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生擒薩達姆的那名美國士兵,退役後的情況如何?

莊小哥

說到“戰鬥英雄”,估計很多人都會崇拜、尊重,但是在伊拉克戰爭中,卻出現了“戰鬥英雄”退役後生活極度落魄的狀況,而這些人就包括今天的主人公——克魯茲。

說到克魯茲可能很多人並不瞭解,但是如果說他是生擒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的戰鬥英雄,那麼你一定很感興趣。

當年美軍佔領伊拉克之後,薩達姆為躲避美軍四處逃竄,而美國方面為了抓住薩達姆可謂是動用了最先進的追蹤情報系統,歷經三個月的追捕,薩達姆終於被鎖定位置,而為了抓住他,美軍出動了海豹突擊隊,而克魯茲就是海豹突擊隊中的一員。

當時克魯茲和隊友一起搜捕薩達姆,在一處地洞,克魯茲發現了薩達姆,並將他從洞裡拖了出來,而後把他像犯人一樣摁在地上,並由隊友拍攝一張震驚世界的照片。

這張照片流出來之後,克魯茲一時間成為美國英雄,而他本人也靜靜享受著戰鬥英雄給他帶來的所有的榮譽,可是克魯茲太天真了,當他退役回到美國,本想靠著“英雄”的頭銜換來一份體面的工作,但是現實卻是他找不到一份工作,最後連維持生計都成了問題,原來他設想的戰功所能給他帶來的一切都瞬間化為泡影,一開始他並不理解自己為什麼會遭遇這些,後來才知道那些老闆對於他的戰功是十分肯定的,但是他們十分忌諱克魯茲手上沾滿的“戰爭鮮血”。

原來,在之後美國民眾在各種渠道認識到他們所支持的這場戰爭絕對是“非正義的”,他們看到了很多伊拉克民眾飽受戰爭傷害,甚至很多人都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生命,作為英雄的克魯茲自然“首當其衝”,由英雄變成了“罪人”,而這樣的情況下,沒有任何老闆會聘用這樣一個人來給自己找麻煩。

四處求職無果,甚至因為是英雄而被人嫌棄,克魯茲心理上備受打擊,而他本人也必須要定期接受減輕“戰後創傷壓力”的培訓。

至於說,譴責克魯茲這樣的“士兵”的民眾們,他們誰對伊拉克戰爭非正義的一種譴責,這是一種正義感,但是這一場戰爭,這些美國士兵是罪魁禍首嗎?


蘇忖

美國是世界上最有良心的國家,當然會優厚對待這位英雄。誰敢說他沒工作,生活潦倒,心理抑鬱,一定是假新聞!

2003年12月13日,19歲的吉恩斯·克魯茲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會在這天從無名小卒一躍成為世界頭條。

吉恩斯·克魯茲是一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他隨軍參加了地面行動,美軍不到1個月就攻入巴格達,隨後對薩達姆展開追捕。

2003年12月13日,克魯茲和戰友在提克里特附近搜查時,發現了一處地洞,他們驚詫地發現,躲藏在裡面的人竟然是苦苦尋找的薩達姆。此時的薩達姆已經是67歲的老人,如同喪家之犬,毫無反抗之力,克魯茲和戰友鑽進地洞,像拖死狗一樣拖了出來。

薩達姆試圖掙扎,年輕力壯的克魯茲把他按到在地。旁邊的戰地攝影師按下快門,拍下了這張照片。

薩達姆被擒的消息迅速傳遍全球,照片上意氣風發的克魯茲,口流鮮血的薩達姆,形成強烈反差,克魯茲一夜之間成為舉世矚目的英雄。

然而,這張照片沒有給克魯茲帶來好運,回國退役後的他倍受冷落,甚至連一份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

克魯茲服役期滿退役後,他原本以為憑藉戰鬥英雄的光環,自己可以輕鬆找到一份滿意體面的工作(美國沒有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因此他在履歷表上寫了許多自己在伊拉克期間的驕人戰績,包括擊斃多少敵軍士兵———當然更包括親手把薩達姆拖出洞那件事。

“本以為憑我的背景,找工作一定會很輕鬆”,克魯茲說。

但現實徹底摧毀了他的美好夢想,克魯茲嘆道:“這一個月來,我四處求職,但就是沒有人肯僱用我。投出去的簡歷如石沉大海,家中電話鈴也從未響過,我至今仍沒有面試過一次。”

這件事情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年輕體壯,又是戰鬥英雄的克魯茲為何落到這種地步?

