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何殺死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

用戶64325649

自古“皇家之內無父子,豪門之中無兄弟”,雖說是虎毒不食子,但是在權利面前,狠毒遠勝猛虎。

當年為陷害王皇后與蕭淑妃,武則天不惜親手殺死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兒,萬沒想到最後這隻魔掌竟然伸向了自己的兒子。

當武則天在感業寺出家之時,便於李治勾搭連環,並因此有了身孕,回宮之後,便誕下長子-李弘,這個新出生的孩子,給李治和武則天帶來了欣慰,因此被封為代王,四歲之時,就被封立為皇太子。但令這個孩子想不到的是,恰恰是這個太子之位,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

李弘自幼宅心仁厚,長成之後,更有李治的愛民之心,天下饑荒之時,上書請求開倉放糧,救濟黎民。就連自己母親的仇人蕭淑妃的兩個被囚禁冷宮中的女兒,他也設法幫助,令其脫出苦海,遠嫁他人。

但就是因為這件事,給自己帶來了麻煩,武則天恨透了蕭淑妃,當年讓酷吏來俊臣用“醉骨”之法,將蕭淑妃折磨致死。蕭淑妃死前發下誓願,要變為狸貓回來吃掉武則天這隻阿武鼠妖。這令武則天記在心底,時時防備,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將仇家的女兒給救了,這無疑是跟自己為仇作對,如今李弘又是太子,他姓李,是李唐的後人,早晚會對自己改唐稱帝構成威脅。於是就在675年的時候,李弘被毒死,那年他只有23歲。就這樣這個本該成為一代明君的人死在了自己母親的手中。

李弘死後,比小他兩歲的弟弟李賢被立為太子。李賢文韜武略樣樣兼備,而且異常聰明,滿朝文武十分器重他,誇他出類拔萃。但就是這個出類拔萃觸動了武則天的權利神經,終於在680年爆發了。

那一年,李賢上書揭發武則天寵信的方士明崇儼,這件事嚴重觸怒武則天。不久後,李賢被廢,貶為庶民,發配貴州。後來武則天越發的擔心他會殺進宮來,謀害自己,於是一不做二不休,以反叛為名,逼迫李賢自殺,李賢時年23歲。

自己的兩個哥哥都死了,剩下的兩個兒子李顯和李旦,就老實多了,自此後顫顫巍巍的做人,擔驚受怕的過活,生怕下一個輪到自己身上。

縱觀武則天的六個子女,被她親手殺死一個,毒死一個,逼死一個,可見皇家之中無父子這句話太在理。如此看來,還不如生在平民家中踏實!


大獅

虎毒不食子,最毒婦人心,武則天不是老虎,她是女人,而且是個權力慾極強的女人,為了權力,她可以犧牲一切,包括殺死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廢掉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

武則天很李治一共生了4個兒子,分別是李弘、李賢、李顯、李旦,這4個兒子中有2個直接或間接死在她手下,另外2個也差點被她殺死。

長子李弘,被武則天毒殺

李弘生於永徽三年(652年),5歲就被(656年)立為太子。他自幼仁孝,長大後體恤民情,曾給被武則天殺死的蕭淑妃的女兒求情,很受李治的喜愛,但卻體弱多病,而且跟老媽武則天關係不好,在上元二年(675年)突然暴斃,時年只有24歲。

李弘的死因爭議不斷。有人根據李治親自撰寫的碑文推斷,李弘是死於肺結核(古代稱為癆病,屬不治之症),但由於武則天一貫心狠手辣,李弘又是暴斃,很多人就把這個鍋給了武則天,史書上說是她毒死了李弘。

反正武則天已經是“天下第一惡人”,她頭上也不差這一個黑鍋了。

次子李賢,被武則天賜死

李賢生於永徽五年(654年),哥哥李弘死後,他被立為太子,時年22歲。李賢逆反心理比較重,喜歡歌舞女色,讓武則天很不滿,多次苦口婆心規勸,還專門進行了書面批評教育,但都不見成效,武則天也很頭疼。

這時有人出來告發太子有密謀,武則天派人調查,竟從東宮的馬坊裡搜出幾百幅盔甲,一下子坐實了謀逆的嫌疑!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惹上謀逆大罪,神仙都救不了。武則天一怒之下把李賢廢為庶人,發配到巴州居住,但她仍不放心,又派左金吾將軍丘神績到巴州監視,沒想到這個丘大人膽子不小,到了巴州後竟然打著武則天的旗號,讓李賢自殺了!

