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芋頭:劉墉與和珅的權力之爭,顯得皇上像個智障

1

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盤佳餚萬姓膏。燭淚落時民淚落,歌聲高處怨聲高。——《春香傳》

一段圍繞芋頭展開的官場鬥爭,一個童年的故事述說古老的回憶。

經典老劇《宰相劉羅鍋》開頭有一句話,發人深思——不是歷史。

穿著寶藍色錦緞華服的皇上來回踱步,心癢癢,不是為了美人。

他對身邊的太監說:“那朕今兒晚上就要吃這荔浦芋頭啊。”帶著笑,回過頭來,似乎已經品嚐到美味,等不及享受的樣子。

荔浦芋頭:劉墉與和珅的權力之爭,顯得皇上像個智障

太監殷勤地說:“皇上爺 ,奴才這就去劉府一趟,著他即刻將芋頭送進宮來。”皇上發話了,底下的奴才對於自己服侍的對象要察言觀色,做到心領神會,不然很快會被其他的競爭者擠下去。看皇上的表情,對太監的安排很是滿意。

這個皇上有點不單純:“胡勝啊,聽說這劉夫人她善於烹調。”拉長聲音,嗯——:“你去傳旨,就說朕今兒晚要上劉府去吃這荔浦芋頭”,邊說邊搖動手,怎麼看著還有別的心思,美人如花隔雲端?秀色可餐?身為帝王已經是坐擁如雲美女,口嘗天下美食,仍不知足,猶如饕鬄。

最後一句,皇上眼皮挑開,眼神輕佻起來:“要著劉夫人親自為朕掌勺。”話音落下,皇上得意地晃動腦袋。

太監笑,聲音異樣:“喳!”

太監昂首闊步手捧明黃色聖旨來到劉府,高聲:“劉墉接旨——”

劉墉有些疑惑,這黃桑又整啥么蛾子:“臣,劉墉接旨。”

太監:“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廣西貢品荔浦芋頭已押運到京,名廣西巡撫劉墉即刻備膳,由誥命夫人親掌烹具,限兩個時辰備好晚膳,朕親臨劉府親嘗荔浦芋頭,欽此!”有權力就是好,到人家家裡吃霸王餐,還讓人家貌美如花的妻子親自下廚招待你,別人也不敢說啥,要是換了平民百姓家,哪怕是親朋好友,這麼說早讓人打出去了。

此段,我覺得,皇上有種我就到你家看看,佔到便宜最好,佔不到便宜也少不了我一根毛的心態。

荔浦芋頭:劉墉與和珅的權力之爭,顯得皇上像個智障

2

劉墉聽完:“臣劉墉謝主隆恩。”

太監貼近劉墉,被權力薰陶得成了一種心甘情願腐敗的角色:“劉大人,嗯,萬歲爺這次親臨貴府用膳,你眼皮子底下要活泛著點。”他一隻手合起來,做手勢給劉墉看。劉墉心裡咋想不知道,臉上還是很客氣:“哎,謝公公。”然後公公覺得自己暗示得很清楚了,遂滿意回宮。

我覺得,看老劉這一副不意外的樣子,估計對自己效忠的人是個什麼德性心裡清楚得很,傳統社會就是這點不好,哪怕上位者是個品行無德的人,也不能正大光明反對,要不咋說雷霆雨露皆君恩。

鏡頭一轉,戴著幾件雖然簡單卻很有格調的劉墉夫人上線,貴氣大方:“哎,老爺這事可不是鬧著玩的!”夫人不是隻知道風花雪月的小女子,私下裡不講究王府格格的架子,很關心劉墉。

劉墉:“張成你去辦吧!”

