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是什麼原因引起?

梅5143

結腸息肉是指突出於結腸管腔內的隆起性病變,也是目前消化系統的常見病之一,患者往往表現為腹瀉或者便秘,部分患者可表現為便血或黏液便,還有少部分患者表現為小腹部疼痛不適。結腸息肉除了引起患者的不適外,還有引起癌變的風險,因此積極防治尤為重要。

引起結腸息肉的因素很多,根據目前研究發現,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結腸息肉與遺傳因素有關:具有結腸腺瘤家族史或結腸息肉家族史的人群比一般人群患病率要高。

2. 結腸息肉與腸道炎症有關:腸道慢性炎症會損傷腸道粘膜,腸道粘膜損傷不但容易引起潰瘍性結腸炎,腸道管腔由於炎症反覆刺激而形成的隆起型不典型增生即結腸息肉。

3. 結腸息肉與長期便秘有關:長期便秘容易引起腸道粘膜損傷,損傷的粘膜容易引起腸道炎症,引起結腸息肉。

4. 結腸息肉與腸道微生態有關:腸道菌群是構成腸道粘膜屏障及腸道免疫屏障的基礎,根據相關研究,腸道菌群失調容易引起腸道炎症的發生,從而導致發生結腸息肉的可能性增大。

本期答主:高曉倩 醫學碩士


生命召集令

結腸息肉的發生有20%與遺傳有關,而另外80%的原因是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儘管絕大多數結腸息肉都是良性的,但80%以上結直腸癌的發病都與患有結腸息肉有關係。因此,結腸息肉是一種公認的癌前病變。

飲食習慣的改變,是大腸癌高發的原因,這也是結腸息肉高發和年輕化的原因。腸息肉中癌變率最高的是腺瘤,與飲食中脂肪類食物的大量攝入有著明顯的關係。其原理是吃過高的脂肪類食物,當這些食物超過總能量攝入的40%之後,就會導致肝臟膽固醇和膽汁合成的增加,引起結腸中和糞便中的膽固醇和膽汁含量增加,從而促成了腺瘤的生長。

因此,預防結腸息肉的方法與預防結直腸癌的方法是一樣的。那就是少吃高脂肪的食物,多吃高纖維素的食物,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對腸道有保護作用的食物有:燕麥、小麥麩皮和麥麩,這些食物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能產生抗癌物質和抗癌環境,有效防止腺瘤的癌變。此外,這些食物還能增加糞便的容量、降低致癌物的濃度以及促進腸道的蠕動,預防便秘的發生,也可以預防結腸息肉的發生。

葉酸已被證明可以預防結腸息肉的發生,每天多吃一些綠葉類蔬菜,就可以補充足夠的葉酸;蛋白酶抑制劑也可以預防結腸息肉的發生,而豆製品、豆腐、豆漿是富含蛋白酶抑制劑和植酸類物質,也可以都吃一些。


藥療君

“快樂的小大夫”為您解答,歡喜關注

結腸息肉的概念

結腸息肉係指生長自結腸粘膜而隆起於粘膜表面的病變。通常源於上皮細胞的過度生長並從粘膜表面向腔內擴展。無論其呈廣基、亞蒂或長蒂等狀,均僅表示肉眼外觀形態,而不表明病理性質,故臨床上在病理性質未明之前,對於炎症、感染性肉芽腫、組織增生和癌腫有隆起性病變者,通常用。息肉。來描述。結腸息肉自然病程較長,症狀不甚典型,位於不同部位的息肉,可導致不同的臨床症狀。幼年型息肉可自行脫落,成年型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逐漸上升。部分可以發生癌變或與癌腫關係密切,被公認為癌前病變。有些具有遺傳性或伴隨全身疾病。


結腸息肉的發病原因

1、飲食性因素

長期進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性飲食者結直腸息肉的發生率明顯增高,多進食新鮮水果蔬菜以及維生素C者息肉的發生率減少。

