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宅在家拒絕社交是一種什麼體驗?

馨馨話語

人不是獨立的個體,其本身是生活在複雜的社會生活中的,而與人交往是人最基本的生存本領,這種狀態下的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相對於“自然人”而言的“社會人”,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歸根結底就是處理處理人和人,或人和事之間的關係。

天天宅在家,什麼都不用想不用做,這應該是很多人都有過的想法,但是經歷過這樣生活的人會發現,現實情況並不是這麼美好的,經歷過這樣一段生活之後,整個人的身體還有心理狀態有了很明顯的變化,讓很多人對這樣的生活狀態又有了不同的看法,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變化。

第一個是外貌氣質。因為長時間不出門,自己就會對自己的儀容要求降到最低,忽視對自己的審視和監督,對自己採取無限“寬容”的態度,比如,在家了可以不洗臉不梳頭,也可以不用換衣服不洗衣服,吃飯自然不會精心準備,每頓應付了事,更不要提進行運動等等。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出現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發胖和長痘,當你發現自己出現這樣的狀態的時候,就會產生挫敗感和自卑感,從而更加討厭出門見人,最後形成了惡性循環。

第二個是心理狀態的變化。一方面,長期拒絕與人社交,養成遇事習慣性逃避的習慣,無疑會造成社交技能的缺失,當突然面對交際對象的時候,產生格格不入的不適應感覺,長期下去就會害怕再次踏入社會,產生與社會脫節的恐懼感。另一方面,會讓你對自己的人生觀念發生變化,遠離努力和奮鬥,人生的各種可能也在不知不覺中被扼殺。

總之,一個人長期處於自己刻意製造的遠離社交的舒適區,起初一定是舒適的,但是後期對自己身心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所以,有機會就出去走走吧!


不雨

  人是群體性動物,沒有社交活動,不能融入人群之中,很容易陷入無邊的孤獨之中,與此帶來的種種心理不適有很多呢,下面我舉兩個例子。

  例子一:我有一個同事,兒子大學畢業後,一直宅在家裡。這一宅就是七八年,也不去找工作,或者父母幫著聯繫到一份工作,這個小夥子去上班沒幾天就不幹了,說自己幹不了,別人都不喜歡他,排斥他。再看這個小夥子的形像,他每天宅在家裡,也不出去活動,就是坐在電腦前玩遊戲,網上漫無目的地瀏覽一些信息。時間長了,面黃肌瘦,整個人看起來綿軟無力,說起話來無底氣。同學夫妻倆看到兒子這般狀態,既焦慮又無奈。我問這小夥子,你整天就這麼宅在家裡,你什麼感覺?他說很無聊,可是我到外面又感覺自己不適應,怕和人接觸,怕和人打交道,我有時宅在家裡情緒也很低落。

  這個例子可能對於經常宅在家裡的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這就是常說的社交恐懼症吧。

  例子二:說說我自己,我由於工作的原因,在家裡網上從事家庭教育工作(多年前我是公務員,後辭職)。儘管我每天在網絡上處理大量的諮詢工作,但是仍有脫離人群的孤獨感,這種孤獨感會偶爾伴有迷茫和心理不適。偶爾會特別懷念當初在單位上班時,大家每天正常上下班,在辦公室裡說說笑笑,下班後一起出去喝喝茶,吃吃飯,或者參與其他活動的日子。儘管我每天早晨和下班後會出去活動鍛鍊,也會和一些朋友通通電話,或偶爾見面聊聊,但是白天大量時間仍算是宅在家裡,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越發不適應只網上工作,因此,下一步就要計劃開辦實體工作室,讓自己不再宅在家裡。

  我想,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雖然說這種宅不是全職在家沒有工作的宅,但仍然對心理有或多或少的影響。

  


韓國成老師

老家人中常常說“越呆越懶,越不想出去幹活”,通常都是指很多年輕人剛剛步入工作,因為找不到失去了找工作的動力,從而在家宅著,打打遊戲,看看電視,基本是足不出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一種社會現象。

而且很多一部分人會因為這樣養成較長久的習慣。並且萌發出一些負面心理甚至是心理障礙:拒絕社交,拒絕外界接觸!

這期間我基本不出去,因為很多同學都工作,總是在家玩遊戲,看電視。期間家裡來客人都不願意接待,生怕別人問及自己的工作不好意思。拒絕家裡的人出去玩的要求,甚至不想出去逛公園,整個人懶洋洋的,這種心理慢慢的佔據我的主導。這一年中,我不光長胖了,臉上也沒有了精神,身體上大不如前,最嚴重的是心理上也有很大的影響,拒絕社交,拒絕與陌生人的交流,甚至語言組織能力都大不如前。

所有我勸解當下有此類情況的人,一定不要停止你的一切事情,不要被惰性心理佔據。好好的面對眼前的難題,努力讓自己不停下來。不管失去哪一種,都是對你人生的一種損失。所有加油吧,不要讓懶惰佔據你的青春!


