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淄川韩庄村里的故事

图文/蓝天白云

  淄川区龙泉镇有个韩庄村,这个村不是很大,人口也不是很多,但却是一个颇有点名气的村庄。韩庄村不仅是淄川区的明星村,而且是淄博市新农村建设的中心村.示范村,还是山东省的生态文明村。谁能知道韩庄村在过去还有很多生动的故事和美妙的传说呢!

淄博淄川韩庄村里的故事

  相传,北宋年间杨家将和辽兵作战,战场就在村西。辽国(916~1125年)大元帅韩昌死后曾葬于韩庄村东,当时有辽国的士兵扎营护墓,后渐成村落,故取名“韩家营”,至元代演变成韩庄。村里的老百姓把在村东有韩昌墓的地方叫“石人坡”,当时墓园规模很大,有石牌坊、上有朝天猴的石望柱、石人、石马等石像,墓碑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无法辨认,依稀看出“韩氏宗谱……系”几个字。后来墓园被毁,但遗迹随处可见。至六十年代,韩昌墓的地方,尚有一直径5米、深约5-6米的圆坑,墓的墙壁是用石灰漫的。是被盗掘了,还是迁走了无人知晓。据说,在庄东原第一生产队的场院里,曾有一只石羊,蟠龙碑帽一个,“文革”初期,被砸碎烧了石灰。韩庄北门里原有一水井,全村人都到井上打水吃。支撑辘轳杆的不是一般的石头,前边一块是一个石狮子,但头被砸去了;后边一块是一个石人,在胸部凿了一个孔,辘轳杆就插在孔里边。石人约一人高,头顶挽着发结,二目凝视前方,面部丰满,面容慈善安详,双手合于胸前,衣着古代宽袖长袍,衣服线条纹理清哳可见。这些珍贵文物,现已不见踪影。

从韩庄出北门去省庄要跨过一条大沟,此沟叫阎家沟。是早年人们从青州去博山经过的大道。沟南岸是个高坡,当地人称此处为“南天门”,传说当年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就在此处。沟的两岸和沟底道路都铺了石头,在沟底的铺石道旁,原有一段约两米长的石柱,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很可能是墓园中的石望柱,后来也不知去向。

淄博淄川韩庄村里的故事

  值得探究的是该村的姓氏,一个400来户1400多口人的小村庄,仅户主姓氏就有82个,全村姓氏高达103个,是名副其实的“百姓村”。这是一个罕见的奇特现象,口传是因当时驻扎下来的守陵部队姓氏多杂所致。兵丁是从各地召集的,自然姓氏不一,驻扎下来形成村落,村内姓氏自然会多,说来倒也有理。

至清代,为防匪患和战乱,全村人齐心协力,在村子四周建起了围墙,墙高约5-6米,底部厚约2米,顶部厚约1米,墙顶外侧有厚约30公分、高约1米的挡墙,里侧有约60-70公分的人行道,以便人在围墙顶上巡逻。围墙留有四门,青砖砌成。门上有匾,匾内有门的名字,东门曰:“临昌”,即临韩昌之墓;南门曰:“文奎”,许是冲文峰山、大奎山之意;西门曰:“般东”,即般河之东;北门曰:“望黉”,远望黉山。在南门上的匾内,除“文奎”两个大字外,还有一行小字:“大清光绪二十四年”,即公元1898年。

围墙内的道路很是特别,东西、南北两条道路在村中间呈十字形成交叉冲四门,沿围墙根里侧也留有道路和四门的道路相连。这样在围墙内就形成了一圈有道路与中间的十字道路相连,全村的住户,在围墙下的,门口向外朝向道路;在庄内的住户,门口向内朝向道路,进出非常方便。这样一旦有事,便于集结,便于调动。传说,古兵营的道路就是这样的建法。

淄博淄川韩庄村里的故事

  据老人讲,自古以来,韩庄村还流传着正月十六喝”杂粮饭”的习俗。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的战乱时期。

相传,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村内长辈、族长、德高望重的年长者等一起谋划传统“杂粮饭”的准备工作。过完元宵节后的正月十六一大早,在村中心点,也就是村围子四门交叉的小庙前即韦陀庙所在的地方,盘炉支灶、挑水添锅、搬运柴禾、烧火做饭。从早晨开始,家家户户即用瓢、碗、包袱或其他器皿送来数量不定的小豆、红豆、绿豆、爬豆、麦仁、小米、玉米糁、高粱米、花生、地瓜、大枣等五谷杂粮,有专人收缴,掺在一起,有一定经验的服务人员,淘米、下锅、劈柴、烧火,开始做饭。锅灶大小不均,一般用出豆腐的大锅。事先都提前策划算计好了,村内有多少人、用几担水、几升杂粮、需要几个灶等,有计划地安排。每次要盘七八个灶。若是杂粮不够下锅,则有好事、调皮、滑稽、稳妥的后生由“领导”指点,再到富裕户家中去攒。直到能满足村民喝足为止。

不到午时,全村人拿着碗筷,带着“兀扎”板凳,有的拿着小桌,带着萝卜咸菜,来到现场。拉家常,讲故事,戏耍说笑,等待饭熟,非常开心。杂粮饭煮熟了,年长者先用“供碗”舀上三碗放在韦陀像前祭奠。然后按老、少、青顺序,你敬他让,个人舀个人的。在大街上,在大门底下,有蹲着的、有坐地的、有站着的。喝的很是津津有味。有端回家喝的,有给病人送的。基本上在村内的人都能喝得上,直到把饭喝完,很是热闹。外村也有来看热闹的,免不了,也要喝上一碗尝尝滋味,享受韩庄村民待遇。

这样,不论丰年还是荒年,每年一次。正月十七开始农活。

为何产生和延续成如此风俗呢?据说,古时为韩昌守墓的将士,起初是集体伙食,由火头军做好饭后大家一块吃。后来有的成了家,脱离军营生活,演变成村后。为纪念、怀念在军营的集体活食,他们每年凑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为避免吃、喝、炒{菜}、盘、碗、筷、勺、桌、凳等用具地寻觅麻烦,逐渐形成简单易行地“喝杂粮饭”地习惯,逐渐延续成俗。因此,全村人同舟共济,同是一家人,共餐一锅饭,上对得起祖宗,下流传给后代,年久俗成,坚持始终。

这风俗象征着对祖先集体生活的怀念、纪念,也表现着村民的团结与和谐,有饭同吃,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凑五谷杂粮,盼五谷丰登;享村民和睦。一个锅里摸勺子,全村胜似一家人;老少爷们都见面,家家户户都平安。年年同喝五谷饭,风调雨顺过好年,

这风俗一直传到上世纪30年代地战乱时期停止。但,在五六十年代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时期,在秋后,以生产小队为单位杀猪宰羊庆祝丰收,聚在一起吃一顿庆丰收的团圆饭,也表达了该风俗的延续。

淄博淄川韩庄村里的故事

  随着社会的发展,村庄改造,原来的围墙已经拆掉,遗迹都不存在了,古老的喝杂粮饭的风俗也已失传。但是韩家营的故事和正月十六喝杂粮饭的习俗依然在人们中间传颂。

淄博淄川韩庄村里的故事

淄博淄川韩庄村里的故事

淄博淄川韩庄村里的故事

淄博淄川韩庄村里的故事

淄博淄川韩庄村里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