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備考公務員?

李辰曉

大三開始準備公務員考試不算晚,但也絕對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太早了,要想在考試中取得佔有絕對優勢的好成績仍然需要平時的大量練習和積累。對公務員一無所知的同學可以參考以下幾點建議:

1.瞭解公考,找準定位。

先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什麼,是否真的打算當公務員,自身的學歷、能力、專業、志向等是否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打算考哪裡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各地省市公務員考試等有沒有主要的目標意向,可以找到2018年各地的考試大綱參考分析一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崗位,有沒有什麼特殊的報考要求,各地考試時間大致都是什麼時候,再有針對性的開始複習。

2.制定計劃,著手準備。

一旦開始準備,就要拿出十分的努力為之行動,根據現在開始的時間直至考試製定一個計劃並開始執行。

第一階段:找幾套真題,瞭解一下考試的基本題型及考試內容,根據題目類型及能力要求做基本的知識儲備積累。如:考申論需要了解的理論政策知識、時政熱點知識等,考行測需要具備的邏輯推理知識、數學運算知識等等。

第二階段:購買教材、真題,參加培訓輔導,系統的掌握各個模塊的理論知識,針對自身的弱項重點突破。

第三階段:大量練習,以真題為主、模擬題為輔鞏固學到的理論知識。

第四階段:參加模考,檢驗成果。針對自身的不足之處做重點練習,難以突破之處可以尋求專業指導老師的幫助,提高成績。


北京新東方

強答一下。直接亮明自己的觀點:大三第一學期千萬不要開始公務員準備。別急著噴我,考過公務員的會明白我的觀點。

戰線太長,容易疲憊。大學生大三隻能參加12月份的國考,如果用一年的時間來準備公務員考試,真的會非常累,因為公務員考兩門行測與申論,行測全部都是選擇題,申論都是客觀題。用一個月時間熟悉行測試卷足夠了,後面的時間基本都是刷題,考過公務員的都知道,越是後面越是難熬,大部分都會出現後面做題的分數比初期做題分數低的情況。

既然題主決定了考公務員,那麼個人建議大三第二學期開始準備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建議如下:

第一,熟悉題型。公務員行測考試分為常識、選詞填空、圖形推理、片段閱讀、類比推理、數量關係、資料分析幾個板塊,題主首先要對題型有個全面把握。

第二,專項突破。在熟悉題型之後,找到自己的強項與弱項,最主要還是補短板,因為有的考上會把自己的短板全部拋棄,這是很不明智的,因為公務員考試沒有所謂極難的題目,把某一個板塊全部放棄,這場戰役基本就輸了。

第三,形成節奏。這是最為關鍵的一點。很多考生喜歡拿到試卷後,從第一題做到最後一題,然後題目最後做不完,這就是沒有形成自己做題節奏的體現,正常來說,應該是先做自己擅長的板塊,讓自己快速進入狀態。

最後,在中小城市來說,公務員是一個不錯的職業,題主決定了考公務員,就一定要拋開思想包袱、全力以赴。順祝題主一舉成功。有任何公考疑問,歡迎留言,我將一一回復,關注我必回關。

以上。


專業公考解答

對於如何備考,一方面,每個考生的知識儲備、思維慣性、能力結構不同,從而備考指導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另一方面,總有一種備考規劃和複習方向是適用大多數考生,我們就要對大家比較關心關注“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的常識判斷的複習給大家提供拋磚引玉提供一定複習方法論。

一、保持好的心態

二、擁有好的狀態

三、走出誤區,掌握方法

四、複習計劃

三輪複習法之熟悉教材

公務員的考試複習可分為三個時間段進行或者稱之為三輪複習法。第一輪是熟悉教材,掌握考點。考生可以從網站或者書店購買行測和申論兩本書,買回來之後用一個月的時間仔細研讀,做到舉一反三,將基本的知識和解題方法吃透。

