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保剛需還是誤傷剛需 2018年從“有住房”到“有租房”

2017年11月在一篇文章名為《四季度銀行房貸額度再吃緊 “保剛需”態勢明顯》中提到,保剛需態式表現在“房貸利率水平的分化”,原文是這麼說的: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首套房和二套房貸款利率來看,首套房貸款利率上浮多在5%-10%,但二套房貸款利率上浮比例則達10%-30%。

是保剛需還是誤傷剛需 2018年從“有住房”到“有租房”

對於這種說法很多網友自然是不能理解,有網友表示:一直不懂漲首套房幹什麼?還有購房者建議:首套房真應該利率低一些。二套房以上再遞增嘛。有業內人士表示,首套房貸款利率上浮的原因在於給樓市降溫,平抑過快上漲過高的房價,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的目的也是為了保護首套房的剛性需求買得起住房。

是保剛需還是誤傷剛需 2018年從“有住房”到“有租房”

無論理由是什麼,事實是2017年房價和房貸利率確實在上漲,在保剛需的同時,也確實誤傷了現階段的剛需購房者,根據融360發佈的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數據來看

是保剛需還是誤傷剛需 2018年從“有住房”到“有租房”

從2017年5月份開始,全國首套房貸利率抬頭迅猛,6月基本回歸4.9%的基準利率,到2017年12月已經達到了5.38%。也就意味著即使這一年你的目標樓盤房價不變,按三成首付計算,購房成本增長15%左右。

從現在的局勢來看短時間內人人“有住房”確實有點困難,那就先讓人人“有租房”吧。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超過50個城市發佈了有關住房租賃的政策措施。在國家明確鼓勵住房租賃的政策支持下,各地政府搭建的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平臺陸續上線。“國家隊”大踏步進軍住房租賃市場。

是保剛需還是誤傷剛需 2018年從“有住房”到“有租房”

有專家表示:“國家隊”在住房租賃市場上不會是主力軍。國有租賃房源最大的意義在於“四兩撥千斤”的示範效應以及規範市場的作用。

從長遠來現在房地產市場上的這種行為都是在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短期內或許會誤傷剛需購房者,但最終的目的還是在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目前先保證“有租房”,這對於購房市場來說起到一個緩和作用,能買就買,實在不行先租著等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