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到底有多發達?


西方有句古諺語:“輝煌屬於羅馬,宏偉屬於希臘”。如此可見西方人對羅馬文明是多麼的崇拜。

至於羅馬有多麼發達,我舉幾個例子。

(極盛時期的羅馬疆域,地中海成為其內湖)

要想知道羅馬有多發達,我們來看看羅馬恢弘的建築

(羅馬鬥獸場)

羅馬鬥獸場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建於公元72年-82年間,現存遺蹟位於意大利羅馬市的中心。

羅馬鬥獸場是卵形的圓形劇場,也是目前最大的圓形劇場,使用材料包括洞石、凝灰岩及磚飾面的混凝土,可以容納五萬至八萬名觀眾,平均觀眾約六萬五千人。

要知道建於1959年的北京工人體育場,也就能坐六萬名觀眾!

(古羅馬萬神殿)

萬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羅馬帝國時期建築。始建於公元前27-25年,由羅馬帝國首任皇帝屋大維的女婿阿格里帕建造,用以供奉奧林匹亞山上諸神,是奧古斯都時期的經典建築。

公元80年萬神殿遭遇火災,萬神殿的大部分被毀,僅餘一長方形的柱廊,有12.5米高的花崗岩石柱16根。

這一部分被作為後來重建的萬神殿的門廊,門廊頂上刻有初建時期的紀念性文字,從門廊正面的八根巨大圓柱仍可看出萬神殿最初的建築規模。

(位於西班牙的羅馬水渠——塞哥維亞的羅馬大渡槽遺蹟)

古羅馬人很早就開始建設城市供水系統。僅羅馬城先後修建了11條大型輸水道。
塞哥維亞的羅馬大渡槽約建於公元53年,歷經千年被完好地保存下來。大渡槽的兩層拱門別具特色水槽大部分為磚石結構。水道上層是磚砌渠道,渠寬約0.6m~1.0m,高約1.6m~2.6m,水渠斷面多呈長方形,渠道一般設有蓋板,每間隔80m左右留一個氣孔或觀測孔,水道下層為拱式幹砌石架渡槽。

在古代如此龐大的輸水工程,縱觀世界,只此羅馬一家!

(英國的哈德良長城)

哈德良長城位於英格蘭地區,是當年羅馬人為了抵禦不列顛島北部的凱爾特人而修建的。

公元122年,羅馬皇帝哈德良巡視不列顛,決定在英格蘭北部修建長城,抵禦北方凱爾特人的騷擾。長城全長73公里,全部用石塊壘砌。高約4.6米、底寬3米、頂寬約2.1米,上面築有堡壘、瞭望塔等。

哈德良長城雖不及中國的萬里長城雄偉。但是中國現存的長城是明代修建的明長城,與哈德良長城同時期的秦漢長城早已不復存在。


千佛山車神

這個問題其實也好龐大啊!要知道羅馬的發達可以從很多方面去描述,手機碼字基本上會累死,我僅從我讀歷史書裡面的片段試舉幾點吧!

羅馬人通過絲綢之路從東方獲得絲綢,達官貴族衣著考究,同時代,也只有我們東方的大漢可以比肩吧!

羅馬人的城市設施相當完善,羅馬城的帕拉丁山每天都有免費麵包發放,羅馬城市一般都有水渠將免費的水運送到城裡,還有噴泉裡,相比我們的古城,他們有大型公共浴場,有噴泉,有露天藝術雕像,有宣佈政令承接訴訟的廣場,還有不得不提的龐大的下水道系統,巴黎,倫敦地下目前仍有羅馬時期的下水道遺址。這些在我們自豪的古城裡,都很難見到!

羅馬人可以建築三層住宅,甚至大斗獸場,萬神殿,凱旋門都現存於世,他們的建築技術也是很了不得的。

當然,羅馬帝國的法律,至今影響著整個大陸法系,羅馬市民法的很多原則都是當今立法的基本原則,而萬民法則是國際法的鼻祖!

所以,西塞羅曾在一篇訴壯裡說到,光榮屬於希臘,偉大屬於羅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