三輪複習法之做題和視頻相結合

三輪複習法之歸納總結

第三輪複習安排的時間一般是半個月左右。這一階段主要是回顧、歸納和總結,並且針對常識判斷和時事政治要進行頭腦風暴式的學習了。針對申論這一時期每天都要練習寫上兩篇大論文,寫完之後交給專業的老師查看批閱,然後根據老師的意見自己進行相應的改動。這時一定要虛心學習哦。

行測高分秘籍:題海戰術+易錯總結+敢於取捨

行測的題量大,時間短,因此要想快速準確的完成行測,高強度的真題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通常來說,每道題的答題時間要控制在一分鐘以內。

申論高分秘籍:練字+素材積累+寫作技巧

多練字:申論大段的文字答題直接衝擊著閱卷老師的視覺觀感,因此,字跡和卷面的工整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閱卷老師的評分。因此,平常練習時除了要多動筆寫字外,還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字跡的工整,這往往能成為考卷的隱形加分點。

很多人報考公務員是隨大流,目前浩浩蕩蕩的公務員考試大軍,相當大一部分人是盲目的跟風,就覺得大家都去考,自己也應該試試。雖然也不乏蒙著眼睛考上的,但是更大一部分人還是應該有清楚地認識,說到底,是對自己時間、精力、付出和將來的負責!

行測做題的時間。開始複習時不要注重時間長短,重在理解。模擬時就需要尋找到答題時間感覺了,在整套卷子模擬上,要儘量還原真實考場上的環境和感覺,比如計時要嚴格按照標準來,中間避免出現被打攪和拋錨現象。

江西中公教育


江西中公教育

對於很多第一次接觸公務員考試的考生來說真的是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該怎麼複習。公務員考試分為國考和省考,兩者考試時間不一樣,考生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去做準備,下面我們就從如何複習行測、申論、面試這三個方面來分析怎麼備考。

行測。主要有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這五個模塊。行政職業能力測試考察的是報考者的行政職業能力,它跟我們在大學和中學的考試不同,試題一般不是從易到難,而是五個模塊的題型順序經常變化,而且題量比較大,很多時候是做不完的,省考一般在120道題(國考135道題),考試時間120分鐘,除去塗答題卡的時間,不到一分鐘要完成一道題,所以在做題時要規劃好時間,每個模塊甚至每道題要花多少時間都要做好計劃,這就要在平時複習過程中提高了,需要經過合理的統籌規劃,求出總的最短時間。做題時最好要從自己擅長的入手,這樣不僅能夠把會做的題都做了而且也能省一些時間,如果自己沒有比較擅長的板塊,那麼建議先做常識,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放最後,因為題目比較長而且有可能做不好會影響到你的自信心;如果是初考者首先要做好一個複習時間計劃,不要盲目的買書買教材買試題亂學起來,對行測要有一個整體的瞭解,把歷年的真題拿過來看看,先了解考哪方面,一定要對自身的真實情況進行復習;對於有一定基礎的考生,要仔細分析以前做過的試題,查漏補缺,看自己在哪個模塊比較薄弱,針對性的對這一部分專項練習,保證此類題目以後不再犯錯。經過前面一段時間的複習,進入第二階段的複習就是不斷的進行套題的演練,提高做題速度和準確率,爭取在考試的規定時間內把題做完。

申論。公務員考試中申論也是佔了很大的比分,申論備考前期需要先了解一下申論的基礎知識,掌握一些常規性的知識和基本的答題技巧,為下一階段的複習做好準備。備考申論需要平時多積累,循序漸進的複習,不能急於求成,平時多看一些時政熱點,如新聞聯播、人民時評、半月談半月論等等,學習一些觀點和政策的標準表述,這在寫作的時候有很大的幫助。申論複習一定要多看多練歷年的真題,每年的題型都差不多,重點要了解申論常考的熱點問題及涉及的政策,可以嘗試按照題目要求進行答題,然後找老前輩幫點評。經過一段時間的複習,對申論有一定的瞭解之後就要總結自己的優勢和不擅長的部分,遇到重點難點記下來,集中突擊,然後各個突破,以保證在重點難點方面牢牢掌握。做題不在數量的多少,關鍵是要研究透徹每個題型的材料特點、答題技巧,多積累一些方法,文章寫作經驗,經過這樣系統的複習何愁考不了高分。

