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漢語拼音,是怎麼學習漢字的?

這是我大爺呀


太專業的題,中文專業畢業生簡單解答一下吧!

現代漢語拼音,是現代的,漢語拼音方案是新中國成立後頒佈的。

古代當然沒有漢語拼音。

古代,如同今天,仍存在各地方言,更沒有普通話,如何統一漢字發音,以利文化交流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古代人先後採用:

直音法,以同音字互注,鷹=英,冬=東等。

讀若法,沒有同音字,用近音字,如芨,讀若急等。

還有“讀為法”、“叶音法”等。

後來,古代人發明更科學的漢字注音法,稱為“反切法”的漢語拼音。基本規則是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


百多年前,中華民國時期,又發明了“國語注音符號”,用於漢語注音,正式的稱呼是“國語注音符號第一式”。以國學大師章太炎發明的“記音符號”為藍本,修訂後,經教育部審定全國推廣。

現在,我們在現代漢語拼音方案中還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z山海

這個問題以前曾回答過,現粘貼過來再加以補充。原回答是四個階段,實際上漢字注音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上古音體系,秦朝以前,諸子百家著書立說,他們嚴格講究師承。漢字發音是口口相傳,尤其是儒家經典歷經幾千年,許多漢字發音有巨大變化,但一些古音被保留下來,比如“論語”的論字大概在宋朝已經變為去聲了,但直到現在“論語”的論還注成陽平。類似的還有“智樂山、仁樂水”中的“樂”字要發成yào音。還有古地名和姓的發音也是口口相傳被保留下來,如“祭仲”既是人名也是地名,“祭”在這裡讀zhài,“樂、區、仇、尉遲、万俟”等作姓時與現代常用詞讀音不一致。

第二階段,中古注音體系,秦朝大一統後還沒來得及統一發音,就滅亡了,漢朝經歷400年的空前融合,不同地域的人交往進一步頻繁,漢字發音問題自然凸顯出來,東漢末許慎著《說文解字》,就遇到注音問題,他用同音轉註法,就是“音同×”或“讀如×”,意思是讀音同×字或讀音如×字。但許慎時代沒有漢字“四聲”學說(此學說由南北朝時代南朝的沈約提出,被引入詩歌聲律,成為法典),當時叫破讀,如騎字qí是正音,動詞,作名詞時讀成jì,就叫“讀破音”,現在把這種現象叫多音字,當時是嚴格的一字一音。

第三階段,近古注音體系,隋朝的音韻學家陸法言,感到許慎的“讀如”說非常模糊,他發現漢字發音有兩部分(這兩部分就是後代所說的聲母、韻母),並且發現漢語的四聲主要區別在韻母上,所以他發明了“反切注音法”,反切注音法對於漢字發音的精準度有極大的提高。當時給漢字注音並沒有固定的字作聲韻母,直到元朝時,從西域傳入中國的36聲韻母,才把聲韻母字固定下來。反切注音法影響深遠。後人整理前人作品就用反切注音法。宋朝徐鉉整理《說文解字》時,按當時的注音法注成反切音。對後世影響深遠的 《康熙字典》也沿用此法,一直到民國時期成書的《辭源》還在沿用,可見其影響巨大。

第四階段,近代注音體系,這一體系由五四運動以後,當時國內的頂尖專家研究出來並廣泛使用,主要借鑑日語假名發音,用最基本的漢字作基準發音,如“丂、日”等字作為字母。現在臺灣還在使用此注音體系。此注音字母在電腦裡可以調出。影響力有限,屬於曇花一現。