無奈之下,克魯茲考取了“看護助理資格證”,但仍然沒有公司接納他,一家公司負責人直言不諱說道:“我們無法想象與一個在戰場上殺人無數的軍人和我們坐在一個辦公室裡,沒有一點安全感!”

事實上,很多美國人對小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都是抗議和譴責的,人們在戰爭中看到的不僅僅是美軍的不可抵擋,更多的是伊拉克滿目瘡痍的城鎮,流離失所的難民,孤苦無助的孩子,而這張照片讓克魯茲站在了風口浪尖上,成為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但這場戰爭的非正義性讓參加戰爭的士兵也成為受害者。在愛好和平的人們看來,克魯茲是侵略者的代表,他的雙手沾滿鮮血,讓人避之不及,很多支持薩達姆的人也把仇恨轉移到他的身上。


狄飛驚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

2003年12月13日,薩達姆被抓獲;

2006年12月30日,薩達姆被執行絞刑。

在這裡姑且不去評論伊拉克戰爭爆發中理由是什麼,也不去評論薩達姆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戰爭中,薩達姆的軍隊,在美軍面前幾乎毫無抵抗之力,瞬間就融化了。

薩達姆垮臺之後,一直在東躲西藏,美軍開始在伊拉克境內通緝薩達姆,給出懸賞金額高達2500萬美元。

最終,薩達姆的一個貼身保鏢在替薩達姆送信的過程中,暴露了行蹤,被美軍抓獲。這個保鏢在被美軍的嚴刑折磨了整整一個月之後,終於熬不住了,供出來薩達姆的藏身之地。

這個保鏢對於薩達姆也算是仁至義盡了,熬了整整一個月才供出了薩達姆,只是薩達姆太大意了,貼身保鏢失蹤整整一個月,竟然毫無知覺,然後被美軍活生生抓獲。

抓獲薩達姆的美軍士兵名叫Lorenzo Zarate,當年僅僅19歲,是海豹突擊隊的一員。當海豹突擊隊員根據薩達姆貼身保鏢提供的消息進行搜索時 ,Lorenzo Zarate在一個洞中發現了薩達姆,硬生生的把薩達姆從洞中揪了出來。

因為第一個抓獲了薩達姆,Lorenzo Zarate瞬間就成為了英雄,特別是成為了伊拉克人民的英雄。那麼這位抓獲薩達姆的大英雄現狀如何,是不是一路伴隨著鮮花與掌聲?

然而,據美國《達拉斯晨報》報道,Lorenzo Zarate在退役之後過的並不好,也沒有獲得那2500萬美元的懸賞,甚至患了創傷後壓力失調症,差點就槍殺了自己的親生女兒。

而根據最新報道,Lorenzo Zarate目前仍被關在監獄中,而其被控罪名是惡性襲擊,根據描述,Lorenzo Zarate試圖襲擊警察,甚至去搶奪警察身上的配槍。

這就非常有意思了,當年親手抓獲薩達姆的士兵,一度被人們是為英雄的Lorenzo Zarate,在退役後卻患上了精神疾病,還試圖襲警,結果被關押在監獄。


小鎮月明

薩達姆死後,估計也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長盛不衰的“網紅”,這得益於伊拉克戰爭以及後續對薩達姆長達2年多的世紀審判都發生在迅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再加上伊拉克戰爭是近年來美國對外發動的最具爭議性的戰爭,而這場戰爭最大的犧牲品—薩達姆的話題就格外引人關注。

對於薩達姆,對他的內政姑且不去談論,但是他的外交確實做的比較糟糕,過早地消耗了國力,海灣戰爭後又強硬反美十多年,最終被美軍一朝推翻,身死而國滅,可惜可嘆。

薩達姆在逃亡的過程中,能夠信任的人越來越少,但即使這樣,他還是被最信任的保鏢給出賣了,最終被這個名叫約翰的19歲美軍士兵和戰友們抓住。

約翰因這張和被捕的薩達姆的一張合影而聞名世界,其實他並沒有直接參與抓捕,而是為現場提供警戒和保護,當時他距離薩達姆藏身地大約20米。他一度被作為國家英雄登上了《紐約時報》。