面試。從筆試戰場中走出來的考生接下來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到下一場戰鬥——面試,面試是個系統工程,考察要求高,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只有早做準備,才能在戰場上揮斥方遒。面試主要考察綜合分析能力、計劃組織能力、應變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與技巧、言語理解與表達及自我認知等,考生要從這幾個方面進行系統化的複習,面試題目總體上貼近生活、貼近現實,沒有偏題、怪題,因為面試的初衷是為了選拔相比較合適的公務員新人,而不是為了難倒廣大考生,考生一定要擺正心態,樹立良好自信,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盡力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多看看歷年的面試真題和範文,然後自己也從各個角度試著去答題,如果可以的話找公考老前輩指導,或是找幾個一起考公的考生一起模擬演練,找找感覺,面試是不見硝煙的戰爭,更是一個人的戰爭,奮勇向前,成“公”就屬於你!


博彙公務員考試

關於公務員的一些基本情況

公務員分兩類:國家公務員和地方公務員,即大家口中的“國考”和“省考”。瞭解公考是內容,你可以去http://www.offcn.com/網站中查看。

報考流程:01-網上報名(認真閱讀考試公告,從《職位表》篩選適合自己的職位)→02-公共科目考試→03-專業科目考試→04-筆試成績查詢→05-調劑→06-面試→07-體檢和考察→08-公示錄用

考試科目:國考科目包括筆試(公共科目、專業科目)和麵試。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專業科目是報考一些特定職位才需要考的。題量和時間與省考略有不同,整體比省考難。省考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和國考科目相同。

考試時間:一般國考在每年11月份左右。省考時間差異很大,每年招考時間都會有一些小幅度變動,一些省份一年還有春、秋季兩次考試。

如何備考

行測就是需要進行題海戰術,這樣才能攻克薄弱環節、增強做題熟練度、接觸多類型題目、縮短答題時長。建議各類型的題目要穿插練習,這裡推薦《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一本通》

申論相對行測來說,申論相對簡單一些。重點是大作文,申論分數的提高絕大多數原因都是因為大作文。首先把字給練好了,和高考一樣,乾淨清爽的字體會很加分;其次儘可能展示你的文學功底,名言警句、歷史典故等都是可以充分顯示你文學功底的素材,所以平時都要多積累,建議上網搜《習近平用典》,其中很多的名言警句都十分實用;最後分論點要出彩,建議可以到中公教育申論範文欄目,多看一些申論的範文,從中找到規律。

筆試過了就是一隻腳踏進了公務員的門檻,面試備考可以多看書,背誦名言警句,日常生活中多積累,多試著分析和點評熱點事件,才能更好的為結構化面試做好準備工作。對於身邊發生的熱點事件善於觀察,多問一些為什麼,多積累不同主體對於熱點事件的評價態度,一定能夠幫助考生對於面試的超長髮揮,征服考官,取得優異成績打好基礎。


海南中公教育

關於備考公務員考試,我從兩類說一下。

一類:走培訓機構,建議沒有考試經驗的考生,參加個培訓班,一方面可以通過系統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各大培訓機構都有自己獨特的解題方法,能幫助考生少走彎路,更快的提高成績。對於參加培訓班,我就不詳細說了,各大機構都比我說的好,下面我著重說下自學。

二類:自學考試。這類一種是自己已經有大量公考經驗,另一種就是經濟方面有壓力不想參加培訓班。對於自學參加公考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說一下:

1、先系統的完整得做一套題,看看自己哪個模塊強,哪個模塊弱,然後有針對性的學習。

2、我不建議看那種厚厚的理論性書,對於行測,我還是建議多刷題(儘量做各地真題),畢竟行測時間很重要,多刷題能夠提高自己的熟練度以及言語模塊的語感。

3、對於做題,我建議是嚴格按照考試時間做題,避免片段式做題,就是做20分鐘,就打斷了,這樣不利於做題得思維連貫性。要做就一口氣做完一套卷子。

4、申論方面,建議每天抽出時間都寫篇申論。對於不會寫的,可以看看範文,不用硬背內容,先看看申論得格式,記住格式,慢慢套用,內容得考平時慢慢積累,考試時實在不會寫,就硬抄原文,總比不寫強。

