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武漢、成都等二線城市,紛紛以優惠政策打響人才落戶爭奪戰,你會去嗎?

愛環保ing

3月底,西安公安、西安發佈等西安本地官方微博高調公佈了喜人的遷入人口數據:4天落戶人口近1.7萬人;

2018年以來3個月新遷入21萬人,接近2017年全年遷入人口規模25萬人。

本應該為西安的這個成績感到高興,但現在怎麼也高興不起來,甚至還有些擔憂。因為西安在大刀闊斧的引進人才時也吸引了不少的炒房客。

根據克爾瑞研究機構發佈的西安房地產市場監測數據統計,截至3月25日,西安房地產市場一共有16個項目開盤,其中有11個項目開盤即售罄。由於房源緊俏,開發商設置的購房門檻也就水漲船高:比如將首付比例提高到40%、50%,甚至要求“全款優先”。

在後臺已有不少投訴直指西安部分開發商深夜開盤,且只通知全款客戶,大量按揭買房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告知房子已售罄。

今年以來,西安3次調整落戶政策,先是出臺了“史上最寬鬆戶籍政策”,後又放寬部分戶籍准入條件,將本科以上學歷落戶年齡放寬至45歲,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員不設年齡限制。不斷下降人才落戶門檻,並對外打出“吸引人才”的口號。

不過現在有理由懷疑西安到底是真心實意招攬人才還是為了賣樓去庫存?

數據顯示,與人才不斷流入相反,西安樓市供給端卻在萎縮。據西安統計局數據,今年1~2月,西安房地產開發項目1007個,增長2.0%,增速較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別回落14.9和10.6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市場本年實際到位資金345.32億元,下降7.2%,增速較上年全年回落34.1個百分點;新開工面積214.71萬平方米,下降39.2%,降幅較上年全年擴大27.9個百分點。

這種供求矛盾的變化,自然會推高房價。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西安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1.3%,居於全國前列。

當下這種情形已讓很多原本被政策所誘惑打算去西安落戶的人開始望而卻步。一則關於“西安房地產全款賣房”的投訴曾在網絡上傳播,投訴者正是來西安發展的外地人,因為看中的樓盤大多讓全款者優先選房,導致“我在江蘇可以買得起房,但是在西安反而買不起”,這位投訴者最後的選擇是“我還是走吧!”

而那些已經留下的人如果當地的經濟發展和收入無法支撐高房價,也很有可能再次選擇離開。

而那些跟西安一樣搞優惠政策的城市,它們是否考慮過給可能到來的幾百萬人提供低成本的住房,如果沒有那麼所有的規劃都將陷入一個“死亡循環”:

政府出臺優惠政策——房價大漲——人口湧入——房價繼續大漲——創新企業遷走——小企業遠離——規劃失敗。

這種失敗的案例現實中有很多,如果地方政府僅靠“飲鴆止渴”的方式獲取發展卻不想辦法破除上述怪圈,那就永遠不可能留住人才,實現經濟崛起。



電商報

《2018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新鮮出爐,除了上北深廣鐵打的前四名一線城市外,更引人矚目的估計是“新一線城市”榜單,數量達到15個,分別是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不少人忽然間“被成為”一線城市人口,確實幸福來的太突然。

當然也有不少人吐槽:一線城市太多了,榜單都快不夠用了。

而我更想說的是:天時地利人和樣樣俱全,此乃落戶一線城市的天賜良機。

人才爭奪戰

首先一線城市增多了,當然可以選擇逃離北上廣,邁向其他新一線城市,而且選擇機會也頗多。

其次是新一線城市之間人才爭奪戰激烈的競爭環境。你敢放寬條件,我就敢誇張的降低到“零門檻”。



作為新晉一線城市來說,拼不過老大哥北上廣深,必須要在同級別城市中綻放光芒,打贏人才保衛戰。

特別是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留住並招攬更多的青年才俊,相當於為城市輸送了更多新鮮血液,同時保證城市未來整體的競爭力。

同時北京等超大型城市卻在不停的“瘦身”,這些新一線城市當然不遺餘力地為那些逃離北上廣的年輕人提供一個安心的港灣。

那麼這些新一線城市到底如何爭奪人才呢?

零門檻落戶

想要留住人才,最重要的是要給他們一個身份、一個戶口、還有一個家!於是新一線城市們史無前例地在落戶條件上大做文章。

杭州放話滿一年社保可以落戶,西安則選擇更直接的方式:來西安,提供本科學生證、畢業證,直接辦理落戶!