喜歡的朋友歡迎轉發點贊,也可以評論或者關注私聊我。我有陳詞也有濫調,期待你的關注!

我有陳詞也有濫調

當你長期宅在家,長期處於自己的舒適區的時候,久而久之就會害怕走出外面的生活。會日益頹廢,無所事事沒有目標,會導致自己和社會脫節的,人都是有惰性的時間一長了,你在想走出家門將會是艱難的決定。


思維心理學

其實這已經算是抑鬱症的一種表現了!我自己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每天不願意出門,不願意跟人交流,哪怕終於出門一趟,整個人都是低頭走路,不看任何人,不敢跟人有眼神接觸,人變得特別敏感!不愛說話,時間一長髮現自己開始有語言障礙,很多詞句到嘴邊卻又說不上來!我曾經有過整整四年這樣的情況,那真的是很糟糕的體驗!連身邊的好朋友你都會不想跟他們交流來往!不接電話,不回信息!有時連朋友上門來找都不願開門給對方進!有時候連燈都不開!自己坐在房間裡的某一個固定角落發呆放空!可以這樣不吃不喝坐上一整夜!不過慶幸的是現在的我已經好多了!也慢慢願意跟外界接觸,跟人交流,這種痛苦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感受到並且理解的!只有真正經歷過才能真正的瞭解理解!希望這種折磨遠離所有人!特別是在生活中不順的朋友!加油!


YYFloveZZY

我沒有工作的時候,就天天呆在家裡面,有種快死掉的感覺。頭不洗,臉不洗,就穿著睡衣,除了看手機,就是看手機,手機裡的東西都快看遍了。要不就是一直一直看電影。等一回神,天黑了,又一天過去了,每天都是浪費時間的感覺。一睜眼看見的就是窗戶和手機


簡單的時光

之前聽我的導師說過這麼一句話,人是所有社會關係的總和,簡單的來說就是人不能脫離社會去生活,單獨存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天天宅在家,拒絕社交是一種什麼體驗,接下來我們來說一下具體的感受。

1.人之初,都很懶。宅在家裡,不與別人溝通,熟悉的環境裡只有自己的存在,慢慢地就會變得很懶,首先是不想洗頭髮,然後不想去洗臉,覺得好累,反正也沒有人看,我幹嘛要洗的那麼漂亮啊,一個人可以懶到什麼程度,絕對不是你能想象到的,吃過飯之後不想刷碗,以後接著用,冰箱裡有吃的,懶得打開冰箱門,之前看過一個笑話,把大象塞進冰箱分三步,第一步,打開冰箱門,第二步,把大象塞進去,第三步,關上冰箱門。做什麼事情都是有步驟的,在家懶得吃飯才是真正的懶貨,你可能不會相信我寫的回答,但是隻有獨居過的人才會有這種體會,剛開始可能比較勤勞一些,越往後就越覺得難受了,不想動,人的天性都是懶的。

2.心裡開始牴觸與別人交往。一個人呆久了之後,心理上也會發生變化,由於環境的限制,不想與別人溝通,自己一個人挺好的,久而久之就會與社會脫節,再次出門的時候認為所有人都是充滿敵意的,想把自己保護起來,不想融進別人的圈子,也不想讓別人融進自己的圈子。


電影讀書君

那麼天天宅家,拒絕社交到底是種什麼體驗呢?首先真的感覺和社會脫節了,雖然手機上可以看看新聞,熱點什麼的,但是要和人聊起天,真的接不住別人的話頭,因為知道的太少了,一下子感覺自己捉襟見肘。和人正常的交流接觸都有些問題,找不到話題。

然後感覺什麼人情世故完全不懂,遇到什麼事不知道應該怎麼去完成它。

而且整天在家,會喪失對生活的熱情,感覺做什麼都沒意思,生活毫無意義。也會對自己的存在價值產生懷疑,找不到生活的動力。

所以真的希望所有的死宅們都可以走出家門,去外面見見這個美麗的世界,都可以以更積極,更樂觀的心態去生活。希望2018自己可以不那麼宅,多出去感受感受這個社會^_^!


默默1109

早晨醒來,透過窗戶瞥了一眼,看到太陽還沒升太高。之後便迷迷糊糊的把右手伸出被窩,在腦袋右邊來回摸了摸,抓到手機點開開關。屏幕中的光刺痛了乾澀的雙眼,趕緊看了下時間就放下了。快到8點了。

“老闆,加油條裡脊,不要辣椒”

“蔥和香菜?”

“都放”

“豆漿要嗎?”