和很多參加了海外戰爭的美軍士兵一樣,約翰退伍後飽受戰爭創傷折磨,他在伊拉克戰場殺了十多人,尤其是一名伊拉克兒童在他的眼前被擊中喪生,這個場景始終讓他噩夢纏身,經常半夜被驚醒。


雲中史記

當年生擒薩達姆的那名美國士兵叫吉恩斯·克魯茲,他雖然在美軍搜捕薩達姆的行動中,活捉薩達姆立下大功,被人稱為“戰鬥英雄”,但他退役後的狀況很不好,並沒有享受到應有的“英雄”待遇,也沒有拿到傳說中的2500萬美元的賞金,生活很落魄。


2003年3月,美國以“伊拉克私自藏有大批數量的秘密武器”為由,繞過聯合國,出兵19萬對伊拉克發起了一場軍事戰爭。這場戰爭給伊拉克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伊拉克傷亡慘重,百萬難民無家可歸。

這場戰爭,美國以絕對優勢取得了勝利,但同時也付出了5萬多人的傷亡代價,另外還有很多士兵因為這場戰爭影響了一生,比如生擒薩達姆的克魯茲。

伊拉克被美軍攻佔後,總統薩達姆為了躲避美軍的抓捕四處逃亡。為了儘快抓住薩達姆,美國也是下了大功夫,動用了高科技情報追蹤網絡,歷經三個月,終於發現薩達姆的藏身之處,美軍派出了最精銳的海豹突擊隊抓捕薩達姆,作為海豹突擊隊的一員,克魯茲參與了這次行動。

2003年12月13日,克魯茲和戰友在搜查中發現了薩達姆藏身的地洞,兩人鑽了進去,將躲在裡面的薩達姆給拖了出來,並將他摁到在地,拍了這張震驚世界的照片。

這張照片被迅速傳播,克魯茲一時名聲大噪,成為美國戰鬥英雄,受到了國家的表揚。那段時間他的確享受到了戰鬥英雄給他帶來的精神上的榮譽感,他似乎是看到了繁花似錦的未來在向他招手。

可是現實卻給他潑了一盆又一盆的冷水,當他從部隊退役回國後,拿著自己的戰績“我在履歷表上寫了許多我在伊拉克期間的驕人成績——包括我親手把薩達姆拖出洞那件事”去找工作時,卻屢屢碰壁,很多公司都拒絕了他,沒人敢聘用這位戰鬥英雄。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按理說克魯茲回國後應該是享受英雄般的待遇,並受萬民擁戴的呀。

原因就是美國攻打伊拉克是一場沒有道義的戰爭!

這場戰爭給伊拉克帶來的打擊是毀滅性的,除了傷亡的7萬多名士兵外,還有6萬多普通百姓在戰爭中喪生,造成了一大批伊拉克難民無家可歸,那些流離失所的難民以及無助的孩子令人慘不忍睹。

一個富足強大的中東強國,因為一場戰爭變成了一片廢墟,最重要的是美國發動戰爭的理由和藉口不能自圓其說,美國最終也未能證實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還被俄羅斯總統普京譏笑:那可能只是洗衣粉。

所以,因為對這場戰爭的譴責,世界上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對於克魯茲的“英雄事蹟”不是持有表揚讚賞的態度,更多的都是在懷疑他,克魯茲成了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他那雙沾滿鮮血的雙手讓人避之不及。

因此,很多用人單位都不願錄用他,正如一家公司負責人說道:我們無法想象與一個在戰場上殺敵無數的軍人同我們坐在一個辦公室裡,沒有一點的安全感!