5、考試時,行測切忌硬摳一道題而耽誤大量時間,答題順序優先自己強項,就是自己正確率高的模塊,同時又不能因為耽誤時間而錯過資料分析、邏輯等分值高得題,這種題在最後,往往這些題還比較簡單容易得分,有些考生按順序答題,沒時間答最後資料分析而得不到高分;申論方面,一是注意字數,按照規定字數上下浮動10%,多了少了就摳分了;二是小題有讓寫通知、公告、宣傳稿的,一定看清,注意書寫格式;三是申論大作文,書寫時,不是特別地方,寫錯的,儘量不要更改,因為閱卷時間有限,本來看不見錯誤,你一更改,一下就凸顯出來了。

今天先回答這些吧,這是我自學考試的經驗,現在已上岸,希望對各位考生有些幫助。


娛快生活

我是貴州某區縣公務員,2016年一次成功上岸。我很理解題主這種迷茫的心情,從題主問題中我相信題主現在也還在猶豫不決,“準備打算”是不是代表你並未下定決心選擇公考這條路?


字裡行間之間,我還讀到題主不是在詢問怎麼備考公務員,而是詢問關於公務員的一些工作情況,然後再決定是否參加考試?如果是這個問題,私信我一起交流。本回答還是回到怎麼備考公務員這個問題上。

什麼是公務員考試?

公務員考試分為國考和省考。國考,即國家公務員考試,是國家招考中央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一種方式,報名時間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0-11月,國考報考條件比較嚴苛、嚴格,部分職位更是要求基層工作經驗和研究生學歷。


省考,主要面向當地的居民和在當地就讀的大學生以及本省生源的大學生,但現在大部分省份也不要求戶口,即也是面向全國,但其他一些沿海發達地區,比如江蘇、山東、廣東、浙江、上海、北京等地方對戶口有限制要求。地方公務員考試一般為本省人事考試中心自主命題。

國考和省考,考試方式都是報名+資格審查+筆試+資格複審+面試+體檢+政審,流程都差不多,筆試也分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行測)和申論,所以本篇回答部分國考省考都適用。

行測怎麼複習?

行測,也就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內容分為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常識判斷五大模塊。

都說行測複習講究“題海戰術”,其實不然。行測是離不開大量的做題,但必須要學會總結,不能做了題對個答案就結束,錯題要有錯題記錄,蒙對的題也一樣。行測複習,不是要去做多少題,而是要做足夠多的題去分析出答題的思路和模式。不然,每天做八小時也是無用功,只能用來證明自己努力過。

申論怎麼複習?

申論,簡而言之就是“申而論之”,高中都寫過議論文吧?沒錯,就是提出觀點,找出論據,難的是怎麼把口水話變成“高大上”的語言,這裡推薦央視兩個新聞節目:新聞週刊和新聞1+1,可以學習和收集到很多有用的素材,不記多聽都可以。另外也推薦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每篇文章都是滿分申論範文啊!!!

另外,申論考試複習,強烈呼籲注意書法!字醜的趕緊練習練習,實在救不了也只有保持卷面整潔這個要求咯。。。


我的回答主要是提供思路,希望能幫助到你,有需要和我溝通的歡迎和我私信,其他朋友需要備考資料的,關注我私信給我,所有資料都是我親自使用過覺得有用的,希望能幫助到你們。


梅常輸

作為一個考過N次公務員考試的小白,我來回答一下這個答案吧。

本來想搞個故事引入答案的,想了想憋不出來啥故事,還是直接答吧!

像題主的情況還是在大三學生,我建議題主可以解除一下公務員這一方面的東西,但是還是別專門的系統去複習,畢竟現在學業更重要,再就是你大三你也考不了啊。


考公務員,你準備好了嗎?