第五階段,現代注音體系,解放後,在周總理主持下,對漢字的注音進行與國際接軌式的研究,發現漢字發音並沒有突破國際音標,於是用英語字母代替漢字字母,同時發現法語的聲調與漢字四聲有相近的地方,於是全新的漢語注音體系就形成了,這個注音體系因為無法注入聲字音,所以在現代漢語普通話裡就沒有了入聲字。又因當時的音譯帶來了巨大困擾,如上海發音成“香海”、北京發音成peking,現已經糾正,而香港發音成“紅汞”卻一直在沿用,外語翻譯成漢語更是五花八門,布什上臺,大陸譯成“布什”,香港譯成“普什”,臺灣譯成“布西”,新加坡譯成“普西”,當時有篇報導說“孫悟空只有一個,而猴子何其多矣”。 關於現代漢語的注音體系,也有專家呼籲拼音既不能代表漢字發音,也不能代表漢字的表意內涵。並因此產生“提筆忘字”式的“新文盲”,把因電腦普及造成減少手寫字機會的誤區怪罪成現代漢語的注音體系,無疑是不公平的,這應屬於“拉不出屎怪茅坑的風水不好”之類的無厘頭說法。


沙洲孤鴻24331826

古代沒有拼音字母, 只好用漢字來注音。中國古代用反切法來注音,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唐代以前稱作“XX反”(或“XX翻”),宋代以後稱作“XX切”。反切大約產生於東漢末年,漢魏以後才盛行,後來經過不斷研究、改進,才使之逐漸完善起來。

在反切產生之前, 我國給漢字注音,常用“譬況”、“讀若”和“直音”的辦法。

“譬況”法大約產生於公元200年以前,是運用打比方和描寫的方法把某些字發音的情態和方法描繪出來,這是我國最早的注音方法。《公羊傳·宣公八年》:“曷為或言而,或言乃?”何休注云:“言‘乃’者內而深,言‘而’者外而淺。”這裡所說的“ 內”“ 外”,有人認為是指韻母而言,亦即指發音時舌的前後位置的變化。由於古今語音的演變,讀者對當時的譬況,很難捉摸,後來就不用這種方法注音了。

“讀若”法和“直音”法,是用一個漢字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讀若”也叫“讀如”“讀為”。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就是採用這種方法來注音的。例如“璁讀若蔥”“媼讀若奧”,“莠讀若酉”等。“直音” 常用“X音X”表示。晉代郭璞注《爾雅》《方言》,主要就是採用這種方法來注音的。例如《爾雅·釋沽》郭注:“彝,音夷”“誕,音旦”;《方言第一》郭注:“㜲,音盈”“妦,音蜂”等。這種直音方法,一直延用到解放前後。後來又有了一些改進,採用一種直音加註聲調的辦法。例如“珊山平”“玖九上”“箭踐去”“燭竹入”。不過,“讀若”法和“直音”法都有不少缺點:漢字完全同音的字,即聲韻調完全相同的字不多,人們只好用聲音相近的字來注,結果注出來的音就不夠準確;有時即使找到同音的字,由於冷僻難認,注了等於沒注。

後來通過翻譯佛經,懂得了梵文的拼音原理,對注音作了較大的改進,開始運用兩個漢字即用上字的聲母和下字的韻母、聲調來拼切另一個字的讀音,這就是反切。《顏氏家訓·音辭篇》說:“孫叔然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陸德明在《經典釋文·敘錄》裡說:“孫炎始為反語,魏朝以降,蔓衍實蕃。”

反切的一般原理是:上字定聲母,下定韻母;上字定陰陽,下字定平、上、去、入四聲調和開合。清代音韻學家陳澄在《切韻考》中說:“切語之法,以二字為一字之音,上字與所切之字雙聲,下字與所切之字迭韻,上字定清濁,下字定平上去入。”黃侃在《音略》中也說:“反切之理,上一字是其聲理,不論其為何韻;下一字為其韻律,不論其為何聲。質言之,即上一字只取發聲,去其收韻,下一字只取收韻,去其發聲,故上一字定清濁,下一字定開合。假令上一字為清聲,而下一字為濁聲,切成之字仍清聲,不得為濁聲也;假令下一字為合口,而上一字為開口,切成之字仍合口也。”