武則天得知消息十分悲哀,把丘神績貶了官,還追封李賢為雍王,好像此事跟她無關,但不久又將丘績官復原職,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三子李顯,被廢后險些被殺

李顯生於顯慶元年(656年),哥哥李賢被廢的次日,他便被冊為太子。弘道元年(683年)12月,高宗駕崩,他即位稱帝,是為唐中宗,時年28歲。

這樣看,李顯要比他倆哥哥幸運地多,不但遞補成為太子,還很快就當了皇帝,但他這種幸運只持續了兩個月,就被老媽武則天廢了!

太后廢兒子,歷史上不是沒有,但武則天廢兒子的理由竟然只是因為皇帝想讓自己的岳父當高官,還說了一句氣話,結果就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幽居房州。

李顯被廢后一直很老實,沒有重蹈哥哥李賢被殺的覆轍,14年後他終於被召回朝廷復立為太子。神龍元年(705年),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禪位於李顯,李顯再次稱帝,卻在4年後被自己的韋皇后毒死。

一生兩次稱帝,沒當過一天快意皇帝,躲過親媽的毒手,卻死在自己老婆手中,李顯的一生真是足夠悲催。

四子李旦,被幽居20年險些被殺

李旦生於龍朔二年(662年),哥哥李顯被廢后,被武則天立為皇帝,是為唐睿宗,時年22歲,但他只是一個真正的可憐蟲,一開始就被親媽幽於別官,武則天代兒子當起了皇帝。

李旦一幽居就是20年,在此期間他戰戰兢兢,卻被誣告謀反,險些命喪黃泉,就連武則天決定要把皇位還給李氏時,他都不敢接受,而是讓給了哥哥李顯。

景龍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顯駕崩,李旦的兒子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合謀發動政變,誅殺韋皇后準備效法武則天篡奪唐室江山,韋皇后等,李旦第二次即位為帝,但又在兩年後禪位給自己的兒子李隆基,是為唐玄宗。

李旦和他哥哥李顯一樣,也是一生兩次稱帝,也是沒當過一天快意皇帝,也是躲過親媽的毒手,最後不得不禪位給自己的兒子,李旦的一生也是足夠悲催。

後來居然有人給武則天洗白,說她知道自己兒子個個軟弱無能,所以才挺身而出,保護江山和兒孫性命,真可謂毫無廉恥。難道這些人不曾想過,武則天四個兒子的性格軟弱和命運悲劇,不就是她這個當媽的一手造成的嗎?


狄飛驚

在權利的鬥爭中父子,兄弟相殘是常見之事,母子也不在話下,武則天是個有能力,有野心的女人,她當然不會滿足於做一個深宮裡的皇后,太后。她要的是整個江山,權傾天下,這種情況下她和她的兒子們之間的矛盾就是不可調和的了,因為她的兒子們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是她通往權利道路的絆腳石。



作為歷史上唯一的女帝武則天的兒子們,他們的一生都活在母親的權利陰影下,尤其是長子李弘和次子李賢更是成為了這場皇權鬥爭的犧牲品,英年早逝。



孝敬皇帝李弘是武則天的長子,為人仁厚善良,體恤民情,並且曾經為蕭淑妃留下的兩個公主求情,深得父親高宗的喜愛,但同時他的這種性格也與母親武則天之間產生了矛盾,與自己不在同一戰線的兒子不是武則天想要的,更何況這個兒子能力還不錯,日後登基肯定會影響到自己的權勢。公元675年,李弘隨帝后出巡洛陽時猝死,年僅23歲。唐高宗十分悲痛,追封其為孝敬皇帝。關於李弘的死因後世多揣測為武則天將其毒死。



章懷太子李賢是武則天的次子,在哥哥去世後被立為太子,他也是個比較有才能的人,在當太子期間曾多次監國,得到朝野內外一致的稱讚,也曾召集文官註釋《後漢書》,史稱“章懷注”,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可是,同他的哥哥一樣,對於他的母親來說,一個優秀的兒子會脫離她的掌控,會阻礙她稱霸天下的宏圖大志。公元680年,李賢因為謀逆罪被廢為庶人,流放巴州。公元684年,武則天廢帝主政,派人令李賢自盡,年僅29歲。直到唐睿宗時,才被追封為章懷太子。



武則天之所以殺掉這兩個兒子,主要就是因為他們很優秀,而且不受她控制,阻擋了她的帝王之路,她餘下的兩個兒子中宗李顯和睿宗李旦,則性格懦弱,才能一般,完全不是母親的對手,有哥哥們的前車之鑑,一輩子活在母親的陰影下,戰戰兢兢,提心吊膽,只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


皎皎220

從我個人的角度分析來看,武則天是中國幾千年來唯一獨尊的女皇。她人長得漂亮,很有氣質才華。

武則天當了女皇后,一直想穩坐皇位,獨尊天下。因此任性霸氣的女皇武則天怕有人爭奪皇位,六親不認,斬草除根。就連自己親生的兩個兒子,怕長大後爭奪皇位也不放過。最終武則天派人殺死兩個親生兒子,從來不考慮有個根的後路,女皇太霸道殘忍和絕情了。

武則天穩坐了四十多年的江山,八十多歲病故。臨終前無一個最忠誠的孝子看望她,也許是她冷酷無情,私心過大造成的,悲哀呀!