1.報考公務員的目的

在備考公務員以前,建議各位備考的小夥伴先別慌著複習,抽個時間好好想想自己為什麼要考公務員,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目的,是想進入公務員系統過安穩的日子,還是家人逼著自己考,或者是自己心中確實懷有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熱忱之心......等等,大家不妨思考一下,你的目的可能就會對你將來選擇崗位產生一定的影響。

2.你現在過得怎麼樣

關於現在過得怎麼樣,我之前和身邊同樣備考的小夥伴討論過,自我決定是否備考公務員,很多都是不滿意現狀開始的。從討論中給我的反饋很清晰,就是,你現在的狀態決定著你報考的崗位,決定著你複習的力度。我這裡說的過得怎麼樣包括你家庭的物質條件,現在從事的工作是否滿意/學業是否完成順利,工作收入,工作的社會認可度,你或者你身邊的人對公務員/事業編制的認可度等一系列因素。

越是在外界給的壓力大時,你個人備考的強度我想就會更大,你對公務員備考的投入度在你這一階段的工作生活中就會佔比更高,我曾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工作,專心備考,一度因為壓力,早上6點起床到晚上11點,除開洗漱的時間都是在複習,甚至吃飯的時候都在看視頻和練習解析,當然,我這種方式我並不提倡。備考也需要合理規劃的。

3.你備考的時候距離考試還有多久?

備考時間的長短決定了你在備考期間的側重點和時間的分配。距離考試只剩下一個月和距離考試還有半年,是存在很大的不同的。

對於只剩下一個月的,考前最後一個月是最麻煩,也是最擔心的一個月,要忙著選崗位,報名,還要擔心自己是否通過,要打印准考證,有的在外地考試的還要要訂車票、訂房間,特別是訂房間,貴不說了,還訂不到。在最後一個月,甚至不到一個月複習的小夥伴,我想只有突襲式複習了,做兩套完整的卷子,看看自己哪裡不足,放掉那些需要積累和基礎的內容,專攻能速成的版塊,比如資料分析,儘可能的提分。

但是如果你還有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或者是更長的時間,你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計劃了,但是我覺得三個月之內都太短了,都複習不了啥就開始考試了。關於怎麼複習和制定計劃,之後的內容會進行說明。

4.你的專業將決定你的未來

為什麼會說專業決定未來,我想報考過公務員考試的小夥伴會有深刻感悟。就舉我自己的例子,我17年省考總分130+,崗位排名第三,面試第二,GG;我的朋友A17年省考總分120到125左右,崗位排名第一,面試第一,順利上岸。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就是專業的問題。我本人是學體育的,考了這麼多次,除開事業單位體育老師,就遇到過兩次招體育專業的,有一次還是體育專業後面加了括號,明確只要某兩個專業的。

所以,不是“四項目”、“退伍軍人”和村幹部的我,悲劇的只能報考三不限崗位,所謂三不限崗位就是,不限專業、不限學歷和不限戶籍,這種崗位報考,我見過的人最少的都是50+往上走,而我報的經常是100+以上的報考人數,最多的我見過過三不限崗位1000+的報考人數,在這種龐大的基數下,能夠脫穎而出,難度可想而知。而我的朋友A,學醫的,報考的當地公安局法醫的崗位,我記得很清楚,報考5個,有2個還是我朋友叫去陪考的同事。

簡單的例子進行比較,專業對公務員考試的影響顯而易見。所以,建議那些冷門專業又立志考公的小夥伴,加油,你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以下的內容主要是針對有充足時間複習的小夥伴,沒時間複習的小夥伴趕緊去做題吧,別看了,沒用的。


如何備考公務員

1.瞭解公務員考試的具體內容

公務員考試內容主要分為《行測》和《申論》,報考公安系統的小夥伴還會考一門叫做《公安基礎知識》(奮戰在一線的公安小夥伴需要靠,像法醫或者其他內勤崗位貌似不需要,我沒有報過公安,沒有詳細關注過,有這方面需求的小夥伴可以自己上網查或者找身邊瞭解的人諮詢一下)的內容。

