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地上5秒以内捡起来还可以吃?食物的“五秒定律,真的靠谱吗?

食物掉在地上只要在五秒之内拿起来就可以吃?

用鼻子闻一下只要没有异味也可以吃?

所谓的“五秒定律”与气味测试真的有科学道理吗?

来自澳洲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食品微生物学家Cathy Moir认为, 大家可能对这些由来已久的食物安全测试太过迷信了。

1、“五秒定律”不可信

无论是一秒钟、三秒钟或者其他特定的时间,当有人不小心将食物掉在地上时,我们可能都听说过这样的事 情,只要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内把它捡起来依然可以吃。

但这种所谓有害细菌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跑到食物上的说法却并不科学。

一项研究对四种食物(西瓜、面包、黄油和软糖)在四种材质表面(不锈钢、瓷砖、木材和地毯)上的表现进行了测试,

结果掉落在这些表面的食物均被细菌污染。

接触时间、食物类型和表面材质都会显著影响食物被污染的程度。

掉地上5秒以内捡起来还可以吃?食物的“五秒定律,真的靠谱吗?

研究发现:时间并非决定性因素,因为来自某个表面的微生物可以瞬间污染另一个表面。

当然,食物与表面接触时间越长,污染程度越严重。

与其他食物相比,含水分较多的食物(如西瓜)被微生物污染的几率较高,而表面最干燥的食物,如软糖等被微生物污染的几率相对较低。

食物掉在地毯上被污染的几率较低,相比之下,不锈钢表面,特别是瓷砖表面,污染几率较高。

据研究人员推测,因为地毯吸水性更好,所以地毯对细菌的吸附能力也较强,这就意味着地毯上的细菌不太可能转移到食物上。

总的来说,虽然掉落的食物会被地板或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但正常家庭中的大多数微生物对人体健康是无害的。

掉地上5秒以内捡起来还可以吃?食物的“五秒定律,真的靠谱吗?

2、没有异味≠可以食用

当食物变质时通常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这促使许多人相信“没有异味=可以食用”。

然而,事实并非总是如此。

但是,当食物被一些致病细菌,如沙门氏菌(salmonella)、弯曲杆菌(campylobacte)、大肠杆菌 (E.coli)和李斯特菌(listeria)等污染时,不一定会发生明显变化。

有时,即使是很小一部分的致病细菌, 就足以引发疾病。

掉地上5秒以内捡起来还可以吃?食物的“五秒定律,真的靠谱吗?

为了避免误食被上述致病细菌污染的食物,人们需要留意食品的保质期,

需要冷藏的食物一定要放在冰箱内,如此可减缓微生物的滋生速度;

同时还要正确烹饪食物,如此可杀死微生物;

此外,还要注意防止食物 间的交叉污染,生熟食一定要分开存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