍要求秦兵略向後移,以利渡河做戰。符堅也是熟讀兵書之輩,想等晉軍半渡時猛攻,就答應晉軍請求,指揮軍隊稍稍後退。

  由於軍隊太多,首尾不能相顧,在秦軍後移時,朱序乘機在軍後高聲大呼:“苻堅已敗,苻堅已敗——”秦軍遂驚恐潰退。晉軍飛渡淝水乘勢攻擊,秦軍兵敗如山倒,百萬雄兵的神話如煙消雲散,徒留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等成語,讓歷史笑談。

  淝水戰役後,東晉轉危為安,朱序迴歸晉朝,又屢立戰功,到393年才病死。

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3

夫人城是母智更是母愛

  歷史上,能征善戰者多矣,高牆固壘也多得是,但為什麼偏偏夫人城能打動人心,留傳不已呢?我覺得,除了韓夫人的智勇,更在於她是一位母親,她發自心底的愛最打動人心。

  見秦軍大軍壓境,韓夫人非常著急,很為兒子的安危擔心,夜不能寐,於是親自登城巡視,檢查防禦。韓夫人發現城牆西北角一帶不牢固,容易被攻毀。但這時的兒子,守城千頭萬緒,人手緊張,根本沒精力來修城。韓夫人立馬召集全家女眷,開展宣傳,統戰城內婦女,由她率領,在西北角舊城裡面,加緊修築了一道長達二十餘丈的新城。這道新城牆,築得十分牢固。不久,前秦軍隊果然從西北角看上去比較薄弱的城牆處進攻,沒想到,攻破外牆後發現,裡面又崛起一道新牆。就是依靠這新牆,襄陽得以全身。

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在民間傳說中,人們更是把韓夫人寫成一個來無影去無蹤的俠女,潛入前秦軍營,探聽虛實,秦軍計劃攻打西北角,就是偷聽來的。這樣的情節,也是真相,也許是胡諂,我們無從確定,唯一能確定的,就是韓夫人對朱序的愛。

  歷史上,襄陽這段古城牆屢塌屢建。明初,擴建成為長寬各20多米的子城,上勒石匾“夫人城”。清同治年間,夫人城又塌了,襄陽地方官員再重修,並刻碑,表達對“一重城池一夫人”的敬重,不讓韓夫人的故事湮滅。1982年,襄陽建紀念亭於城上,內塑韓夫人漢白玉立像,闢為旅遊景點。

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母愛,最打動人心。任何一位母親,哪怕再柔弱,當她發現自己兒子處於危險之中,為了保護兒子,都會爆發出驚人的力量。夫人城,就是因為注入了母愛,讓人敬仰,遂以傳承。

襄陽夫人城:緣於一位聰明有愛的母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