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為什麼不大力發展珠海和中山?

歷史小小達人

珠海和中山,發展是很好的。

同在珠三角,珠海是臨近澳門,和深圳同為最早一批的經濟特區。中山是全國少有的不設區縣的地級市,還是曾經的“廣東四小虎”之一。
它們的經濟實力是很強的,發展是很好的。

之所以有人覺得中山珠海發展不好,那是因為在和周邊的廣深莞惠對比。

要是和內陸省份比,就不會這樣覺得了。

一個城市的發展,需要多方面的條件

在網絡上,很多人一說到某某城市發展不夠好,就怪省和國家沒有大力發展它。

城市發展,確實需要政策支持,但是還要看自己的優勢。

這不是扶貧救助,光有政策支持不夠。跟何況,珠海也是經濟特區,政策支持力度也很大啊,中山也一樣不差。

  • 珠海


珠海雖然也是經濟特區,靠近澳門這個特別行政區。這兩點和深圳十分類似,但是發展卻和深圳差距懸殊。

珠海和深圳的差距,某種角度講,就是澳門和香港的差距。

澳門以博彩業和旅遊業為經濟支柱,經濟體量和香港差距很大。香港金融和現代服務業發達,給深圳帶來了充足巨大的資金資源,發展動力充沛。

  • 中山

中山雖然也和廣州還有澳門為鄰,但是對比佛山,中山就沒有很大優勢了。廣佛同城搞得火熱,佛山的轄區更大,發發展空間巨大。再加上佛山還有順德和南海這兩個傳統的經濟強人。

也不能怪別人,只能說自身地緣優勢不如別人。

對比東莞,東莞緊挨著廣州和深圳這兩個一線城市。東莞夾在中間,處於廣深經濟走廊之上,近水樓臺先得月。尤其是深圳溢出效應的影響,給東莞帶來很大好處。

最後,總結兩點:

  1.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2. 打鐵還需自身硬

我是東莞魚小智,歡迎留言討論,謝謝關注我!


魚小智

其實有的!但有廣州和深圳在前,大家都覺得珠海和中山沒有被看好,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特別是現在港珠澳大橋(即將開通)、深中通道(已經開始建設施工),作為兩大工程的端口的珠海以及中山,你覺得不會大力發展麼?

……

從政府規劃中看珠海、中山發展

在最近的《在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2017-2030年)》,共提到珠海79次,中山41次。

我這就帶大家看看,這些發展關於珠海、中山的,都涉及到哪些方面!

在對接和整合全省的海洋經濟發展,支持珠海、中山等地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優化濱海旅遊的空間佈局!

……


珠海和中山,還將跟其他幾個城市建起環珠江口灣區。並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洋先進製造基地,加快建設海洋船舶產品的優化升級(珠海遊艇產業研發製造基地、中山船舶製造基地)。

……

漁業方面,將打造珠三角漁港灣區!聯合廣州、深圳、惠州、東莞和江門等沿海城市,打造多個集休閒、旅遊和魚獲集散等的現代化多功能漁港。

……

海島開發方面:珠海的橫琴、高欄島還將打造集中集約用海區,以及珠海得三灶和中山的翠亨新區,還將打造集約用海規劃區。發展製造業、港口物流、精品旅遊等等服務!

……

兩地的智能開發也備受恩寵,在智能家居家電方面,重點建設珠海、佛山、東莞、中山等智能家電生產基地,並聯合江門鶴山、湛江廉江家電生產基地轉型升級。

……

其中就提到,要講珠海3個區,中山6個區建成廣東沿海經濟帶的優先開發區。並加強農業發展和生態空間保護,優化現代農業佈局!

並推進珠海斗門、中山民眾嶺南水鄉的濱海美麗鄉村建設,建設出具有現代農業、鄉村旅遊、生態保護與建設、文明鄉風等的幸福宜居村莊。

……

以上就涉及到了經濟、旅遊、城市、智能製造、農業、漁業、美麗鄉村等方面的發展!這不正是廣東的大力支持下的因素嘛!

再來看看珠海、中山各自的發展

珠海方面

其中珠海的橫琴就被提及了15次,與高欄港一起成為珠海的重點發展對象,打造旅遊、生態、海洋等功能岸線和保護示範區,開發海洋資源(油氣、漁獲、海洋基地等等)

……

珠海海島眾多,這裡的萬山群島、東澳島、二洲島、交杯島、橫琴島、白瀝島、直灣島,桂山島、淇澳島等等,也被多次提及,打造成適合旅遊、休閒、生態空間。

……

中山方面

中山建成珠江西岸的創新創業高地、以及智能裝備製造產業帶新引擎和區域科技創新研發中心,擴大科技創新的對外開放!

……

在中山建設海上風電研發中心,發展壯大能源裝備產業,合理利用裝備、船舶和新能源裝備。

……

中山的翠亨新區成這兩年的新起之秀,這裡將打造成健康醫藥產業、綠色裝備製造、高端都市產業、智能電子產業,以及兩大特色服務業:創新金融與文化旅遊。

……

從大工程中看珠海、中山發展

粵珠澳大灣區是一個城市團體,當然也會為珠海、中山偏向各自特色的發展路線,這不容置疑!