舉例:米,莫禮切。冬,都宗切。康,苦岡切。酗,香句切。


魚兒讀書會擺尾

在古代,雖說沒有漢語拼音,但是富有創造力的我國古代人民還是創造出了一些方法用來學習漢字,而這其中常用的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反切法”和“直音法”。



聽到這可能會有人一臉茫然,那到底什麼是“反切法”、什麼是“直音法”呢?下面聽我細細道來。

一、反切法:

光聽名字還真想不出來這是啥。反切法就是用兩個字來給另一個字進行注音音。它是對漢字字音結構的一種分析方法。前面的字稱為反切上字,在注音時取它的聲母;而後面的為反切下字,在注音時取它的韻母和聲調。因為古代使用的是直行的書寫方式,因此上字是指前面的字,下字是指後面的字。而後再將取出來的聲母、韻母、聲調組合後就是新的漢字的讀音。說到這可能還是不甚清楚,我們通過例子來看一下。

例如要給“鹿”字注音,就是“鹿,糧木切。”意思是 ,用“糧”的聲母“l”跟“木”的韻母“u”及聲調(去聲)結合,這樣得出的“lu”加上聲調(去聲)後就是“鹿”的讀音。

二、直音法:顧名思義,這種方法就是用一個認識的字直接去給另一個與它同音的字注音。

例如說“燚”,這個字大部分人都不認識,在注音的時候呢,就可以用大家都認識的“義”去給它注音,即:燚,音義。那麼不認識的人看到了以後也就會明白這個字讀“yi”,聲音是去聲了。

一家之言,出錯之處,望請指正,不勝感激!


逗號先生

漢字拼音出現在近代,它極大的促進了的漢字的發展和傳播,是我們學習認識漢字的基礎。而古人沒有拼音是怎樣學習認識漢字的呢?我們從東漢許慎的鉅著《說文解字》說起。

《說文解字》收錄了9300多個漢字,另有異體字1100多個。總共上萬字,幾乎奠定了所有漢字的字義、讀音和來源。《說文解字》在注音時使用的方法就有讀若法和直注法。讀若法簡單講就是從漢字創造理念出發,形身形義,取文字的一個偏旁或部首作為文字的讀音。也就是形容我們認字的那句俗語“中國人生的奸,認字認半邊”的來源。如《說文解字》標註坪字:從土從平,平亦聲。意思就是平是坪的讀音。另一個直注法就是直接用一個漢字標註來標註讀音,如翁同龢的龢字,《說文解字》是這樣標註讀音的:從龠,禾聲,讀與和同。



到了隋代,出現了中國歷史第一本韻書《切韻》,它使用的方法就是古人認字最主要的方法——反切法。韻即拼音的意思。反切法簡單講就是取一個字的聲母,取另一個字的韻母快讀,就產生標註的字讀音。如當字,取都的聲母d,取郎的韻母ang,相拼就產生當的讀音。那麼有人就問了,為什麼你要取都做聲母,郎做韻母呢?這是因為在《切韻》裡面,聲部和韻部已經明確確定了,它就是這麼規定的。另外《切韻》雖然出現在隋代,反切法在三國時就已經出現了。有了《切韻》,漢字取得了極大的發展,隨後出現唐詩高峰,《切韻》是基礎。而現代的漢字拼音是由大學問家吳玉章推動的,真是一個偉大的創造。


滄海歷史春秋

這個問題太專業了一點,要說起來也非常的複雜,這樣吧,筆者就班門弄斧,叨咕幾句,算是簡單科普一下吧。

古代學字,對於讀音的學習,從漢到清,其實是一直摸索著不同的方法的,大致經歷了幾個階段,分別是直音法、注音法,反切法,最後,才到了拼音法。



下面一個一個簡單說明一下:

直音法,很直白的意思:就是用一個白字,代替一個生僻字的讀音,比如《說文解字》裡面,經常看到:財,音才。或者,拾,音十。就是用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字,來代替不常見的字。

但是,這種方法也有侷限性,比如才俊的俊字,或者丟棄的丟字,你說你拿什麼直音?

