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對安徽的意義有多大?

我心飛揚丶oc

您好,我是MR張!南京對安徽的意義有多大?同學你提問的時候,有考慮過合肥的感受嗎?合肥作為安徽的省會,每一次都被生生的打臉,因為合肥在整個安徽省內的向心力並不強。(各市的小夥伴淡定淡定)



言歸正傳,南京對安徽有發展意義嗎?你別說還真有,南京作為江蘇的副省會級城市,2017年的GDP也是高的不得了,在2017年還被劃為準一線城市;南京的基礎產業、高新科技、旅遊產業實力都是比較雄厚的。那麼靠近南京的安徽城市也是受到一些益處,如滁州、馬鞍山、蕪湖、宣城等;如果南京要修城際地鐵,把尾線延長一些,上面說的城市就不用修建地鐵和雲軌了。


上圖就是南京對長江一代安徽城市經濟圈的影響力,說實話影響力大於合肥的影響力。也是比較奇怪,作為省會的合肥,周邊的城市,尤其是皖南的城市,對合肥一點好感都沒有,合肥的向心力一點作用也沒有。這一點合肥要好好反思,安徽省政府也要考慮考慮其他市的發展問題,不能肥大了合肥,瘦死了周邊城市。


未來的影響應該會逐漸減弱


首先就是整體的發展規劃佈局,合肥的經濟越來越好了,從上層設計發展思路,周邊的城市蕪湖、馬鞍山等都會優先考慮合肥的資源和便利性;如機場,高鐵、高速等建設;雖然這些城市也會和其他市進行交通的建設,但是肯定會以合肥為主。


再者就是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協同發展,畢竟南京市省外城市,在發展上,安徽省內的城市與其發展不是那麼協調;更何況人家南京也會把精力放在自身城市的建設和帶動江蘇省內其他城市的發展。


綜上述,南京對安徽的發展是有意義的,但是會隨著安徽省內的城市發展壯大而減小,畢竟安徽要建議自己的向心力城市。


結果至上

說實話,南京對安徽意義不大。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南京輻射力並不大,帶動不了周邊如滁州馬鞍山發展。有人說了馬鞍山很富的啊?那是因為馬鞍山有馬鋼才發展起來的,和南京沒啥關係,南京企業很少來馬鞍山投資的。


曾經的南京是很多安徽人嚮往的大城市,特別是滁州馬鞍山人特別喜歡去南京購物消費。那時候的安徽很窮,省會合肥像個大縣城,安徽人只好去南京或沿海發達地區打工。然而斗轉星移時時過境遷,安徽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工廠變多了,就業機會多了,城市變大變美了!安徽人對南京已經不那麼崇拜了。


南京畢竟是江蘇省的省會,吸著江蘇的血發展自己,還要照顧蘇北落後地區。南京既沒有能力輻射安徽,也不可能真心幫助安徽發展。這就是事實。

安徽人民只有奮發圖強,搶抓發展機遇,才能實現經濟騰飛。


淡淡的憂傷666888

南京對安徽意義有多大?我想反問一下蘇南和蘇北人覺得南京對江蘇意義有多大?安徽的省會是合肥,江蘇的省會是南京但卻一直不被蘇錫常蘇南甚至蘇北地區“尊待”,所謂的寧鎮揚一體化的鎮江和揚州也成了江蘇落後地區可見這個“老大”做的並不稱職。很多人覺得他是“徽京”自然這是對南京的一種民間調侃而已這個南京人其實一點不認可。那麼為什麼造成南京相對輻射安徽更多呢?其實這是南京尷尬的地理位置造成的。長三角的龍頭是上海,目前上海的能力已經滲透蘇南,廣闊的蘇北地區上海暫時都難以帶動南京毋庸置疑更難以擔負重任,蘇北有著徐州帶著一幫“窮兄弟”自我打拼。八百里皖江的安徽自古是原來江南省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特殊歷史原因至今沒有形成大的核心城市,這個給南京虹吸資源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條件,南京也嚐盡了甜頭把眼光由寧鎮揚轉向了廣闊的安徽腹地,隨著安徽滁州和沿江城市與南京的交通融合確實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和交流也極大的促進了南京的經濟發展。但是如果你問我南京對安徽的意義多大?我想說虹吸的危害大於所謂貢獻,最簡單的例子南京郊區江寧房價是多少?你在看看馬鞍山的房價是多少?畢竟不是一個省市,南京也畢竟不是上海。確實方便了南京周邊的安徽城市去南京就醫,上學,購物等,但要知道這些是給江蘇貢獻Gdp,你的城市建設還得自己財政支撐才能保障。有人覺得安徽合肥一家獨大,其實不然,在二三十年前安徽的政策更多還是傾向皖江城市帶然而並不見起色,畢竟小城的格局和特殊的地理位置難以支撐和平衡整個安徽的均衡發展,所以為皖正中合肥開始破局謀發展。鄭州,成都,武漢均是省會當先從而在全國拿下話語權,合肥緊跟其後奮勇前進才有了今天的初步成就,安徽經濟有了好的開局。隨著合肥都市圈與皖江城市帶,皖北皖西的融合相信安徽必將大有作為,未來與南京攜手共進互通互融才能更快融入長三角承接中西部和一帶一路建設,中部的崛起安徽有著更長遠的發展格局!相信合肥,相信安徽明天必然是長三角華東地區耀眼的增長點