先來說《行測》,全稱《行政職業能力測試》,考試時間是120分鐘,省考根據省份不同題目數量也有所區別,大部分省份的數量在120-125題之間,偶爾有個別特殊的省份,如廣東的《行測》題目是100題。全部是選擇題,考的內容主要分為常識、言語理解、邏輯判斷、數量關係和資料分析,每個版塊也會有相應的版塊細分,這裡就不贅述了,個人覺得版塊細分這些在自己複習的過程中都會知道,這裡說多了反而讓人糊塗。

再來就是《申論》,考試時間150分鐘,題目不多,4到5題,每道題目都會有字數限制,包括最後的大作文,總的來說一般《申論》考試的字數在2000字左右,當然了,需要打草稿或者寫題綱的小夥伴字數會多一點。《申論》的題型大致分為,綜合分析、歸納概括、對策和最後的大作文。有一些小夥伴想的公文寫作這一類型一般都是前面三個題型裡面的,只不過在提出問題的時候會要求答題者以公文的形式寫出來。

2.選擇備考方式

這裡我將備考方式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報班

第二種就是自學

先說第一種,直接去報班,跟著培訓班去複習

(有什麼培訓班就不說了,免得廣告,名氣比較大的反正就那幾個,找個考過公務員的一問就知道,實在不知道的可以私信我,我會告訴你。)

培訓班的好處:快速入門,知道考些什麼,知道怎麼考,會有定期的模考,能夠較為準確的給自己進行一個定位。會有專門的老師對每個版塊進行詳細的講解;有一起為一個目標奮鬥的小夥伴一起學習、相互討論,會有老師對你進行監督。

培訓班的劣勢:前期投入較大,地面班培訓費上來就是過萬,雖然有那種不過包退的,但對於資金條件不充足的人來說還是有點困難的。干擾因素也比較多,我就見過一起搞培訓的,倆訓著訓著就在一起了,結果倆人談戀愛去了,都沒考上。

當然現在也有價格相對而言低很多的線上培訓班,線上培訓班雖然也有監督你學習的,但是隔著網絡,很多問題無法及時討論,對於自覺性較差的同學來說,這是一個考驗自我意志力的過程。我曾經報的一個線上班,開課的時候7000+人,堅持到課程結束的不到2000人,長期維持在1500左右。所以想要報地面班的小夥伴要有一筆充足的資金,線上的小夥伴就要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夠堅持到考試結束了。

再就是第二種自學了,為了避免事倍功半的不好效果,想自學的小夥伴最好能找有備考經驗的小夥伴一起,相互監督,也能從備考的小夥伴那裡學得別人好的方法。

自學的優勢:時間自己安排,對於有工作的小夥伴來說可以避免參加培訓班和工作之間的衝突,能夠節省一筆開支。

自學的劣勢:個人感覺自學有難度,因為需要了解的東西比較多,沒有系統的梳理的話就是很容易頭大。自學階段是一個比較混亂的階段,很多人就是因為開始的時候沒有搞出頭緒而最終放棄掉自學備考的。自學同樣也是對自己意志力、計劃能力和執行力的一個考研,沒有人監督,沒有人幫你規劃複習計劃,複習的安排全部是靠自己解決,所以很容易就變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尷尬局面,相應的進度也不好把控。對於公務員考試這方面的消息較為封閉,最明顯的就是可能會錯過報名和繳費的時間。

所以,關於自學,可能的話避免一個人閉門造車,找個人帶著你學;最好就是有過報考經驗和培訓經驗的人可以考慮自學。因為有的套路,改知道的還是要知道的才行。

選擇培訓班還是選擇自學備考,這都是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的,不要輕易相信培訓班的廣告宣傳,也不要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一切要從實際出發。