……

港珠澳大橋,助力珠海成為粵西地區的交通樞紐,並聯合東岸,未來的粵港澳這裡也將加速進步!

……

深中通道,中山聯繫深圳的重要交通樞紐,未來去深圳只要半個鍾,節省粵西地區民眾的出行時間,並將粵西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同步發展。

……


……

現在,你還認為珠海、中山不被重視麼?

可以說,各種大力發展已經在路上啦!


珠海周邊遊

珠海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深圳、廈門、珠海、汕頭),本身就已經上升為國家經濟戰略城市,何來廣東不大力發展之說。中山市是全國5個不設市轄區的城市,也就是說下面沒有所轄市縣,每一塊錢都是實打實的藏在自己的腰包裡,中山連續多年保持廣東省第5的經濟總量,並與順德、南海、東莞一起被稱為廣東四小虎,這樣的實力還不叫大力發展嗎?



在這裡著重說一下珠海

珠海緊靠澳門,你站在拱北口岸就可以清晰的看見澳門。澳門的經濟結構我不說大家也非常清楚,珠海從澳門那裡吸收不了多大營養,反而成就了澳門大媽到珠海買菜。2006年我去珠海時,珠海市區只有一個九州港算是比較大的了,吃水4米以下的船隻都不容易進入。而貨運港口高欄港那會僅有雛形,連續發展了十年也不見規模。而高欄港距離珠海市區要100多里地。


從這裡看,珠海的先天條件不如深圳,從廣州去珠海橋樑我記不住有多少,反正很多;去深圳就方便多了。最關鍵的一點是深圳緊靠香港,以香港當年的實力,加上深圳的地理優勢,經濟爆發式增長是必然的。深圳的蛇口港緊靠蛇口區,並具備深水港的天然條件,還有後來建設的大鏟灣港都是深水港,這樣自然就讓深圳的港口地位突出了。

珠海從成立特區到現在常駐人口不足200萬,主要原因就是吸引外來人口的動力不足。招商引資這塊,外商去深圳投資要比去珠海投資方便多了,南下的商船或者是貨物週轉在深圳更方便。


現在,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珠海的居住優勢陡然上漲,只要你去廣州、深圳、中山、珠海這四個城市走走看,若選擇居住一定會選擇中山與珠海。

珠海不可能複製深圳模式,但完全有自己的優勢。珠海市區多山,在改革開放初期不具備開發優勢,建設成本較高,這恰恰成就了珠海的環境質量。現在應該慶幸珠海沒有像深圳、廣州那樣暴發式發展,雖然低調的差點被世人所忘,但是在現在大多產業轉型的情況下,珠海後程發力,精準自己的定位,以科技創新、樓市、倉儲、旅遊、海洋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定然會發展的更快更好更健康。


老夢雜談

這問題好奇怪但有一定代表性,其邏輯是:XX發展不好,就是XX省不發展XX。

中山位於珠三角核心位置,亨受的是珠三角除特區以外的其它城市一樣政策,屬於發達城市。但與佛廣莞比稍差。

珠海位於珠江口,臨澳門。是宜居城市,人均GDP列廣東第二。珠海長期以來沒有特區的示範效應,在於其有身份沒大氣魄大格局的雄心,小家碧玉只能自我滿足。這態勢是不符合國家形勢的。現珠海被定為省副中心,如再不大氣,必將被打腚!


思想時空

謝謝誠邀!

隨著國家進一步深化改革,強調沿海城市群建設,帶動內地發展,未來三十年,珠三角會以珠海、中山、江門為中心,進行一輪大的經濟發展。近年來,廣珠輕軌、港珠澳大橋、十字門CBD商業中心,橫琴新區等國家重點項目的大力推進,助推珠海發展向中高端邁進。

中山近幾年企業增長量很驚人,發展經濟重量比珠海強,這可以帶動就業和第三產業發展,空間比較大。個人覺得,兩個城市共同發展,各自發展方向不同,項目建設的側重點也不一樣,都有長處。廣東沿可以發展的城市點很多,珠海中山應該會有後進空間的。


以賽亞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山人,我很肯定的很大夥說,廣東是有很大力扶持發展中山的!

為什麼給人的錯覺是廣東沒有大力發展珠海和深圳呢?這就好比建房子,30年前建房子跟10年前建房子,你說哪個看起來好看?當然是越晚扶持的地方看起來發展越快,好比現在的深圳。

對於中山,個人還是覺得挺不錯的,每年都會拿到全國宜居城市的名額,中山是屬於第一批廣東扶持發展的地區,畢竟地名中山就起源於歷史名人孫中山,而且是孫中山的誕生地,所以省內早就對中山扶持了。為什麼發展沒有其他城市快?我覺得這跟很多因素有關:

1.以珠三角總體地理位置看,中山算是偏的了。有個最大的痛,四不靠!不像深圳,珠海那樣靠著澳門和香港,也不像佛山那樣靠著廣州,也不靠海,各個主要的大城市對中山提攜不大。

2.產業沒有集群化,發展不平衡,有些鎮區像小欖火炬都基本全面超過城區了,而各個鎮區產業又不一樣,東鳳電器,小欖五金,古鎮燈,黃圃臘腸等等,各自有各自的發展,不能形成集群效益!發展很不均衡!

