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對蝦發病前的徵兆

蝦病一直是困擾養殖生產一大問題。南美白對蝦平時棲息於水底,只有當覓食或發生異常現象時,才會浮游水面。其生活環境與生活習性決定了蝦病防重於治,養殖戶每天必須留意對蝦活動、攝食情況,定時巡塘,注意觀察,及早發現對蝦異常狀況、發病前徵兆,採取有效措施,才可最大限度減少蝦病損失。病蝦有以下生理特徵:

1、清晨對蝦在池塘岸邊淺水處靜伏,常聚集於下風處無力地飄浮或靜臥池底,對蝦行動遲緩、反應不靈敏,遇驚嚇也不會迅速遊開。

2、投飼料時除了留意對蝦進食情況外,特別要觀察投料一小時後池塘對蝦有無空胃、無進食情況(空胃蝦、部分進食蝦的比例),這些都表明對蝦身體狀態已現異常,為發病前徵兆。

空胃不超過20%,通過採取減料、藥餌投餵、改水、解毒、抗應激等調控措施,一般可控制病情,若空胃率達30-50%,表明對蝦已嚴重發病,應及早乾塘賣蝦。餵食還要觀察對蝦體色的變化。

健康的蝦體色晶瑩亮麗、體色透明、體表光滑,身體色素點黑色,細小而分佈密集;而即將發病的蝦,身體消瘦,體色變暗、變紅,體表粗糙,蝦體上附著物增多,身體色素點變暗紅色,呈擴散狀,分佈稀疏。

黑鰓或體表有黑斑表明養殖密度過大,池塘水質、底質環境惡化,對蝦即將發病,若對蝦體表有黑斑,軟殼,且黑斑處甲殼已潰爛則表明此類蝦是前染病後存活下來的。

3、觀察對蝦的觸鬚、尾扇和體表,如觸鬚和尾扇有發紅現象,或出現斷須都表明蝦已開始發病;隨後觀察游泳足,如游泳足關節處發紅,常是蝦感染弧菌的症狀,說明蝦池底質很差而且蝦發病較嚴重。

觀察蝦體是否光滑?有無粘附物?若體表處特別是頭胸甲粘附一層淡黃色絮狀物,對蝦蛻殼困難,表明池水有機物較多,纖毛蟲大量繁生,對蝦已寄生鐘形蟲、累枝蟲等纖毛蟲。

4、觀察對蝦的腸胃,若蝦腸邊緣清晰,腸線連接不斷,粗細均勻,糞便長而有韌性,說明對蝦健康;如果蝦腸邊緣模糊、空胃,顏色呈褐色,腸線斷斷續續,粗細不均,說明對蝦已發病如腸胃炎。

5、當蝦患病時,其身體各種器官也會發生變化。觀察蝦的鰓部和肝胰腺,如鰓部模糊,鰓絲髮黃變黑,鰓絲腫脹潰爛,或肝胰臟腫大或萎縮、色澤改變,說明蝦已染病。

6、蝦體不完整:斷須、爛眼、瞎眼、爛尾、爛鰓、頭胸甲易剝離,且頭胸甲出現明顯白斑點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