3.如何備考公務員考試

不管是參加培訓班還是自學備考的小夥伴,想要在公務員考試前有效的提升自己的成績,必須是要學會科學備考的,要有計劃、有目標的去解決一問題,熟悉一個版塊。

(1)找到自己的不足

備考公務員之前,首先要做的不是拿著學習視頻開始看,也不是拿著《行測1000》題就開始做。首先要做的是,找一個週末,早點起來,準備一套《行測》和《申論》的真題,關掉手機,找個安靜的地方,上午9點到11點的時候做一套《行測》,下午2點到4點半的時間做一套《申論》。搞定之後可以把卷子改一下,網上有很多都是可以找到答案的。通過做一套完整的卷子,大概知道考試都有些什麼,知道自己哪裡有問題。當然了,如果一套看不出來自己的問題,那就兩套,最多就兩套了。之後不管有沒有發現自己的不足,都不要做了,然後將自己的問題記錄下來,

帶著問題去學習,去聽課。這樣會比自己盲目的去聽會好很多的(我在學習過程中已經將自己的數量關係這一項放棄了,小時候數學不好,做不來,也學不會。如果數學基礎好的當我沒說。是否放棄數量關係,自己酌情選擇。)

(2)制定屬於自己的學習計劃

制定學習計劃,這是提高自己複習效率非常好的方法。制定學習計劃的大道理也就不說了,反正就是挺好的,我覺著是必須的。

至於如何制定學習計劃,我說下我的制定方式吧,希望對正在備考的小夥伴有一定的幫助。

交代一下背景,複習時間半年,報的是線上班,屬於一邊工作一邊複習。

複習一共分為三個大階段,當時好像是老師上課的時間是一個半月,剩下的都是自主複習。

三個階段的具體時間分配是,第一階段

,跟著課程的進度對相關知識進行系統學習,時間大概是一個半月。

第二階段,在課程完成之後到考試前一個月進行系統複習,第二階段比較長,所以我又對複習的時間進行了細分。具體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細分到每一天干什麼,具體內容大概就像下面這個圖:

因為在上班,自己按照以前的方式臨時做的一個,對每週每天的學習內容進行詳細劃分,對比較重要的可以用顏色進行標註,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我都是按照這個表進行的,只不過二、三階段的複習側重點不一樣。然後就這樣每天的重複,直到考試前一天。

在第二階段,在前半段我主要就是進行練習,大量的練習,包括行測和申論,行測的佔比會大一些,什麼《行測1000題》、《申論30題》啊一大堆練習,就是瘋狂的做,然後看錯題,看自己是哪裡沒有弄懂,看書,實在不懂得再看視頻,把基礎搞紮實,新聞聯播是不能斷的,半月談還是要看的,仔細聽你會發現,新聞聯播裡主持人說的很多內容都是標準作文哦

到了後半段,打個比方,第二階段有一共是四個月,前三個月對我來說就是前半段,第二階段最後一個月對我來說就是後半段,在後半段的時間內,就開始做卷子了,這個時候做卷子就是系統的練習了,第一天做卷子,第二天看錯題,第三天繼續做.....這樣循環,到第二階段結束。

直到第二階段結束,你會發現自己已經做了很多題目了,對各種題型都有一個清晰的瞭解了,並且複習肯定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見解了。

第二階段堅持完了之後,就已經進入第三階段了。

第三階段開始講會是一個繁瑣的階段了,各種關於考試的事情在第三階段會瘋狂的向你襲來。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在特定的時間處理這些事情,也當做給自己放假休息一下。等這些事情解決完了,最後一個階段,也就是最後一個月左右,我集中解決的不是錯題,不是哪裡不懂,因為時間太緊了,已經沒有時間來研究自己到底懂不懂了。

第三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速了。什麼是提速,就是提高你做卷子的速度,特別是《行測》,省考行測125道題,你有120分鐘的時間做完這125個題,加上塗答題卡的時間和各種莫名其妙的原因耽誤的時間,你應該有個110分鐘左右來做完125道題目,平均下來你只有52秒左右去完成一道題目,國考的時間更加緊張。

