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給老八下的詔書是怎麼罵他的?

手機用戶6253159774



康熙在選擇皇儲問題上,有兩條不能觸碰的高壓線,一是威脅皇權,二是不顧孝悌,可惜八面玲瓏的八阿哥胤禩在這兩方面都犯下了重大失誤。

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猶如在皇宮投下一顆重磅炸彈,瞬間炸開了鍋,各方勢力蠢蠢欲動。康熙搞了一次民意調查,要求群臣從諸位皇子當中舉奏一位太子人選,結果群臣眾口鑠金,一致推舉八阿哥胤禩。

這次試探性的測試令康熙大失所望,繼而龍顏大怒,他想看到多點開花的效果,最不濟的也是有部分廢太子復立的聲音,然而八阿哥獨領風騷,這是康熙最不情願看到的結果。因為他認為八阿哥勢力過大,嚴重威脅到皇權。



盛怒之下的康熙不僅將八阿哥圈禁削爵,還對其大加訓斥:“八阿哥到處妄博虛名。凡朕所寬宥及所施恩澤處,俱歸功於己,人皆稱之。朕何為者,是又一出皇太子矣。”,“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其黨羽早相要結,謀害胤礽,今其事旨已敗露。”

在康熙看來,八阿哥培植黨羽,居心叵測,甚至皇太子胤礽被廢,都是八阿哥背後搗的鬼。康熙心中有一種強烈的挫敗感,他覺得自己被八阿哥狠狠的擺了一道。事已至此,我認為八阿哥在“九子奪嫡”中已經被判了死緩。

我們再說八阿哥不顧孝悌,這就牽扯到一個著名的事件——斃鷹事件。康熙五十三年,康熙攜眾皇子前往熱河巡視,八阿哥本應隨同前往,但恰逢他的母親去世三週年的祭日,所以他先行離開祭奠母親。為了討好父皇,八阿哥為父皇精心獻上了一份厚禮,康熙打開一看,差點氣的半死,因為八阿哥的厚禮竟然是兩隻奄奄一息的老鷹!這不明顯詛咒康熙早死嗎?



康熙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他當著眾皇子的面氣憤的說道: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聽相面人張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覓人謀殺二阿哥,舉國皆知。伊殺害二阿哥,未必念及朕躬也。朕前患病,諸大臣保奏八阿哥,朕甚無奈,將不可冊立之胤礽放出,數載之內,極其鬱悶。胤禩仍望遂其初念,與亂臣賊子結成黨羽,密行險奸,謂朕年已老邁,歲月無多,及至不諱,伊曾為人所保,誰敢爭執?遂自謂可保無虞矣。

我們姑且不論此事是不是有人故意陷害於八阿哥,但肯定不是他有意為之,造化弄人,好心辦了壞事。康熙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八阿哥百口莫辯,他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真是倒黴透頂。

此事無疑使康熙對八阿哥的惡感達到了頂點,他又撂下一句狠話: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看看,都斷絕父子關係了,至此八阿哥與太子之位徹底絕緣。也是,出了這麼一檔子事,命能不能保的住都難說,至於太子之位,這輩子都別想了。

心若頑石,帶刀修行;無材補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嶽頑石,碼字不易,請關注我。


西嶽頑石

康熙皇帝第八子愛新覺羅·胤禩,雍正異母弟,生母衛氏。胤禩自幼備受康熙喜愛,17歲的時候即被封為貝勒,是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他曾經受命其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嶽廟,署理內務府總管等,均頗有建樹。

八爺胤禩自幼聰慧,深通滿、蒙、漢等文字,騎射皆佳,且甚曉世故,從小養成了親切隨和的待人之風,待人處事體貼細緻,靈活溫潤圓滑,不拘泥於規制與名分。因此廣有善緣,人稱“八賢王”。


皇次子、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康熙所廢后,諸皇子躍躍欲試,爭奪儲位。急躁而愚蠢的皇長子胤禔欲乘機置廢太子於死地,康熙帝龍顏大怒。胤禔自知無望後,就推舉素得人望且與自己親近的八子胤禩為嗣,並以“看相人張明德曾相胤禩後必大貴。今欽誅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此番言論惹得康熙勃然大怒, 引發了康熙懷疑胤禩有希冀大寶之心,陡生惡感。