3.城市規劃沒有前瞻性。住在城區的人,第一個感受是堵,第二個感受是,修!路那是年年修,年年都修不好,一個地方,挖了又挖,不僅處理不好,還嚴重妨礙了交通,你說,這部分錢,投入到經濟發展或者是民生,那得是多大的一次發展基金啊!

4.人少!相對其他大城市來說,確實少人。人口也就300萬左右,跟其他大城市動不動就上千萬人口來說,簡直小巫見大巫。得益於少人,中山才能一年又一年獲得宜居城市。

大概就這幾點吧,不過中山,宜居是肯定的,節奏不會太快,生活挺舒服,歡迎各位來中山體驗一下。

另附昨晚看孫文公園花燈的一組圖片,帶你們看一場視覺的盛宴!


















喜歡看的頭條夥伴們,可以私信我,我告訴你們地址!


梁Tiger888

圖為珠海景區:
廣東為什麼不大力發展珠海和中山?提此問題者的觀點明顯有失偏頗。

中山市位於珠海與廣州中心,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翻天覆地,經濟建設有目共睹,自不在話下。


圖為珠海市城區夜景

珠海市是改革開放初期,國家首批定位為經濟特區之一,是國家改革開放的重鎮,面對澳門的前沿陣地,經濟建設的橋頭堡,面向世界的對外窗口。經過四十年的特區建設,充分利用鄰近港澳的區位優勢,珠海這個昔日的漁村小鎮,而今已經發展成為經濟發達、環境優美的現代化濱海城市,其城市建設、經濟發展均走在廣東省前列。


圖為珠海日月貝劇院


隨著珠海橫琴國家自貿區的建立,其作為澳門的發展腹地,充分利用澳門與世界各地的廣泛聯繫,以及充裕的資金來源,招商引資的便利,加上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珠海經濟特區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縱觀全國,沒有一個地區象珠海這樣與澳門香港陸上相連,其後發優勢十分明顯,面積近百平方公里的國家級自由貿易區橫琴島,在澳門香港的大力支援下,利用獨一無二的有利條件,必將建設成為經濟高度發展的現代化新區域。


圖為珠海橫琴長隆海洋公園渡假勝地


上下圖為珠海橫琴島建設效果圖


出神入化46

中山人回答一下問題吧,廣東不是沒有大力發展中山,而是用力過猛了。中山在改革開放到90年代初之前都是全國最先進的城市。全國第一個高檔酒店、溫泉旅館都在中山,小霸王、威力洗衣機都是中山出的。但中山的發展其實是由當時國營企業和市政府統一控制的,輝煌時並沒有迅速的讓企業進行現代化管理改革和上市,導致小霸王、威力這些龍頭企業失去競爭力。而保守的教育政策使市內居然沒有好的高校,致使人才短缺。近幾年中山市長基本一年一換,沒有穩定的政策,也使得發展經常改道。也就幸好中山是僑鄉,地理又有優勢,沒有折騰倒。不然這個交通不便捷、稅務沒優惠、人才缺乏、土地不多的城市,再不扶持改善環境,也就剩個適合養老的宜居城市的名頭了。


高冷笑生

中山GDP早已超過了珠海,和惠州差近300億。現在全國17個千億級的著名地產商如恆大萬科美的綠都保利等等,一大半密集進入中山佈局拿地。中山房價超過珠海也就明後年的事了。我看好中山,中山東有深圳前海自貿區,南有珠海橫琴自貿區,北有廣州南沙自貿區,三個國家級重點自貿區環繞身邊,可以說眾星捧月,又佔據珠江口,各種通往中山的高鐵、隧道、橋樑、高速等正在修築,光是中山市自己就拿出1300億,建造市區幹道。中山不僅是深圳後花園,更是一隻起飛的鯤鵬,未來不可限量。


青山居2

現在廣東甚至國家都大力發展珠江口西岸,也就是所謂的珠中江三市。而且珠海被國家確立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目前港珠澳大橋馬上開通。珠海將是唯一鏈接港澳地區的城市,並帶動臨近的中山,江門。目前區域性珠海十字門CBD。珠海也開通大量通往各省,以及首都北京的高鐵。同時珠海機場珠三角核心機場,未來珠海不再是交通末梢。將是一個交通樞紐,一座核心城市即將崛起。橫琴自貿區,各種利好。不過珠海總得來說地域太小了,才一百多萬人。珠海,江門,中山三市要發展好。更多是要協同發展,打破行政區一分三畝田思維。攜手並進,相信未來可期待。珠海估計也是自成立特區以來,第二次機會抓住了。不可估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