為了提升競爭力,長沙直接喊話,大專就給落戶,中部的鄭州自然坐不住,更是“無下限”的開出中專落戶的條件!



中專直接落戶?WHAT?別慌,這還沒完。

天津自然不甘落後:租房就能落戶。

下面還有大招。

鄭州喊話:來吧,工資不論多少,我首先每月補貼1500元!

南京放大招:工作找到與否無所謂,只要來面試,補貼1000元!

西安表示,補貼算什麼,來面試,西安民警專車接送,申請只需10分鐘!

如果是高端人才,簡直就是香餑餑,鄭州直接獎勵500萬元,呆滿10年的話送你300平米住房!

普通人也別擔心高昂的房價,鄭州每人獎勵10萬元買房補貼!

再看武漢,喊話買房八折!八折!八折!

再來看張更刺激的:



這架勢,動真格的了!

新一線搶人有多瘋狂?據說一個畢業生假期去西安找朋友玩,結果直接被民警帶回派出所落戶,理由是:符合親友投靠落戶條件!

世界這麼大,買張車票多出去逛逛,吃喝遊玩全報銷,最後還榮獲一線城市戶口,豈不快哉?


懶先生理財

當然會去,北上廣深固然好,發展前景好,機會多,選擇多,收入高,但是空氣質量就沒有像它們的城市一樣好,這個國人都知道,交通擁堵,停車難等交通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每天堵個一兩個小時是常事,讓人等的心煩意亂。住房應該是最大的障礙,市中心就不說了,只能在夢中想想,可能一輩子外加啃老都拿不下,三環以內還是有點懸,或許五環以外才是我們的容身之處吧,租房子也不便宜,一個月收入的將近一半都用來租房,而且還是四環五環以外,上班一大早就得起來,每天和數十萬人擦肩而過,坐地鐵、擠公交、趕城際,一天的三分之一都在車上度過,晚上回家只能洗洗睡了,萬一在堵上個車,就悲催了,還得吸收“新鮮空氣”,這滋味,酸爽!戶口也是一個大問題,就算你的房子有了,戶口問題也會困擾著你,將來孩子出生、上學都是問題。

最後一點,大城市缺少人情味。在北上廣深打工的大部分都是外省的,為了生計,獨自一人來到這莫大的城市,感覺自己的心不在這裡,工作和生活上有什麼不順心的事,都沒人傾訴,自己孤家寡人一個。每天和自己擦肩而過的數以萬計,懂自己的人一個也沒有,所以近年來有北上廣不相信眼淚、逃離北上廣的呼聲越來越高。

反觀西安、武漢、成都等這些新一線城市,近年來隨著國家許多重大國家戰略的出臺和落地,這些城市的發展前景和空間與北上廣深相比也毫不遜色,一帶一路戰略又使這些城市煥發新的生機。

這些城市的空氣明顯要比一線城市好,交通一直在改善,現在你無論去哪座城市,到處都在改善交通,而直接落戶、本科畢業生購房可打八折、高科技頂尖人才補助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更是吸引了一大批人才,現在,在家門口也能找到好的工作,也能買的起房子,他們都紛紛回家,上班之餘還能找朋友聊聊天、喝喝茶。這在北上廣簡直不敢想,你是想要這樣的生活還是在北上廣深的日子,一目瞭然,當然,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

以上均是作者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不教天下人負我

我已經準備加入這樣的城市,現在正在辦理西安戶口,說說就我感受和理解吧!



首先,這些城市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相比北京上海來說,城市規模和公共服務差一些,但對於我們這樣普通人物,不需要這樣高大上的政治和經濟環境,只要有滿意的工作,較好的生活環境,相對較好的教育環境就可以了。



其次,這些城市的基礎服務還是很有特色的,如西安就是一座有歷史感的城市,有獨特的城市符號,生活在一個有歷史文化的城市裡,你那些只會工作的城市要好些。



再次,這些城市已經不是二線城市了,通過近期的瞭解,這些城市正在崛起,從官方的規劃看,這些城市都國家中心城市,發展潛力巨大,如西安最近的人才落戶、網上速辦戶口已經西安過年舉行“西安年,最中國”,都體現出這些城市正在崛起。