本想憑藉“輝煌的戰績”來獲得一份體面的工作,結果四處求職無果,沒人肯收留他,甚至因為他是戰鬥英雄而遭嫌棄,他考取了“看護助理資格證”,但仍然沒有公司願意接納他,最後連維持生計都成了問題,這給克魯茲帶來了很大的打擊。

找不到工作的壓力使他情緒幾近崩潰,心理開始出現問題,甚至一度精神失常,曾拿著槍口頂著自己女兒的頭部,後來在警方一個多小時的調解下,才放下手槍。他為此不得不去做心理檢查,接受“戰後創傷減壓”培訓。

在美國突擊隊中,克魯茲軍事素質過硬,驍勇善戰,不能否認他是一個好軍人,但是同樣的,人們也無法肯定伊拉克戰爭是正義的。

作為一個軍人,服從命令是天職,正義與邪惡並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只是這場戰爭中,以克魯茲為代表的這些美國士兵才是罪魁禍首嗎?他們後來受到的待遇是罪有應得還是不公正? 相信人們心裡都有桿秤。

多年過去,薩達姆早已塵歸塵,土歸土了,吉恩斯.克魯斯用手按住薩達姆滿臉花白鬍子的照片,永遠定格在了2003年,這既是他的榮耀,也是他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有書共讀

薩達姆,1979年至2003年就任伊拉克總統,2006年被處以絞刑。


薩達姆據說是在山洞裡被抓的,而後那張美國士兵抓捕薩達姆的圖片就傳播全世界,這名美國士兵叫吉恩斯——克魯茲,當時他可是被稱為“英雄”,因為是他抓捕了當時被認為罪人的薩達姆,許多伊拉克人民當時都視克魯茲為抓捕薩達姆的英雄。




在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時,伊拉克人民認為民主即將到來,美國將給伊拉克帶來民主,因為薩達姆已經獨裁了24年,伊拉克人民對薩達姆極其不滿,舉行示威要求薩達姆下臺,還有把薩達姆雕像砸掉,然而事實是薩達姆被抓,民主沒有到來,到來的是災難,15年後的現在,伊拉克仍然處於動亂中,和平遲遲未到來,當初的民主更是成為內戰,當初號稱“世界第四強國”的伊拉克就此沒落,而當時美國為了抓捕薩達姆懸賞了2500萬美金,最後才獲得薩達姆的下落,但是也並沒有支付懸賞金,反而還將透露下落的人打進監獄,而薩達姆最後卻被處以絞刑。




所以現在有人反對薩達姆,反對他的獨裁,也有人支持薩達姆,認為薩達姆是個梟雄,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不過沒了薩達姆的伊拉克,人民已經處在水深火熱中。





鋒子講史

將薩達姆拖出地洞的士兵名叫:吉恩斯·克魯茲。首先他沒有被暗殺,更沒有自殺。

他只是在合適的時間拍了一張合適的照片而已,並沒有太多值得傳頌的東西。他與照片中露出兩隻腳的美軍士兵有任何區別嗎?我看幾乎沒有。

在媒體報道的熱度退卻之後,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過著平靜的生活,也算是不錯的歸宿。吉恩斯的故事到此結束。

但這還沒完,歷史遠比我們想象的更有意思,表象背後還有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

今天想說的是另外兩看似毫不相干個人,薩達姆之孫和卡扎菲之子。拋開立場問題,這兩位的表現,堪稱血性真漢子(與他們懦弱的父輩比起來)。

薩達姆我們都知道,在即將垮臺之際,拋棄軍隊和家人,獨自帶領心腹東躲西藏。最後在地窖內被抓獲時,高喊:“不要開槍,我們可以談判!”乖乖的被美軍按在地上接受檢查。與當政時的囂張氣焰判若兩人。

而14歲的穆斯塔法,跟隨父親和叔叔(烏代、庫塞)躲藏在親信的別墅內。在美軍圍攻期間,他並未參加戰鬥。然而經過六小時激烈槍戰,在美軍進入別墅搜尋屍體時,14歲的他卻撿起步槍勇敢的向美軍射出復仇的子彈,最後被亂槍打死。

薩達姆曾經鼓動軍隊:面對敵人要打光最後一顆子彈,流盡最後一滴鮮血。他本人沒有做到,而是選擇了卑微的屈服。誰能想到,這個龐大家族的最後一槍,竟然由這名14歲少年打響。這個稚氣尚存的男孩震撼了在場的所有人。

拋開立場,不由得說一句:好樣的!你是有血性的真漢子!