張成:“唉,是勒。”轉身就走。

荔浦芋頭:劉墉與和珅的權力之爭,顯得皇上像個智障

劉墉幾步邁到夫人面前:“夫人,皇上每天是山珍海味錦衣玉食,這嘴是越吃越饞,真要是讓皇上把荔浦芋頭吃上癮了,每年一貢,萬里迢迢,從廣西往京城運芋頭,這還不是老百姓跟著受牽累啊。“夫人聽得默默無言。

劉墉眼神一轉:“不如我冒點風險打個馬虎眼,先滅了他肚子裡的饞蟲!”成竹在胸,一笑。

正是,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做清官,做為百姓做實事的官,要靈活變通,因時制宜。

按說就是一大堆芋頭送給皇上吃,難道劉墉就小氣到這個地步嗎?他太清楚官場了,什麼東西,只要一佔“官味”就變了。木頭的能賣出金子價,雞蛋比人參還貴,施粥用的米永遠要摻點沙子,經手人不管百姓吃得飽不報,他們要層層地盤剝才能肥自己呢,所以不能滿足皇上,要不百姓就遭殃了。

荔浦芋頭:劉墉與和珅的權力之爭,顯得皇上像個智障

3

皇上終於駕臨,興致勃勃,意氣風發,所謂醒掌天下權種種無非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至於百姓的疾苦與我何干。

劉府早已備好膳。雞鴨魚肉,有酒有菜,雖不奢侈,畢竟精潔。

劉墉彎腰:“皇上請坐。”夫人一身整齊的鮮亮旗袍,頭上旗頭插一朵粉色盛開的花,容貌姣好。

皇上手搖扇子,自命風流,感覺良好:“愛卿啊……”

劉墉:“臣在。”

“朕今天到府上做客,咱們主要以賓主相待,啊,誒,愛卿也坐下吧。”皇上表現欲又來了。

劉墉:“皇上駕臨,臣在皇上的邊上,給皇上夾菜添酒已盛感恩寵,怎敢與皇上同桌而飲呢?”你就吹吧,我要真敢這麼做,指不定啥罪呢?

荔浦芋頭:劉墉與和珅的權力之爭,顯得皇上像個智障

皇上一搖扇子,拉長聲音:“唉~~~,今天這頓飯啦,是朕自己到府上討來吃的,咱們就不要以君臣大禮相待了,啊。坐吧,坐吧,坐。”對劉墉的態度似乎有些輕忽,然後一轉頭,對劉墉夫人,溫柔地:“坐啊。”夫人說:“謝皇上,臣妾不敢。”

劉墉:“皇上,從胡公公傳皇上的旨意到現在,也就只有兩個時辰是吧,啊。”這一句話意味深長,其中的意思作何解。

夫人接道:“臣妾準備匆忙,只備了幾樣清淡小菜,但望皇上恕罪。”

皇上笑眯眯:“啊~朕這回到府上來,只為荔浦芋頭之名。哎劉墉啊”,劉墉“臣在”,皇上“這裡哪一樣是荔浦芋頭?”

劉墉:“請皇上恕罪,這哪一樣它也不是荔浦芋頭,張成劉安,抬荔浦芋頭上來!”

寫著字的屏風後閃出兩個人,抬出一個籮筐,拿紅綢子扎得結結實實。

劉墉:“皇上這荔浦芋頭是廣西的貢品,皇上未到臣不敢擅自起封 ”。隨後命令家人起封。

紅綢解開,露出滿滿的一筐芋頭,又肥又大,一看就是未經料理過,雖然原生態卻難引食慾。

皇上看了一眼,然後目光投向劉墉夫人。

劉墉夫人:“皇上,這荔浦芋頭只要隔水一蒸就好,現在廚房裡水開火旺,稍會就得,請皇上稍候。”

兩個家人偷偷摸摸對話:“別忘了,這兩個是芋頭,放在咱們老爺面前,這兩個是薯莨放在皇上面前。”“放心吧,我還嘴裡唸叨著呢,皇上這邊是薯莨,老爺那邊是芋頭,皇上這邊是薯莨,老爺那邊是芋頭……”給領導當下屬,還得頭腦靈活,領導才敢相信你,不然你一糊塗,他就慘了。