“不要。”

買了早餐,回到了房子,反手鎖住了門。百看不厭的電腦桌面,有序的展示著幾個愛不釋手的遊戲。電水壺裡面還有半壺涼白開,燒開了再喝吧!打開開關,一屁股坐在電腦前,就像粘在了粘鼠板上一樣。左手拿著煎餅,機械的嚼著,右手擺弄著鼠標,重複著運行遊戲的動作。“啪啪啪啪”,時不時停下來弄一下包煎餅的塑料袋,然後繼續啪啪啪的點擊鼠標。吃完了隨手往垃圾桶一丟,拎起燒開水的水壺往透明玻璃杯裡面倒水。吃完後我又開始了我的遊戲之旅。剛才吃飯騰不出手操作,只能看看新聞,吃好飯關上網頁,在幾個遊戲間猶豫了下,最後點開了其中一個:絕地求生大逃殺!戴上耳機,雙眼也漸漸恢復了精神,閃爍著異樣的光芒。剛降落就被淘汰了,心裡會憤怒不已;如果淘汰了好幾個,即便沒吃雞還是會樂呵呵傻笑,激動的時候還會自言自語“厲害了,老鐵~!”最後一字還傻乎乎的拉了個長音,彷彿有人喜歡自己這麼說話一樣。進入新的一局前的空檔,仍不忘刷新頭條,進入後便恢復了心態,時而皺眉時而開懷好不快活!不知不覺中午到了,拿起手機,點開美團:黃燜雞小份微辣!確認下單後又回到了剛才的狀態。

“咚咚咚”


愛嘮叨的菜農

宅是種生活狀態,有人像貓一樣油膩,有人像狗那種不瘋不成。只要合你的性格就沒問題。

可整天或者整年把宅在家裡,變成個整天睜著一雙惶恐不安的眼睛,像烏龜那樣縮到殼子裡就是問題了。

我特佩服那種宅在家裡閉關修煉的人,可以不認識鄰居,可以不出去工作,可以不去公共場合,甚至不外出用餐,老天!感謝有了那麼多宅男宅女的捧場,快遞小哥們都樂掂了。他們把吃的放在門口怱怱奔向下一家,門囗還有一摞摞沾著油漬的餐盒堆的像珠穆朗馬峰。



我不是說這種人不好,相反,他們大多是良善之輩,多愁善感,有同情心,喜歡內省,興許還具有才華和能力,他們只是選擇了一種讓自己能撫慰自己的方式,這個也是需要勇氣的。

當社會把人逼得像條不流竄就找不到歸宿的狗,那種惶恐,緊張,期望和心靈無處安放的狀態簡直是悲摧至極!一一好吧,我需要療傷,需要以宅的名義把自己關進一個我最信任的安全屋。不知誰說過,也可能是我吧"人最終需要解決的是自己的問題,別人永遠做不到",而且安全屋是有期限的,沉沉地睡過一夜之後,明天還得繼續趕路。

何況人是群居動物,離開太久會喪失一部分能力,總不能身體越缺鈣就越讓鈣質流失淨盡吧?

換句話說人前行的動力就是一個自我挑戰的過程,這句話貌似心靈雞湯,但它的確不是。融入人群就是讓封閉的心靈闊大起來,讓自我獲得的安全感更加充足。

當一個人選擇在這個難堪的狀態中生活下去的時候,每一步都需要跟上這個那麼多人曾經詛咒,吐槽甚至可以鄙視的時代的。



宅在家裡的時候,看一看夜晚的星光,因為從古至今它好像從沒變過,古人今人都要面對生活的困境;找一兩門喜歡的課程,可以為自己積攢點實用的東西,我還要每天保證看一部電影,不論是風花雪月還是暴力血腥,因為這就是現實的投射,告訴我生活永遠不是我們理想中的那樣,不變的卻是生活本身。

悲觀點兒說,人的生命只是在記憶當中得以存在的,而人與人的交流才能形成記憶,掠過天空的鷹存在嗎?恰好它被我們看見了才體現了它的存在。而樹上的毛蟲的生命存在嗎?因它恰恰不被我們所見到,只是自生自滅。別人愛也好,罵也罷,這卻真實地證明了你的存在,這本身就是生命價值的一部分。

有時候我們很難選擇自己的命運,卻不能放棄挑戰自我的勇氣,

很牛逼的說,人的價值就是在挑戰自我當中實現的。自己做頓飯是挑戰,找個人聊聊天是挑戰,衝對面的女孩微笑一下是挑戰,和老闆談加薪是挑戰,向路霸豎一下中指是挑戰,在地下通道里以嘶啞的嗓子學阿杜也是一種挑戰。

因為我們還有活著的勇氣,不管宅與不宅算得了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