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賠,莊稼跌,已經夠窮的農民還能靠什麼掙錢?

今年的市場行情相信大家都看得見,不管是做養殖還是種莊稼不是賠錢就是利薄。對於經濟收入本身就不是很好的務農人員來說真不是什麼好消息。生豬的價格一直在跌,很多養豬的養殖戶一頭豬就能賠300,還有一些自家養雞的,今年的行情也不好,趕不上豬肉那樣賠那麼多錢,也絕對算不上整。莊稼就更別提了,價格不是一路下跌,就是隻保持成本線左右。糟糕的市場狀況讓很多農民都覺得今年不會太好過,那麼到底要怎麼辦呢?


養殖賠,莊稼跌,已經夠窮的農民還能靠什麼掙錢?

很多人都要說了還能怎麼辦,只能外出打工唄。現在城區裡的物價相信大家也是有目共睹,打工其實整的錢也不多,再考慮到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外出打工畢竟不是一個長久之計。在城區裡買房子住?別想了,現在的房價哪裡負擔的起!所以很多外出打工的人員在年歲一大之後都會選擇繼續回家務農。

養殖賠,莊稼跌,已經夠窮的農民還能靠什麼掙錢?

雖說我們國家各個方面都在飛速的發展,但是我們依然是農業大國,農業依然是我們的主要產業。為什麼我們的主要產業卻讓農民掙不到錢呢。其實不管是我們的養殖業還是種植業我們的人工生產成本都比較高,本身的利潤點就比較低。在受到市場價格的波動很容易就會造成虧損。所以就需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生產水平,現在很多農村都開始出現了合作社或者是農業企業,不僅在生產上更加的現代化,同時還能夠接受到國家的補助,幫助他們更快的發展。

養殖賠,莊稼跌,已經夠窮的農民還能靠什麼掙錢?

其次作為農民自身也要多學習,很多的新的生產方式,很多科學的技巧。就比如說在養殖業,就需要養殖戶多學習一些跟自身相關的內容。最常見的就是了解牲畜會得什麼病,瞭解的多了自然就會早做疾病預防,在牲畜剛生病的時候就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在第一時間解決,減少自身的損失。形成競爭意識,打造屬於自己的農產品品牌,我們的農業行業很多都處於產業鏈的最低端,也需要多發展產業鏈,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經濟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