一盤煮熟的溼潤的芋頭被端上來,皇上好奇瞪眼,怎麼吃啊,讓人想起不會剝雞蛋的某些小學生,會心一笑。

劉墉為他斟了一杯酒,太監拿過一個芋頭,要為皇上料理。

劉墉自己也拿了一塊芋頭,一塊一塊水分充盈的表皮被撕開,細膩的雪白的芋肉露出,好像很甘美的樣子。

荔浦芋頭:劉墉與和珅的權力之爭,顯得皇上像個智障

劉墉捧起沒剝完的芋頭,香甜地咀嚼,燙得呼氣仍然不撒手,大朵快頤,滿足極了。

皇上愣愣地看著他,真這麼好吃?

看著對面好像在啃燒雞一樣的劉墉,皇上轉過頭來,盯著自己盤裡的芋頭。

太監已為他剝去外皮,用一根細線勒下一片芋肉,放在小碟裡。

皇上接過筷子,再看啃著簡陋外表芋頭的劉墉,有些出神。夾起筷子,嚐了一口,一嚼再嚼,再再再嚼,心中大奇,再度看向劉墉,只見劉墉又撕咬一口,嘴巴不停,非常美味的樣子。

皇上啥也不說了,再夾一筷子,結果都沒吃完。

劉墉:“皇上您請,臣多麼希望皇上您能狼吞虎嚥地吃,臣是多麼希望,啊——”

皇上:“好!好!”憂傷地看著芋頭。

劉墉再接再厲,打苦情牌:“皇上,您要是吃好了,待我到廣西上任以後,每年多給您貢一些送到宮裡來!”皇上嚇得直皺眉頭,苦著臉。

皇上:“劉愛卿啊,這到底怎麼回事啊?朕看你吃的是狼吞虎嚥,如此香甜,可這東西到了朕的嘴裡,簡直是難以下嚥。”

劉墉:“請皇上恕罪,臣吃得噎住了,臣想飲一口酒。”一旁的太監自己也取了一片芋頭來吃,想吐,趕緊捂住嘴。

荔浦芋頭:劉墉與和珅的權力之爭,顯得皇上像個智障

“皇上您每日錦衣玉食,這芋頭算得了什麼,微臣在山東老家,每日吃的是,山芋窩窩頭白日薯。臣雖然為官多年,但這胃口卻是依然如舊,這荔浦芋頭對臣來說已經是美食。“

皇上無語,罵和珅:“嗨,這個和珅啦。”一丟筷子。

劉墉:“皇上,廣西百姓是歷來貧窮食不果腹,所以吃什麼都能夠津津有味。和大人拿這些個山野小吃到皇上面前說事兒,可未必當準啦。”

這下,皇上終於打消了念頭,反而嗔怪起和珅來。

荔浦芋頭:劉墉與和珅的權力之爭,顯得皇上像個智障

4

劉墉為什麼不敢直截了當告訴皇上,這芋頭不能做貢品,太勞民傷財了。我覺得那是因為他知道,皇上並不真的在乎百姓的日子如何,相反,只有讓皇上明白這貢品根本鄙陋不堪,才能主動放棄念頭。

皇上為什麼絲毫不懷疑劉墉作假,只因為他心中認為自己比劉墉地位高,智商也比劉墉這個“迂腐之人”高,因此下意識認為他不敢欺君也不可能欺君。另外我覺得有一點,劉墉知道自己對付不了皇上天然的優勢——與生俱來的地位,他轉而從皇上的劣勢入手——見識少。這才免了勞民傷財之苦。

所謂官場,權力之爭,和珅是摸著皇上的脾胃說話,而對立一方的劉墉也得順著龍鬚,有話不能只說,非要繞彎子盤旋,這就是權力的怪相。顯得皇上像個智障,猶如孩童被兩人玩得團團轉仍無所覺,權力被操控,你怎麼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