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和結腸癌有什麼區別?

蔣華浪

我是一名胃腸腫瘤外科醫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人體的大腸包括直腸和結腸,全長約1.5m。結腸根據其部位從下往上又分為乙狀結腸(連著直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大腸癌包括直腸癌和結腸癌,我們一般把距離肛門15cm以內的直腸稱為直腸癌,15cm以上的稱為結腸癌。那麼兩者又有什麼區別呢?



第一臨床表現不同。直腸癌距離肛門近,患者多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便血多為鮮紅色,大便裡急後重感,肛門墜脹感等,而結腸癌多表現為腸管狹窄的症狀如變細,而便血多為暗紅色,不同部位的結腸癌臨床表現也有差異,左半結腸和右半結腸也是不一樣的。


第二發病率有差異。一般來說直腸癌發病率高於結腸癌,特別是中低位直腸癌約佔直腸癌70%.


小小柳葉刀

直腸癌和結腸癌統稱為結直腸癌(大腸癌),也就是說,它們都是大腸癌,但又不完全一樣,兩者有什麼區別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從發生部位和解剖結構來看。

直腸癌位於大腸的末端部分,直腸上連乙狀結腸,下連肛管,這部分的大腸更多的涉及排便功能,也因此,直腸癌更多地會表現糞便改變,直腸癌手術也可能影響正常排便功能。結腸位於大腸的前段,包括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因此,盲腸癌、升結腸癌、橫結腸癌、降結腸癌、乙狀結腸癌都是結腸癌,結腸的左半部位(左半結腸)功能和直腸接近,主要是儲存和排洩糞便,右半結腸則主要是吸收水分、葡萄糖和無機鹽以及部分膽汁酸。

二、從發病和流行病學角度看。就中國來說,直腸癌比結腸癌多見,佔到50%以上,而在直腸癌中,多數位於直腸的中下段,較容易經直腸指檢發現。

三、從臨床表現來看。由於結腸和直腸的解剖部位和功能有所不同,結腸癌和直腸癌的臨床表現也就可能不會完全相同,而且左半結腸和右半結腸也不完全相同,臨床表現也不盡相同。通常來說,右半結腸更多地表現為廣泛潰爛出血感染,腹部包塊,更容易有全身性症狀如貧血等,以及腹脹、腹隱痛等症狀,而左半結更容易引起腸梗阻,便血,腸刺激症狀(便頻等)。直腸癌則更多地以便血和排便習慣改變(比如便頻大便次數增多、裡急後重、肛門墜脹等)、大便變形等。當然,如果出現遠處轉移,則遠處轉移的表現是類似的。


腫瘤專科醫生

人的大腸長約1.5米 但是它是消化道整個器官 只佔腸道的一部分 但是它卻是腸道腫瘤的高發的地帶 在腸道中我們知道有小腸 有大腸 小腸大家聽很少有得癌症的時候 大腸就沒這麼幸運了 說起來腸癌更多的是說大腸癌 大腸最常見的容易患癌的部位是直腸 其次是結腸

結腸從解剖結構上 它分為生結腸 橫結腸 降結腸 乙狀結腸 以及我們後續要講的直腸 這是大腸的整個一個解剖 結腸癌全球每年新發病例 大概有800多萬 佔到所有惡性腫瘤的10%-15% 通常什麼人容易得 通常是在中老年人容易得 在我們國家我們剛才講過了 結腸癌發病率由於我們飲食結構的變化 三高飲食的增加 所以這幾年來結腸癌的發病率在逐年地增加

直腸是從肛門邊緣起 向上15公分的大腸 這一段大腸叫直腸 直腸得癌就叫直腸癌 它也是非常非常常見的一個大腸癌的 因為在大腸癌裡頭直腸癌最容易得病 它是佔有60%以上 同樣它也和我們剛才以前講過的大腸癌一樣 它也是高發於中老年人這樣的情況 但是對於中國的直腸癌有這麼幾個特點 一個是男性比較多 另外年輕化比較多 同時它的病理分型以潰瘍型的腫瘤比較多


Health Talk


康愛在線

  直腸癌和結腸癌都屬於大腸癌,也就是說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直腸癌和結腸癌的區別就在於患病的部位不同。結腸癌病患在直腸以上部分,直腸癌是發生在乙狀結腸以下部位。

  從發生部位和解剖結構來看。直腸癌位於大腸的末端部分,直腸上連乙狀結腸,下連肛管,這部分的大腸更多的涉及排便功能,也因此,直腸癌更多地會表現糞便改變,直腸癌手術也可能影響正常排便功能。結腸位於大腸的前段,包括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因此,盲腸癌、升結腸癌、橫結腸癌、降結腸癌、乙狀結腸癌都是結腸癌。

  直腸癌患者會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膿血便、裡急後重,便秘,腹瀉等異常表現,其中大便逐漸變細,晚期則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是惡液質的表現。後期直腸癌常會出現便血,且便血量比較多,顏色多為暗紅色,伴有粘液,甚至就是粘液血排出。

  而結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佔胃腸道腫瘤的第三位,好發部位為直腸以及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早期結腸癌多表現為大便習慣的改變,乾燥和腹瀉交替出現,便中可混有暗紅色的血,與便混合在一起,晚期出現腸梗阻症狀。一般情況下結腸癌患者多以消耗為主要表現,如貧血、消瘦、乏力、低熱等表現,腹部則可觸及包塊,為糞塊或者癌腫。


家庭醫生在線

且直腸離肛門口近,直腸指檢可明顯觸及質硬凹凸不平的包塊,直腸癌易被發現。而結腸位於大腸的前段,直腸的上面,左半結腸功能為儲、排便為主,右半結腸以吸收水、葡萄糖、無機鹽以及些許膽汁酸為主,癌變好發與直乙交界處,臨床表現上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右半結腸多潰爛出血,全身消耗性症狀,如乏力、短期體重大幅減輕、貧血、低燒等,左半結晚期多有腸梗阻,便血。


KK健康

直腸癌和結腸癌除了癌變的部位不同之外,最大的區別是其症狀表現的不同

直腸癌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直腸的刺激症狀,比如排便的次數增加,糞便形狀異常(變細、變扁,不成形)。後期可能出現便血的情況,且直腸癌便血量較多,顏色一般多為暗紅色,並伴有黏液。若出現腸腔阻塞的情況,則可能導致出現腸梗阻的症狀,表現為腹脹、腹痛、便秘。

而結腸癌的臨床表現多以消耗為主,比如出現貧血,消瘦,乏力,低熱等表現,腹部可觸及包塊(一般為糞塊或癌腫)。早期結腸癌主要表現為大便習慣的改變,便秘、腹瀉交替出現,便中可能混有暗紅色血,晚期會出現腸梗阻的症狀。



便寶寶大腸癌早期篩查

直腸癌首先表現的是直腸的刺激症狀,大便次數增多,大便不成形,大便形狀改變,便條變細,排便費力。後期可出現便血,直腸癌便血量較多,顏色多為暗紅色,伴有粘液,有的甚至就是粘液血排出。如果出現阻塞腸腔的情況,那麼會出現腸梗阻的症狀,腹痛,腹脹,停止排便,排氣。而痔瘡出血多為鮮血,量較少。亦有出血量較多的,少見。 結腸癌多以消耗為主要表現,例如,貧血,消瘦,乏力,低熱等表現,腹部可觸及包塊,為糞塊或者癌腫。早期結腸癌多表現為大便習慣改變,乾燥和腹瀉交替出現,便中可混有暗紅色血,與便混於一起,晚期出現腸梗阻症狀。痔瘡出血多為鮮血,於便前出現,與大便不相混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