所以,最後階段提高速度是必不可少的。要知道在120分鐘沒有做完試卷的大有人在,不信你就在考試結束後老師收卷子時瞄兩眼,肯定會有答題卡沒有塗完的同學的。

申論我個人感覺時間還好,我每次做完都還有半小時的時間,申論只要學會閱讀材料,速度還是會很快的。

祝還在公考路上奮鬥小夥伴(包括我自己)能夠早日上岸

我是想到哪裡寫到哪裡,有什麼寫的不全或不對的地方,歡迎各位指出。


遊戲小白玩家

有目標,就是好事。大三,一切還有機會,考公務員是較為穩妥之路,備考公務員,就自己體會分享給大家。

一、概念明確,區分國家公務員和省市公務員考試時間、區別。國家公務員考試每年考報名時間10月底-11月初,考試時間為12月上旬,每年元旦過後,春節之前公佈筆試成績。如果大三了備考公務員實際剛剛好。國家公務員考試科目《行政能力測試》和《申論》,行測一般是上午的9:00-11:00,申論一般是下午14:-17:00,行測選擇題量較大,一般很難昨晚140道題目,尤其要加強數量關係、看圖估算類題目,這些題目是拉分的關鍵。申論主要是靠平時練習系統的寫作,尤其關注國家時事政治。各地市的網上文件可以借鑑,有利於提升寫作能力。

二、關注專業與崗位匹配度,國家公務員考試一般專業不限制不是很多,很多要求研究生學歷或者基層2年工作經驗,翻看2015-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崗位信息,大概找打適合自己的考試崗位,查查往年的報考和錄取比例,做到心中有數,做到萬無一失。

三、省市公務員報考公務員和選調生,選調生也是公務員的一種,組織關係在市委組織部,但是要求是班長、團支書或者學生會副部長以上學生幹部、且是黨員才能報考。各省公務員一般三月底出公告,4月下旬考試。考試難度比國家公務員要壓力小一點,但是根據這幾年的考試經驗,市區公務員崗位越來越少,偏遠地區、鄉鎮公務員提供崗位較多,也體現了精準扶貧、下基層的思路。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四、如果對就業地區沒有特殊要求,可以參加不同省份的公務員考試,具體看各省戶口要求。無論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都需要不斷強化做題訓練,刷題是提升分數最好的保證,在充分複習和刷題基礎上,可以報培訓班綜合提升一下理論體系和做題感覺。


莊裡一棵樹

不管是省考,事業單位,國考,或者你選擇A類職位或者B類職位,總要碰到行測,所以說行測很重要。申論不會,還有選擇B類的退路,如果行測不會,那麼你將失去整個機會。分享點自己笨鳥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1. 行測分為五大類,每一部分都不允許你放棄,所以每一部分你都需要系統的學習下,後面會給大家分享行測每個部分的教學視頻。

  2. 行測推薦提前兩個月進行備考,不要總抱怨自己沒時間,上班忙,上岸之前,我是一名程序猿,每天還是照樣擠出三個小時做題,上下班的公交車地鐵上,晚上到家之後。

  3. 不要用每天看了多久書或者視頻來欺騙自己,每天做的題目才能正確反映你的備考態度。

  4. 較長的時間可以學習做題推薦電腦,如果是短時間,比如公交車地鐵上,可以使用手機APP做。

  5. 週末兩天,每天做一套真題,嚴格按照110分鐘時間進行,然後給自己打分,分析試卷。

  6. 錯題才能正確的反映你的不足和笨蛋之處,所以有空應該經常看錯題,應該做到看到錯題,能馬上知道正確答案,並且牢牢記住為什麼選這個答案。

  7. 行測考試時,很多人反映時間不夠,今天我朋友參加考試,出來的時候他就和我說,最後十題來不及做,我問他每天做多少題,他說五六十題,好吧,他來得及做才怪。

  8. 行測考試,有人喜歡從頭做到尾,有人會分模塊選擇做的順序。我喜歡先做判斷題,平時自己判斷題正確率高,所以信心足,做完判斷題會讓自己進入一點點興奮狀態,然後我會做言語類,這一塊的分值很影響整個行測的成績,所以在略微興奮時做,會有較好的正確率,後面我會做常識,最後數學類的兩個不發。

  9. 做題過程中,碰到猶豫不決的題目,有些人會選擇第一感覺,我會先跳過,最後回頭過來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