卡扎菲被捕之後,面對抓捕他的武裝分子,表現驚恐,甚至祈求饒命,完全失卻了昔日的狂妄。

反觀最不受他待見的老五“穆塔辛”,最後時刻的表現堪稱中東最有血性的戰士。在家族危亡、幾個哥哥紛紛逃亡的情況下,被打入冷宮的他(以前反對過卡扎菲)毅然拉起隊伍毫不畏懼的跟美軍死磕。

在最後的戰鬥中被反對派生擒,在經歷嚴刑拷打之後,面對幾近瘋狂的武裝分子,仍然鎮定自若,堅定而從容。最後他說道:你們算什麼東西,我身上的每一個傷口都是最閃亮的勳章!然後喝完水,抽了最後一支菸,從容赴死。

亂世出梟雄,以上兩位真是後生可畏。然而時勢造英雄,他們沒能站到時代的風口浪尖上,只能作為歷史的犧牲品湮沒在滾滾紅塵之中。

拋開立場,從個人角度向他們投去敬佩的目光!


世界兵器

說到薩達姆,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當年伊拉克的總統,被自己國家人民所出賣的總統,導致現在的伊拉克分裂戰爭不斷。當年的小布什總統為了抓住薩達姆可是花了很大的功夫,甚至懸賞了2500萬的美元懸賞薩達姆!這可對平民百姓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約人民幣1.7億!那麼最後抓住了薩達姆的那個美國大兵,真的拿到了這2500萬美元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嗎?


答案讓人很失望,並沒有,他抓住了薩達姆之後,雖然收到了國家的表揚,但並沒有拿到2500萬美元的賞金,相反在他退役的時候,簡歷上寫著曾活捉薩達姆,但不盡人意的是沒有人肯收留它,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原因就是在活捉了薩達姆之後,美國對伊拉克的侵略,造成伊拉克一片狼籍,居民都無家可歸,甚至死於戰爭,引起了國際的氣憤。所以國際對於這個士兵的“光榮行為”更多的不是表揚讚賞,更多的卻是在譴責他。所以多數的總經理都不願意收留他。


所以這位美國的“民族英雄”最後的下場並沒有飛黃騰達拿到2500萬美金瀟灑自如,相反因為自己的“罪行”找不到工作鬱鬱寡歡,最後到了精神失常的地步,實在淒涼之極!


小宇談軍事

他的心情不會舒暢,抓到薩達姆後怎麼樣?伊拉克結束了暴君統治,迎來了美國式民主,老百姓過上了幸福生活?腐敗、暴力、汽車炸彈、民不聊生、經濟倒退,與薩達姆統治時期成了顯明對比,那時起碼還有的一定的安全感,基本的生活能夠滿足!那名美國大兵肯定陷入內心的煎熬,遵守國家要求,要解救水深火熱中的伊拉克人民,要為他們帶來民主、人權、幸福的生活。實際除了留下戰火摧殘下的斷壁殘垣,失去家人的老百姓,政府內部無休無止的爭吵,我到底做了什麼,這是犯罪嗎?心理醫生能幫我答疑嗎?能撫平我那受了傷的心靈嗎?


趕不上的節拍

人生如戲,真的是這樣,美國人發起對伊拉克的入侵。目的是伊拉克的國主薩達姆不聽美國人的,所以就找個藉口滅了他。美國如願了,老薩敗了,樹倒猢猻散,兒子孫子也被打死了。自己被美國人抓了,其中有個美國軍人叫克魯茲的,當時還和老薩合拍留念,挺光榮的。可以理解,雖然說老薩成了俘虜但必竟是總統,能把老薩抓住是大事,但這個孩子從此並沒有給他帶來好運,反而是惡運的開始。老薩能當上總統並輝煌這麼多年,那是有仙氣的,審他的法官死了,治他死罪的人也都到黴了,就連美國的那個防長都被迫下臺了,美國住伊拉克的美軍更是天天捱打挨炸的,死的人比打伊拉克時都多。一個小兵能好的了嗎?結果退伍了,哪都不樂意要他,沒有任何一個人樂意和一個沾滿伊拉克人民鮮血的人一起工作。那怕是普通的工作都不要他。好工作更別想,錢也不夠用,媳婦兒也不好找,可憐的娃呀,窮就窮點吧,慢慢的過唄,可就這個都做不到,人若倒黴喝涼水都塞牙,風大了都傷舌頭。他患上了嚴重的“戰爭宗合症”。從英雄到令人反感,應該說是美國霸權的行為所致,做為一個士兵是其政策的執行者,也是犧牲品。由此也看到人們是愛好和平的,大多數美國人也是反感美國非正義的侵略行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