2.膽汁代謝紊亂

胃十二指腸潰瘍行胃空腸吻合以及膽囊切除術後患者,膽汁的流向和排出時間發生改變,大腸內膽汁酸的含量增加。實驗顯示膽汁酸以及膽汁酸的代謝產物脫氧膽酸和石膽酸均有誘發結直腸黏膜產生腺瘤性息肉或癌變的作用。

3、遺傳因素

在結直腸癌患者中,約有10%的患者具有家族患癌病史。同樣,家族成員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時,其他成員發生結直腸息肉的可能性明顯升高,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性。另外,曾經患過其他部位癌腫,如消化道癌、乳腺癌、子宮癌以及膀胱癌的患者結直腸息肉的發生率也明顯升高。

4、腸道炎性疾病

結腸黏膜的慢性炎症病變是導致炎症性息肉發生的主要原因,最多見於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以及阿米巴痢疾、腸道血吸蟲和腸結核等,也見於結腸手術後吻合口部位。

5、基因異常

家族性息肉的發生可能與第5對染色體長臂內一種被稱為APC的等位抑癌基因的功能喪失和缺如有關。正常情況下,該等位基因需要同時發揮作用以抑制腫瘤的生長,當該基因出現缺如或發生突變時,對腫瘤的抑制作用消失,從而發生結直腸腺瘤性息肉病和癌變。


結腸息肉的症狀

1、間斷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多為鮮紅色,致大出血者不少見;繼發炎症感染可伴多量粘液或粘液血便,可有裡急後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長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脫出肛門,亦有引致腸套疊外翻脫垂者。

2、少數患者可有腹部悶脹不適,隱痛或腹痛症狀。

3、直腸指診可觸及低位息肉。

4、肛鏡,直乙鏡或纖維結腸鏡可直視見到息肉。

5、鋇灌腸可顯示充盈缺損。


1、單個息肉可行切除加病檢同時進行。

2、多發息肉或息肉較大有惡變徵可經肛門肛窺腸鏡進行病理活檢以除外惡變。

3、低位或長蒂脫出息肉可用肛窺,直乙鏡,套扎或經肛門直接切除。

4、廣基或多發息肉可經腹、會陰、氐尾部行腸壁腸段部分切除。

5、高位息肉可行纖維結腸鏡高頻電切。

6、息肉有癌變應按腫瘤行根治性切除術。



快樂的小大夫

做為一個胃腸外科醫生,我來回答一下,結腸息肉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

什麼是息肉

結腸息肉是指腸道粘膜長出一個肉疙瘩,有的帶柄。結腸息肉是一個統稱,可以有好多種分類,總體而言,可以分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可以發生癌變,變成結腸癌。



息肉的病因

目前,結腸息肉的確切病因不是特別的清楚,但是跟以下因素有關係。

第一,遺傳因素

第二,炎症因素

腸道慢性炎症可以導致息肉生長,炎症刺激腸道粘膜,產生炎症性息肉,例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等。

第三,飲食因素

高脂肪,高熱量飲食可能與結腸息肉密切相關。結腸癌稱為富貴癌,歐美多發,研究發現和飲食因素密切相關,因為歐美的漢堡薯條這些都是高熱量高脂肪。


普外科曾醫生

你好!結腸息肉病因大多由飲食多肉少素,長期吸菸,喜食辛辣,油膩,長期腹瀉或便秘引起,同時,年齡也與結腸息肉關鍵比較緊密,結腸息肉的發病率隨年齡段增大而增高。

息肉如果比較小,而且沒有腹瀉腹痛等症狀,日常注重良好生活飲食規律,忌辛辣,油膩,暴飲暴食,少葷多素,戒菸酒,多運動。


不凡帝

是由腸血管中的瘀血長期滯留造成的,表現症狀或便閉,或腹疼或腹瀉,腸子上的有些地方得不到營養而成了死肉,又不能脫落逐漸增多,象棲息在腸子上,所以叫息肉,這些息肉是標,瘀血是致癌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