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很久沒有給大家推薦花店啦,已經有朋友開始抗議,說最近沒有可以去打卡的店惹!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芍藥居」。芍藥居在北京是一個地名,當它剛剛出現在廣西南寧時,當地有人還以為這是一家中藥館。

說來也巧,芍藥居的主理人曾經還從事過醫藥行業,現在的芍藥居當然不是賣藥的啦!

只賣花?噓!遠不止這麼簡單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中國味”花藝

明明是來訂花的,卻像誤入了一間書齋。滿牆的書畫,難道開花店的是個白鬍子老爺爺?

書卷漫不經心地垂地,

宣紙卷軸拼成了一簾清夢,

一隻青花瓷瓶裝了滿懷的花。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以書作牆,寫字為飾,

花自由地舒展落下。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大理石紋牆面,白色雕刻花瓶,

工作室裡的鮮花陳列區清新怡人。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古樸的青花瓷瓶擺了一地,

各色的鮮花,一眼就看個滿心歡喜。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牆上掛著一支「芍藥」,這便是書香氣十足的「芍藥居」了。

如果要較真,將芍藥居稱之為花店、花藝工作室都不夠嚴謹。書法、國畫、花藝都是芍藥居專注的部分,三者缺一不可。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芍藥居2014年剛創立時,只是一個做書法培訓的家庭工作室。

一般的書法培訓工作室都叫XX書齋,但芍藥居的主理人鄧集月想得更遠。「雖然一開始只是書法培訓,但我知道,將來不可能只做書法。」

才不是老爺爺,

倫家是個開朗的80後姑娘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在開工作室以前,月月在北京工作,北京有個地名就叫芍藥居。「芍藥居」正是受了這個地名的啟發,芍藥本身也極有古典韻味。

她從5歲開始跟隨名師學習書法,後來又自學了國畫,也學過古箏,對傳統文化相關的一切,從小就非常感興趣。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當月月決定創業時,書法自然是首選。至於,後來加入的花藝,則是一個美麗的意外。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一直就對花藝很感興趣的她,趁著剛成立的工作室還不忙碌,就溜出去學了花藝,二來也是想用鮮花裝點工作室。

於是,花花草草就成了芍藥居隨處可見的裝飾。有朋友說,市面上的花束都很俗,遠不如你做的好看。不如,你也做花藝吧!

從那時起,她就開始慢慢插花賣花,接著做起了花藝培訓。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與花藝結緣的過程,讓她覺得很奇妙。「我們學的東西,或許現在用不上,但在將來的某個時間也許就會用上,甚至會成為一個重要的轉折。」

從小學的書法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自學的國畫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臨宋《紅芙蓉圖》

為了裝飾芍藥居去學的花藝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現在的芍藥居,正是月月把從小到大學到的十八般武藝用上之後的一個奇妙組合。

市面上流行的韓式、西式風格,你在芍藥居看不到。反而是一些久違的中國元素,讓人一見歡喜。

書法信

金色的信箋捲成圓筒,繫上綢帶,

花間深紅一抹金。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展開信箋,一封手寫書法信,

墨香伴著花香。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一場戀愛,到收到一百束花都不稀奇,

難得的是收到一封書法情詩。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在印刷和視頻的年代,芍藥居用一封手寫書法信代替花束中的卡片。客人們笑稱這是金箍棒,可以剷除情路上的妖魔鬼怪。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曾經有位客人來訂花,得知有書法信,他想了很久。幾次修改後寫成了一首詩,將他和愛人的名字都嵌入其中。

當花被晾成了乾花,信還可以被悉心珍藏,如同民國時期的婚書被鄭重裱入相框。

木牌流蘇

打開花盒,一眼見「喜」。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平安喜樂」、「恭喜發財」,

這些看似土裡土氣的祝福語,

掛在花束上,卻有了另一番韻味。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花束上綴著一個木牌,上面寫著中國人最常見的吉祥語。一捧花,就不再是輕飄飄的俗物,而是要把心底最傳統的那部分送給你。

