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瓷是什麼,仿生瓷和象生瓷有何區別?

斜闌

【文藏來答】

仿古始於宋代,發展至雍乾兩朝,督陶官唐英將仿古瓷的“仿”中,加入“造”與“創”,使仿古瓷演變為採納古瓷中的亮點來裝飾本朝器物造型的瓷類。

1.鬥彩仿古

圖1 清 仿成化鬥彩靈芝雲紋杯

鬥彩,初創於明宣德年間,是一種以釉下青花勾線,再以釉上彩繪填彩的方法。清代前期的鬥彩,雖尚存明代彩飾的遺風,但已顯露出清代特徵。清代前期鬥彩仿古制品取得較高的成就,特別是仿成化鬥彩瓷器的製品,如仿雞缸杯、仿花蝶蓋罐、仿花蝶天子罐、仿鴛鴦臥蓮碗等,不僅與成化製品形制上相似,而且將成化器物的表現形式進行發展變化,使之結合了明代鬥彩的韻味,又形成了新的鬥彩風格。如清仿成化鬥彩靈芝雲紋杯(圖1),外壁通體鬥彩裝飾,腹部四面畫團形靈芝紋,周圍繪對稱的花草紋。底署青花楷書“大明成化年制”雙行6字款。

2.仿生瓷與象生瓷

仿生瓷,即仿造現實生活中的生物、器物等不同物體而燒製的瓷器,它可以是仿擬人類、動植物、器物甚至是工具等等,以惟妙惟肖、以假亂真為最高境界。象生瓷是指利用瓷土塑造出植物、動物及乾鮮果品等形象的器物,可以說象生瓷的仿生瓷是一個分支。乾隆朝仿生瓷種類繁多,從仿製器物的種類上,可分為仿工藝品和象生瓷兩大類。

圖2 清乾隆款 古銅彩螭紋方瓶

仿工藝品類,主要包括仿青銅器、仿漆器、仿織錦、竹編、玉石、仿金銀器等等。仿青銅器是乾隆仿工藝品中,最為成功的一項。它逼真地再現了青銅器的造型與器面,紋理與質感栩栩如生。瀋陽故宮博物院藏乾隆款古銅彩螭紋方瓶(圖2),直接用松石綠釉仿出銅器的鏽斑,效果十分逼真。除此之外,還有仿鎏金銅器或仿黃銅製品,利用金箔或黃釉仿出銅器的鎏金效果,視覺上與青銅器無絲毫偏差。

圖3 清乾隆款 仿漆菊瓣盤

乾隆皇帝一生酷愛漆器,尤愛雕漆製品,瓷器仿漆器除仿漆器中常見造型外,還仿其製作工藝,如雕漆、朱漆、嵌螺鈿、竹編漆器、黑漆描金等工藝俱全。如清乾隆款仿漆菊瓣盤(圖3),從造型到釉色與朱漆盤一模一樣,器底施一層黑釉,更似黑漆一般,盤底書“大清乾隆仿古”6字楷書款。盤心有乾隆帝御製詩一首,詩曰:“吳下髹工巧莫比,仿為或比舊還過。脫胎那用木和錫,成器奚勞琢與磨。博士用品謝青喻,仙人顏似暈朱酡。事宜師古寧斯謂,擬欲擒吟愧即多。乾隆甲午御題,乾隆連珠印”。

圖4 清 仿木釉碗

圖5 清 仿瑪瑙釉雙連筆筒

乾隆仿古瓷中,還有仿織錦、竹編、木與玉石的器物,這類主要仿其絢麗多彩的圖案、逼真的造型、真切的色彩以及清晰的紋理。如仿木釉碗(圖4)、仿瑪瑙釉雙連筆筒(圖5),均以其質感逼真的藝術效果,表現了乾隆瓷器燒製的成就。

圖6 清 單人抱柱香插

圖7 清 小海螺水丞

乾隆象生瓷大致可分為仿果蔬類與動物類兩種,其質感、神態、色澤均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如單人抱柱香插(圖6),盤內散落的金錠、銀錠、珊瑚、“天下太平”古錢、方勝、犀角、雙錢等雜八寶,都與真品無異,引人入勝,寓意長壽吉祥;小海螺水丞(圖7)和葫蘆式水丞(圖8)更是逼真生動。將如此富有生活情趣的小器物,置於案頭賞玩,也可從中看出乾隆帝的審美情趣。

圖8 清 粉彩仿葫蘆水丞

仿古瓷的流行,代表著崇尚古典美的審美風尚的流行,其為清宮制瓷增添了文化的神韻。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