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片並非只有神劇,臺灣省也有精品

近年來,因為誇張的表現神勇無敵,甚至違背了基本的物理常識。抗戰劇背上了神劇的惡名。雖然多是戲謔,但也說明了觀眾恨其不爭,渴望真實戰爭戲的心情。

其實抗戰劇並非只有神劇:比如《紅高粱》、《49日.祭》、《亮劍》抗日部分、《中國遠征軍》、《我的團長我的團》、《鐵血紅安》、《血色湘西》、《戰長沙》、《闖關東》、《我的娜塔莎》等等。電影比較少,能想到的有《南京.南京》。不過今天靈醒想說的卻不是這些內地精品抗戰劇。

而是來自我國臺灣省的一部電影《賽德克.巴萊》,雖然時間背景是日本殖民時期,但表現的仍可算是抗擊侵略者的戰鬥。

抗戰片並非只有神劇,臺灣省也有精品

雖然已經是很多年前看過的,但那句“如果你們的文明是讓我卑軀膝,我們就讓你們看看野蠻人的驕傲。”仍然讓人深思何謂文明?何謂野蠻?

縱觀人類歷史,那些自我標榜為文明的侵略者才是真正的失去人性的野蠻屠戮者。

抗戰片並非只有神劇,臺灣省也有精品

影片《賽德克·巴萊》講述的是1930年,臺灣在日本統治之下,原住民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率眾反抗日本政府而發動霧社事件的故事。導演魏德聖籌劃長達十二年、跨國動員兩萬人拍攝。電影在臺灣上映分為《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和《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展現了信仰彩虹的賽德克族反抗信仰太陽的日本和族的故事。

抗戰片並非只有神劇,臺灣省也有精品

左圖為真實原型的照片:

莫那魯道,演員林慶臺

抗戰片並非只有神劇,臺灣省也有精品

暴力侵略和野蠻獨裁當然會導致血腥的起義,有不可調和的利益之爭就會有戰鬥,有戰鬥就會有血腥的屠殺,然而電影在表現戰鬥的同時,也表現了人性的善良和溫暖。

抗戰片並非只有神劇,臺灣省也有精品

賽德克族之名字為Obing Tadao(娥賓塔歐託),為荷戈社頭目Tadao Nogan(塔道諾幹)之長女。

抗戰片並非只有神劇,臺灣省也有精品

日語名高山初子,1929年就學中,受令下嫁給在霧社事件中徇死的花岡二郎。因懷有身孕,自花岡山逃脫,第二次霧社事件又逃過一劫,後生二郎遺腹子取名為花崗初男(高光華)。

移居川中島(清流部落)後改嫁中山清(高永清),戰後改名高彩雲,成為一名助產婦,在山上為族人接生,救命無數。後以82高齡辭世。

抗戰片並非只有神劇,臺灣省也有精品

同樣是人,自己活也給別人留下一方自由生存的天地,給別人一點尊重。就不會把地獄展現到人間了!

抗戰片並非只有神劇,臺灣省也有精品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為賽德克族人的血勇所震撼和感動,當被逼迫到無路可退的時候,寧願戰死。

女人們為了讓族中男子無後顧之憂,集體自盡。

抗戰片並非只有神劇,臺灣省也有精品

馬紅·莫那,莫那魯道的女兒。演員溫嵐。

抗戰片並非只有神劇,臺灣省也有精品

也許有人會說面對更精良的裝備和更現代化的軍隊,付出那麼那麼大的代價,犧牲的人反而比侵略者多,大約殺死1個日本要犧牲5個賽德克人。這樣的反抗是不是很不智?

然而面對無力抵抗的強敵還是應該要抵抗!因為這表明了被侵略者的立場和堅持,只證明了民族的脊樑還沒有倒!有展示出這樣精神的民族才有希望。

反抗壓迫而死的人,靈魂是自由的。而活著的人會把血脈和精神繼續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