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的故事

养鸡的故事

一幅生肖鸡的精美剪纸

刚刚送走农历鸡年,同学聚会时,一位老同学赠送给我一幅生肖鸡的精美剪纸,看着剪纸作品,突然想起了七十年代在农村养鸡的往事。

养鸡的故事

▲位于震泽镇的徐家漾,上世纪七十年代属于八都公社

1970年初我们全家从苏州下放落户到八都公社前进大队,那时我十三岁。到农村后第一年就学着村里人的样子开始养鸡。苗鸡是邻居帮忙捉来的,大概是七、八只,鹅黄色毛茸茸的,身体圆嘟嘟,小脑袋上一对黑黑的圆眼睛会眨眼,很可爱。我们出生在城市里的小孩子第一次见到鸡宝宝很新奇,时不时要去摸摸它。可是大人说不要老去摸,多摸会长不大,就缩手了。

养鸡的故事

▲小鸡

初春天气还很凉,小鸡们挤在一起取暖,把它们养在草捂库里,底下垫点干稻草,起初给点碎米和切细的菜叶喂它们,后来就喂青糠和青草了。初春田埂边青草发芽,而且还很嫩。

养鸡的故事

▲初春的田埂

养鸡的故事

▲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

大约十天或者是一个礼拜后,我妈就把它们放到屋子里的地上了,让它们在家里随便走动,只要小心别踩着。稍微再大点,它们就从院子里到家里出出进进很自由。我妈从来没有在农村生活过,她观察人家是怎么做的,就学会了,比如,小鸡拉屎如果粘在屁股上不掉下来,要帮它擦掉,而且,在后来居然还做出一个被农民们称赞的、小小的“创举”。

可能因为第一次养没有经验,也可能是自然现象优胜劣汰,死了两只小鸡,五、六只活了下来,成为我们家的“宠物”。我妈给每只鸡都取了名字:公鸡自然就叫“鸡冠头”,母鸡按照体型和外貌特征分别叫“矮脚”“芦花”“麻点鸡”等等,最奇怪的是有一只鸡竟然倒着长毛,鸡毛是竖起来的、撑开来的,就叫“倒毛鸡”。

养鸡的故事

养鸡的故事

▲倒毛鸡

大队部安排我们家住在一户“富农”家里,“富农”一家三口住到厢房里,把正房让给我们住。房子是瓦房、砖墙,地面却是泥土夯的,还留下夯印,七高八低。鸡是最不讲卫生的,随便拉屎,不管什么地方。这点不如狗,狗不会在主人家里拉,拉完还煞有介事地用狗爪刨几下用泥土盖上,不让天敌嗅到。家里突然间到处都是鸡屎了。鸡屎拉在低洼处,铲也没法铲,只能先用灶灰(柴灰)盖住,干后再扫掉。鸡棚砌在院子里,靠着隔壁的围墙,两家的鸡棚并排,门是一块木板,钉两根横档,上面的横档也作为把手,在一前一后两块石头或砖头中间一插,门就算关牢了。鸡棚门主要是为了防寒,也防黄鼠狼,但防不了偷鸡贼。我们家倒是一次也没有遇到过“鼠偷”和“贼盗”。

养鸡的故事

养鸡的故事

▲鸡棚

小鸡一个月之后已经长成“绍头”(少年)鸡了,它们的穿行“嗖嗖”更快,只有在吃饭时围着桌子打转。有次,一只鸡腾地跳到桌上,居然跟我抢食,我弟弟急忙挥手赶。我一直反对家里人用拍打的方式驱赶鸡,不管鸡跳到桌上或者掀翻了什么东西,每次我都大声叫“不要赶!不要赶!都被你们赶成公鸡了”。笑话,母鸡怎么会赶成公鸡呢?我的潜意识里,鸡受到惊吓脸色发紫就跟公鸡的冠头一样。这个笑话直到我成年后全家在一起时我妈还会提起,大家都取笑我“戆”。