土土街

從古至今,南京對安徽的影響力都很大,這是因為安徽的地理位置環境造成的。安徽的地理環境南北長,東西短,而南京就位於中段。因此南京能對安徽呈全方位的輻射。

南京對安徽省的影響力巨大,可以說南京對安徽一些縣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該縣所在的市區,甚至超過了安徽省會合肥。這也是人們戲稱南京為徽京的緣故。

安徽省每年流向南京消費力是安徽消費能力的三分之一,南京一邊享受著鉅額財富,一邊又不需要承擔安徽省會的義務。南京現在是安徽人均購買力最高的地區,南京只所以現在經濟這麼發達,安徽人貢獻不可小覷。

從某種意義上講,南京都可以說是安徽人省會城市,其影響力早就超過了安徽省會合肥,這是不爭的事實。


曾經6029059217

先上圖,各位看官感覺如何?南京,簡稱徽京,名不虛傳。

南京之於安徽的意義,這個首先要問下安徽的幾位同學:

合肥:我不喜歡南京這個BITCH,我才是安徽的老大,雖然我比較胖,但是我還能吃啊!

蕪湖:胖胖,你老搶我吃的,不對,你老搶大家的,還是表哥南京對我好,我要跟著表哥走。(合肥:你也是個BITCH,我就搶你的,反正你打不過我,哈哈哈!)

滁州:胖胖,你滾開!我哥是南京,我愛我的哥哥!(合肥:你個虛胖子,敢跟我比胖,我要把你吃掉!)

馬鞍山:爹,親愛的南京爹,帶我去江蘇吧,我這是你親生的!(合肥:你個私生子,不知道自己沒戶口!)

宣城:蕪湖大姐姐,我愛杭州堂哥,又喜歡南京表哥,我該腫麼辦?(蕪湖:你果然是小三命!)

好了,以上屬自娛自樂,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最重要的是開心,要不下碗麵給你吃?

說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華夏之地,有一個很牛逼的地方叫江南,沒錯,就是圓圓圈圈的你的江南,當時的稅收佔總體的一半,她的老大叫做江寧,由於當時的大辮子皇帝看著礙眼,把它拆了,其中好看的叫江蘇,不好看的叫安徽,到了近代,好看的裡面又冒出來一個平民女神,叫上海,而江寧畢竟有貴族血統,依幾世之功,榮升華夏中心,改名南京;但沒過多久,日出東方,打壓貴族,平民上位,南京只好退居江蘇,做自己的大家閨秀。

自古以來,南京就是江南地區的最優連接點,政治與經濟雙中心,因文化風俗與皖江7市同文同宗,在加上經濟,教育,科研,醫療等遠超現省會合肥,故在皖南和江淮民眾心裡有很高的威望。近幾年南京都市圈的建立,寧安高鐵的開通,使長江沿線的皖南城市與南京的距離進一步拉大,再加上民眾對於集全省之力發展合肥情緒上的不滿,致使南京的威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南京做為華東中心特大城市,GDP破萬億城市,可以給皖江城市及南京都市圈的安徽成員帶來很多產業轉移地帶,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促進安徽當地經濟發展,而皖江城市又能給南京提供大量的人力及市場資源,互補互助, 至於南京對於安徽全省,以現在南京的體量,無論政治還是經濟文化,恕我直言,影響不是很大。

南京對於安徽的意義,總結起來就是皖東南愛南京,其他的無所謂,兩個胖胖窩著火!謝謝!