再次,這些城市生活不像北上廣深那樣,節奏太快,壓力巨大。在這些城市生活,可以慢一點,再慢一點,如成都這個城市,環境很好,生活很慢,適合定居。



最後,隨著年齡增長,作為在外漂泊多年西北人,總缺少一種家的感覺,就像想離家更近一點,比較喜歡常回家看看的感覺。



如果要問我怎麼選擇,我會選擇定居這些城市。



最最後,希望這次城市不要只顧經濟發展,而忽視環境治理、霧霾治理和房價控制如,因為現在大城市正在改變,如現在北京周邊原來霧霾重災區,正在出現驚人的效果,而西安的霧霾排名已經靠前。


燕趙遇見秦巴君

關於這個問題,以下簡單說明個人看法。

  • 西安

17年年初,西安對部分戶籍准入條件做出重大調整。

放開全日制普通大中專院校學生集體戶口遷移限制;放寬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國民教育同等學歷和留學回國人員落戶條件;

降低技能人才落戶條件。

降低投資納稅落戶條件放寬設立單位集體戶口的條件。

降低買房入戶條件,取消政策執行時限。

降低長期在本市市區就業並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人員的社保繳費年限。

重新定義用人單位的概念。

  • 武漢

“戶籍新政”放寬年齡限制條件。博士、碩士研究生畢業不受年齡限制,普通高校本科學歷畢業生由年齡不滿35週歲放寬至不滿40週歲;普通高校專科學歷、非普通高校本科學歷畢業生由年齡不滿30週歲放寬至年齡不滿40週歲。

取消擇業期限制條件。不再按畢業3年內和超過3年、普通高校和非普通高校設置不同的限制條件。

取消就業創業限制條件。落戶與就業創業政策“全脫鉤”,就業的取消勞動合同和社保證明,創業的取消營業執照和半年以上繳稅證明等材料。

  • 成都

實行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畢業生憑畢業證落戶制度;
對國際頂尖人才團隊來蓉創新創業給予最高1億元綜合資助;
對畢業5年內在蓉創業的大學生,給予最高50萬元、最長3年貸款期限和全額貼息支持;
每年4月最後一週的星期六設為“蓉漂人才日”;
支持在蓉高校和職業技術(技工)院校根據產業發展需要調整學科(專業)設置,給予最高2000萬元補貼;
對各類急需緊缺人才發放“蓉城人才綠卡”等等。
除此之外,成都為了給外地成才提供便利,還專門設立了青年人才驛站,外地本科及以上應屆畢業生來蓉應聘可免費入住7天。

很多二線城市都會在房補丶車補丶落戶這些推出優惠政策,但是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除了這些優惠政策外,更要看中的是在當地有什麼工作機會。舉例說明:偏高端的製造專業,沒有合適的技術平臺,優惠政策也起不了大的作用,所以在選擇城市發展的時候有無工作機會這點是至關重要的!

政府發展產業,用事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非常好的政策,選擇城市發展都要優先考慮自身能否在這個城市長遠的發展。


-END-


廣東任你行

相比於往年,相同的是,進入三月份,都是求職黃金期,但是,不同的是,今年,“搶人大戰”特別白熱化,尤其是諸如武漢、成都、西安、長沙、南京等二線城市。這些城市紛紛送出“送戶口”、“免房租”、“補房租”等方式。

在筆者看來,在西安、武漢、成都等二線城市,紛紛以優惠政策打響人才落戶爭奪戰之時,如果有合適的工作,並且職業所在行業在當地集群效應較為明顯,對個人的未來成長是有幫助的,是值得去的。

對於個人而言,武漢、成都、西安、長沙、南京等二線城市雖然沒有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具備發達的經濟條線、完善的基礎設施、優質的公共服務,但是生活成本相比低一些,尤其是房價,要低去很多,整個個人的生活質量的性價比是蠻高的,況且發展空間並不小。當然,這必須是建立在這些城市具有一定的工作選擇。

而對於這些二線城市而言,近年來都取得了不錯的發展,尤其是杭州、成都、武漢、南京、青島、長沙、無錫七個城市經濟總量也相繼進入“萬億俱樂部”, 後續的發展因素準備必須跟上,其中,對於人才的政策鼓勵必不可少。

當然,不可否認,這些二線城市不斷拋出橄欖枝折射的還是人才的重要性,人才的集聚對整個城市的發展是非常重要、包括產業推動、城市的文化、以及社會效率的提升都是值得期待的。