鸡长大了需要更大的活动空间,也需要它们自己去觅食。一般家里每天只喂一次。我们就打开后门让它们走出去。后门北面有一片桑树地,再过去就是生产队的稻田。桑树地是鸡最好的觅食处,家家户户都把鸡放养在那里。各家为了方便辨认,有的在自家鸡身上涂颜色,有涂洋红水的,也有涂蓝药水的,还有的剪掉翅膀上的几根鸡毛,各式各样。

养鸡的故事

养鸡的故事

▲放养的鸡群

春天的傍晚,鸡群回到院子里,在夕阳下有的跳到围墙上张望,有的缩起一条腿休息。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在漾滩边洗完脚、洗干净农具回到自家院里,把农具靠在墙边,在小凳子上坐下,擦干脚穿上袜子,吸一支烟;妇女们忙前忙后准备晚饭,不一会各家灶头的烟囱就开始冒烟,这是最常见的农家小院景色。

养鸡的故事

养鸡的故事

▲油菜地里的一群鸡

养鸡的故事

▲农民抢收水稻

夏季是双季稻的抢收抢种季节,人们再也顾不上鸡,随它们去哪里,甚至忘记喂它们。只是每天早上不忘到鸡棚里把母鸡生下的蛋取走。我们家是第一年养鸡,而邻居们的鸡棚里说不定是几代鸡“同堂”,几乎每天都有鸡生下蛋。鸡蛋当时是农民所能获得的极少营养品中的一种,也是走亲访友拿得出手的礼品,所以平时尽量存一些以备急需之用。

养鸡的故事

养鸡的故事

▲鸡蛋

现在的人总是千方百计要买放养鸡,土鸡肉实味鲜。而当时在农村随处可见土鸡,但很少宰杀自己吃掉,都是留着逢年过节或招待重要的客人,选择不生蛋的先宰。当然公鸡是首选了。公鸡是讨厌,天不亮就把人叫醒,你靠近时它还会挑衅,你抓它时,它不是往四下逃窜,而是迎着你飞来,不小心爪子会刮到你身上。不像母鸡,抓它时,它会蹲下微微张开翅膀,做出保护身下雏鸡的架势,高贵的姿势显示出极强的母性。

“倒毛”是只母鸡,但一直不生蛋,是个异类,但我妈总是不舍得宰杀吃掉。小时候看它在风中瑟瑟地抖,它的倒毛挡不了风,长大后还是一直抖抖的,缩在别的鸡后面,进屋来还有点小心翼翼,有点可怜它,就一直养着。据说鸡的天年有七、八年,可从来没有一只鸡能活到“寿终正寝”的,早就成为了人们的“盘中餐”。我们家住在农村三年多时间,从养第一窝起就没有主动宰杀过,直到那一次。

养鸡的故事

养鸡的故事

▲田野里觅食的鸡群

双季稻成熟前,大队和生产队多次通知各家各户不要把鸡鸭放到野外,防止它们糟蹋粮食。可是,人们一忙就忘记关上门(那时农村基本上不用关门锁门),鸡鸭自然就溜出去了。生产队几次通知无效后,就在稻田边上撒了泡过农药的谷粒。鸡吃了时间不长就会死掉。一天我家有两只鸡,走路东倒西歪,邻居叫我们赶紧杀一刀,趁毒素还没有进入全身是可以吃的,晚了就不能吃了。这两只是我家第一次宰杀自己亲手养大的鸡。

之后,我妈仔细观察后分析,鸡吃的东西先是存积在它的食道上面的“蹲脯”里,并不直接进入鸡肫(胃)。于是,在第二次发现鸡吃了“毒谷”后,我妈果断地给它“动手术”,用刮胡子刀片割开它的皮肤和“蹲脯”,把里面东西全部挖干净,再洗干净,把伤口用线缝好。“病鸡”蜷缩两天后真的站起来走路了,线也不用拆。邻居看到后都很惊奇,纷纷效仿。就这样,我妈自创了这个小小的“奇迹”。

如今,每次听到不法商贩在鸡“蹲脯”里塞石膏粉,为了赚钱不顾吃鸡人会不会中毒,气愤之余常常想起我妈给鸡“动手术”的往事。

养鸡的故事

稿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