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來!水產養殖的七大指標之——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是氨轉為硝酸鹽過程中的中間產物,溶氧不足,也會提高亞硝酸鹽的濃度。

亞硝酸鹽中毒一直是養殖過程中碰到的比較棘手的問題,往往給養殖戶帶來比較慘重的損失。選擇有效措施來緩解和降低亞硝酸鹽帶來的危害。合理選擇適用的方式方法。

看過來!水產養殖的七大指標之——亞硝酸鹽!

一、水產養殖亞硝酸鹽標準

看過來!水產養殖的七大指標之——亞硝酸鹽!

水產養殖亞硝酸鹽標準要求在0.1ppm以下。

二、亞硝酸鹽對水產養殖的危害

(1)亞硝酸鹽在水產養殖中有一定毒害作用的,它的毒性要比氨小很多,但是,超過0.3對水產動物就有很大影響。亞硝酸鹽的含量很不穩定,在含氧的水域中很容易被氧化為硝酸鹽。雖然如此,卻並不表示亞硝酸鹽不可怕。

低濃度含量的亞硝酸鹽經常使水族生物的抵抗力降低,而容易感染各種疾病。

(2)亞硝酸鹽的毒性使魚類的肝、脾臟和腎臟的功能不彰,導致魚類的體力衰退、精神不佳,因此而容易感染各種疾病。

三、亞硝酸鹽的降解

直接降解法

(1)氧化法

用具有氧化亞硝酸根離子能力的物質進行氧化反應,如:雙氧水、次氯酸鈉等很多物質,但適合在養殖水體中使用的僅三氯異氰脲酸、二氯異氰脲酸、溴氯海因、二氧化氯等幾種強氧化消毒劑。

用強氧化劑來氧化的優越之處在於反應速度快、成本低、氧化效率高。

但在實際生產中很少採用這種方法來降解亞硝酸鹽,主要原因是在這些強氧化消毒劑用量太難控制,低濃度效果不明顯,高濃度下會造成藥害,此外氧化法降解亞硝酸鹽還存在容易反彈的弱點。

(2)還原法

近幾年來,有些專家在研究時,利用NO2-在酸性條件下具有氧化性而被還原的特點,考慮使用某種還原劑將NO2-還原降解為易揮發氣體而自動脫離反應體系。

看過來!水產養殖的七大指標之——亞硝酸鹽!

使用還原法和氧化法存在同樣的弱點,就是維持時間短,水體亞硝酸鹽容易反彈。

(3)物理吸附法

物理吸附法是使用具有高吸附能力的物質,如沸石粉、硅膠、活性炭、等吸附劑,將亞硝酸根吸附在其結構中。這種方法在生產中廣泛使用,許多底改產品均含有吸附劑成分。其優點是作用時間短、成本低。缺點是用量大。

(4)肥水法

亞硝酸鹽富含藻類生長繁殖的基本營養物質——氮肥。由此可見,加快水體藻類生長繁殖速度,能有效降低亞硝酸鹽的濃度。

肥水法降解亞硝酸鹽在現代生態養殖中受到了一些條件制約:

①水體透明度要求大於30釐米;

②肥水後三到五天天氣晴好,氣溫適合藻類繁殖;

③水體亞硝酸鹽濃度還未對養殖動物造成影響時;

④水體藻相均勻,如果有害藻佔上風,應先進行換水、投放優良藻種等措施;

⑤對水樣鏡檢,如果浮游動物太多,應先殺蟲。

(5)細菌分解法

目前我們知道的是兩類細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硝化菌能將亞硝酸鹽轉化為硝酸鹽,需要在有氧條件下進行;反硝化菌在缺氧條件下將亞硝酸鹽還原成氮或氮氧化合物。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一般只會起到預防和緩解作用。

間接控制法

(1)換水

該方法適應於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的小型養殖水體,要求遵循換水的基本技巧,切忌大排大進。換水法控制亞硝酸鹽存在治標不治本的弱點,可以結合使用底質改良劑。

換水是經常使用的方法,同時也是養殖管理的需要。

(2)微生物製劑

當前使用的微生物主要有光合細菌、芽孢桿菌、EM菌、乳酸菌、複合菌等幾大類,它們起到的作用是改良環境,修復水體微生態環境的功能。這裡推薦的是亞硝酸鹽降解劑(複合菌分解型)。它具有轉化、降解亞鹽,藻相平衡、淨化水底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