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沒有檔案可能會降低退休金,快來看看怎麼回事!

有些人對於辦理退休時沒有檔案還是有些擔心,提心辦不了退休或者影響退休待遇,嚴格上來講,

有沒有檔案對於退休金是有影響的,但並非每個人都會有影響,得根據參保人的具體情況而定。所謂個人檔案,是指一個人一生生命軌跡的縮寫,是用人單位瞭解一個人情況的非常重要的資料,也是一個人政治生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讀書開始就會建立自己的檔案,包括以後工作調動等,都會記錄在檔案裡面,這些記錄跟工作或者政治生涯關係比較大,但是跟將來的退休金有關係的情況比較少。

注意,沒有檔案可能會降低退休金,快來看看怎麼回事!

【一】辦理退休的條件是養老保險累計交滿15年以上,養老保險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就是有交社保的時間,交費記錄可以在社保系統上查詢到,而視同繳費年限則不能直接在系統上查到,只能通過參保人的檔案資料進行認定;

【二】視同繳費年限(包括軍齡)是指當地實行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時仍在國有或者縣以上集體所有制單位的固定職工,其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齡;任何一個條件不滿足都不能被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核定部門為辦理退休地社保機構;

注意,沒有檔案可能會降低退休金,快來看看怎麼回事!

【三】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參保人一定要有檔案,辦理退休時要一併提供或者提前把檔案資料交到社保局窗口,提前審核,符合條件,先錄入系統,這樣到了辦理退休時,就不需要再審核視同年限了;但是有檔案的人不一定就有視同繳費年限,這種情況在辦理退休時就不需要提供檔案資料了;

【四】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視同繳費年限?

首先,要知道自己有沒有檔案,如果連檔案都沒有,那就肯定沒有視同繳費年限了;

其次,要知道當地實行養老保險制度的時間,如果是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制度以前才參加工作或者實行養老保險制度以前已經離開工作單位,那也是不符合視同繳費年限的條件的;

第三,全國各地最晚實行養老保險制度的時間是1997年12月31日號,也就是說,1998年1月以後參加工作的人,就不存在視同繳費年限的情況了;

第四,如果你是在一般的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等非國有單位工作,也不存在視同繳費年限的情況;

注意,沒有檔案可能會降低退休金,快來看看怎麼回事!

【五】如果早期離開單位,不符合視同繳費年限的認定標準,是否有補救措施?

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制度前離開單位,就不能認定為連續工齡,這種情況也補交不了之前的年限,因為本來當地就沒有實行養老保險制度,在政策上也不符合補交,但是有些人的單位為什麼說可以補交呢,實際上補交的年限是當地實行養老保險制度以後年限,對於有些人來說,有用,因為只要幫他補交了就可以了,但對於一些在當地實行養老保險制度以後有交社保或者已經在其他地方交社保的人來說,那補交就沒意義,所以是否需要補交,得根據具體參保人的情況而定;

【六】通過以上分析,基本上可以判斷自己是否有視同繳費年限了,如果有的話,那辦理退休時就需要提供:身份證、戶口本、金融社保卡和檔案,如果沒有,那就提供:身份證、戶口本和金融社保卡,到最後交費的分局申請,辦理時間為達到退休年齡的生日當月月初。

注意,沒有檔案可能會降低退休金,快來看看怎麼回事!

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