康熙次日就下詔書雲:“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其黨羽早相要結,謀害胤礽,今其事旨已敗露。著將胤禩鎖拿,交與議政處審理。”意思是八阿哥外表親和,內心奸詐成姓,我一向就很瞭解。他早就廣結黨羽,謀害太子胤礽。現在一切都暴露出來,著即將他鎖拿,交給議政處查明處理。


後來康熙著急達成廷議立太子之事,他的本意是要復立胤礽為太子。但是大臣們沒有明白或不理會他的意思,幾乎眾口一言舉薦八阿哥為太子,這一下又觸怒了康熙皇帝,並讓他對胤禩更厭惡。

隨即,康熙帝在重責佟國維、馬齊等勾結胤禩的同時,直接指斥胤禩:“況胤禩乃縲紲罪人,其母又系賤族,今爾諸臣乃扶同偏徇,保奏胤禩為皇太子,不知何意?”大意是:何況八阿哥捆綁戴罪的人(指此前受到奪爵停祿等系列處罰),他母親又是出自低賤的族類(胤禩母親衛氏是滿洲正黃旗包衣奴才出身,在古代如果皇子的母系不是名門望族,很難覬覦儲君之位),現在你們這些人一起偏私曲從,包庇、保奏胤禩為皇太子,不知道你們是怎麼想的?


後來,康熙十一月二十六日發生的“斃鷹事件”,讓康熙和胤禩恩斷義絕。事情原由是:康熙帝當日前往熱河巡視,胤禩恰逢其母良妃去世二週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親,另派了太監去康熙處說明緣由,同時為父親巡獵助興,他託太監送給康熙一隻獵鷹。可事情不知哪裡出錯,等送到康熙打開來看,老鷹竟奄奄一息,令康熙極為震怒,認為這是胤禩對自己衰老、羸弱的嘲諷和詛咒,當即召諸皇子至,當眾斥責胤禩說:“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


從此胤禩徹底失寵,雍正即位後,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雍正四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找各種藉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滿語裡是"豬"或"不要臉"的意思,當年九月,胤禩鬱鬱而終,享年45歲。


歡迎交流、分享 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山色歸讀

老八,曾是“九子奪嫡”中實力最強,也最被推崇的一位,但是也正因為如此,八爺結黨也被康熙所厭惡,據說康熙曾經又一次訓斥八阿哥胤禩,“乃是辛者庫賤婦所生”,直接否定了老八的皇位繼承權。

康熙一句話道出了八阿哥的出身,八阿哥的母親良妃,在康熙後宮中地位不算低,康熙生前一共就封了五個妃子,良妃就是其中之一,按照後宮排序來看,良妃排在,溫僖貴妃,慧妃、惠妃、宜妃、榮妃、平妃之後名列第七,但是良妃“辛者庫”出身一直被認為地位低賤。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辛者庫?

辛者庫本是一種包衣組織,為皇室服務,上三旗辛者庫(內管領)為內務府辛者庫,由於影視劇的影響,大多認為辛者庫多為“罪籍”,實際並非如此,《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良妃組上是:“天聰來歸”,說明她的族人早在清初期投靠清朝,並非“罪籍”。

相傳良妃“美豔冠後宮”,並且身有異香,雖然出身不好,卻能名列五妃之一,而且還是單獨晉升,足以說明康熙對她的寵愛。

既然這樣,為什麼康熙還要說她是“辛者庫賤婦”呢,難道僅僅是因為八阿哥而遷怒嗎?

實際上這句話出自《清聖祖實錄》,而此書成書時間在雍正年間,其中不免被夾雜了很多認為因素在其中,並不完全可信。


一點點歷史

康熙責胤禩“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諭胤禩“行止卑汙,凡應行走處俱懶惰不赴”,停本人及屬官俸銀俸米、執事人等銀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