徽蕪奕

就拿安徽和南京相鄰交界的地方和縣烏江(楚霸王自刎之地)相比較,有一條烏江大橋,橋北是江蘇南京烏江,橋南是安徽和縣烏江,看交通規化,就象是兩個國家,烏江到南京線路,江蘇烏江這裡公交車井井有條,秩序不亂,車費價格利民合理,老百姓都能接受。而安徽烏江到和縣這段線路,沒有公交車,全是那種私營的破小中巴車,上面人擠人,價格確實很高,逢年過節,隨意要價,也沒人管。衛生狀況更不能比了,江蘇烏江這邊廁所打掃的乾乾淨淨的,安徽烏江那個車站後面的廁所,裡面糞便堆成了一個大堆,數不清的蒼蠅亂飛(2016路過那裡去此廁所的,從此以後就不去了)不知道現在那公共廁所環境整治了沒有。治安方面,我就不說了,一般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受損戶特別倒黴,這就是安徽的地盤,本人親身感受,所以江蘇和安徽從各方面是不能比的,有些也是基層人為的,建議把安徽省撤銷掉,合併成一個大江蘇省,也是利國利民的事。


如靜8

先跟你們說個真實的笑話,有一個南京人小夥子(家住小丹陽,蘇皖交界處,接壤安徽當塗和馬鞍山,距南京市四五十公里)在南京打電話,邊打邊走,打著打著發現電話斷了,一回撥提示您的電話已停機。小夥子一看,自己已經從江蘇走到了安徽,通話已經算是長途加漫遊了。

迴歸正題。

南京對安徽的影響有限,對周邊地區影響還是有的,比如滁州,馬鞍山,如今馬鞍山東站的高鐵最快15分鐘就能到南京南站,你能說這沒影響嗎,可以說加速了南京人和馬鞍山市民的友好關係,這麼說,合肥不會打我吧。反正樓主從小時候就知道很多南京人到馬鞍山去洗澡,如今馬鞍山發展也特別好,大潤發,各種配套應有盡有,而且房價很便宜四五千一平,縣城的南京人到馬鞍山買房子的。另外滁州,馬鞍山的好多美女都嫁給南京人了呀,大家都是親家呀。

安徽其實有很多好地方,比如合肥的天鵝湖,馬鞍山的雨山湖,蕪湖的鏡湖,池州的大九華。


只是安徽的省會合肥少了些文化底蘊,其實安徽有安徽自己的文化,比如徽商,徽派建築都是有自己的文化底蘊的,而合肥本來是個工業城市,這些年一直在發展,修建地鐵,不過很多安徽人都不認可,因為覺得合肥在吸安徽的血,還不瘟不火。據我所知合肥上新聞頭條的一次是因為合肥三孝口有一個24小時的新華書店,無論是流浪漢,還是學生,打工族,都能在裡面休息,工作人員也不會趕你走,所以說合肥還是有一個很溫暖的地方的。


南京漫生活



南京對安徽的意義,可以理解為輻射力和向心力,如果實話實說,有點意義。但意義不大,畢竟不屬於一個省,有一道無形的籬笆,輻射馬鞍山、蕪湖及皖南城市還是有一定的能力。前段時間有報道稱南京修地鐵至馬鞍山,寧安高鐵的開通有形或無形地增強了,南京對安徽沿江城市的吸引力。

為什麼南京對安徽皖南及沿江城市發展有意義,取決於南京文化底蘊、工業基礎和地理位置,緊鄰馬鞍山、蕪湖。而合肥屬於新型工業城市,在文化底蘊、工業基礎方面與南京不屬於一個檔次,且合肥在交通建設方面有點自私,高鐵等建設把自己建設成八爪型,不顧其他兄弟城市感受和百姓出行,至今沿江馬鞍山、安慶、池州等沒有去省會合肥的高鐵,合肥對沿江城市向心力可想而知,更談不上輻射力。

南京對安徽有意義,並不是一件壞事,也不是給安徽和合肥摸黑,沿江城市是承接產業轉移的主戰場,接受南京的輻射,促進安徽經濟發展,提高安徽整體經濟效益有推動作用。


毛猴

南京被江蘇省內其他市人戲稱為"徽京\

黃海島島主

南京對安徽的意義有多大?

從地理位置上看,南京離安徽個別城市確實近,比如滁州,馬鞍山,蕪湖,這幾個城市經濟發展更希望受到南京的輻射,更希望成為江蘇的一部分。



但是我們必須知道,當一個三線,甚至四線城市,離一箇中心城市較勁時,經濟發展反而沒有離中心城市較遠的城市發展更有實力。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就是吸虹現象,一個小城市離大城市太近,人才更容易流動,尤其高鐵時代的到來,一個小時來回,請問是個人才,都會去南京發展。



南京即使產業轉移到安徽,都是一些大城市無法生存的產業,競爭力本身就不強,只能靠低價勞動力競爭,對安徽產業發展幫助不大。



南京對人才的吸引力,肯定大過合肥,人才優勢就是未來產業優勢,南京對於安徽的意義有多大,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如不認同,請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