董永根

這讓我想到一句話"無情最是帝王家"。殺死自己兒子的不止武則天,還有北魏胡太后殺了自己的兒子孝明帝。


再往前追溯一下劉邦的皇后-呂后,試想一下如果漢惠帝劉盈是個性格強硬並且才華橫溢的人又會怎樣呢?恐怕也早已被殺了吧?《三國演義》中官渡之戰時袁紹因為小兒子生病而無心於軍國大事最終敗於曹操,袁紹的行為直到今天還被拿出來做反面教材,可是真的讓我們自己做到那個位子上誰又能保證自己無動於衷呢?


武則天長子孝順友愛,因為釋放了王皇后的兩個女兒後死得蹊蹺;二子才思敏捷,處事果斷最終被貶巴州自盡。有《黃臺歌》雲: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瓜尚好,再摘使瓜稀。三摘尤尚可,四摘抱蔓歸。


當權力遭遇親情誰能做出最明智的抉擇?這恐怕千古難題。還是雍正的軍師戴鐸說得好"處庸眾之父子易,處英明之父子難",這算是對抉擇的最好總結了。


金鑼山軼事

古話說得好:虎毒不食子!而武則天為什麼要殺了自己的兩個兒子了?首先,武則天一生共有四個兒子,長子李弘、次子李賢、三子李顯、四子李旦。只有長子和次子的死比較撲朔迷離。長子李弘為太子,但在唐上元二年,年僅24歲的李弘突然掛掉了。死因眾說紛紜!史書上言之鑿鑿的說:武則天覺得大兒子天賦異稟,能力過人,害怕將來長大妨礙自己篡位,因此只好提前出掉他,於是將大兒子鳩殺!而殺死大兒子的起因是,李弘曾為母親武則天要處理兩位公主而求情,導致武則天勃然大怒。持這種觀點的有《唐會要》和《新唐書》。但是對於這種說法 在唐朝的中後期很有市場,有人認為就算武則天為了剷除阻礙而殺自己親骨肉。但這種說法又遭到了後世史學家司馬光的質疑,司馬光認為:上述說法只見《新唐書》和《唐會要》,卻不見《實錄》和《舊傳》,恐怕並非是實情,李弘之死恐怕只是身體不好,而並不是武則天所為。而司馬光的說法也是有依據的,李弘患有癆病,身體一直不好,並且在唐朝當時醫療技術和條件不夠發達,英年早逝的人比比皆是。而李宏得罪自己母親的事發生在死之前的四年,如果武則天想要動手,恐怕也不會等四年之久吧!!!而另一個死的不明不白的是次子李賢,而李賢之前因觸犯武則天而被處以謀利之罪被貶到外地,後來又一位朝廷的酷吏去李賢的住處質詢他,結果李賢卻是隨之自盡而死。死後的李賢因此在後來又被追諡為“章懷太子”,而這位“章懷太子”的死因和他哥哥李弘一樣,死的不明不白,疑點重重。對於李賢的死,歷史上也是眾說紛紜。有一部分史書仍就認為是武則天故意派人去殺死自己的兒子。而另外一些人的觀點則認為,李賢死因這件事與武則天關係不大,全是唐朝廷內部的派系鬥爭間接導致了李賢之死,而武則天在其中並沒有扮演主導身份。 因為武則天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所以對於這位“奇女”的形象,導致後來人先入為主的覺得她心狠手辣,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推動影響下,使之更多的人有了更加關闊的猜想。至於結果如何,已經成為了歷史,畢竟武則天也繼承了唐朝的輝煌,開創了開元盛世! 有不同意見的,歡迎留言討論!


古月青城

我認為武則天之所以殺掉他的兩個兒子,是因為李弘與李賢都有治國之才。而武則天有稱帝之心,她的兩個有才華的兒子就成了武則天的絆腳石。李弘在政治上是反對武則天的,而且李弘才華橫溢,自然成了武則天的眼中釘。而李賢在當太子期間,深得人心,朝中大臣對其稱讚有加。所以,武則天決定解決李賢。武則天素以心狠手辣著稱,她可以向任何人下手,她曾經為了皇后之位親手掐死了自己襁褓中的女兒,連自己的女兒都可以殺,更何況自己的兒子呢。

所以,我認為武則天殺死李弘和李賢的最大原因就是他們阻擋了武則天的稱帝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