財經觀察徐叔

發展中的中國,特別是城鎮化的加快,一線城市人口出現了極速擴容後,二線城市似乎突然楞過神來,也開始了搶人大戰,條件已優再優,大有來者不拒之勢。

細觀一二線城市搶人戰略,發現很有意思的現象。

一線城市以引進創新型領軍人才為主,特別注重從海外吸引高層次人才,在引進上不斷制訂優惠條件,更在留人上下足了功夫。除此外,利用優惠政策和優良的發展環境,更加重視從二線城市引進人才,人才向一線城市聚集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二線城市基本到了來者不拒的境地,由於這些城市人口還處於大擴容階段,又面臨一線城市吸引力不斷加大,人才流失特別是高端人才流失的現實,只能爭搶人才與人口擴容並重。同時更面臨由於人口政策和優惠條件趨同,二線城市自身間人口和人才競爭。

呵呵!好熱鬧的人才戰。

最後的結果我認為,不是入戶條件的優惠,可能還是發展環境的更優。


老楊老張1


要適應新時代、新機遇的挑戰,必須走改革、轉型、創新之路!人才作為實現這一系列動作的重要因素何其重要,可以說在未來的發展競爭中,誰擁有政策傾斜、人口紅利和人才優勢,誰就將勇立潮頭而不落,變跟跑者為陪跑者,直至成為領跑者。

各省拿出優厚條件招賢納士、吸引人才之戰才剛剛打響,相信隨著競爭愈演愈烈,各城市求賢若渴的心情會越來越濃,感謝這個發展的時代,是英雄不愁用武之地,是金子不愁發光。各位有識之士,擦亮眼睛,收起行囊,朝著你選擇的城市前進、前進、再前進。願諸君好運!


扛麻袋的青蛙

感謝能夠回答這個問題,西安、武漢、成都、鄭州等一批二線城市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陸續開始了人才爭奪戰,比如:本科畢業生在本地有用人單位的不受購房限制,大學生可以免費落戶,大學生買房優惠等。這無疑對剛畢業的或者想要逃離一線城市的一批人來說是個巨大的誘惑,如果是我肯定會去的。

首先,這些城市一般都是熱門二線城市,發展潛力巨大。無論是從交通、教育、環境、就業等方面來說,這些城市都是具有相當的實力的。無論是個人發展還是以後子女教育上都是不錯的選項。

其次,這些城市房價雖然相對較高,但是對於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來說,房價還是低的多。是大部分有積蓄的或者工作幾年後在家人或者朋友幫助下能夠定居的城市,起碼用不著一套房花上幾百萬首付,一般30到50萬就差不多了。

最後,這些城市工作生活節奏相對慢點,起碼在這些城市你不用天天早上6點起來去擠地鐵。這樣你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或者陪伴家人,享受幸福的生活。

所以如果你有機會在這些城市落戶或者定居的,趕緊上這班車。說不定10年之後,這些城市會成為今天的“北上廣”。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疑問歡迎留言或者關注。


勇勇雜談壹貳叄

為什麼不去?《左傳》裡不就寫到“良禽擇木而棲”了嗎?說的就是選擇問題,優秀人才就應該選擇到能發揮自己才能的地方去發展,西安、武漢、成都這些城市對引入的人才要求並不高,但給出的優惠卻很多,比如成都要求全日制本科文憑就可以落戶,一個本科畢業生在北上廣深有多少競爭力?會給你多少優惠政策?

這些本科畢業生他們選擇到成都、武漢、西安等二三線城市發展則完全不一樣,他們有些本身籍貫就是這些地方的,回去建設自己的家鄉挺好的,他們去到二三線城市競爭力立即可以顯現出來,他們可以在當地落戶、創業,地方上對引入的人才還給予各種補貼和優惠政策,還幫助引入的人才成長。

給出優惠政策引入人才的城市都是急需人才的城市,也是未來發展潛力大的城市,比如以2017年的GDP數據為準,不管是成都、武漢還是西安,經濟增長率都大於全國平均水平,這些城市也將是未來經濟增長最快的區域,如果是一個願意拼搏的人為什麼不選擇這些城市?

選擇這些城市就意味著機會,如果是一個遠見者大多會選擇這些二線城市,當然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有的人或許就喜歡一線城市的繁華,就願意留在一線城市與強者競爭,與強者為伍,每個人遵從自己內心作出選擇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