就是這樣傳統的小物件,招來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愛,他們將木牌取下掛在包包上、掛在車裡,每天看見它都會想起那日的甜蜜。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春聯繫列

紅色系的針墊花、帝王花,

裝點黃綠色大花蕙蘭,

喜氣洋洋的春聯,大吉大利。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白色的水仙花,

綠色的豌豆苗纏繞了一圈,

白綠色系讓春聯變得清新可愛。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橙色的炮仗花配上幾個橘子,

馬上就有了豐收的喜悅。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誰說寫春聯是老大爺才做的事?花朵、綢帶、紅包簇擁著春聯,組合成喜氣又洋氣的「春聯花藝」。

花束的命名,也都採用詩句。她將文化融入到花束的每一個細節中去,這樣做雖然有一些燒腦,但能在無形中傳播文化。

《爭看。人在沈香亭畔》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將傳統文化融入花藝,竟會帶來這樣奇妙的反應。這種感覺,與其稱之為美,不如說是一種氣韻。

很多人的印象中,東方傳統花藝,總是插一兩支花來表達禪意。但月月從藝術古籍、古畫中得到了不同的答案:中國傳統的花道,遠不只這一種表達方式。

宋代的《盥手觀花圖》,

花器裡滿滿插的都是牡丹,

跟西方的半球式形狀相似。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盥手觀花圖》局部

明朝有一幅仇英畫的《花神圖》,

花神坐的花車,

跟西方的花藝馬車也類似。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一想到中式花材,我們就會想到一些線條型的花材:雪柳、桃花、梅花。

月月不願意被禁錮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裡面,她想,能不能不用線條型的松竹梅蘭花,也能讓人看出中式的感覺。

她發現,只要把構圖和氣韻把握好,東方的氣質還是能凸顯出來。「其實,花道的東西方界限並沒有大家想得那麼明顯。」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說到她愛用的花材,芍藥當然真愛!平時也喜歡用白色金魚草,上端花還沒有開完的部分,白色和綠色過度,跟玉石的感覺有些相像。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在西式花束這麼流行的時候,為什麼要反潮流做新中式的花藝?

在開工作室以前,月月的工作會經常到國外出差。那時候,她意識到,一個品牌想要走出去,還是要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並蒂榮華

「西式的花藝,是會吸引到一部分年輕客人,但是當這個品牌走向國際時,

我不可能跟一個美國客人說,我們工作室的特點是美式花藝。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夢筆生花

整個採訪過程中歡聲笑語的月月,最後卻有一絲落寞。她坦言,大家都在做西式,新中式這條路上沒有同行者,有時會覺得孤獨。

正因為如此,她所做的花藝作品,能參考的都很少。很多時候,她將目光轉向藝術古籍、古畫、古建築、傳統服飾,在老祖宗留下來的財富中汲取靈感。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對她來說,每一個花藝作品都來之不易。

花這麼多時間走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路,難嗎?難!她只想做一流的自己,不做二流的別人。

所以,當她30歲秉承父母之命回到家鄉時,並沒有隨意找份工作去糊弄自己。她說,「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就看看下班之後的你在幹什麼。」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窈窕溫香

書法、國畫、展覽、藝術,當初她業餘時間最愛「玩」的東西,因為堅持已經成了她一輩子的事業。

如今,月月是芍藥居的書法、國畫老師,也是花藝培訓老師。晚上教書法、國畫,白天插花,忙是忙了些,但一幅書畫、一個花藝作品帶來的快樂,是無法形容的。

左手插花,右手握筆,她把書畫融入花藝,超有中國味

潤卿心

30歲像一個分水嶺,

很多人和月月一樣,從北上廣回到家鄉。

有人拿著積蓄開了家小店餬口,

有人找了份混吃等死的工作,

也有人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如果給你機會,切換人生跑道,

你想跑得更遠,還是成為萬中之一的旁觀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