於是,第二種方法,注音法,出現了。

在《康熙字典》裡面,我們就開始用注音法。如,刀,到平聲。

啥意思?我們古代,就已經知道,每一個字,都分為四個聲調:平,上,去,入。所以,我們不認識,刀字。就拿到字,換個聲調。入聲改平聲。



當然,這種注音法,侷限性也很大,羌字,你咋注音?

於是,最後,最接近拼音的反切法,出現了。

怎麼反切?就是拿兩個字切,頭一個字,切聲母,後一個字,切韻母。

說,麻煩,上一個字!羌,錢央切。就是,錢字的“qi”,和央字的“ang”,合起來,就是“qiang”字的讀音了。

可以說,到反切法時,已經非常接近如今的拼音註釋了,到了明代,西方文化與中國融合,逐漸開始演變,最後,才採用瞭如今的拼音法。



好啦,歡迎小夥伴留言討論,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文人草堂。

文人草堂,平民閒話,篇篇精選。


文人草堂

這個勉為其難的答一下,大家都說了,注音,直音,反切之類的,反正我小時候沒這麼學過。

按我的理解,漢字常用字並不是太多,掌握三千個常用字基本就沒有閱讀障礙,這個基本就能靠背解決,熟讀熟寫幾年也就基本掌握了。我小學三年級,拿著本豎版繁體字三國,也基本連蒙帶猜的,翻完了,當然力氣都花在猜字上,讀完啥內容是一點不記得了。

這裡我也湊幾個經驗,因為本人懶,懶得查字典,學生字,有幾個歪招供大家參考。

辦法一,老師教過,生字不認識,偏旁總認得,選個心儀的大膽填上,總不能一句話都是生字,基本也能瞭解個大概意思。

辦法二,注意聽靠譜的人發音,比如帶字幕的新聞電影啥的,古代沒有就多聽有學問的人說話,多聽幾年,你這學問也就不小了。

辦法三,中國人還是有點白字文化的,大膽多說,基本能碰上幾個好為人師的,豈不省了自己的功夫,你覺得你有學問,中了兄弟的誘敵之策了。

學習文字,重要的是理解意思,自己用足夠了。讀音準確,一般都是要教給別人,有這實力的估計自己都會查讀音,沒這實力的自娛自樂足矣。

班門弄斧,海涵呀,各位大家。


意從容語輕柔

一、直接讓教書先生教學。小孩或初學者,幾乎沒有識字量,即使有很多方法,也用不上,開始時只能是讓教書先生一字一字教學,打下基礎。

二、譬況法。用描述性語言說出近似的讀音方法。如:“旄”讀綢繆之繆,急氣言乃得之。

三、讀若法。(借讀法)。用同音或近音字給字注音。如:“鼾”,臥息也,幹聲,讀若汗。

四、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來注音。如:“沮”,音俎;“誕”,音但。

五、反切法。就是用兩個字來拼出一個字。上字取聲母,下字取韻母和聲調。如:“姑”,格烏切;“紅”,胡籠切;“緩”,胡管切;“哀”,烏開切。


發展到後來,出現了羅馬字注音和現代的漢語拼音拉丁化方案。


易珩君

古代沒有漢語拼音,是怎麼學習漢字的?本人不是語言學家。根據自己的理解說幾句,雖然沒有拼音字母,但可以跟著老師一個字一個字的念。經常念。不停地念。自然就記住了。尤其是前後的字組成一句話,就更好記住了。寫字的時候,就跟著老師一筆一劃的寫。多寫多練。自然就記住了。會寫了。寫字和讀字是相輔相成的。只要勤學苦練。自然又會讀又會寫了。就可以寫文章讀文章了。一點淺薄之見。不必笑話。


順其自然6549194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